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注意!勿入12項「漂綠」準則 誤闖禁區前煞車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3/03/22 第61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注意!勿入12項「漂綠」準則 誤闖禁區前煞車
電影末日成為現實 永續大哉問:利益還是環境?
 
注意!勿入12項「漂綠」準則 誤闖禁區前煞車
文/張名榕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2022年10 月,長期關注綠色經濟的國際媒體GreenBiz Group主席Joel Makower,發表一篇反諷意味濃厚的文章《如何像專家般漂綠》(How to Greenwash like a pro),內容提及12 項技巧,只要企業按表操課就可以漂綠成功,成為大眾眼中優質的「綠色企業」。

  企業漂綠的爭議因此再度浮上檯面,何謂漂綠(Greenwash)?一般來說,漂綠是結合象徵環保的綠色(Green) 與漂白(Whitewash) 的詞彙,意指政府、企業、組織等投入大量金錢,透過媒體、廣告、公關行為宣傳自身環保永續的形象,而非將資金運用於實際能改善環境的用途。隨著近年全球ESG 趨勢興起,相關法令未明確規範的過渡期間,企業可能有意無意即「誤觸」漂綠地帶。

  《FastCompany》2022 年一篇報導透露值得企業深思的事實,根據Harris Poll 針對全球1,491 名高階主管進行的匿名調查,他們都同意永續性(Sustainability) 是企業的優先目標,但其中高達58% 的人坦承自家公司有漂綠行為,若只統計美國境內的公司,數字甚至提高到68%,其中2/3 的受試者表示,他們懷疑自家公司未來也不會為環境永續付出心力。

漂綠企業行為:減碳成果與實際行為背道而馳

  非營利組織The NewClimate Institute,曾針對25 間宣稱邁向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的大型企業進行調查,發現Google、Ikea、Amazon、雀巢等知名企業都過度誇大其淨零排放的成果,不僅減碳成效緩慢,更與向外宣稱的減碳數字大相逕庭,負責該調查的Thomas Day更表示,報告原意是希望大企業帶頭作為環保典範,得到的結果卻令人失望。

  調查報告中,Amazon、Google、Ikea 在淨零排放的誠實度都得到低分,雀巢與聯合利華更得到極低分評價,Amazon 對此作出制式回應,表示環境變化是嚴重的問題,採取行動刻不容緩,他們仍會堅持2025 年前達到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發電,2040 年前達到淨零碳排,雀巢則反擊,認為該報告缺乏對公司淨零排放政策的了解,結論也錯誤百出。

  Thomas Day 指出,若按照各家公司對外宣稱的減碳政策去計算,就算所有承諾都做到,頂多只能減碳40%,「淨零排放」淪為宣傳式的口號,此外,只有3 間企業願意明確給出承諾,未來產品的製作及供應鏈過程會減碳達90%,分別是提供貨櫃船物流服務的馬士基(Maersk)、英國電信公司沃達豐(Vodafone) 以及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Thomas Day 也表示,企業談論減碳議題的方式也很令人擔憂,對外宣稱的減碳成果與實際行為背道而馳,以聳動的標題搭配難解的術語,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一般消費大眾根本無法得知真相,即使是減碳表現相對良好的公司,都難免在宣傳時誇大其詞,一同加入漂綠行列。

減碳吃力不討好? 企業漂綠換商機還是轉危機?

  企業漂綠原因其實不難想像,以盈利為主的企業與其砸大錢改善生產、運輸流程,執行消費者根本難辨真假的減碳行動,倒不如花少許宣傳成本,透過廣告或媒體報導,塑造出環保永續的優質形象來得划算,舉例來說,企業若砸重金發展要價不菲的再生能源,因而減損收益,很有可能惹惱大批投資人。

  其次,調查機構GreenPrint在2021 年針對消費者行為發佈的調查報告《Business of Sustainability》,指出有64% 的X 世代消費者會傾向購買形象環保永續的品牌,千禧世代更有高達75% 會因為企業打造的綠色形象而買單。

12項反諷意味濃厚的漂綠準則

  相較於投資再生能源或改善生產運輸流程,「漂綠」簡直易如反掌,Joel Makower的文章中提到漂綠的12 項技巧,包括「做出大膽承諾」,他以反諷口氣建議企業把所有承諾推遲至2050 年,反正到時沒有人記得數十年前說過的話,且要盡可能擘劃出一個遠大的理想目標。

  再來是「講述一個好故事」,許多消費者關注故事更勝於事實,最好把公司的減碳過程包裝成吸引人的故事,以博得消費者關注。發新聞稿或是做廣告時,用字遣詞一律採用「最高等級形容詞」,像是「無法超越的」、「最潔淨」、「最永續」、「領先群雄」等,即使有廣告不實的嫌疑,頂多是罰款或停止宣傳,不會有太大壞處。

  「忽視外界的批評」指的是忽略所有質疑的媒體、倡議人士甚至是自己的小孩,不加以回應。「提高員工參與」則是組成專門研擬永續事務的綠色小組,讓他們去討論「如何促進員工的回收意願」等議題,來凸顯企業對環保議題的重視。「無止盡的宣傳」則是投入預算,並確保營造出良好的漂綠效果。

  「利用科學」是多使用「科學根據」、「實證顯示」、「基於自然」等術語來提昇可信度,也可發佈團隊身穿實驗室白袍的照片來取得信任。「勿單打獨鬥」是建議企業加入與氣候或環境相關的國際聯盟,彰顯自身對氣候變遷的重視。「發揮創意」是指若找不到適合的聯盟,不妨自創一個,方便宣揚自家的新產品有多環保、多符合永續價值。

  「種大量的樹」也是好方法,種越多的樹就能輕鬆換取好形象。「在地化思考」是要說服受污染影響的在地居民,讓他們相信一點犧牲是為了換取更好的未來,當然企業也必須資助在地的公益團體或藝文產業作為利益交換。「堅持不懈」則是要堅守立場,無視批評,堅持自己走的路才是對的。

  《如何像專家般漂綠》內容看似荒謬,卻是許多企業的日常,不少倡議團體大聲疾呼相關單位必須介入管制,有些國家也著手擬定相關法規,特別針對標榜ESG 的金融產品,避免它們淪為漂綠企業的幫凶,但想要杜絕漂綠的行為,仍須仰賴企業自身的自律與決心。

拒絕漂綠雙面刃 善用智慧迎向永續未來

  曾經有專家建議,真心想轉型綠色企業的公司先不用急著花大錢投資再生能源,從產品下手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以 Apple 為例,儘管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的應用,只要他們持續發佈新iPhone,同時不再為舊 iPhone 推出升級軟體,形成的浪費與污染依舊十分可觀。在歐洲,一支手機的平均壽命不到3 年,只要多使用1 年,平均就可減少近2 百萬噸的碳排放量,是最實際又基本的做法,但當產品生命周期越長,公司的盈利越可能衰退,對企業來說幾乎是最不可能的選項。

  「漂綠」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銳利的雙面刃,它可能成功哄騙消費者擁戴品牌,藉此大發利市,但是當假面具被揭穿時,也有可能失去消費者的信賴與好感,為品牌蒙上不誠實的陰影。欺騙消費者或許還不是最嚴重的事,要擔心的是,經過美化的減碳數字在媒體播放的同時,企業對環境的破壞仍在進行中,還可能沒有減緩的跡象。

  美國綠色和平總監 Anusha Narayanan更指出,藉由漂綠散布錯誤的資訊,可能會使人們低估環境變遷的劇烈,也使得真正在從事環保,努力研究以減緩汙染的專家與科學家無法獲得更多資源,這一切都將使地球暖化每況愈下,拒絕漂綠不僅是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所有人該共同關注的社會現象。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3年3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電影末日成為現實 永續大哉問:利益還是環境?
文/黃泓嘉 圖片提供/everett collection

  談到環境永續最終總會回到利益與環境的爭論,企業是否能放棄追求利益、個人是否能放棄追求便利,進而擁抱環保。4 部電影從真實事件、科幻未來、虛構世界無不是現實世界的鏡像,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未來,我們也寫下4 個提問,希望能對實現永續未來有所助益。

1 《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

  在資本主義盛行下,當面臨環境與利益抉擇,歷史上企業總是以利益為優先。英國倫敦「霧都」的別稱聽來詩情畫意,但灰白的霧氣卻是工業革命下的產物,這些工業廢氣甚至導致1952 年的「倫敦大煙霧」事件(The Great Smog of 1952) 造成至少4,000 人死亡。

  而2000 年上映的真實真事改編電影《永不妥協》,敘述1993 年單親媽媽艾琳.布羅克維齊(Erin Brockovich) 上演小蝦米對大鯨魚,揭發美國電力公司巨擘太平洋煤氣電力公司(PG&E)的重金屬汙染事件,最後PG&E 需賠償3 億3,000 萬美金給受害者,創下美國當年最高額賠償金的紀錄。

  1993 年PG&E 以天價與受害者達成和解,社會開始注重環境汙染問題,妥善處理與預防汙染也應是企業經營成本並非選擇題。但諷刺的是2019 年由於加州2 場森林大火(人為自然破壞與輸電管路管理不當加劇大火),PG&E 宣佈破產。當企業追求利益而忽略後果,短期難見損失,但長期下來勢必會損害企業利益。

  隨著大環境覺醒CSR、ESG 等成為趨勢,企業必須「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對社會、環境的永續發展盡己所能,在社群媒體發達的現代,環境污染等醜聞對企業可以造成立即性的傷害。例如:2015 年福斯汽車廢氣排放醜聞(Volkswagen Emissions Scandal) 因對廢氣排放造假,重創品牌形象。

電影提問 Q1
曾有句話說,「當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 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當企業面臨環境與利益兩難,該如何抉擇?


2 《破天荒》(The Happening)

  2008 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破天荒》描述植物的生存空間受人類破壞,因而反撲進化出能誘使人類自殺的神經毒素。影片中世界末日不是戰爭、病毒乃至熱門題材喪屍造成,反而是被我們認為無感無知的植物,雖然是部科幻寓言作品,但莫名的既視感卻使人不寒而慄。

  一樣無感無知,但地球也對環境破壞做出了回應,2022 年颶風伊恩(Ian) 在美國造成1,000 億美元損失;歐洲熱浪造成的乾旱、野火損失達200 億美元;澳洲洪水損失75 億美元,光是美國損失就近乎2019 全球極端氣候災害損失的總和。當現實與電影想像驚人的神似時,不禁想問:「植物末日也會成為現實嗎?」

  氣候災害損失每年呈跳躍式增長,「情況迫在眉睫」這句話已被反覆提及,但強而有力的行動卻鮮少看見,《巴黎氣候協定》、COP 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大部分內容停留在倡議、討論、建議執行上,如何立即有效的行動起來仍舊是問號,也許真要等到《破天荒》中的末日式反撲,世界才真正有急迫性。

電影提問 Q2
大自然反撲的力道與日俱增肉眼可察,政府、企業乃至個人是否已有應對方法,去盡一份心力,而不是陷入討論再討論之中?


3 《風之谷》

  1984 年距今39 年前上映的宮崎駿動畫電影《風之谷》是每個人難忘的回憶,年復一年但當中的環境理念卻絲毫沒有過時,反而越趨重要。

  電影中敘述原有的文明在經歷一場被稱為「火之七日」的戰爭後毀於一旦,千年之後世界被一種由菌類所構成的「腐海」生態體系所掩蓋,在巨型昆蟲與瘴氣的擴散下,人類只能在狹小的土地求存。

  片中人類奮力與腐海對抗,認為它是苦難的源頭,真相卻是腐海千年來在淨化這片被汙染的世界,不禁讓人聯想也許全球暖化也是地球淨化環境的一種方式。當人類社會無止境的開採自然資源、侵害動植物棲地,反撲自然就會產生,如何像《風之谷》女主角娜烏西卡,做到與自然共存是我們需要思考的課題。

  美國加州格雷森(Grayson) 一個擁有1,300人口的小鎮就是範例,當地將2,100 英畝的農地恢復成氾濫平原,成功躲過今年大洪水災情。減少開發、還地於自然也許是我們可以嘗試共存的第一步。

  《風之谷》中有句台詞深得筆者的心:「人類,就是一直在重複過去的道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然後就由罪惡衍生出更多的罪惡,悲哀衍生出更多的悲哀,永遠找不到出路。」我們不斷從蹈歷史錯誤,該是時候傾聽自然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在追求環境永續時持續破壞。

電影提問 Q3
想要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勢必得有放棄既有利益的準備,企業與個人該自我提問,能否坦然接受?


4 《瓦力》(WALL-E)

  2008 年由皮克斯(PIXAR) 動畫工作室製作《瓦力》,機器人瓦力與伊芙的愛情瞬間屢獲眾人,但過了數十年再度觀看,卻發現我們持續走上相似的毀滅道路上。電影中無止境的消費主義,導致地球被垃圾掩埋,人類不得已遷居外太空生活,只留機器人淨化地球。

  根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地球垃圾量將從2019 年20.1 億噸增加到2050 年34 億噸。消費主義下的快時尚、每年甚至每季推出的新款手機、電腦等生活用品,無不增加地球的垃圾負擔。《瓦力》的世界中花了700 年的時光,地球才又煥發生機,但當全球暖化近在眼前,我們能有下一個10 年嗎?當然企業也是做出了努力,Apple 推出「自助維修計畫」,讓產品能用得更久成為訴求;Zara 也推100% 永續布料,取代不環保的永續製品,減少多餘功能、降低材料使用、縮小體積包裝,「輕、薄、短、小」成為設計準則,但當產品仍在推陳出新,垃圾的產生無可避免。也許極簡主義(Minimalists) 中捨棄生活中非必要的事物,只擁有最小限度的必需物品,會是一種環境永續解方。從自身做起理性消費,達到「用更少的物品,過更好的生活」(Less is more)。

  環境永續不單只有在行動上,思維上的改變也同樣重要,當消費者普遍追求產品的持久性,進而就會影響企業改變商品設計,你也可以從日常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畢竟自然是不可替代的珍貴資產。

電影提問 Q4
消費主義下「用完即丟、舊了就換、逢新必買」等行為充斥日常生活,在批評環境汙染前,你能從自身做起嗎?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3年3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