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做菜時,若放點薑黃(Turmeric)與孜然或豆蔻,就會有人說這道菜是咖哩。一開始,我很排斥市面上調配好販售的咖哩味道,總否認我做的是咖哩,後來跟印度朋友相處久了,才明白,只要是有薑黃的綜合香料菜肴,都叫咖哩,這名字不過是菜系統稱而已。 其實,咖哩(Curry)是印度常見綜合香料煮成的菜肴,譬如牛、羊、豬、雞或素咖哩,�堶掠�薑黃外的附屬成分各自隨興,基本上加入洋蔥與薑黃的菜肴都是咖哩。後來被英國人帶到全世界成為家常料理後,固定的配方形成,因此咖哩又變成了一種特定的香料配方。無論如何,主角一定是薑黃,其他搭配蔥薑蒜、辣椒或茴香豆蔻的料理,都統稱為咖哩。
印度還有另外一種不含薑黃的常見綜合香料叫Masala,堪稱複雜價昂的成分為黑胡椒(Black Peppercorn)、肉桂(Cinnamon)、丁香(Clove)、生熟(綠黑)豆蔻(Green and Brown Cardamom)、肉豆蔻(Nutmeg)與肉豆蔻皮(Mace),比咖哩味濃而香卻不嗆辣。這個組合也可以隨意調整,大概是沒有薑黃的綜合香料都叫Masala吧。同理可證,Masala與Curry一樣,也是系列菜肴的統稱,常見於印度餐館菜單上。
薑黃雖長得像生薑,卻豔黃有如天然染料,亦為古代畫師們不可缺少的顏料之一。主要為行血化瘀與活絡氣血的止痛功能,為中醫用來治療肝脾之良藥。近年來,西醫亦對薑黃的功效產生極大興趣,而引發革命性的熱門研究,旁徵博引地發現了更多的預防救急功效,屬於家常食品中最具醫療價值又價廉物美的香料。西洋醫學的一陣旋風,同時把咖哩帶入餐飲界高潮,各種咖哩專賣店紛紛出爐,只賣咖哩,也能成為常銷型熱門餐館。
我家樓下小鋪,多年來換了無數商家,都活不過一年半載,自從來了咖哩專賣店後,一到吃飯時間便大排長龍,轉眼也經營了將近三年,算是史上活最久的小店。
薑黃的味道並不討喜,很少人直接使用,我想這也是咖哩出現的最大原因,始終需要其他配角們的共襄盛舉,才能做出好味道來。很奇妙地,若單用薑黃,不但未能調出美味,反而可能製造苦澀,而搭配了其他眾星拱月的成分,薑黃便立即產生后妃般的質地,尊貴而優雅地撫慰人心。
順帶一提臺灣常見可食用的水生野薑花(Coronarious Gingerlily),因根莖狀似生薑,且功效亦同,而經常因地利之便隨時採收野生根莖或花食用的在地居民,取代生薑而入藥或入菜。偶爾也會在鄉間小館的餐桌上,見到野薑花,味淡雅而鮮甜,據說可治療失眠,但不易保存,必須隨採隨用,因此市場上很少見。
中醫以形取意的方式辨別各種藥材的功能,非常有意思,同時也間接證明了大自然的語彙,其實顯而易見。各種類薑植物,其功能作用皆類似,雖因產區不同而有些微的差異,卻給人類帶來同樣的益處,甚至亦因某些獨特氣候環境產生的疾病,而在當地便找得到對治此症的自然產物,不可不謂神奇之至。最明顯的就是森林�堛漲U種有毒菇菌,其周遭便有解毒的藥草生長,很容易找得出解藥來。
無論是生薑、薑黃或野薑花的根莖,都有促進血氣循環的作用,而順帶解毒功能。感冒或重度使用藥物而過敏,皆能以後遺症不大的薑行氣,而得到解救,是最家常的急救偏方。尤其是需要長期服藥者,一味薑湯,便能排除藥氣,而減輕各種藥物帶來的後遺症。有利必有弊,舉凡行血之物,孕婦皆需小心使用。
許多有經驗的農村婦女,常備老薑,用於家中老小不時之需,在將發未發之際的症狀前,都能立即收效。甚至開工廠而常見污染源者,更需每天熬煮大鍋薑湯,讓勞動員工排汗解毒。據說早期臺灣各種礦場�堙A只要是有良心的老闆,都會熬製薑湯給勞工們每日飲用清潔廢氣。由於發洩型的薑,同時也耗能,因此,熬製一味薑湯,便需加入大量紅糖,補充能量與多種維生素。若能同時與糙米雜糧一起熬煮,更能立即補充養分,而不至於讓體弱之人虛脫。
我做家教時,曾遇上咳嗽數月不止的小孩,因藥物使用過量而發生哮喘急症,便立即熬煮薑湯灌下並泡熱澡,半小時後便好了。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生薑的妙用,平時太小看這些家常食材,從未料到竟有如此驚人的療效。
薑黃的藥用價值,自古已知,然西醫的發現,卻更延伸了許多奇妙的用途。但願這些生活中的常識,有天能併入小學生的教育�堙A尤其是孩子們普遍熱愛的咖哩,若在入嘴時亦知道其作用,豈不妙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