山藥,是在秋天成熟出土的地下寶藏!尤其是原生種山藥最讓人期待,台北盆地周圍多山,農曆8月以後,平溪進入採收山藥的季節,男人在田裡,拿著鋤頭,汗水淋漓地挖掘,女人在家裡,忍著奇癢地處理加工,全都是為了山藥。
有別於中南部專業生產區,北部高知名度的陽明山山藥, 平溪山藥相對顯得更原始野放,純粹質樸。 雖然近5年來,平溪因為天燈而觀光客大增,但熱鬧就是一條街,轉個彎往山上走,平溪仍舊青山綠水。
闕三是平溪山藥和綠竹筍的雙料冠軍,對於土壤下的世界,他似乎有著天生的敏感,在成為專業農夫之前,闕三是礦工,但隨著礦業沒落,他轉換跑道,鑽研根莖蔬果。他的山藥田,位於平溪的十分地區,就在河畔的平緩小丘上,聽得到潺潺水聲,鬆軟的砂質土壤,富有養分。
從9月作畦翻土,11播種,隔年9月採收,山藥得度過低溫的冬日,陰晴不定的春天,躲過颱風多,易淹水的夏天,到了秋天才能順利收成,這一切成長過程都在地底秘密進行,但是有經驗的老農會從蔓藤的顏色來判斷何時該施肥,何時可以採收。
平溪山藥的外觀特徵,就像個野孩子,外皮米黃色,布滿鬚根,沾滿泥土,修長偏瘦,但精壯結實,長得不規則,但風味絕佳。 相對於有些產地,在泥土下埋設半開放式的塑膠管,讓山藥長得粗壯一致,方便管理採收, 平溪山藥還是維持傳統的栽培法,土生土長,畦挖得又寬又深,讓山藥充分吸納地氣,涵養水分,因此形成獨特的外形與風味。
平溪山藥品種很多,最獨特的是黃肉品種,無論鮮食或燴煮,有著濃郁的人蔘氣味,但這個品種因為病蟲害多,產量有限。常見的白肉品種,口感甜美,生食爽脆黏滑,蒸炊或拌炒時,則轉為柔軟彈牙。
最近收到平溪山藥的成績單,不是產量創新高,而是辛苦採收的山藥,通過檢測,未檢出農藥殘留。栽培山藥是高勞動力的工作,三年就得重新闢田輪作,翻土作畦,但 平溪是全台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因此,栽培山藥的農友,平均年齡七十歲。老農與山藥,都是平溪之寶。 下回大家走訪平溪,除了抬頭看天燈,也別忘低頭品嘗山藥,綠竹筍,再喝一口好茶,你才算真正懂得體驗平溪之美。
平溪區農會0917-512-1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