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槲樹的葉子大而美麗 | 隱藏在葉腋間的槲樹雌花 | 本館植物園裡現正舉辦「櫟栗在木-臺灣殼斗科特展」,展場中有幾棵樹一直受到許多人的關注。除從特展室一進棚架區就可以看到的那些在臺灣野外隔70多年才被重新發現的「槲櫟」(Quercus aliena Blume)外,展示在麒麟花(Euphorbia milli Desm.)區後面那棵葉子大大的樹也吸引了許多人注意的目光。 葉子大並不完全是它吸引人注意的原因。除了大之外,葉子邊緣線條優美的波狀鋸齒也是人們注意的焦點。這棵以大而美麗葉片吸引人的植物,名字叫作「槲樹」。 槲樹的天然分布從中國大陸東北的黑龍江一路向南到雲南、四川。韓國、日本、臺灣也都有分布,但臺灣數量很少。目前看得到的採集記錄中,最早是西元1906年6月1日,日本學者川上瀧彌(Takiya Kawakami), 森丑之助(Ushinosuke Mori)在臺中Taseikaku採到的標本。同年8月2日,他們又在臺中大湳坑採到,標本標籤和名(日本名)欄中寫有「 校力」文字。後來的採集記錄幾乎都在中部東勢一帶,但有人認為這些是人為引進栽培的個體。之後到1980年代,南部霧臺發現大面積的純林,這是亞洲地區溫帶落葉林最南的分布地與種類。 日本人把槲樹稱為「」(,Kashiwa),漢字寫成「柏」,但是為了避免與針葉樹的柏混淆,有時會寫成「槲」。日本有一種點心「柏餅」(),關東地區比較常見,是把米乾燥後磨粉,然後包入甜餡料,最後再用對折的槲樹葉片包起來,是端午節(重五節)食用的點心。據說是因為槲樹老葉要在新芽出生之後才會掉落,有子孫繁榮的意思。日本的端午節是新曆五月五日,這一天也是日本的男童節,除了吃柏餅之外,家裡有男孩的會懸掛鯉魚旗。 在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所做的田野調查裡,客家人稱槲樹為「校栗」(也寫作「交力」,發音接近「狗辣」),說山坡上很多這種樹,常被砍來當柴燒,落葉掉在地上會長出可以食用的紅色菇。但臺灣原生殼斗科植物中,杏葉石礫(Lithocarpus amygdalifolius (Skan) Hayata)、青剛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栓皮櫟(Quercus variabilis Blume)等也都有人稱為校栗(校櫟)。 槲樹的拉丁文學名中,種小名Dentata是「齒牙狀的」的意思。現在植物園的槲樹葉腋間可以看見雌花,不妨仔細觀察。 私家秘密: 槲樹 Quercus dentata Thunb. ex Murray 殼斗科 展示區域:植物園特展室(櫟栗在木-臺灣殼斗科特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