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升會計學的附加價值,最直接的下手處,就是賦予損益數字(income)更豐富的管理意涵。
計算損益,是西方會計學的頭等大事。不管是GAAP或者是IFRS,為了計算損益,會計學發展出一套準則,規範何者可以算作收益,何者必須認列成費用,以及如何考量資產和負債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希望損益數字能對決策有所幫助。雖然有這些規範,但西方會計學對於損益數字背後的真相,造成損益數字變化的力量,及預測損益數字未來發展的方向,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
損益相倚相生之道,易經智慧早有印證
其實,損益觀念有很深的文化意涵,與中國的易經關係尤其密切。損卦是易經的第41卦,益卦是易經的第42卦,先想損、再想益,以及損益相倚、相生之道,包含著中華文化深邃的智慧。從易經的觀點來看損益數字,可以和西方會計學相互印證,大大豐富其管理意涵,以下謹提供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1. 損下益上是真損,損上益下是真益:
把觀察時間拉長,甚麼是真損、甚麼是真益,可能有不一樣的結論。臺灣大部分科技公司的利潤,來自於長期低額的研發支出,這就是易經所謂的「損下(基本功)益上(表面成果)」。例如,宏�電腦雖然擁有世界性的品牌,但是它的研發費用,長期以來一直只占營收的千分之二左右,而IBM則約為百分之六,這就是很清楚的對比。相對的,有些企業在人才訓練、資訊科技上的持續投資,雖然稀釋了短期獲利,但卻造成長期競爭力的提升,這就是易經所謂的「損上益下」。
2. 小心「雖損實益, 雖益實損」:
1987年5月19日,美國花旗銀行(Citicorp)宣布認列對第三世界30億美元的鉅額壞帳損失,當天公司股價反而上漲。因為投資人認為花旗銀行總算開始面對現實,動手解決長久以來第三世界國家嚴重的債信問題。會計學的研究指出,專業經理人為了避免帳上出現虧損,往往會延後處理重要的管理問題。花旗銀行的案例,其實是「雖損實益」。相對的,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前,部分投資銀行對其所持有的若干衍生性金融商品,基於過度樂觀的假設,承認了高額利潤,最後公司卻宣布倒閉,這就是「雖益實損」。
3. 切勿積小益而為大損:
一般人常相信可以積小勝而成大勝,但事實上可能恰好相反。例如,觀察臺灣DRAM各上市公司的獲利變化,它們雖然在產業景氣循環的高點賺了不少錢,但在繼續擴大投資後,在下一次產業景氣循環的低點,卻承受了更大金額的虧損。而在幾次景氣循環後,這些公司賠光原來的資本與過去累積的利潤,這就是所謂「積小益而為大損」。又例如,美國企管學術界發現,在MBA學程中教學生要追求提高投資報酬率,長期執行下來,企業不斷利用外包代替自行投資製造設施。最後,半導體、個人電腦、精密零組件等產業,都被亞洲新興國家的代工廠商所掌控,不僅公司喪失了核心能力,人民也失去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這也是「積小益而為大損」。
4. 切記「滿招損、謙受益」的古訓:
易經上強調,組織面對損益數字的態度,會決定其未來發展的命運。凡是成功後不再兢兢業業的企業,都會走向失敗一途。例如,會計學研究顯示,大多數企業在初次上市(IPO)後,營運績效會明顯變差,這個現象與經營者自滿、鬆懈的心態有關。而凡是持續自我警惕「再強的公司也會倒」的企業家,未來存活與成長的機會則是大增。「滿招損、謙受益」雖然耳熟能詳,但要真誠的貫徹執行,並非易事。
研究損益數字變動,提升會計附加價值
除了注意以上四點,要賦予損益數字更豐富的管理意涵,還可以做以下兩件事情。第一、深入了解決定競爭對手損益的相關因素,並且拿來和自己做比較。例如,在比賽營運效率的競爭環境中,誰的管銷成本占營收百分比較低,誰大概就是贏家。第二、深入了解決定產業重要成員損益的相關因素,並且慎思對自己所可能創造的機會。例如,當美國蘋果(Apple)與韓國三星(Samsung)在產品與智慧財產權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蘋果就越來越不可能讓三星賺自己半導體的代工錢,這就創造了台積電未來幫蘋果代工的機會。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13.1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