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性、謊言、吹哨者/# MeToo運動的新聞內幕直擊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3/25 第117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性、謊言、吹哨者/# MeToo運動的新聞內幕直擊
20XX年革命家設計課/夢想、推測、思辨,藝術家打造未來社會的實踐之路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閱讀筆記 【書評•散文】廖志峰/歷史的眼,映出時代文壇的蒼茫

新書鮮讀
性、謊言、吹哨者/# MeToo運動的新聞內幕直擊
文、圖節錄自麥田
圖/麥田 提供
一則語帶保留的twitter貼文,兩個窮追不捨的紐約時報記者,三位女性主要組成的新聞調查團隊,在這個充滿性醜聞與潛規則的世界裡,幫助無數遭噤聲的性犯罪受害者說出她們的故事,帶來對#MeToo運動最誠實的反思與告白。歷時三年的追蹤調查全紀錄,紐約時報記者揭露對川普、美國著名製片人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美國大法官卡瓦諾(Brett Michael Kavanaugh),以及隱瞞在各行各業許多角落中的性騷擾與指控。

內容簡介:剖析性騷擾何以被容忍,對#MeToo運動最切身的觀察,最深入靈魂的質問:•歷史發生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為什麼哈維•溫斯坦的性侵行為得以在數十年內累積形成一個模式(Pattern),可以數十年如一日,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哈維•溫斯坦難道只是個案?•「過了二十年,為什麼大家還不說出來?」

是哪些模式、法律、企業組織文化,以及社會中的慣習,讓你我成為助長性不當行為的最大幫兇?

•#MeToo運動走得太遠,還是遠遠不夠?

溫斯坦事件後,女性受到性騷/性侵經驗真的就受到重視與平反了嗎?無端指控與真實的距離有多遠?當舊的權力模式被打破,性不當行為被指認出來,與性相關的新共識與合理制度會出現嗎?

作者介紹:茱蒂•坎特Jodi Kantor ,《紐約時報》調查記者。歷年來對女性、兒童與工作場所的報導,已經改變了部分美國法律,並且點出文化中既存的問題。因揭發哈維•溫斯坦的故事贏得多項榮譽,包括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公共服務獎。與家人住在布魯克林。

歡迎追蹤作者Twitter: @jodikantor

梅根•圖伊Megan Twohey ,《紐約時報》的調查記者,曾在芝加哥報導多起性侵害與性騷擾案件。二○一七年與紐約時報記者團隊揭發哈維•溫斯坦數十年來被指控的性侵惡行,引發全球對性騷擾的究責行動。贏得多項榮譽,包括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公共服務獎。與家人住在布魯克林。

歡迎追蹤作者Twitter: @mega2e

搶先試閱:〈企業的共謀〉

  起初,溫斯坦的口氣是友善的,即使帶著高人一等的姿態。他開始一堂輔導課,講述慈善募款的真實世界是怎麼運作的。他解釋說,如果記者們挖得深入一點,他們會看到像與amfAR這宗有創意的交易案,其實是極為常見的。每個人都這麼做。他說,如果你想要在世界上過得好,你經營慈善工作就要像經營事業一樣,他在拍賣會上協助募得的其他款項,確實都給了amfAR。

  「而且是合法的勾當,」他說,臉上綻開了一抹微笑說:「我們的想法是讓人們得到幫助。」

  現在該是時候討論他做了多少事協助打擊愛滋感染了。他回憶說,他第一次看見這種疾病近距離肆虐,是幾十年前當百老匯《歌舞線上》(A Chorus Line)的名導演麥可.班內特(Michael Bernnet)開始生病時。

  「有一天,我接到一個人打來電話,說班內特得了肺炎。然後我……」溫斯坦停頓了一下,彷彿要穩住自己。「好的,沒問題。我會讓它過去的,」他說。

  很快地,溫斯坦讀了一篇真正的草稿,是今天無法與會的一位前amfAR副主席寫的聲明。溫斯坦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描述了他的同情與慷慨:

  「溫斯坦前來問:『你需要幫忙嗎?』」溫斯坦朗讀著:「我們需要,然後他真的接手了拍賣的事,拜託了很多人。」

  他看起來哽咽,努力要念出這些字。

  「我不是在演,」這位製片說。

  他又重新開始,又停下來,彷彿要克制他的情緒,然後把這張草稿推過桌子給杜飛,請她念剩下的部分。她的眼中泛淚,說溫斯坦在她被診斷出罹患一種罕見疾病時,幫助她救回一命。她說,現在「代表此刻無法說話的人」很重要,指那些從溫斯坦的慷慨中直接獲益的愛滋感染者。

  梅根讓他們說完,然後問了更多的問題。難道在一場慈善拍賣會上出價買東西的人,不該知道他們的錢到哪裡去了嗎?善款最後流到溫斯坦和其他《尋找夢幻島》投資人那裡,是恰當的嗎?

  隨著每一回合的角力,溫斯坦明顯變得愈來愈不耐煩。

  梅根與寇貝特知不知道自己的雇主也從其他外部非營利組織拿錢,以資助新聞報導?「誰拿到沖銷的錢?他們怎麼做的?」溫斯坦的理智突然斷線。但他很快地從攻擊報社,回到表達他的忠誠。「我愛《紐約時報》,」他說:「我有個著名的故事是在一九七七年,我正在紐約州水牛城的一場暴風雪中,當時我還是個學生,你知道的,有個人走出來,是我的朋友蓋瑞(Gary),『你要到店裡買點什麼?』他說『我要Twikies(一種包奶油的蛋糕棒零食)。』另一個傢伙拿了牛奶,女孩們說『我要Cheerios麥片』,之類的。而我有名的──而且也是多年被引用的句子,你也許可以查得到。我說,『只要給我最後一份《紐約時報》。』」

  溫斯坦堅持說,關於那六十萬美元的交易,若有任何不合宜的情事,梅根應該施壓給該負責的律師。而如果拍賣會的出價者沒想到他們的錢會為他的事業服務,那是他們的問題。「你不想捐錢到那裡,就別捐了,」他說。

  卡普蘭說,她在另一個愛滋慈善機構服務,暗示如果《紐約時報》繼續追蹤這則報導,可能會傷害全世界的愛滋感染者。她似乎不了解她實際上所辯護的,是什麼潛在金融交易。

  梅根問:溫斯坦會再做一次這一類的金融交易嗎?

  「妳不在的時候,」這位製片開玩笑地說。

  「我想我們該結束了,」寇貝特說。

  然而,溫斯坦還有最後一點:他不只是為了善而戰;他也在打擊壞人。把他呈報給總檢察長的慈善機構董事會成員想要主導這個組織,為他們暗黑的利益服務。

  溫斯坦影業的律師想插話,但溫斯坦把他擋開。

  「我寧願依真理而行,」溫斯坦告訴記者們:「那是與我一起成長的。我跟著真理長大。」

  梅根感謝這群人付出時間接受訪談。即使有這些人的戲劇性演出,她仍會寫關於六十萬美元交易的報導。她看著這位製片離開,後面跟著他的支持者,對於這個男人所展現出來的,在世界上強行其道,期待每個人跟在他隊伍裡的樣貌,印象極為深刻。

  當茱蒂看著這群人一個個離開,她下樓到了大廳。在會議開始之前,她已經特別向溫斯坦自我介紹;當他離開時,她想再見他一面,提醒他拉尼.戴維斯建議過的專訪可能性。

  這位製片正站在安全旋轉閘門的外面,混在辦公室員工與前來拍攝《紐約時報》標誌照片的觀光客中間。當她接近他,他向茱蒂傾過身,其強度讓她得提醒自己不能顯露出任何膽怯的徵兆。她告訴他,雖然那天的會議是關於amfAR,她與梅根希望之後能採訪他關於他對待女性的議題。

  溫斯坦開始取笑那些對他同行人員的調查,描述那些記者從來沒有發表過的發現。「吸引她們到飯店房間,」他輕蔑地說。

  讓我們現在就坐下來談,他突然提議說。「我會告訴妳每件事。我們會很透明,沒什麼好報導的,」他說:「繼續啊,現在就來。」

  茱蒂婉拒了。她說,她與梅根想等準備好了,再去找他。

  他往前又踏近一步,茱蒂擠出一個緊張的笑容。他說,他沒有做那些女人控告他的可怕事情。他沒有那麼壞。

  他冷冷地笑了,然後說:「我更壞。」

▶▶ 閱讀更多 茱蒂•坎特, 梅根•圖伊《性、謊言、吹哨者》

 
20XX年革命家設計課/夢想、推測、思辨,藝術家打造未來社會的實踐之路
文、圖節錄自積木
圖/積木 提供
從事藝術與設計工作的你,想過要為世界設計「另一種未來」嗎?

長谷川愛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就學期間,參加了知名設計雙人團體Dunne & Raby的工作坊,徹底打開了視野。畢業後,長谷川愛於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研究員,後又於東京大學執掌教職,此書是以她獨樹一格的授課內容為基礎而編撰。書中結合了作者自身學習分享、國際著名案例分析,以及來自印尼、臺灣、中國及日本的精彩專文和訪談,附上紮實的課程學習單,以及幫助將想像化為現實的工具組:「革命家卡片」。

內容簡介:長谷川愛將「革命」精神帶入藝術、設計領域,師法對藝術下戰帖的杜象、從零創造文化價值的茶聖千利休、重新定義時尚的香奈兒等,一路來到COVID-19疫情籠罩的晦暗此刻,娓娓道出百年來的藝術家與設計師們如何透過對當下的執疑,想像出不一樣的未來──同性伴侶能否生下帶有兩人基因的孩子?人類可不可以選擇和動物繁衍下一代、共組家庭?大數據演算法之下,不斷加深的偏見是否能夠被突破?行動藝術家怎麼向大眾揭示真相、激發思辨? 循著批判者的腳步,結合源自英國的「Speculative design」(推測/思辨設計)練習,以及科幻作品中對未來的想像;作者將獨創的「20XX革命家設計課」獻給現代的設計師、藝術家們,讓善於質疑、推翻、突破的革命靈魂悄悄甦醒,徹底翻轉創作時的思考角度,看見新世界與新觀點的契機,用不同於以往的眼光構思作品。

作者介紹:長谷川愛 ,藝術家、設計師。透過「Bio art」(生物藝術)、「Speculative design」(推測設計/思辨設計)、「Design fiction」(設計幻想/設幻設計)等手法,以科技與人類的議題為主題發表作品。從日本情報科學藝術大學院大學畢業後,前往英國留學,在2012年取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文學碩士學位(MA)。2014∼2016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擔任研究員,取得理學碩士學位(MS)。2017開始在東京大學擔任特聘研究員。作品《 (im)possible baby》(〔不〕可能的孩子)在第十九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祭藝術部門獲頒優秀獎。作品曾在森美術館、林茲電子藝術節等日本國內外許多單位展出。

搶先試閱:〈挑戰性別的詛咒與禁忌〉

接著介紹突顯性問題與社會禁忌的藝術家。首先是控訴藝術界的性別問題與不公義的匿名藝術家團體「Guerrilla Girls」(游擊隊女孩)。她們發表了海報形式的作品《Do women have to be naked to get intot he Met.Museum?》(女性必須裸體才能進入大都會美術館嗎?1989)。海報上大大地印著「大都會美術館近代美術區的女性藝術家不到4%,但裸體畫中的女性卻有85%」,而海報中戴著猩猩面具的女性令人印象深刻。她們長年來總是持續戴著猩猩面具活動,而最近也在#MeToo運動中再度展現存在感。

另一方面,日本也有名為「明日少女隊」(Tomorrow Girls Troop)的第四波女性主義藝術團體。她/他們也被視為Guerrilla Girls的繼承者,戴著混合兔子與蠶的粉紅色面具從事匿名活動。最具代表性的計畫「Believe - I know it」(2016~),是個對刑法的性犯罪條文修正提出訴求的活動。她/他們從製作活動的logo與網站開始,透過行為藝術獲得主要來自年輕世代的關注,打造深化討論的場域。這個計畫也採取與相關團體「幸福的眼淚」、「性暴力與刑法思考當事者集會」、「翻桌女子行動」等合作的方式進行。支援團體、當事人團體與藝術家為了社會改革一起合作,在日本是相當少見的嘗試。這個活動奏效,刑法性犯罪確實在2017年實現了睽違一百多年來的修正。舉例來說,日本的強制性交罪(舊強姦罪)原本只承認對女性性器官的插入,但修法後對女性以外或是對口、對肛門的性交都包含在犯罪行為內;此外,原本只有在被害者提出告訴的情況下才會出動搜查,修法後也可在檢察官發現的情況下啟動搜查。重新被檢視後,過去的狀況反而都讓人覺得比較不合理了。「明日少女隊」現在已經募集了五十國以上的成員,主要來自日本與韓國。但她們為什麼總是必須蒙面,也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Believe - I know it」也發給參加者羽毛面具。她們與遊說集團的合作活動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同樣身為女性覺得非常感恩。

呈現隱藏在社會中的痛苦與洗腦

接著討論的是藝術家高嶺格的《木村先生》(1997~1998),這是一件原本以表演形式呈現的影像作品。標題中的「木村先生」是森永牛奶砷中毒事件的受害者,具備一級殘障的資格,當時已經過世了。高嶺格似乎從1990 年代起,實際照護木村先生長達五年。在這段期間內,他也在彼此同意的情況下進行性照護—手交輔助,而《木村先生》就是以

影像記錄當時狀況的作品。我至今依然忘不了那天看到的,高嶺格用手引導木村先生射精的影片。這部衝擊性的作品,展現出身障者也有性慾這個誰也不願正視的現實。

我看的時候是一場校內表演,現場有兩個螢幕,其中一個播放以安裝在高嶺格眼睛上的夜視攝影機近拍的即時影像,另一個則播放高嶺格幫木村先生進行性照護時的影片。我原本就很少有機會在大螢幕上觀看男性的裸體,因此在黑暗的會場中,被螢幕放大的木村先生的裸體與露骨肉體活動,對我來說都是未知的事物。螢幕上的高嶺格與木村先生,以自然的距離感與平淡的氣氛從事手交行為。至於背對著影片的高嶺格,則表演用頭撞破桌上玻璃般的物體,我記得他在螢幕上的虹膜,配合著他的動作一下放大,一下縮小。

高嶺格的作品雖然也有觸碰政治性問題的面向,但人類肉體的真實反應也是其重要元素之一。《到海邊》(2004)也是這樣的影像作品。他的妻子想在海邊生產,這部作品以固定攝影機記錄了妻子躺在床上承受陣痛的表情,影片中只拍到妻子臨盆的臉。雖然妻子的臉面對著攝影機,但我們卻不知道她在看什麼。生理性化學物質的波浪在她體內一陣陣地作用,讓人聯想到屋外的海浪也同樣一陣陣地拍打。個人性的對外連結其實很廣大,不受自己想法控制的肉體反應向我們襲來。這部作品讓人感受到社會性的性與生命,以及野性的性與生命同時存在。

德國的女性表演藝術團體「The Agency」(中間代理)則透過表演對抗由現代的消費文化、性別、媒體、廣告等經濟系統生產、規定的價值觀。她們自稱為「劫持網路社會的後數位原住民時代的廣告代理商」。譬如《Quality Time》(高品質時光,2019),這是受日本「出租男友」(扮演朋友或情人的服務)啟發的沉浸式劇場表演作品。她們根據事前諮詢的內容,將「出租摯友」、「出租孫子」等角色分配給觀眾,由演員針對每一位觀眾的個人問題進行對話。儘管體驗的是虛擬關係,而且30分鐘轉瞬即逝,但有人哭泣、有人的喜怒哀樂被強烈撼動,而參與的人都對自己的反應感到驚訝。此外,她們還有一件嘲諷最近健康熱潮的舞臺作品《Medusa Bionic Rise》(仿生梅杜莎崛起,2017)。這件作品將人們沉迷於健身房或馬拉松等運動的狀況看成一種邪教,認為人們對於「保持健康」帶有強迫性的慾望,或許是遭到消費廣告洗腦的結果。她們透過這件作品,對現代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尖銳的批判。

同樣控訴數位原住民時代的性別問題的藝術家,還有來自蘇格蘭的瑞秋.麥克林(Rachel Maclean)。她透過奇幻的影像世界,展現在社群網站與廣告服務中產生的外貌主義(lookism)問題—年輕女性因外表好壞被品頭論足、因社群網站的按讚數而患得患失的狀況。她將王子拯救公主的童話故事刻板印象與社群網站文化重疊,創作出新的現代寓言故事。她自己扮演所有的角色,或許想要藉此傳達「作品中出現的每個角色都可能是你」的訊息。我們都既是被害者,也是加害者。

利用科技改寫身體的形象

藝術家當中,也有人利用改變肉體呈現性別問題。譬如法國籍藝術家奧蘭(ORLAN),就從1990年代開始持續進行將自己的臉部五官一一整形的計畫,這項計畫名為「Surgical Operation Performance」(外科手術的表演)。她將自己接受美容整形手術的過程稱為「肉體藝術」(carnal art),還曾將手術過程當成行為藝術,透過衛星公開播出。奧蘭雖然是一位使用自己的身體對美容整形普及的社會提出質疑的藝術家,但另一方面,她每次整形就變得更美的容貌也讓人感到異樣。

現代女性的審美標準深深受到西洋文化影響,所以現代的我們難以從中逃離。因此她的作品也讓人感到矛盾──她不也無法擺脫這種西洋美感的規範嗎?另一方面,她也接受了相當高風險的手術,譬如在額頭植入類似角的填充物。她的肉體藝術崇尚麻醉用嗎啡,將肉體當成改變也不會帶來疼痛的媒材,否定一切的痛苦。這或許源自於她否定基督宗教的態度,因為基督宗教將耶穌受難那種精神上與肉體上的疼痛,視為一種信條。雖然我最初不太理解她主張美容整形是「反抗」舊有社會的論點,但她的行為至今仍有讓日本保守人士皺眉的一面。

臺灣籍藝術家顧廣毅,也同樣透過整形技術,給出反抗西洋審美觀的提案。他在作品《陰莖口交改造計畫》(2014)中,假設男同性戀口交時,擁有能夠含住巨大陰莖的嘴巴較受歡迎成為一種文化,並依此提出男性的整型建議—進行鼻子下方的削骨手術,使上顎前突,形成類似鳥喙的長相。他具備牙醫背景,擁有改造顎骨的知識與技術,因此根據嘴巴周邊的骨骼與牙齒的3D資料,製作新的「受歡迎長相」的骨骼模型。雖然這個提議看似荒誕無稽,但我認為這件作品相當有趣,揭露了大家較少接觸的西洋審美價值觀。西方認為連結下顎與鼻子的美觀線(e-line)必須端正才是美形,但真的只有這樣才算美嗎?美的價值觀應該更多樣吧?像這樣運用科技,提出擺脫西洋中心價值觀的美也是一種方法。本書也向臺灣籍的顧廣毅邀稿,請他談談推測設計在臺灣的狀況,而內容就收錄在稍後的第四章。

提倡DIY生物學與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公民運用自己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的藝術家曾瀞瑩(Mary Maggic Tseng)及拜倫.瑞奇(Byron Rich),發表了「Open Source Estrogen」(雌激素開放資源,2015)計畫,以開放資源的方式,向跨性別的人公開性荷爾蒙—雌激素的製作方法。很多跨性別的人就算想要接受變性手術,也因為美國高額的醫藥費而放棄。於是他們提出以DIY方式自行製作低成本雌激素的方案。他們經過反覆的調查,將方法SOP化,並以類似料理節目的影片將步驟整理出來。同時他們也認為這項技術不該只對跨性別的人開放,也應該對所有人開放。畢竟隨著年齡增長導致荷爾蒙平衡產生變化的人也有需求,而且最近也出現「性別流動」(gender- fluid)的觀念,認為性別可以像流體一樣移動,平常可以同時擁有男女雙方的性徵,也可以視不同的日子改變想要強調的性別。當人們不希望自己的肉體形象與性別遭他人支配時,能不能以成本低廉,任何人都能辦到的方式決定自己的性別呢?當然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大家邊學習邊一起開發能夠謹慎、安全的使用方法,不就好了嗎?

最後想要介紹的是冰島籍的音樂人碧玉(Bjork)。雖然她是大家都認識的世界級歌手,但我覺得她同時也是一位持續將豐饒未來的想像傳達給全世界的女性主義者。有趣的是,她的活動一年比一年激烈。

譬如在最新專輯《Utopia》(烏托邦,2019)的封面裡,她的額頭上戴著仿照陰道形狀製成的面具,就如同這個封面所象徵的,最近的視覺發展相當具有衝擊性。這是由藝術家詹姆士.馬利(James Merry),與變裝皇后Hungry合作的系列,解放在現代社會中被壓抑的美與身體的價值觀,給人野性挑戰的感覺。此外,碧玉過去的作品也曾創造出喚起沉睡於人類心中的野性與生命觀的意象,譬如配合第七張專輯《Biophilia》(愛生,2011)開發的App 能夠看見細胞內的蛋白質如何移動,或是VR MV〈Notget〉(2017),則發展出將「克蘇魯神話」*1 中形狀極為不可思議的生物與她自己融合的視覺影像,藉此讓人預見全新的世界形式。無論何時,碧玉都是開創未來的革命家呢!

▶▶ 閱讀更多 長谷川愛 《20XX年革命家設計課──夢想、推測、思辨,藝術家打造未來社會的實踐之路》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
圖/寶瓶文化提供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內容簡介: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溫柔提醒我們,在華人推崇努力的文化裡,

「過度努力」是多麼容易被忽視,它甚至被完美掩蓋在高收入與不凡成就裡。但,每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靈魂受創、傷痕累累的大人啊。 過度努力是一種自我耗損與傷害。因為過度努力的人,追逐的是他人或社會眼光中的自己,而非真實的自己。而當你相信自己夠好,你就不用總是必須向這個世界證明什麼。

作者介紹: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2889號)/心曦心理諮商所負責人。2017誠品暢銷榜冠軍、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博客來年度暢銷TOP2《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作者,而《情緒勒索》一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泰國、越南、星馬、印尼版權。另著有《關係黑洞》及《他們都說妳「應該」》兩本書。除去心理師/作者身分,私底下也是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2020年12月推出第三張台語專輯:《噤夢》。

  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似乎都是個「非典型」角色,一路上也面臨許多考驗與自我掙扎。因此,周慕姿對自己諮商工作的期待,是希望能幫助人看到自己的選擇「是怎麼被困住」,還有「為何被困住」;而後,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與「其他的選擇」。她相信: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以及,若能以「真實的自己」面對生命,我們就能掙脫無形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自由。

  對她而言,「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搶先試閱:〈「一定要贏」先生:追求贏,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人活著,就是為了追求贏的感覺啊!」坐在我斜對面的明耀,充滿自信地說。

 不到四十歲,就成為全球跨國企業的高階主管。明耀相信,「努力贏才是人生」。面對龐大的業務量、公司對自己越來越高的期待、一直上調的績效標準,明耀覺得,自己從來都是享受的,享受別人對他越來越看重的感覺。「不停地努力,然後不停地成功」,這個生存法則,讓他生活既有控制感又安心。

 對於明耀來說,他的生活裡,沒有什麼他做不到、不能處理或無法控制的事。

 直到恐慌症找上他。

 「其實,我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問題。」明耀蹺起腳。手下帶幾十個員工,見過大風大浪、與許多大企業與名人合作過的他,說話的樣子充滿老闆氣勢。記得一開始來找我時,明耀劈里啪啦問了我一堆問題:

 「你畢業多久了?工作多少年?專長是什麼?有結婚嗎?有做其他工作過嗎?有小孩嗎?有處理過恐慌症嗎?有接過多少像我這樣的個案?」

 一連串的問題,讓我感覺自己像是來面試的員工,忍不住想回答:「是的,老闆!」

 後來我慢慢發現,對於習慣讓別人看到自己「強者」那一面的明耀,要說出自己的脆弱,分享自己不擅長、不能控制的狀況,甚至要進一步地尋求他人意見與求助,簡直比登火星還難。

 (如果告訴我,明耀可以找到方法登陸火星,我想我會相信。)

 他的老闆與強者架勢,是他的面具,也是他的安全防護罩,幫助他安撫來這裡的不習慣與不安。

 「第一次發作,只是有點呼吸急促、喘不過氣,想說大概是太累了。幾次下來,因為忍一下就過了,加上實在太忙,根本沒時間去看醫生。

 「最近那次,我以為是心臟病,第一次有『自己是不是要死掉了』的想法……不過,我還是自己叫計程車,撐到醫院去掛急診,沒讓別人發現。後來,做檢查沒找到毛病,轉到身心科,醫生說是恐慌症。」

 一邊說自己狀況的明耀,一邊開始抖腳。

只有「不想撐」,哪有「撐不住」

 一般來說,出現一次恐慌症,應該就是件滿可怕的事情。他居然可以發作好幾次都沒去看醫生,我不得不佩服:這個人的意志力與忍耐力真的超乎常人。

 「諮商是我女友幫我預約的。老實說,這種心理壓力的疾病,應該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克服。畢竟,你們是心理師,大概就是會說,我的工作壓力太大,應該要放鬆,應該要愛自己,要讓自己有時間休息等等。

 「你看,我都猜得到你要講什麼。」

 他看著我,挑了挑眉。我對他笑一笑,鼓勵他繼續往下說。

 「老實說,我不太信『要對自己好一點』這一套。現在這社會,誰沒有壓力?工作有工作的壓力,沒工作有沒工作的壓力。我很享受這個壓力啊!我一向抗壓性很高,壓力越大,我越開心。每一次贏的感覺,就是讓我繼續努力的動力。我從來不覺得努力很辛苦,贏不了,才真的痛苦!在我們公司,看過有些人說什麼壓力太大、撐不住只好辭職。我就不能理解,只有『不想撐』,哪有什麼『撐不住』?」

 「只有『不想撐』,哪有『撐不住』?」多麼有力又充滿雄心壯志的一句話!

 只是,身體與心理背叛了他。

 追求一次次「贏」的感覺,就跟購買東西的欲望一樣,可以帶給沒有感覺的生活,一些難能可貴的刺激與滿足。

 那些刺激與滿足,就像用來犒賞「過度努力的自己」的獎品或獎章,鼓勵自己加油、再加油,用盡全力,只為了得到別人欣羨的眼光,藉此增加自我感覺良好,安慰自己:所有的犧牲都有了價值。

 

 多好,就這麼被看見了;

 多好,別人覺得我好棒;

 多好,那代表我是有價值的。

 我多麼有用。

 

 然後,我用我的肉身當作祭品,獻給那無窮無盡「贏的欲望」,只為維持生活的意義感。

 

●●●

 

 只是,是「享受贏的感覺」,還是「害怕輸的痛苦」?

///////////////////////////////////////////////////////////////////////////////////////

不犯錯小姐:

我只是,不想麻煩別人

 「與其說『害怕輸的感覺』,或是害怕失敗與犯錯;倒不如說,也擔心犯錯或失敗的時候,會麻煩到別人。」

 怡琪是一家數位產品公司的高階主管,需要每週檢討數位產品的銷售狀況,並且隨時調整行銷策略與優化產品的內容,讓產品能夠更有競爭力。由於該市場競爭激烈,最近甚至因為疫情漸漸萎縮,讓怡琪十分焦慮。

 「比如說這些產品,只要銷售得不好,或是有人留言,說體驗感受不佳,我都會非常擔心。如果因此需要開會討論這些事情時,我會覺得很丟臉,覺得自己準備不夠完善,不夠認真、不夠努力,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真的是太糟糕了!」似乎想起那些經驗,怡琪的臉皺了起來。

 「所以我很投入工作的每個細節,腦中時常出現各種模擬、未雨綢繆,一次又一次的檢視,避免有人可以挑出我的錯。」

 當然,如此要求自我、追求完美,形塑出認真又負責的性格;高自我要求也反映在能力上,因此很難在工作上不成功。只是,也付出了一些代價。

嚴重焦慮與憂鬱

 怡琪發現,隨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市場的狀況越來越難預測,她出現嚴重焦慮與憂鬱的症狀,整天惴惴不安,永遠都覺得自己有事情沒有考慮到、可能讓事情變糟,一發不可收拾。

 另一方面,在和同事間的人際關係上,也出現一些狀況。她發現,自己完全不想與人互動,常擔心別人覺得她「沒有用」、「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有時甚至懷疑自己的每一個決定,懷疑「自己是否的確能力不足,才會一直無法有所突破」?

 「『的確』是能力不足?所以你一直很擔心,自己的能力是『不夠』的嗎?」聽到了關鍵字,我忍不住問。

 「是吧!所以我才會那麼努力啊!」她笑了,但眼眶濕了。

 「不過,聽你剛剛描述,在這個職位以來,你的各項表現都很好,不是嗎?工作也一直很順利,而且還是同階主管中最年輕的。這些肯定與實際的客觀表現,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這些人可能被我『暫時的表現』給騙了吧!因為我能力不夠,所以我才需要非常的努力,用來補足那些不夠;有一天,我會被他們看破手腳,發現我根本『德不配位』,能力根本配不上這個職位,大家都會覺得我很假,而且就算我出錯,別人也不見得願意幫我,還會覺得我很麻煩。」

 怡琪閃著淚光。「所以我得很努力,得很努力才行。不能出錯,不能有任何一次決策的錯誤,不能沒有成功。」

 不得不努力,不停地向前奔跑,像是被什麼追趕著一樣。

 想要逃開的,可能是內心那個「認為自己不夠好」的羞辱感,它總是黏得這麼緊,很難甩開。

 

 所以,我需要再努力一點才行,不能停下來,

 否則被它追上,我就完蛋了。

完美的「假我」

 「你曾經想過,關於那些成功,你能做得到,是因為你的能力好嗎?」我很好奇,對於這個「暫時的表現」,是否從來都只是造成她焦慮的來源,而沒有給她一點點肯定與鼓勵?

 「應該這麼說。我想,我大概是有一定能力可以做到一些事。不過很奇怪的是,每次要重新開始一個任務時,我並沒有因為之前的成功經驗而安心,反而會覺得,如果我下次做不到了,那怎麼辦?」

 「如果下次我做不到這麼好,那怎麼辦?」這句話顯然對怡琪有極大的影響。話中的恐懼,似乎代表著,怡琪不太敢相信自己夠好,能夠維持這樣的表現;也代表著怡琪一直掛念著,別人對她的表現,永遠都有著極高的期待與標準。

 而且,別人很容易對她失望;而如果對她失望了,就會發生很恐怖的事。

 於是,這種覺得「不能讓人失望」,但又擔心「自己不夠好、會被看破手腳」的壓力,一直壓著怡琪,讓她死命地做好每件事、預測每個細節,希望能夠做到盡善盡美,挑不出毛病。

 那麼,自己就安全了。既不會被人「發現」、認為自己能力不夠,也可以不造成別人的麻煩,可以繼續維持自我感覺良好,讓自己繼續維持這個完美的「假我」:

 永遠成功、永遠完美,永遠堅不可摧,永遠不會出錯,也不會失敗。

 這樣的自己,是好的,是別人期待的;只要做到這件事就好,就會安全了。

 否則,讓別人失望的自己,可能會被瞧不起、被嫌棄、被覺得麻煩,甚至被傷害。

 

●●●

 

 對怡琪而言,每天,她忍不住懷疑自己,又「不得不」在意別人的目光、期待與要求,因此整日惶惶不安,就像每天都在接受測驗,測驗「自己夠不夠格在這世界有個位置」;所有的成就與成功,只是對內心焦慮暫時安撫的麻醉劑,而非是能夠化成自我肯定,甚至自我價值的禮物。

 於是,越成功,越害怕:越被人期待,越害怕讓人失望。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成為推動自己進步,卻也是傷害自我價值的關鍵。

 因為,當我們一直都在問:「別人想要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自己想要什麼」時,所有因而得到的成就,是給別人的交代,而不是自己的引以為傲。

 

 所有在意他人的努力,回過頭來在自己身上,反而變成了傷。……(未完)

▶▶ 閱讀更多 周慕姿《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閱讀筆記
【書評•散文】廖志峰/歷史的眼,映出時代文壇的蒼茫
廖志峰聯合報
《我們不在咖啡館》書影。(圖/遠足提供)
推薦書:陳宛茜《我們不在咖啡館》(遠足文化出版)

「訪談錄」或「名人故事」不少,但以華文作家為主體,關照面廣泛深刻的著作,並不多見。瘟疫之年,《我們不在咖啡館:作家的故事,第一手台灣藝文觀察報導》,突然橫空出現了,令人驚喜,作者是陳宛茜。這位本科歷史,留學英國深造文化城市研究,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獎的資深藝文記者,出版了從「作家書房」起始寫出的文章,關懷焦點涵攝著長期浸淫的專業領域中,映現和揭露更立體的作家身影,以及時代迴聲。

書名取自奧地利作家彼得•艾騰貝格(Peter Altenber 1859-1919)影響後世文青極鉅的金句:「我不是在咖啡館,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指涉自不待言,反思的氣味也同樣分明:作家不一定在咖啡館。甫一出版,即震撼文壇,震撼來自於她長期的採訪觀察,深刻地勾勒出作家立體的形貌和環繞出版產業的時代故事,卸除了作家神祕或唯美的想像。不只談人,也觸及整體出版氛圍的變化與迷思。

文章結集的時間長達十餘年,早自入行之初的2003年,但本書並非舊文重刊,有些受限於當年在報刊發表的長度難以全貌呈現,這次為了成書,花了四、五年改寫,工程鉅大,成書嚴謹,可想而知。也正是經歷這樣的改寫,作家的形貌更為真切,人物時地也有了時間的縱深與回視,透著時代的光暈。一些耳熟能詳的作家,讀者其實並沒有真切的認識,比如開篇的〈胡品清的香水〉,許多文青讀著胡品清譯的《情人》成長,但胡品清動盪起伏的一生又有多少人熟知?這篇以香水著眼,寫出了一代譯家名師所掩抑的落寞,斯人已渺,徒留時代餘芳,一如香水,令人唏噓;而這樣充滿溫度的篇章,隨處可見。

全書分「他們的故事」、「故事的重量」、「文化的江湖」三輯四十九篇,時代跨度達六十年,從金庸、齊邦媛一路到郭敬明,具體而微地顯出時代變化,但最耐人咀嚼是作者的切入角度,開人眼界,諸如對於作家仰賴極深的書桌或咖啡館,作者給出了不同的視野敘述,還原作家之於創作的本然環境。全書的敘述腔調豐富,顯示在各篇的虛實互現,有如尋遊追溯:部分傳主以英文縮寫代稱,但明眼人一眼即知,如美女作家或S作家篇;有些則連代稱都省了,直接關連時代背景,與歷史事件呼應。作者對城市文化的獨具慧心,在(步登公寓作家)一篇中談公寓的場景氣味,當行出色。本書最重要的,還在批判的內蘊與關懷,回應記者的本色,不論是觀察文學獎與作家的成長關聯,寫書店的繁華今昔,讓在此間浮沉的我輩出版人感觸極深。全書最令我深思的一篇是「作家的位置」,在作家盛產的年代,叩問作家的位置,是一種反照的醒世之言。陳宛茜以歷史的眼,文學的筆,勾勒作家的面貌,映現時代的蒼茫,值得有心的讀者,深思細味。

 
千面鹿港 與老屋共生的平民英雄
二百多年前的鹿港,是台灣貿易大港,繁榮的經濟帶動大戶人家興起,一些大企業家也從此發跡。但誰也無法料到,有一天,這裡的港口會淤積,人口會外移,連豪宅也成了廢墟。幸好,這個時代有一群人願意用新的眼光看待老屋,動手修繕,活化空間。他們要用新風貌,延續鹿港百年的活力。

理財達人股魚 9檔私房存股標的大公開!
根據理財達人股魚的試算,若從小孩出生後,每個月存1萬元,每2個月買一張玉山金股票,存股22年到小孩大學畢業,累積本金264萬,加上股票的投報率,這筆資金就會長胖到987萬,1年就可以領59萬的股息。另外,股魚根據4大選股條件,選出9檔適合長期存股的標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