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後一直持續成長的鴻海,去年首度營收下滑。由於蘋果代工業務占鴻海營收高達五成,蘋果下滑連累鴻海也不足為奇;郭台銘也早對代工業的局限產生警覺,多方嘗試卻是挫折連連,似乎仍想不到辦法面對終端消費者。
鴻海公布了二○一六年的營收數字,全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四.三五兆元,較二○一五年下滑二.八一%,這是鴻海自一九九一年上市以來首次營收下滑。
對比之下,鴻海大客戶蘋果(Apple)在二○一六會計年度的營收也出現首次衰退,這顯示蘋果去年推出的iPhone 7產品新意不足,無法刺激大量用戶進行換機;而鴻海有高達五成的營收來自蘋果,代工業務受到影響,也不令人意外。
早對代工業務局限有感
拉長鴻海的發展歷史來看,一九八八年,憑藉著海峽兩岸推動交流,當時鴻海前往深圳投資成立「富士康海洋精密電腦插件廠」,憑藉著卓越的管理能力,搭配廉價勞動力、低廉土地和政府補貼,一步步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電子業代工廠,並一躍成為現今《財星》(Fortune)五百強中的前五十大企業。
鴻海規模小的時候,每年業績動輒成長三成、五成,但隨著業績跨過新台幣四兆元大關,董事長郭台銘設定的集團年成長目標已經縮小到一○%,甚至退到變成「力求成長」就好。一六年首度業績衰退,意味著鴻海投入四十多年的代工業務已經發展到一個瓶頸。
鴻海的多元化布局,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長年從事代工業務的郭台銘,對於代工業務的發展局限,已然有深刻體會。
從當年的連接器、PC(個人電腦)組裝產業,代工廠之間都是血淋淋的殺價競爭,成王敗寇。到後來的智慧型手機時代,即使郭台銘與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擁有深厚的私人交情,但是蘋果從iPhone 4之後,就開始將iPhone訂單分散給和碩與緯創等代工廠,然後回過頭來壓著鴻海降價。
事實上,鴻海富士康近年不斷強調「業務轉型」,在製造本業之外,期望跨入極具發展性的電動車與機器人領域;在科技服務方面,則積極布局通路、電信、電子商務、金融,甚至以入主夏普(Sharp)與諾基亞(Nokia)手機等方式,跨入品牌市場。
萬馬奔騰宣稱萬店只開六百家
諸多新投資項目如同天女散花,讓人眼花撩亂,可說是哪裡熱就往哪裡去。鴻海希望藉由代工創造的現金流來投資新型態業務,以創造新的營收來源。只是從目前的業績表現來看,有些項目因為策略錯誤或執行不力,已經無疾而終;而現有的多數新業務,也都還不成氣候,轉型仍是未竟之功。
舉例來說,鴻海在二○一○年時,曾決定大舉布局通路,朝商貿轉型,希望打造上下游一條龍,除了幫助客戶製造產品,還要幫客戶「賣」產品。
這樣的想法立意良善,當時鴻海曾投資中國通路賽博數碼,並嘗試與德國零售業者麥德龍成立合資公司,也成立了自有電商飛虎樂購。而最猛的是,當時鴻海高調喊出要讓員工返鄉開設「萬馬奔騰商店」,專賣3C產品,目標要開一萬家店。
只不過,鴻海的代工DNA與通路服務業大相逕庭,最後與賽博鬧得不歡而散,與麥德龍的合作案也喊卡。萬馬奔騰計畫,則因為規畫倉促,從市場調查、物流體系、店面設計到員工訓練都未經過縝密計畫,最後無疾而終。萬馬奔騰商店在最高峰時,店數不過三百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