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年金改革勿蹈一例一休覆轍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1/09 第390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朱立倫模式」二帖
聯合報社論 聯合/年金改革勿蹈一例一休覆轍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傾聽民意 回應社會期待
民意論壇 鞏固邦誼 加強參與中美洲整合
質能不滅論經濟 蔡政府倒退三百年
聯合筆記/內容低級化 媒體自衰
台清互槓 學子又何辜
台清之爭背後課題/面向國際 別窩巷口搶學生
陷入盲點的年金改革
穩菜價 預警通報+生產調節
一例一休最怕…物價漲,失業增
平台化 台灣影音產業新契機
跨年星光淡 勿忘軟實力
葉銀華/政策沒有白吃的午餐 然後呢?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朱立倫模式」二帖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最近台南市長賴清德是否往中央發展,備受討論。關於其「出路」有兩種說法:一是出任總統府秘書長,輔佐蔡英文;二是出任行政院副院長,再轉戰新北市長。

若是出任副閣揆,就和當年朱立倫從桃園縣長入閣輔佐吳敦義,然後再參選新北市長一樣;據說,賴清德的幕僚對此一「朱立倫模式」皆不表贊同。理由是,以賴清德的人氣和聲望,不須以「前進新北」作為跳板,即可在二○二四年逕攻總統大位;同時,也可避免像朱立倫一樣被「卡在」新北,反而進退不得。

無論如何,賴清德現在是出入自得,好整以暇,不急著北上,就看中央如何勸進。聰明如他,當然也不會隨便說出「做好做滿」之類的承諾,以免像朱立倫一樣自縛手腳。

與此同時,國民黨的主席之爭,則即將進入洪秀柱、郝龍斌、吳敦義三人逐鹿的局面。這次,儘管朱立倫無意參選,但人們也不免想起「朱主席」在任內欲選還羞最後還演出「換柱」的風波,藍軍支持者當然也不希望「朱立倫模式」再度重演。

然而,今天的國民黨,已非前年朱立倫挾高人氣當選主席的氛圍所能比擬。國民黨如今在國會僅占不到三分之一席次,六都中僅餘一都的執政權,黨內仍然沒有團結跡象。三強相爭,不論誰勝,恐怕都難有效統領全黨,當然更沒有揮霍的本錢。

朱立倫的政治路徑會變成兩種模式,或許非他所願,但這用來警惕來者,仍有其作用。

   
聯合報社論
聯合/年金改革勿蹈一例一休覆轍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一例一休餘波未息,年金改革的抗爭又起,連續幾場分區座談都在大批警力戒備下爆發衝突。可見,政府對於推動年金改革雖有定見,但許多民眾顯不信服,且難以接受。我們要提醒蔡政府,年金改革不僅事關上千萬民眾的權益,更攸關國家施政的正當性;政府切不可重蹈一例一休的覆轍,弄到全民同遭其殃。

蔡政府年前公布了年金改革方案,主軸是「多繳、少領、晚退」,公教勞三方的最高投保費率皆調至齊頭的十八趴,年金請領年齡則一律調高到六十五歲。表面看來,此舉似將公教勞的年金標準調到趨於一致,不少公教人員也認為可以接受漸進式改革。但令人意外的是,原非改革重點的勞工團體卻一片譁然,認為此舉不僅使勞工負擔立即加重,日後卻領得更少,這是不合理的作法。

政府年金改革的初衷,是要維護年金制度的可長可久,並拉近軍公教勞幾方的給付差距。但如果經過這麼一場「改革」,公教人員的退休年金遭到削減,而原來意在安撫的勞工群體反而更覺得受到剝奪;如此一來,不僅改革的正當性全失,恐怕還要引起更多民怨。

我們之所以引「一例一休」為例,提醒蔡政府必須小心從事,正因為一例一休和年金改革的決策模式一樣,都相當程度反映了蔡政府的行事風格:為了討好某些族群,悶著頭硬幹,結果卻讓各階層民眾都跟著受罪。

在一例一休的情況是,政府為了討好勞工,以為將休假制度規範到最嚴,同時將加班費率提到極高,如此,就能使勞工都享有應有的休假,或至少能使他們領到高額加班費。殊不知,如此強制的結果,不僅導致企業因雇不起足夠人力而被迫減班,雇得起額外人力的企業則只好以漲價因應增加的支出,而許多勞工則連原本享有的加班費都因此失去,形同減薪。一例一休的衝擊尚未完全呈現,但以目前的情況看,即使不是「三輸」,至少使勞工落入「所得減少」和「漲價」的夾殺困境,顯違背了照顧勞工的初衷。

至於年金改革,政府一味追求公教勞的三制齊一,也存在一個嚴重的盲點:忽略了年金改革可能造成全民的「均貧化」,使台灣的經濟愈形一蹶不振。公教年金最受外界詬病之處,主要是一些因黨職併公職而產生的高年金超級肥貓,以及一些因制度因素而導致所得替代率超過九成乃至百分之百的不公平。這些,當然是必須優先改革的項目。但是,如果政府不列出地板和天花板,卻把所有公教人員都當成「既得利益者」,要用同一套框架處置,恐將造成嚴重錯殺,弄到整個社會共同均窮。果真如此的話,改革就變成「改惡」及「改退」了。

年金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免於制度破產,讓正在繳交年金的下一代,在他們屆退之齡也能領到足額年金。但如果政府「呷緊弄破碗」,還未及等到下一代領取年金,中老世代卻先因年金縮水提早變成貧窮老人,整個社會消費停滯;屆時,台灣經濟恐將變成一灘死水。

進一步看,「年金破產」的議題,是建立在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及年金無法自給自足的前提而發。但觀察政府近年的稅收,已經連續三年財稅超徵,累計達三千億元;其中,僅去年就有一千兩百億元的超收。在這種情況下,年金破產的急迫性,似不如政府所形容的已達燃眉之急的程度。因此,年金改革究竟要對公教勞下殺到什麼地步,恐怕還可再作斟酌。

除此之外,政府也不能不考慮制度的交錯並行因素。蔡政府方才調高勞工基本薪資到兩萬一千元,勞保費率則調高○.五%,都在今年元月實施。如今,加上一例一休的衝擊,如果今年五月間再加上勞工退休提撥率隨年金改革再調升,廣大的勞資能否承受四項新制同時上路,實讓人存疑。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傾聽民意 回應社會期待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蔡英文總統上周六啟程出訪中美洲四國,為鞏固邦交國而努力。2017年甫開年,總統就風塵僕僕前往中美洲拚外交,值得肯定,但不可諱言,此時此刻政府在內政和外交所面對的艱難情勢及諸多變數,讓人心情沉重,尤其,面對持續下滑的民意支持度,蔡總統及林全內閣要如何回應社會期待,穩住局面,讓支持力道回升,更是執政的關鍵試煉。

網路上流傳蔡政府83項政績,引發各界討論;日前行政院更整理出總計192項官方版政績,涵蓋政府通過的重大法案、政策等。坦白講,用這些政績來強調政府做了不少事,其實沒有必要,因為自520迄今,社會上鮮少有人懷疑政府不做事,反而多數人認為政府成了過動兒,到處開闢戰場,以致煙硝瀰漫。蔡總統在年終記者茶敘發表談話時定調,新政府選擇在執政初期,正面迎戰所有困難,是相信政府先苦後甘,人民才能苦盡甘來。這樣的說法能否有說服力,就要看戰場煙硝何時方能散去?散去後又能讓人民看到什麼樣的景象?

社會安定、經濟改善,是民意對政府最基本的訴求。政府推動各項改革,包括積重難返的年金改革、邁向非核家園的能源改革、落實勞工周休二日、社會轉型正義、司法改革等等,都是在處理前政府所留下的結構性難題,頗有承擔責任的勇氣,但古今中外殷鑑顯示,改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涉及利益重分配,勢必激化不同群體間的矛盾與衝突,所以,推動改革須有完整評估及規劃,也要視輕重緩急訂定優先順序,更需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及圓融手段,來排除改革阻力。

然而,政府顯然輕忽改革應該注意到的重要環節,以致激化出種種社會亂象,尤其年金改革遭遇到部分軍公教人員的激烈反彈,甚至引發社會階級對立;為落實勞工周休二日的「一例一休」制度,更被批評讓企業界人士心灰意冷,政府、勞工、企業、消費者「四輸」的改革最壞示範。政府的重要責任,是在維持社會安定,如何為已發生的亂象善後,並在推動後續改革過程中,能夠安定社會民心,將是蔡政府向國人證明有能力承擔艱鉅的重要關卡。

政府另一個重要責任,是要改善台灣經濟,讓人民過好生活。許多年來,台灣經濟陷入常態性的貧血成長,主計總處估計去年經濟成長率1.35%,雖較預期為佳,但也只是勉強「保1」;今年估計成長率可略提升至1.87%,但「保2」都不到,這樣的經濟成績如何能夠改善人民生活,提升薪資水準?

蔡英文在年終談話強調,全力提振台灣經濟是今年政府施政首務,將從「加速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及「全面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兩大面向切入,打破經濟的沉悶。此一政策宣示已抓到問題核心,但關鍵仍在政府財政支出的規模能夠擴大多少?財源從何而來?各項政策能否帶動、激勵民間投資?

過去扁政府時代,配合六年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推出主要以特別預算支應的「五年五千億擴大公共投資方案」;馬政府時代,為因應金融海嘯衝擊,亦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數千億元公共支出。現在蔡政府要推動下一世代的六大項基礎建設,每年投資規模大小及是否以特別預算支應,都會影響到經濟成長率的高低。

此外,政府積極推動「五+二」創新產業,但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卻「高分貝」警告,政府不要只推新產業、忘了老產業;還有,一例一休、缺電危機等問題,都讓企業和政府愈離愈遠。企業是經濟的骨幹,如何重建企業對政府的信任,將是蔡政府更嚴酷的考驗。

一個能夠傾聽民意的政府,才能回應社會的期待,現在及時調整為時還不晚,就看蔡政府未來的表現了。

   
民意論壇
鞏固邦誼 加強參與中美洲整合
何國世/靜宜大學寰宇外語教育學士/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展開「英捷專案」,造訪我中美洲四個邦交國,鞏固邦誼之心不言可喻。長久以來美國在許多場合總是干涉中美洲各國事務,而且這些國家一向以美國馬首是瞻。

再者,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川普,近期挑動中美敏感神經,是否造成我中美洲邦交國關係生變,值得注意與警惕。

雖然,中美洲是一個面積小,而且是低度開發地區,但因美國一向視其為後院,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此外,中國大陸正積極運作,計畫在尼加拉瓜開鑿新運河,以代替現有的巴拿馬運河,這是傳聞尼加拉瓜外交關係可能生變的重要因數之一。

個人曾多次造訪我中美洲友邦,深深感受友邦國家官方或民間人士的友誼;而且,長久以來,我外交人員在此地區之耕耘也不遺餘力。不過,個人也深刻認為仍有許多面向,政府可以再多挹注經費與人力。

首先,政府應迅速擬定對拉美邦交國明確可行之短、中、長程策略,如此才能凝聚共識,集中人力資源,以鞏固邦誼。一旦分針確立,就不至於因短期的外部變化,而自亂陣腳。為此,應加強雙方人員互訪與交流。

個人覺得,應深化交流方案,提供大量獎學金給友邦學子或具潛力青年來台學習。運用這筆獎學金,這些年輕人在台期間,不但能學習專業、深入認識台灣,而且能結交朋友,回當地後,未來會成為支持台灣的龐大與鞏固的力量。同時,政府也應提供更多機會,讓國內學子到當地交換學生、當志工,或進行其他交流。這不但可以讓更多年輕人進一步了解政府的外交作為,更可以深刻體會當地的民情風俗,獲得友誼,在未來會成政府推動外交的堅強後盾。

最近,一位在巴拿馬當三年志工返國的學生表示,她因在當地積極努力,贏得許多友誼,也改變對該國的刻板印象。

其次,強化雙方學者與專業人士之交流。近期文化部推出「珊瑚計畫」,鼓勵國內學界或專業人士到拉丁美洲訪問、交流或邀訪當地專家學者來台,以增進彼此交流與認識。個人希望,未來還有更多相關部會提出相關交流計畫,畢竟錢用在刀口很重要。

最後,個人認為,加強參與中美洲整合運動,是鞏固與此地區邦誼的重要外交工作方針。中美洲經濟整合儘管艱難,但經過多年努力,已有具體的行動與成果,如降低內部關稅,統一貨幣等。台灣目前為該組織之觀察員國,應該可以投入更多心力,讓該組織能順利運作,帶動當地整體發展。而且,中美洲五國與美國已簽署「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當地產品可以直銷美國廣大市場。這次蔡總統也將參訪「中美洲整合體」秘書處,希望返台後能責成相關單位,積極規畫參與該組織之運作。

   
質能不滅論經濟 蔡政府倒退三百年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看到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以「質能不滅定律」來解釋物價上漲的影響,實在捏了一把冷汗!過去英國的重商主義,認為世界各國的財富總額是固定的,因此國際貿易就是個「零和遊戲」,鼓勵設下貿易障礙,難道今日的林全內閣,要走回十八世紀的倒車?

筆者用一個例子來解釋林全內閣的邏輯。全國土地面積是固定的,如果土地價格增加,買方虧多少,賣方就賺多少,不可能「雙輸」,因此徐國勇振振有辭的解釋,一例一休不可能導致企業、勞工、消費者「三輸」。

問題是,如果因為政府的不當介入,讓某一塊地閒置荒廢,想賣的人不能賣,想買的人沒法買,那就不就是買主、賣主「雙輸」嗎?

一例一休的設計,正是如此。如果一例一休導致漲價,那就表示勞工有賺到加班費,如果勞工沒有賺到加班費,那企業成本沒有增加,也就沒有漲價的問題。問題在於,如果企業的應變作為是取消周末營運呢?那就是企業利潤減少、勞工失去本來有的加班費、消費者的服務變少、政府的稅收萎縮,豈止三輸,是人人都輸!

就算企業以漲價因應,那麼也會帶動整體物價上漲。對本就有周休二日的勞工來說,一方面公司的成本會提高而排擠到薪資,一方面又要面對物價的攀升,這樣的雙重打擊,又要如何承受?

筆者不是反對一例一休,而是希望政府在考慮「經濟的分配」的同時,也要促進「經濟的成長」。就像對岸對勞工保障逐年增加,但因經濟成長率保持在高檔,企業負擔得起,也就對勞工有利,這樣的模式,類似台灣早年的經濟奇蹟時期。

民進黨的經濟政策卻是,能源成本提高、貿易成本不平等、行政效率低落、政府決策反覆,與此同時,政府還要把納稅人的血汗錢拿去用作軍購,在經濟的餅沒有作大的時候,要硬推一例一休,結果就是人人皆輸。

去年底蔡政府在毫無配套下匆忙通過修法並即刻施行,今天已經可以看見,披上「友善勞工」的外衣,其結果卻是傷害勞工。勞動部日前發表聲明「不准片面減薪」,其結果就是讓企業選擇「低底薪高獎金」的模式,以非屬勞基法保障的獎金,來作薪資結構的調整,更加傷害勞工薪資的穩定性。

林全院長是著名的財經學者,諸多政策對勞工的傷害他不可能不知道,筆者期待林揆拿出學者的良心與風骨,不要向個別政黨的利益屈服。

   
聯合筆記/內容低級化 媒體自衰
謝邦振/聯合報
台灣媒體最近的某些表現,讓人反感。

例一、有媒體的網路即時,推播了一則路邊七十三歲老伯為四十三歲男友人口交的惡心圖文,與其說它是未經把關而出的疏忽,不如相信,那是「專業故意的露出」。因媒體玩這種把戲,不是第一次,只是這一次特別低級。

少數媒體上網之後又撤了。數位的世界,凡上過必留下紀錄,撤下仍難掩其原先的故意。如認為這是一則可受公評的新聞,何必上了又下。

例二、屏東路邊夜間出現湘西趕屍。媒體引用網路社群的照片,真實情境不過是辦活動的棚架與布帘收攏在一起,但故做趕屍的聳動標題。讀完全文,只是垃圾。

例三、某位教授引用社群貼文,說他上課的政大法律系學生考試作弊,在自己臉書上發文「幹,政大生就是優秀」。記者改寫,並電訪教授之後推網路即時,貼上這樣的標題,「政大傳集體作弊 教授怒『幹』,政大生就是優秀」。

各媒體同一則報導內容都一樣,強調教授怒飆髒話,但教授又說監考時沒發現有人作弊。報導的事實基礎,到底有沒有學生作弊?記者完全不理會。整篇報導讀後的感覺,就是不知所云。

網友與社群,媒體的天敵,媒體對之既恨又怕,卻動不動還到人家那取幾瓢,變相加工成自己四不像的新聞,難怪社群不齒,蒐羅了各型各類的媒體冏紀錄,冠上總標題「小時候不好好念書,長大去當記者」。

這幾年,平面、電子媒體都走向數位化,猛製各種影音、文字圖像,建立媒體新聞網,因為降低成本,一套人馬多途使用,囫圇吞棗,美其名曰「數位匯流」,更奉點閱率、流量為天條,相信等利潤模式出來之後,媒體困境迎刃而解的神話。

為了加大流量與點閱,媒體主管天天強調、灌輸記者,要「吸睛」要「勾引」,記者與小編走火入魔,於是第一個例子公然呈見,第二、第三個例子靠懸疑標題騙取閱讀率,讀完發現不過廢文一堆。長此以往,用戶端怎不棄之而去。

吸睛、勾引(eye-catching),應指內容散發的魅力,但如行之膚淺,就會淪為attention whore,其意思並不好,大陸翻得很難聽,叫「吸睛逼」;廢文是網路用語shitpost(狗屎貼文),現在變成社群上專門消遣媒體無聊新聞的術語。從以上三個例子看,不堪入目的內容不時出現,被網友瞧不起的廢文天天有,都是媒體偏差心態所致。

媒體該自問的是,深植於己的DNA是什麼?品質與品牌信賴能不好好經營嗎?

   
台清互槓 學子又何辜
王延煌/高中校長(南投市)/聯合報
台大七日校務會議通過新的大學考招建議,主張所有的考試、申請與考試分發入學,都應在高三下之後進行,並且反對學習歷程檔案納入評分項目。這與上個月由大學招聯會常委會的共識截然不同,讓人擔心新課綱之後的考招連動,將會成為大學搶學生的大平台,而非引導搭建學力架構的新契機。以下幾點困境,值得思考。

首先,只想「英才施教」而不願「因材施教」。十二年國教主張國中小階段應適性學習,透過教育會考,輔導學生適性入學,最後由高中職提供適性揚才的課程與教學。原本期待大學端能夠藉由考招連動的設計,延續這樣的精神,但從台清交鋒的情形看來,大學顯然還沒有這樣的思維。只想利用考招設計來搶優秀的學生,而不願意花心思來選擇適合的學生。高教不帶頭,十二年國教恐將走回頭。

其次,只懂「競爭」卻不知「合作」。少子女化的浪潮已經衝擊高教,未來將更嚴峻。在教育部創新轉型與退場機制的緊箍咒下,大學各顯神通,一心想著招生,只見彼此競爭,卻不見相互合作。其實,高中職受到的衝擊更早更嚴重,但在均質化方案的帶領下,高中職已經發展出競而不爭的「競合關係」,其策略包括聯合招生、共同行銷、共備課程以及跨校社群等。未來世界等待的人才,要懂得團隊合作,大學如此的表現,怎麼能樂觀期待我們的大學生會有這樣的能力呢?

復次,只要「素質」而不顧「素養」。依照報載規劃中的考招連動草案,確實無法說服大眾,大學端的選才制度已經完備,例如試題研發符合素養規準、學習歷程檔案評量有信效度、課程架構跨領域統整、學系規劃具前瞻性等。過去以考試分數來決定素質的高低,未來將轉換為用素養來評估孩子的進路。新課綱強調的素養,如果沒有大學端具體的引導和充實,將只是漂亮的形容詞罷了!

最後,教育部不能「只督不導」,坐視不管,放任大學放話,而是應該提出政策方向,積極統整大學與高中端的意見,重新檢視各個配套方案的可行性。今年三月一○七新課綱就要公布,時間緊迫,請捐棄己見,大家坐下來好好談吧!

   
台清之爭背後課題/面向國際 別窩巷口搶學生
袁孝維/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上周六台大的校務會議,有教授聯署提案,抗議招聯會在尚未定案前,即對外公布一百一十年度大學聯招新方案:基本學科測驗維持在高三寒假,申請入學延後到五月底放榜,暑假再另考分科測驗,之後分發;且未來大學考招學科科目減少,並以學習歷程為主,目標是申請入學管道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此提案並在校務會議以超過半數代表投票通過,敦請台大校方應採取積極作為,俾可導引台灣教育走向正軌。

過去招聯會的召集人是台大,現今的召集人是清大。我參與聯署並投票支持,並非只是加入台大槓清大的民族情感之爭,而是希望凸顯此議題,讓執政者、家長與師長們能正視台灣的高教危機,並給予宏觀的檢討。如今的招生算計,我們到底是在為學生著想還是在為大學本位著想?

現在的高教已經是國際村的全球概念,環伺周邊,台灣優秀學生的選擇可能不是只有在島內,甚至不是在亞洲。台大和清大,其實包括所有台灣的大學,需要認知競爭學生的場域已經不是窩在巷口老王賣瓜就可以達成。當代的高教有賴策略性投資、追求卓越、激發創意與創新,把優秀學生由國外吸引進台灣,才是強者。

爭取好學生並培養社會可用之才,是大學的使命,提供學生充分選擇權,進入其興趣與志業所愛,是教育的目標。啟發年輕人潛能的高教,讓真正有興趣的學生獲致最適合的學習機會,這些都不是簡單修改聯招方案可以達到的,而這些才是台大槓清大背後更深沉的高教議題。

   
陷入盲點的年金改革
趙興鵬/前聯勤總部留守署政戰部主/聯合報
第三次年金改革座談會,鑑於前兩次抗議群眾的慘烈,已經用封街管制。毫無疑問,年金改革已陷入盲點,而更糟糕的是我們一直沒有察覺這些盲點,從頭至尾都只有注意經費可能造成枯竭及拉平各階級之間退休給與的兩個籃子裡,而疏忽當初為什麼要如此訂定及設立目的。

像軍人的工作環境,絕非能放在勞工一塊相比,當然在退休年金上也就不能一樣給與。尤其民進黨上台後,兩岸關係如此緊張,軍人年金的刪改,牽一髮動全身,波及軍人士氣,進而直接並立即的影響整個國家安全,這也是為什麼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之餘,不得不把軍人年金改革按下,暫時不表,這與蔡英文個人對軍人好惡無關。

然我們要問,如果只是不表軍人,其他可表嗎?例如警察。警察的改革如脫離退休金不能過一個基本的尊嚴生活,則警察在職時的清廉即會全面的崩盤,其他公務員亦同。

任何的改革在檢討時,都不能疏忽當初之所以訂立初衷。在現在改革熱火朝天但陷入各說各話之際,暫時冷卻一下?待搞清原委,再往前行,不是更穩步致遠?

   
穩菜價 預警通報+生產調節
林玉真/高中教師(台中市)/聯合報
最近菜價崩盤,農政相關單位應負起預警通報和生產調配的責任,以免菜賤傷農情形一再出現。

所謂預警通報,就是農政單位適時通知農民,讓農民瞭解所栽種的農產品在市場上的行情變化,避免搶種卻遇上過度生產周期,以致血本無歸。由於預警通報不具法律上的強制力,農民往往在「賭賭看」的僥倖心態下繼續搶種,導致發生蔬菜量多價跌的情況。而一旦遇到菜價暴跌的情形發生時,農政單位的生產調配手段就變得十分重要。對內可以鼓勵企業認購或舉辦促銷活動來消化產量過剩的蔬菜,對外可以強化出口作業,輔導出口商開拓北美、歐洲等海外市場,讓產量過剩的蔬菜得以透過冷藏設備的保鮮措施,進一步外銷到國外。

農政單位必須靈活運用「預警通報」,針對「大宗用量的蔬菜」,進行「有規畫性的生產調節」,方能避免高麗菜、大白菜三不五時就發生價格暴起暴跌的現象。

   
一例一休最怕…物價漲,失業增
莊奕琦/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聯合報
為因應一例一休,連日來各業漲聲四起,有風雨欲來之勢。行政院本要請業者喝咖啡說明漲價,後轉為要業者提書面說明。一例一休政政策代價到底為何?一直欠缺理性的分析探討。

短期帶來勞動工資上漲,成本轉嫁物價的結果,勢必造成通膨壓力。依據「菲律普曲線」,物價上漲率和失業率間存在抵換關係,即可透過高通膨政策來降低失業率,帶動經濟復甦,達到反景氣循環目的。這或許是推動一例一休政策下,兼顧總體經濟政策,也難怪閣揆會說物價漲定了,可謂一石兩鳥政策。

一般言,保護勞工法規愈周延,工會愈強大,勞工議價能力也愈強,如大部分福利導向的歐洲國家,因勞動市場過度保護與法規僵固化的結果,長期失業率都偏高。至於短期,菲律普曲線抵換關係成立前提,是當預期的物價上漲率不等於實際物價上漲率,高通膨低失業政策的成功條件,是實際物價上漲率大於預期上漲率。

然而,如實際物價上漲率等於預期上漲率,則無抵換關係,失業率不會下降。換言之,此時只物價上漲,卻換不到短期失業率下降和產出增加,得不償失。

甚者,因物價上漲造成普遍預期通膨心理,若預期物價上漲率大於實際上漲率時,則雪上加霜,短期失業率會不降反升,造成物價上漲與高失業率並存現象,不可不察。

另一方面,一旦物價上漲,若央行維持既有貨幣政策,代表實質貨幣供給量減少,利率會上升,對投資與消費都會產生抑制效果,總合需求減少,對總體經濟景氣亦不利。此時央行貨幣政策異常重要,但施展空間有限,若採用更寬鬆貨幣政策,將對上漲的物價推升,造成更大的預期心理與壓力。

總之,政策採行,必須事先做好完整規劃與成本效益分析,更應該充分瞭解其背後的代價。一例一休政策代價,是長期失業率增加,短期物價上漲也是必然,但實質薪資只有當預期物價上漲率大於實際上漲率時才會增加,惟代價是短期失業率也會惡化,人民痛苦指數明顯增加。

執政當局期望的,是實際物價上漲率大於預期上漲率,帶動經濟復甦與失業率下降;若果,林揆的物價必漲說雖是實話,但正好落實民眾預期物價上漲心理,實屬失言。

另一可確定的是,台灣過去方便又廉價的生活方式將不再,這或許是追求西方式勞動福利,須付出的代價。

   
平台化 台灣影音產業新契機
郭人杰/博士生(台北市)/聯合報
從一月八日開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明訂無線電視事業播送之本國自製節目,不得少於百分之七十;主要時段播出之本國自製戲劇節目不得少於同類型節目之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兩個小時的戲劇節目,一定要有一個小時的本國自製戲劇。

電視業者原以為新規定會有半年的緩衝期,讓業者可以規畫投拍新戲;沒想到新辦法一公告就要立即上路,有些頻道必須立即調整節目時段,對於長期未製播本國自製戲劇節目的頻道來說,也必須立即洽購國內現有的自製戲劇節目作為因應。身為國內的觀眾,我們當然也樂見有更多本土自製的優良節目,可以供消費者選擇。

但由於國內影視產業缺乏前瞻性、市場性和行銷力,辦法實施的結果是出現更多粗製濫造的節目,還是在業者經營成本大幅成長後,導致更多產業的亂象或轉型契機出現,仍有待後續觀察。

由於移動互聯網快速的互動,推動了平台模式的出現,是現代企業管理一個不可忽略的新思維。台灣頻道業者面臨購片成本不斷拉高,也面對OTT等影音平台的挑戰。如何在供應者和消費者之間去中間化、去中心化和去邊界化,直接滿足消費者(閱聽眾)的需求,是未來影視業者一定會面對的挑戰。

可以想見未來台灣無線電視、衛星電視業者,需要以平台產製的觀念共同籌措資金、合組拍攝團隊,滿足頻道播出的規定;進一步,可以共同行銷,爭取海外版權收入。如有成果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挹注到好內容的籌製。

上屆NCC嘗試要透過修法來解決影音產業面臨的問題,但三法同時推動修法的結果,也讓NCC成為有線系統、衛星電視、無線電視業者的共同對手;引起三方各自發起的強力對抗。結果NCC最想推動的節目由系統經營者及其關係企業供應者,不得超過可利用頻道之十分之一的規定,根本沒有通過。分級付費也要由NCC訂定管理辦法後再送立法院審查通過。

影音市場的經營並不容易,新任NCC委員對於國內影音產業的發展頗有期待。在頻道業者都面臨更多共同的挑戰下,如何能夠在平台化的思考下,創建具競爭力的平台,引領國內頻道業者轉型,從資金合作、產製流程、頻道播出、版權銷售都能有不同過往且更具競爭力的思維,整合台灣創作的軟實力,台灣影音的未來才有突破機會。

   
跨年星光淡 勿忘軟實力
蔡履欣/大學生(台中市)/聯合報
對於很多人來說,跨年夜必做的事就是在電視機前守候,期待看到自己的偶像在各縣市的跨年晚會上演出。但今年的跨年晚會除了少數的大咖藝人,多數藝人都在海外跨年表演。

台灣娛樂圈本來在亞洲甚至全世界華人圈有極大的影響力,現在卻有走下坡的趨勢。台灣的創意是很有競爭力的,無奈的是沒有龐大的資金來實現這些創意。對岸近期在娛樂事業上有長足的進步,無論是在戲劇或綜藝節目都看得出是大規格的製作,難怪許多藝人和相關工作者選擇到對岸發展。

從小看著台灣的偶像劇風靡全亞洲,而如今的電視台卻購買韓劇或陸劇來播映。綜藝節目的壽命越來越短,跨年晚會也一年比一年星光黯淡,在觀眾心中總是會懷念起以前台灣娛樂圈的榮景。當我們積極發展其他產業時,是否也別忘記發展軟實力,那個曾經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娛樂圈推手。

   
葉銀華/政策沒有白吃的午餐 然後呢?
葉銀華/聯合報
行政院長在接受媒體採訪,針對一例一休引發的物價上漲與其他紛爭,提出政策沒有白吃的午餐的觀點。我們不能說此番見解不對,但是更關心的是政府的施政品質。

照顧勞工休假權益是對的,但不能勞工還未享受休假增加的權益,反而限制其收入的增加,甚至影響所有人民的權益。

去年在一例一休的法規修正,執政黨當時立場是避免勞工休假制度的紊亂,同時漸進式地朝周休二日的目標前進,這是可理解的。但是,在法規通過、立即執行後,卻引發非常大的爭議,從物價調漲、醫院客運假日減少服務、企業成本提高、排班不具彈性、無法再透過加班增加收入等,顯示政府的施政品質未見提升!

一例一休是勞動部的主管法規,因此勞動部在法規修正提到立法院時,是否有做到政策的影響評估,以及執行時提出法規遵循的相關配套方案?答案顯然不會令人滿意。

而一例一休在行政院討論時,經濟部主管產業發展政策,包括製造業、服務業,是否有針對法規變動對各產業遵法成本與影響提出評估?而主管勞動部、經濟部的政務委員又是否以行政院的高度,針對此案進行政策評估?答案顯然不會令人滿意。

一例一休在去年十二月通過實施,各企業馬上遇到今年勞動成本的預估、工作排班的調整,為了避免成本增加、排班不順,勢必調整售價或降低加班,甚或降低其他勞工福利、年終獎金與增加臨時工因應。這要怪誰?原因部分來自台灣面臨長期經濟不景氣、企業獲利不振,再加上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模式,又使上述問題更為嚴重,因此企業吸收成本上漲的空間受到限制。

接下來,政府又有很大的改革政策,包括:年金改革、公司法全盤修正,一定要記取一例一休的教訓,不要僅有單線思考,缺乏整體考量。例如:年金改革要逐年提高勞保費率到十八.五%,由於雇主負擔七成,則要思考是否因負擔大而降低員工雇用,傷及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再者,公司法全盤修正涉及兩百餘條,是否有考量對所有公司的影響?如何讓所有公司瞭解?遵法成本增加多少?對股東權益影響多少?

去年初總統大選結束時,我在本專欄引用朱元璋打天下的觀點,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對策。「廣積糧」的新解,即是新政府要全力發展經濟。就「高築牆」的新解是新政府要啟動整體金融風險控管,台灣經濟體質已變弱,更容易受到金融風險的感染。就「緩稱王」的新解是執政黨對於爭議大、影響層面廣的政策,例如:軍公教勞之年金改革、遺贈稅與資本市場稅制改革,務必先取得多數民眾的支持,並有慎密規劃,方才執行,否則很容易徒勞無功。

一年過去,我發現執政黨試圖改革爭議大、影響層面廣的議題,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改革若未有好的經濟發展做為基礎,以及未有好的施政品質,則將引發社會莫大紛亂。因此,建議執政黨在改革的同時,要先促進經濟發展!

(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美國油管重演淘金掠奪往事
美國淘金熱已成歷史,現在的循環則是為了石油。兩者的故事其實很像,只是過去以真槍實彈奪取,現在則通過政府與議會;過去原住民拿斧頭對抗,現在則集結眾人,示威抗議。

走讀台中城南阿罩霧 愛上鄰家城鎮博物館
位於台中市最南端的霧峰,就像一座城鎮博物館,這裡小城故事多,不論從省議會過來,或從霧峰市場過去,林家古蹟、舊省府建築、音樂文化園區,以及現代美術館和民生故事館,很值得走逛一整天。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