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Think Globally , Act Locally &熱線晚會要來拉∼


【跟我學日語—中級報】以插圖搭配句型文法說明,讓你不僅瞭解文法,更可輕鬆、愉悅地學會實用的生活日語。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6/05第1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手札
Think Globally , Act Locally &熱線晚會要來拉∼
文章選讀
Queerology:致親愛的護家盟
破土:【國際不再恐同日】反資本主義的同性戀運動
NOPst公益交流站:聽到台灣最多同志的心聲-不只是諮詢的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上)
新聞選讀
風傳媒:逾6成支持 愛爾蘭成全球首個公投合法同性婚國家
風傳媒:「恭喜!你們贏得漂亮」愛爾蘭公投反方的風格與格調
中時電子報:UN:支持同志人權 深感驕傲
活動快報
六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支持熱線
2015同志諮詢熱線晚會:7/18台北科技大學,等你喔!
 
 
Think Globally , Act Locally &熱線晚會要來拉∼

剛過的五月,除了5/16有高雄的同志大遊行外,在國際也上有許多和同志有關的大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5/17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ni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紀念1997/5/17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去除,但同時提醒著因為恐同、恐跨而造成的傷害在現今社會中依然存在著;5/22愛爾蘭進行婚姻平權法案的全民公投,以超過60%的贊成人數,成為全球第一個透過公投方式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這期電子報就邀請大家一起從這些國際消息,來想想台灣巴。

文章選讀的部分,和大家分享Queerology的文章,V太太針對護家盟對高雄同遊以及教育部針對國際反恐同日的反性霸凌文宣的聲明,提出回應;接下來是破土的文章,雖然是有點硬的文章,但熱線小編覺得文章裡頭有些很不錯的提醒,因此一樣推薦給大家~最後則是要跟大家分享NPOst公益交流站,採訪熱線的社工主任智偉與理事長維尼的文章,是個非常用心的報導,相信讀完的你可以更認識熱線,也希望你因此願意和熱線一起繼續為同志人權努力!

新聞的部分,精選兩篇愛爾蘭婚姻平權的消息,以及聯合國發布的「自由與平等」的影片。

最後,活動快報的部分,要在此特別跟大家宣布熱線第十八屆感恩晚會將在7/18(六)晚上六點於台北科技大學中正廳舉行,目前已經開放售票(售票資訊請見:http://hotlineparty.blogspot.tw/2015/05/18522.html),歡迎大家把時間空下來,並期待下期電子報,小編會帶給大家更多熱線晚會的消息喔∼

也歡迎上熱線官網粉絲頁追蹤我們:)

 
 
 
Queerology:致親愛的護家盟
玫瑰少年葉永鋕

親愛的護家盟,過去這個周末,你們很忙。你們先是發表了聲明譴責高雄的同志大遊行,後又對教育部針對「國際反恐同日」的反性霸凌文宣氣得跳腳。左一句同志是變態、錯亂、扭曲的,右一句同志如同毒品與傳染病,而你們的目標就是防止這樣惡行流傳到下一代,但最後還是不忘百般強調你們不恐同,相反地,你們對同志是充滿疼惜與愛的。

親愛的護家盟,我不太明白,你們是怎樣看待這份愛的呢?當「同志」的定義來自於性傾向與性行為的偏好時,你們要如何在恨著這個「行為」的時候,愛著那些人呢?對你們來說,是怎樣的一份「愛」,能夠容忍自己對所愛的對象,施以這種種的暴力、虐待與踐踏呢?而那些被你們愛著的人,因為你們的言語而受的傷、流的淚,你們看見了嗎?

親愛的護家盟,我有時候覺得很挫折,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理解你們,更不知道該如何說服你們。所有我能夠運用自如的語言都已經被我用盡了,但卻絲毫沒有辦法消除你們和我中間那巨大的鴻溝。你們和我,依舊在江水的兩邊,互丟石頭。你們不明白的是,和你們一樣,我也愛著同志們,但和你們不一樣的是,當你們往同志身上丟石頭時,我也會痛。

親愛的護家盟,我是一個異性戀。我來自一個異性戀家庭,有一個異性戀的手足,我愛上了一個異性戀的男人,結了一個異性戀的婚,組了一個異性戀的家庭。我也有很多同志朋友,他們和我的異性戀朋友一樣,有人單身、有人有固定的伴侶、有人有不固定的伴侶、有人很喜歡做愛、有人不太喜歡做愛、有人想結婚生子、有人已經結婚、有人正在準備生子,但他們對我的異性戀生活都沒有傷害。他們對我的異性戀父母沒有傷害(他們的傷害恐怕來自彼此最多)、對我的異性戀手足沒有傷害(他受到的傷害大概也是來自於他的異性戀家人最多)、對我的異性戀婚姻也沒有傷害(傷害我的通常是我的異性戀老公)。

親愛的護家盟,相反的,我人生裡最快樂、精彩、滿足的畫面中,卻有許多是來自這些同志朋友的,還有更多來自於那些我不認識的同志陌生人們。同志們不但沒有傷害我,反而豐富了我的人生。這個世界上有各式各樣和我不同的人,而我為此深深感激,不然這世界不就太無聊了。

親愛的護家盟,我還記得自己長大的那幾年,充滿了彆扭、不安、迷惘和恐懼。憋扭自己的不夠美麗,不安自己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迷惘自己應該成為甚麼樣的人,恐懼他人不喜歡自己。我不敢想像,如果在我已經如此困頓之時,有人告訴我,我的某個成分,某個不會傷害到其他人的成分,卻是世界所不欲的,是扭曲、變態與錯亂的。我恐怕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

親愛的護家盟,你們記得北一女中的兩個女孩嗎?她們死去的時候我還懵懵懂懂。她們因為相愛卻害怕不被這個世界接受,「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在鄉間的小旅館�自殺前的她們這麼說。你們聽過葉永鋕嗎?他死去的時候我也還是個青年,有人說他的死是「校園安全」的問題,但卻不願意承認,讓他被迫面臨這樣的校園安全風險的,正是我們對於「不像男孩」的男孩的不寬容。你們知道鷺江國中的楊同學嗎?他死去的時候正是我以為台灣對同志已經逐漸理解的年代,卻沒想到「娘娘腔」的符號,仍有殺人的力量。

親愛的護家盟,我每次想起這些事情,都感到無比傷心。是怎樣的世界與愛,讓青春無法繼續?而你們與我,在幸運地好好長大之後,所想所做的,難道不該是對抗各種誤解、偏見和打壓?好讓更多的人,能夠和我們一樣,縱使可能偶爾風雨飄搖窘迫不安,還是可以在許多祝福底下長大,而不是繼續把某些人歸類成「變態」與「不正常」,然後繼續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

親愛的護家盟,我多麼希望不再有下一個林青慧、下一個葉永鋕,和下一個楊同學了。

親愛的護家盟,同志是活生生的人啊,不是你們所說的「行為」而已。面對暴力,他們會死去。

親愛的護家盟,同志作為會走會跳、會愛會哭的人,對你們究竟造成了甚麼傷害呢?當你們看見伊莎貝爾的廣告時,難道就忘了自己愛的是異性嗎?當你們聽到大龜與周周的故事時,會從此忘記怎麼叫爸爸嗎?當你們的生物科老師從男變女後,難道你就再也記不住,她上課說了些甚麼嗎?這些一個又一個的幸福故事,讓你們在夜裡難以成眠嗎?看到別人能夠成功地用自己渴望的樣子生活,讓你們感到痛苦嗎?理解、承認並且支持別人的愛與人生,真的真的這麼困難嗎?

親愛的護家盟,我想你們大概會說,你們的反對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下一代與人類社會的種種發展。但你們的說法其實建築在許多偏見和錯誤的認知上,例如你們總是把愛滋當成一個反對同性戀的理由,但是感染愛滋從來就不是同性戀的專利;造成愛滋傳染的,是不安全的性行為,而不是特定的性別組合。

你們說愛滋是青年的健康危機,但因為自殺死亡的青年人數卻是愛滋死亡人數的30倍以上(以2013年為例,自殺死亡青年數166人,愛滋5人);你們又說同志教育是愛滋的溫床,但總理剛與同性伴侶成婚的盧森堡卻是2012年OECD國家中,愛滋死亡人數第二低者。

你們說同性婚姻合法後,美國麻州「出現自我認同為同性戀並嘗試同性性行為」的學生人數增加,但比起「同性婚姻合法造成同性性行為傳播」這種說法,比較合理的理解應該是同性戀人數本來就這麼多,只是同性婚姻的合法促成了更開放的社會態度,進而讓青少年們更有機會坦然、健康、自由的面對自己。

你們還說同志領養的小孩有較多的心理問題,但先別說類似的研究在方法上都已經遭受許多批評,而且已經有許多其他研究提出反駁,這裡比較明顯的解釋恐怕是,造成兒童心理問題的不是同志父母的教養技巧,而是這個社會對多元家庭的不友善。

親愛的護家盟,其實我懂的。面對一個自己不夠了解、感到陌生的世界,向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看著眼前的環境快速的改變著,也總是令人充滿焦慮,焦慮到我們常常會想盡辦法把所有的不熟悉都歸類成惡,然後予以排除、消滅,只求這個世界永遠都如自己所認知的一般。可是我想請你們不要忘記,你們做的,不只是反對同性結婚、領養,或是同性性行為而已,你們的每一場遊行、每一個步伐、每一扇旗幟、每一張文宣、每一則聲明,都是在對同志們說:「你們不值得一段被祝福與支持的生命」。那些你們想抹煞的,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是再真實不過的,愛與尊嚴。

親愛的護家盟,同志真的沒有這麼可怕的。他們沒有超能力,也不會對你我下咒;他們跟你我一樣,要工作要吃飯,渴望愛與被愛。我知道你們都有很多同志朋友,但也許下一次別在他們開口前就試著改變他們,也許試著把他們當成和你一樣的人與他們互動相處,也許別再覺得他們變態扭曲,那麼也許,他們也不必再對著你張牙舞爪或是相顧無言,那麼也許,這樣的「友誼」與「愛」,會真實一點。

親愛的護家盟,寫到這裡,恐怕你們還是無法理解(或者也許你根本看不到這裡)。可是我作為一個異性戀,還是要試著一直跟你們解釋下去,這其中除了甚麼人權、正義、平等這些冠冕堂皇但我們其實可能都沒真的搞懂的理由以外,其實還有很自私的考慮。因為我作為一個異性戀,我也想捍衛我的愛情。因為每一次當你們攻擊同性戀時,都是在告訴我(和所有的異性戀們),我(們)的愛情與人生,不過是一種「只能如此不可」而已。而我作為一個自私的異性戀,並不想為了正常而愛。我想為了愛而愛。

親愛的護家盟,以愛為名的恨與歧視並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原文網址

 
破土:【國際不再恐同日】反資本主義的同性戀運動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是紀念LGBT(女/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權利的日子。在這一天全球大大小小的LGBT社群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倡導活動來提升公衆對同性戀者所遭受的暴力和不公正對待的認識。在過去的二十多年�全球的同性戀運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個有一個的地域承認同性婚姻,一個又一個名人驕傲得承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

全球的觀衆會爲高官、富豪、明星們的出櫃歡呼喝彩,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流水線上每天工作18小時女同性戀女工的處境。我們很少會覺得後者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麽關系,哪怕是性別運動的參與者和研究者,我們其實很難想象能夠和後者發生什麽聯合。同性戀運動逐漸變成了一場單獨的中産運動。從被壓迫、反抗、進步到社會接納、同性婚姻,我們其實生活在一種對同性戀運動的線性論述中,同性之間的婚姻權視被爲運動的終點。這樣的論述省略了曆史中那些反對異性戀霸權以及各種壓迫制度的同性戀鬥爭。如果說無法想象是因爲對過去和現在的選擇性遺忘,那麽本文希望以另一種曆史爲線索打開關于左翼立場的同性戀運動的敘述。我們會發現許多現在看起來仍然引人注目的抗爭聯動和令人不安的激進立場,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在半個世紀前的左翼同性戀運動中找到先驅。

同性戀左翼的興起與消逝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目前所熟知的"男/女同性戀者"並非一直以我們現在熟悉的方式存在著,相反,男/女同性戀是一定曆史時期的産物,是在具體的曆史是時空中出現的。

現代同性戀身份(有別與其它許多其他曆史時空中的同性戀身份)興起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中産階級。這樣的同性戀身份認同之下,"同性戀"所指涉的是以同性爲情欲和情感對象、不進入異性戀的情感與婚姻家庭關系、不改變自己的"原生"性別、認爲自己從屬于一個男/女同性戀群體人。同性戀曆史學家John D'Emilio在對二十世紀美國同性戀運動的考察中解釋道:正是資本主義發展爲這樣的身份認同形式創造了條件。當勞動力可以在市場中自由買賣的體制出現後,一大群男/女性在十二世紀後期開始自稱爲同性戀者,她/他們認爲自己屬于同類型人群中的一員並以某種身份認同在組織參與政治鬥爭。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出現使得"以家庭爲生産單位"的佃農轉換成"自由"的勞動者。一些脫離異性戀家庭的雇傭勞動者得以在異性戀家庭以外發展自己對同性的愛戀,進而建立起個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到了20世紀初,在大都市許多男/女同性戀者的小圈子開始形成。同時,資本主義的生産方式也改變了人們對家庭的看法,家庭成爲個人生活的場所,在此男人、女人形成歡愉和相互鼓勵的關系;而不再是以往作爲工作、生産的公共場所。于是乎,一對一的異性戀關系成爲一種建立親密關系、促進喜悅歡樂經驗的方式。家庭意義的轉變令得一些人可以有機會來發展自己同性愛爲中心的個人生活。

二戰以後,面對美國政府嚴酷的打壓和麥卡錫主義的白色恐怖,同性戀組織開始逐步激化,同性戀認同開始變得組織化和運動化。1950年,以Henry Hays爲首的五名美國共産黨人創辦了同性戀地下組織Mattachine社。充滿左翼色彩的Mattachine和當時主要以"同性愛"爲中心的地下聯誼會有著顯著的不同。通過在不同地區開展讀書小組,Mattachine一直堅持與勞工和少數族裔合作,認爲必須要組織同性戀的集體行動才能改變壓迫同性戀的社會結構,爭取全世界所有少數群體的自由。這種將同性戀的受壓迫狀況和更廣大弱勢群體的命運聯系在一起的視角,對于當時還將同性戀作爲小資産階級意識形態的主流左翼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1969年6月,由警方惡意臨時檢查所引發的"石牆暴動"被認爲是當代同志運動的起源和導火線。但這樣的起源論一直受到質疑,同性戀組織在1969年之前絕非處在偷偷摸摸孤魂野鬼的狀況中;同性戀者能在一夕之間發動起草根性的解放運動也正建立在二戰後散落各地的同性戀圈子之上。而石牆之所以成爲一個政治化的符號很大程度上在于當時許多同性戀組織的反應無法喚起民權運動年代群衆的情感,左翼出身的同性戀運動者們用當時流行的革命話語把石牆運動發展成重要的運動象征。1969年夏天,同性戀解放陣線在美國成立並在隨後的一年內發展到全美各地。同性戀解放陣線深深的收到了當時高漲的黑人運動和女權主義運動的影響,在它們各自的策略中考量文化和階級的曆史關系,地方和國際力量。

1960年代衍生的這些運動被統稱爲新左派運動。事實上,當時許多人都同時參與好幾個運動,很多同性戀解放運動中的積極分子早期就是新左派運動的成員。與新左翼運動一脈相承的同性戀解放運動將資本主義視爲壓迫性的社會制度,強調資本主義、性壓迫、性別主義、種族主義、帝國主義之間的聯系。同性戀解放運動也絕對不是完全受到了馬克思主義或者社會主義聯合陣線的影響。在運動中,有那些提到資本主義但是將焦點局限在文化變革的倡導上的,也有很多公然宣稱自己馬克思主義立場的組織,他們會強調文化的問題必須要和全球的經濟結構結合在一起。盡管當時左翼同性戀僅僅是同性戀解放運動的一支,但這些團體的運動立場和分析在我們今天看來仍然沒有過時。

Carl Whitman在1969年的《同性戀宣言》中將同性戀鬥爭矛頭直指資本主義的生産方式、家庭制度和異性戀霸權的意識形態。

"爭取平等和尊重的婦女運動和我們一樣,都是在對資本主義對少數群體的角色劃分和剝削,對那些自大的白人直男癌發出挑戰。我們和婦女運動之間當然有差異和問題,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同性戀群體自身的'男權思想'"

"同性戀的解放必須要和女權運動,少數族裔解放和白人中的思想進步者聯合在一起…我們要在同性戀聚集的地區建立自己的制度,重新定義自己,建立免費的學校、糧食合作社還有非'異化'的休閑娛樂場所。"

"直人對同性戀的偏見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那些僭越了異性戀規範的同性戀。這時候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會去譴責那些很娘的同性戀。許多同志現在還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如果有人因爲公開了自己而遭受到許多否定和歧視,一個解放了的同性戀應該將矛頭指向異性戀社會,而不是他們。"

同性戀左翼團體"紅蝴蝶"對這樣一份空前的宣言做出了回應,認爲這樣的一份宣很好地將每個同性戀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壓迫同社會經濟現實結合在一起,而這些恰好是造成壓迫的元凶。和紅蝴蝶還有Whitman相類似,當時有許多團體都是把性壓迫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分析作爲行動的基礎,比如洛杉矶研究小組、淡紫紅色聯合會、同性戀左翼共同體、同性戀社會主義行動計劃等。同性戀左翼共同體在他們刊物《同性戀左翼》中寫道:"(這份刊物)希望促成一種同性戀壓迫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在同性戀運動中推動一種將反對性壓迫和社會主義鬥爭聯系在一起的論述...由于和性別的勞動分工捆綁在一起,性壓迫將無法在資本主義中消除。因此,在性解放中至關重要的是,同性戀需要將自己面臨的壓迫同在資本主義系統運作的更廣泛的剝削和壓迫機制聯系起來。"

有些同性戀左翼團體也注意到了同性戀內部的性別不平等以及女同性戀受壓迫的特殊性。一個名爲"複仇女神集體"的女同性戀團體在她們的工作中聚焦于運動中的"階級特權"、商業資本主義等問題,並開始發展一種超越局限在個人、文化和公民權利議題上的女同性戀論述。

誰得以驕傲?呼喚反全球資本主義的同性戀運動

盡管從未成爲主流,曾經充滿了進步想象的同性戀左翼運動也從80年代開始急轉直下。當時許多創始人甚至都逐漸放棄了這些組織成立之初所堅守的原則。主要的社會主義社團都堅決的拒絕去認�處理性和同性戀的議題,在無數沒有結果的黨內鬥爭中,這些同性戀社會主義者的激情也逐漸燃盡。全球的艾滋恐慌、右翼勢力的上台和新自由主義開始新洗刷我們對運動和政治的想象。

Lisa Duggan在全球新自由主義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同性戀正統"(new homonormativity)的說法。針對80年代以來的同性戀運動,她發現絕大多數的同性戀運動不但不挑戰以異性戀正統爲前提的霸權制度,並且支持並繼續維持這套體制。同時,這樣的政治向國家和異性戀霸權許諾,只要"性少數"能夠獲得同等的(局限在婚姻、參軍、養育方面)權利,那麽被政治動員的同性戀群體將會被遣散,同志文化將全面的私有化、去政治化並且固定在家庭生活與消費領域。

這樣一套運作方式建立在都市中産階級同性戀的日常實踐和生活訴求之上。同性戀的身份認同在一種前所未有的程度上和商品消費捆綁在了一起。一種"市場友好"的同性戀身份開始在商業空間中怒放,我們有了同性戀的餐廳、夜店、化妝品、洗浴、民宿、酒店、旅行團。同性戀成爲了商家們夢寐以求的市場,"她/他們有兩份收入卻都沒有小孩"。

一種"無差別"的同性戀敘事將財力充沛和享有特權的經驗說成是全體同性戀的生活經驗,並將這一種敘事作爲指導同性戀應該如何生活的腳本。"同性戀喜歡用蘋果不用三星、護膚品的消費力很強,喜歡去酒吧、夜店、影院,買國品牌…"這些充斥在《中國LGBT群體消費調查報告》中"發現"的也在向我們不停的宣告,同性戀的身份早已被物化成了一種關于商品消費的生活方式,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人和商品之間的關系。學會如何"正確"的消費幾乎成了做一個同性戀的通過儀式。

沒錯,雇傭勞動和家庭結構功能的轉變讓許多人得以脫離異性戀核心家庭在都市的空間中發展自己的同性情欲和關系。問題在于消費資本主義到了今天,我們在工作以外的一切生活和空間都被私有化、商品化,我們只能依靠極低的工資和福利來消費商品滿足生老病死還有幾乎所有的社交需要。要做一個能交到朋友的同性戀,你必須要有消費的品味和能力,會穿衣打扮,能夠出席同性戀的社交場合,長得不可以難看(不好看就花錢去整啊)。有許多人相信一個個以同性戀友好爲標語兜售産品的"彩虹經濟"能夠讓社會變得更好。沒准不久的將來,國際不再恐同日也會變成另外一個購物狂歡節。可是誰會變得更好呢?是庫克和他的同性伴侶還是富士康流水線上正在爲國際不在恐同日購物節加班趕貨的同性戀工人? 在反對對同性戀的暴力的一天,我們需要厘清的是究竟要反對誰對誰的暴力?在同性戀的驕傲的日子�,究竟誰才可以驕傲?

"驕傲"的話語曾經1960年代各個邊緣社會運動的凝聚點,從黑人解放、反戰運動、婦女運動到同性戀解放,代表著要改變不公社會制度的反叛精神。而今天驕傲似乎也換了另一重意涵,變成了我優秀我驕傲、我消費我驕傲,而不再是我不是我反叛(建制)我驕傲。同性戀運動半個世紀過去,很多事情都變了。我們曾經有過許多顛覆性的政治想象,質問爲什麽我們必須靠商品便能將自己定義爲獨一無二的個體、便能確保自己的幸福;我們嘗試著從性別的壓迫出發尋找與各種受壓迫群體的連接,探尋爲什麽我們的文化是建立在少數精英壓迫其他人的勞動、性、族群和文化之上;我們曾努力的創造新的方式、新的組織去改變這個帝國主義、種族主義和性別壓迫相互勾結在一起的資本主義世界。但是,半個世紀過去了,很多東西還沒變,今天我們仍然面臨著這些問題。那麽在新的時代�,同志們我們拾起前輩的遺産再出發吧,走出一個反全球資本主義的同性戀運動。

→原文網址

 
NOPst公益交流站:聽到台灣最多同志的心聲-不只是諮詢的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上)
編按:NPOst 編輯部於 5 月中造訪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在與理事長維尼與社工主任鄭智偉的談話中,了解熱線發展過程與現在經營狀況,對國內外同志運動也有多一層認識。5 月 28 日,NPOst 也請到熱線政策推廣部主任杜思誠分享所見所聞,帶我們看見房間裡的愛滋大象

1998 年因一則青少年同志自殺新聞,幾位同志運動參與者決定成立一個支持、供同志諮詢的管道,2000 年正式向政府立案後,「台灣同志諮詢熱線」(下簡稱「熱線」)成為台灣第一個全國性同志組織。現在,熱線有七到八位正職員工,以及三百多位義工。

聽見同志社群需求 諮詢服務延伸各個小組

「熱線一開始其實只有諮詢服務。」同志諮詢熱線理事長維尼說,現在除了諮詢服務以外的教育、家庭等服務小組,是後來在諮詢的過程中看見社群需求,了解同志社群現在與未來會面臨到的問題,才開始分劃出來。電話諮詢是熱線最珍惜的服務,「台灣應該沒有人聽到量比我們多的同志心聲。」熱線社工主任鄭智偉補充,去年同志諮詢熱線接到約一千八百多通電話,打電話來的大多是同志與同志親屬,而「我是不是同志」是最多人問的前三名問題之一。

「感覺跟認知起衝突時,很多人會開始否定自己的感覺。」鄭智偉舉例:當男生因為看到男生而開心時,他的認知會告訴他,愛上男生是不對的事;鄭智偉認為這與教育環境很有關係,不少學術大老發表歧視同志卻看似學術中立的言論,將性少數設立嚴苛標準、複製汙名連結。而熱線所做的不只支持同志情緒,也回到社會面,探討社會如何對待同志、為什麼同志會有這種反應,1998 年同志諮詢熱線就於清大舉辦「是誰殺了同性戀」記者會,列出十幾位性別專家、學者,檢視他們書中傷害同志的言論。

最近同志父母來電的比例增加,「父母比同志孩子更沒有資源。」鄭智偉說,成年後同志認識朋友的機會就會變多,但同志父母則不然,他們很難找到對象談自己的同志孩子,在台灣鼓勵傳宗接代的氛圍下,大部分的同志父母都不好受。「絕大多數同志的壓力都來自父母,怎麼讓同志不要有壓力,就是你也得幫助到父母。」鄭智偉說,於是熱線 2003 年成立家庭小組,專門提供同志父母的支持服務,目前也有十幾二十個同志父母在熱線當志工,幫助剛知道自己孩子是同志的父母。

接線義工訓練嚴格 最大困難是無力感

「接線義工培訓是我們所有小組裡面花最多心思的。」鄭智偉說,成為同志諮詢熱線的接線義工前需要先寄書面資料,再上 3 個多月的課、通過兩階段考核;第一階段的同志基本文化課程包含男女同性戀、老年同志、同志與性、愛滋等領域,第二階段開始專業諮商課程,訓練義工同理心與諮商技巧,完成兩階段訓練後再上線實習。「我們不會說熱線的義工都是諮商的專家」,鄭智偉謙虛地說,但熱線能保證義工不會造成對來電者的傷害;並掌握其他社會資源(例如適當的 NPO 或政府可以提供的服務)予以轉介給來電者。

為了提供有品質的服務,熱線建立督導制度,接線時間結束後資深義工會引導討論,每個月也都會有大團體督導,由心理師或諮商系所的老師帶領,精進義工能力。

聊到做諮詢時遇到的困難時,鄭智偉坦言「諮詢最大的困難是:你發現你還是幫不了他。」雖然一年講了近七百場校園演講,台灣還是有年輕生命被大環境傷害;另一點是,有些人除了同志身分外,還有其他弱勢身分,「我覺得同志並不是真空活在這個世界上」台灣的平權議題、城鄉資源差距的議題,放在同志族群身上會更顯著。雖然關心,但熱線無法解決同志遇到的所有問題,只能透過諮詢專線陪伴;然而,透過活動或個案討論,熱線能與理念相近的 NGO 如行無礙協會、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單位等建立合作默契,希望熱線個案回到其他 NGO 時,不會因其同志身分被歧視。

同志面對的問題不盡然相同

不同條件的同志需要面對不同問題,熟年同志進入職場後發展友誼就變得困難,熱線曾舉辦中年男同志與女同志的支持團體,在聚會中了解中年同志的故事與壓力,特別是未出櫃的女同志,逼婚的壓力來得比男同志更早、在社交資源上也相對缺乏。

為什麼台灣女同志的社交資源會比男同志少?「即使不是在女同志的世界,台灣社會上女性能夠獲得的資源本來就比男性少,不管是在經濟能力、或是交友自由上皆然。你一個女生晚上十二點還沒有回家、跟你兄弟晚上十二點還沒有回家,你爸媽會打電話給誰?台北開了 20 幾間 gay bar,女同志酒吧卻只有 1 間。」鄭智偉說。熱線現在每個月舉辦一次「熟女同志聊天會」,還有參加者特地從竹東來台北。

18 歲以下的青少年同志同樣在獲取同志社交資源上有所困難。「國、高中生不像大學的環境有豐富的同志社團或性別課程,在 gay bar 的聚會場合未成年也無法進入,青少年同志面對對性別的各種疑難雜症的時候,是很難認識到其他同志的。」所以熱線舉辦「芭樂小雞塊雙聚會」,希望幫助青少年面對自己的情感、身體、親密行為及與父母的關係。

(接下篇)

→原文網址

 
 
 
風傳媒:逾6成支持 愛爾蘭成全球首個公投合法同性婚國家
愛爾蘭成為全球首個公投同志婚姻合法的國家。(美聯社)
超過6成愛爾蘭選民在22日的全國公投中做出修憲決定,於憲法中加入一條保障同性婚姻合法地位的條文。這使得愛爾蘭成為全球第20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也是全球第1個透過公投賦予同性婚姻合法地位的國家。

愛爾蘭總理肯尼(Enda Kenny)表示,這是一個小國家向全世界送出的巨大平等訊息。 符合民調預測 愛爾蘭以高比例通過同性婚合法 贊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比例為62.1%(120萬1607票),反對比例為37.9%(73萬4300票)。總投票率則為60.5%。在全愛43個選區中,只有1個大抵為鄉間的中部選區開出否定結果,其他選區皆發聲支持。

由於投票率過高,計票中心稍早將最終結果發佈時間由下午4點推遲至下午5點,最後直至晚間7點才開出全部結果。但在早上9點開始計票後不久,雙方陣營已大抵認同贊成修憲的「YES」陣營將享得甜美的勝利,差別只在於雙方差距將有多大。 反對陣營主力發聲者之一、愛爾蘭專欄作家奎因(David Quinn)於上午10點便已於推特上承認落敗,並對贊成陣營表達祝賀之意。

…閱讀全文

 
風傳媒:「恭喜!你們贏得漂亮」愛爾蘭公投反方的風格與格調
愛爾蘭在23日的公投中,最後以62%的贊成率通過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若以「愛爾蘭是西方國家」的觀點來看,這樣的發展似乎不足為怪。但若考慮到「92%的愛爾蘭國民有天主教信仰」,同性婚姻能夠合法化似乎又不那麼理所當然。愛爾蘭大主教迪爾密・馬丁(Diarmuid Martin)於公投前夕的一篇心路自剖,也許可以讓遠在台灣的我們看懂一點端倪。

我不希望把我的宗教觀點塞進他人的喉嚨裡

現年70歲的馬丁是天主教的都柏林大主教,這位在愛爾蘭土生土長,並在都柏林攻讀哲學與神學的神職人員,19日投書《愛爾蘭時報》呼籲民眾投票,但他卻不是站在宗教的本位立場要大家投下反對票,而是應該「仔細思考」。因為「作為一位主教,我對婚姻的看法植基於我的宗教信仰。然而我卻不希望把我的宗教觀點塞進別人的喉嚨裡。」

馬丁說,他當然有權以理性言辭表達他的想法,他希望別人從論證的合理性去看待他的主張,而非出於教義的理由去加以聆聽。馬丁對這場公投的個人決定是「反對」,但由於他並未直接譴責同性戀者,有些教會右翼分子便指責他的骨子裡根本就是「贊同」。

…閱讀全文

 
中時電子報:UN:支持同志人權 深感驕傲
聯合國人權署發布「自由與平等」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首播新影片,內容寫道:「感到驕傲,成為伙伴,為所有群體支持人權。」(翻攝自聯合國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發布「自由與平等」(Free & Equal)新影片,迎接17日「國際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的到來,呼籲透過學校的反歧視教育,消除對同志的歧視與偏見。

這支名為「表面」的2分鐘半影片,14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路透及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外的大螢幕首播,影片開頭即問道:「你能透視標籤嗎?」意即拿掉性向標籤,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和一般人無異,同樣為社會做出貢獻。

聯合國秘書長也在影片中現身,他是片中唯一的異性戀者,表示身為支持同志人權的伙伴,是件值得驕傲的事。美國創作歌手莎拉芭瑞黎絲也同意該影片使用她的暢銷歌曲《Brave》,表達對同志人權的支持。

…閱讀全文

 
 
 
六月份熱線活動快報

六月份依舊有非常多在台灣各地的各主題活動,等著大家參加唷!欲知詳情,歡迎上熱線官網查看!

20150606~0607【南部】家庭小組新進志工招募培訓課程,開始報名中!@熱線南部辦公室(高市中山二路472號12樓之7 )

20150611(四)19:30【南部】「摯愛20年:穿越「喜宴」與「滿月酒」的台美同志家庭敘事錄」座談會@三餘書店(高雄市中正二路214號)

• 20150613(六)14:00【南部】櫃父母下午茶聚會:God's Good Plans For God's Gay Children(僅限父母親人參加,請來電洽詢07-281-1265)

20150613(六)19:00【愛滋】藥,爽不爽@同志諮詢熱線(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20150614(日)15:00【家庭】「好家在」出櫃小聚@熱線會議室(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70號12樓)

20150614(日)14:00【南部】拉基公園青少年同志聚會:讓我們來談性@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捷運大安站)

20150615(一)19:30 【家庭】「好家在」出櫃小聚星光場@熱線會議室(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70號12樓)

20150621(日)14:00【老同】熱線光陰的故事座談會(3)在台20年外籍同志分享──那些年的情感、空間與歷史@熱線會議室(台北市羅斯福路2段70號12樓)

• 20150627(六)14:00【性權】青少年同志雙聚會:同志創業談(暫定)@同志諮詢熱線(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70號12樓)

20150627(六)14:00【南部】輕熟女聊天會:那些年怎麼追的女孩@熱線南部辦公室(高市中山二路472號12樓之7 )

20150628(日)14:00【南部】家有一同親子講座-如何面對我的同志孩子:同志父母的真情告白@鳳山婦幼館(高雄市鳳山區光復路二段120號 )

 
 
 
2015同志諮詢熱線晚會:7/18台北科技大學,等你喔!

7/18第18屆晚會購票訊息:http://hotlineparty.blogspot.tw/2015/05/18522.html

===========================================

∼ 2015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募款晚會-http://hotlineparty.blogspot.tw/  

7/18 (六) 18:00 於台北科技大學中正廳開演,歡迎參加

∼ 高雄場第七屆感恩晚會:8/15(六) 18:30於高雄駁二 In Our Time

熱線南部辦公室-http://hotlinesouth.blogspot.tw

本會歡迎各方大德善心捐款,您的支持讓熱線持續為社群服務。

捐款連結:http://bit.ly/HotlineDonate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