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藝文活動非常蓬勃,表演藝術團隊也很多元、各具特色,這樣的現象並非憑空而降,而是其來有自。因為從台灣五十年來的文化發展軌跡上,適足印證「一個社會鼓勵什麼,這個社會就會出現什麼。」
一九四五年,台灣第一個公立交響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成立;一九五八年,台灣第一家藝術經紀公司—遠東音樂社成立;一九七三年,雲門舞集成立,開創各個藝術領域的交融和對話,影響深遠;一九七七年,推動十二項建設,於各地廣設文化中心;一九七八年,新象創立,隨後傳大、牛耳、寬宏相繼成立,促進表演藝術節目的推廣;一九七九年成立的蘭陵劇坊,帶動表演藝術思維的創新,孕育了許多劇團的誕生;一九八一年,文建會成立;一九八七年,第一個國際級表演藝術場館—國家兩廳院成立等。從歷史的軸線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民間的活力,確實為台灣的文化藝術,創造一個有利的發展基礎。
一九九二年,文建會推動「扶植團隊計畫」,訂定獲補助團隊一年最低演出場次、聘任專職人員、建立行政與財務制度等,經費不多,卻為政府藝文補助政策,開創一個穩健的機制,有效鼓勵團隊走向專業化;一九九六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成為另一個補助管道;二○○九年,扶植團隊計畫進一步區分為育成、發展、卓越等三個分級,依各團隊發展階段,分別設立不同的努力目標、補助機制與審查標準;二○一三年,文化部於成立一年後,推出「台灣品牌團隊計畫」,設立獨立經費,作為卓越級扶植團隊的晉升計畫,協助其強化特色、規畫進階發展藍圖,使政府與民間成為合作夥伴,將台灣的表演藝術扎根在地、推向國際。
身為藝術工作者,有機會參與台灣表演藝術界三十幾年來的發展歷程,也看到許多藝術愛好者,從喜歡,走到專業;團隊從業餘,邁進職業;由小團成為大團;立足台灣,放眼全球,成為許多團隊的願景,但更多的挑戰卻才開始。民間團隊不像公設團體般較無生存危機;團隊的蛻變與蓬勃,雖有政府政策的扶植,但必須靠自己不斷從人才培育、創作、品質、技術與設備、經費籌募等著手,用各種方式廣拓、累積資源,始能增加生存的機會。
二○一○年,文建會籌設的第二個國際級表演藝術場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正式開工,預計二○一四年底完工。日前,文化部與南部團隊座談,與會中,很驚喜的發現,南部已有非常多元的藝文團體,可見這是全台各地的共同特質,惟因多數的人才與資源集中在北部,使得南部團隊經營比北部困難。但從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英國南岸藝術中心、澳洲雪梨歌劇院等,都可見到透過藝文場館興建與營運,達到吸引國際一流藝術展演活動、培育表演團隊、匯聚藝術人才及培養觀眾的巨大成效。
文化部深盼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產生磁吸效應,將軟硬體資源吸引到南部。從過往到國際經驗的驗證,政府如能真正的重視與投入資源,加上民間團隊的豐厚潛能,將可為南台灣的藝文及都市發展帶動全新熱潮。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