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很少說話,治療師建議搭配溝通輔具,但我們擔心他會因此更不願意開口」、「溝通輔具到底是什麼東西?適合我家孩子嗎?」父母如何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 這篇文章將帶大家認識所謂的「溝通輔具」,並且解答溝通輔具的常見迷思,幫助大家更進一步了解。 溝通輔助系統是什麼? 當說話者無法使用口語表達,或是表達的方式效率不佳時,溝通輔助系統便以輔助或替代的方式,協助在溝通時傳遞訊息能正確及效率的媒介。 溝通輔助系統的原文為Augmentative &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簡稱AAC,主要有兩個功能: 1.擴大性(Augmentative):使用口語時,搭配溝通輔助系統,幫助對話者更容易理解談話的內容。 2.替代性(Alternative):無法使用口語溝通者,利用溝通輔助系統,「取代口語」來跟他人進行溝通。 溝通輔助系統有哪些? 不一定要有外部裝置或物品,才是「溝通輔助系統」。日常談話中的語氣表達、表情、紙筆的使用,都是系統中的一環。依據設備類型,又分為兩種: 1.低科技輔具:不具語音輸出的功能。例如:溝通圖卡。 2.高科技輔具:具備語音輸出的功能。例如:語音溝通鍵、平板電腦上的語音溝通軟體。 哪些人需要使用溝通輔具? 需要使用到溝通輔具系統的族群,包含以下四種類別: 1.發展性障礙,意指先天就有的疾患。例如:智能障礙、腦性麻痺等等。 2.後天性障礙,指的是後天才發生的狀況。例如:中風、腦傷等等。 3.暫時無法利用聲音說話,例如:因手術而裝設氣切者、喉部開刀者。 4.語言不通,例如:出國與當地人交談需要使用翻譯軟體。 溝通輔具的使用迷思 大多數人聽到溝通輔具時,可能會以為,只適用於不會開口說話、表達的群體。 不過,有了初步的概念後,就會發現大眾對於溝通輔具有很多迷思。 1.孩子用了溝通輔具,就不願意說話了? 不是的,溝通表達的方式很多元,書信傳達、比手畫腳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讓孩子使用輔具,是希望提供不同的管道,讓他們領略溝通的樂趣。 根據研究,輔具也不會造成孩子不願開口說話,反而能讓孩子在表達時,思考如何增加溝通的效率。 2.不會說話的人,才需要用溝通輔具? 能說話的人,若口語表達的效率不佳時,也需要輔具的協助。像是出國遊玩,利用翻譯APP與當地人談話也是。 輔具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若孩子只能利用口語表達,可能會因碰到多次的無效溝通而受挫,產生排斥感降低溝通意願。 3.溝通輔具的介入,是語言治療的最後一步嗎? 許多人會以為,孩子上完語言治療課、試過各種方法後,還是不會說話,才會考慮使用輔具。但治療師是希望用多管道的嘗試,促進孩子與他人建立連結,增加互動效率,並非讓孩子放棄口語。 4.認知不好或手指無法控制,就不能使用溝通輔具? 並不一定。輔具有許多種類,評估者會依據治療的目標,觀察個案的情況,進行綜合評量後,選定合適的輔具。 四肢完全不能動作的人,也能利用其他方法傳遞訊息。例如:知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因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導致手腳不聽使喚,卻能以抽動臉頰肌肉、追蹤眼球位置的方式,來控制游標選擇特定的字元,組合成字串與他人溝通。......觀看完整詳細文章 ※延伸閱讀 「孩子只會說幾個字怎麼辦?」除了車車、星星等名詞,幫助孩子語言發展還有很多方式! 孩子的詞彙量該如何累積?6招讓孩子學會及活用詞彙的方法 【更多內容都在2023年0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