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工作者、所有關心青少年者必讀的教養指南
內容簡介:
為何少年仔成群結伴時,特別容易做蠢事?這是因為身體已長大、大腦卻還在施工,特別容易莽撞。塑造大腦的好時機,除了0∼3歲,最後一次機會就是10∼25歲。父母與教育者應以全新眼光看待青春期,大幅改變養育、教導的方式,協助青少年培養高度自制力,走上成功人生。
作者介紹:
羅倫思.史坦伯
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曾獲傑出教授獎,也是有關青少年的主要教科書的作者,曾經撰寫三百五十多篇學術論文以及十餘本書籍,並擔任多家刊物的撰稿人,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和《今日心理雜誌》等。他也經常在「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中擔任受訪來賓。
搶先試閱:
青少年期給人的典型刻板印象,就是迷惑混亂。但困惑的並非身處這段時期的人,其實,成年人遠比青少年更困惑。
當一個國家的青少年在學業成績評量上的表現落後全球許多國家,但在暴力、未婚懷孕、性病、墮胎、酗酒、使用大麻、肥胖和苦悶指數等方面卻名列前茅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國家培育青少年的方式出了問題。
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難怪我們有如此多的青少年學業成績不佳、有情緒困擾或行為偏差的問題。我們目前培育青少年的方式充滿了誤解、猶疑與矛盾。我們經常把青少年看得比他們實際的年齡成熟,但也經常把他們看成比實際的年齡幼稚。我們將犯了重罪的十二歲少年當成大人來審判,理由是他們已經成熟到足以「明白事理」,但我們卻禁止二十歲的人買酒,理由是他們還不成熟,不可以喝酒。由此可見,我們這個社會顯然搞不清楚該如何對待這個年紀的人。
同樣的,我們允許十六歲的青少年騎車開車(數據顯示,這是最危險的活動之一),卻不准他們看輔導級的電影(這其實沒有什麼害處)。顯見我們的社會在這方面可說茫無頭緒。
青少年期給人的典型刻板印象就是一個迷惑混亂的時期。但困惑的並不是身處這段時期的人。事實上,成人遠比青少年本身更加困惑。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說他趕著要去幫他那個十六歲的女兒史黛西處理一件事,請我去他家幫忙照顧十歲大的兒子。史黛西在商店裡順手牽羊一件泳衣而被捕,所以正和她的兩個朋友(她們也偷了店裡的一些小東西)被拘留在當地的警察局裡,請她的爸爸去接她。由於當時她媽媽到外地出差,爸爸不能把兒子單獨留在家裡,便請我過去幫忙。
過了大約一個小時後,我的朋友帶著女兒回家了。她走過玄關,經過我的面前,未看我一眼,就逕自上樓回房間,而她的父親則站在那兒一直瞪著她。從頭到尾沒人說一句話。
朋友和我在客廳裡坐了下來,試著了解到底怎麼了。史黛西是個好孩子,每一科成績都拿A,而且從來沒有惹過麻煩。他們家有的是錢。史黛西知道她如果需要買什麼衣服,只要開口就行了。明明很容易就可以買到的東西,她為什麼要用偷的呢? 在從警察局開車回家的路上,他問女兒這個問題,她卻答不上來,只是聳聳肩,轉過頭去看著窗外。我猜她自己也搞不清楚,而且也不太在意。
我那位朋友也是個心理學家。後來他要求史黛西去做心理治療,以幫助她了解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來。當時我覺得這個做法很合理,但此刻我不太確定還會不會鼓勵他這麼做。當青少年出現明顯的情緒障礙或偏差行為,例如有憂鬱症或長期的自我內在衝突行動化時,我很贊成讓他接受心理治療。但我想無論再怎麼探討史黛西的潛意識,也找不出她偷泳衣的原因。
她之所以行竊並非因為生爸媽的氣,或她不自重自愛,也並非心裡有個洞需要靠有形的、可以立即帶來滿足的事物來填滿。當然,史黛西必須為她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她的父母可以要求她賠償商店的損失,並以某種方式來處罰她,例如禁足、不給零用錢或暫時剝奪某項權利。
然而,強迫她去了解自己的行為是沒有用的。她之所以順手牽羊,原因其實很簡單:當她和朋友們在店裡閒逛,試用一下化妝品、翻翻展示桌上的成堆衣物時,突然興起一個好玩的念頭,想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偷個什麼東西而不被人發現。稍後我將說明我和同僚所進行的青少年腦部的研究,藉以解釋為何史黛西會有那樣的舉動,以及為什麼要她反省沒有意義。
我們有必要開始以新的眼光來看待青少年期。所幸過去這二十年來,有關青少年的科學研究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這些來自行為科學、社會科學和神經科學方面的知識提供了一個合理的基礎,可以幫助父母、教師、雇主、醫療保健人員和其他從事青少年工作的人士提升工作效能,讓他們以更有智慧的方式養育子女,以更有效的方法教導學生,以更管用的方式管理或服務青少年,並了解為什麼像史黛西這樣的好孩子卻常舉措不明智。
本書綜合說明了科學家(包括我在內)在從事青少年的研究時,所看到的兩種交互影響的改變趨勢。首先是青少年期這個生命階段所發生的變化,其次是人們對青少年發展的認知上的改變。我們有必要大幅改變我們養育、教導和看待青少年的方式。我們過去所採取的種種措施都成效不彰,以及必須改變相關的政策和做法。我希望藉此提供最新的科學資料,引發各界的對話,讓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增進青少年的福祉。
先略述我個人的背景。我是一個專門研究青少年心理的發展心理學家。在過去四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我曾經針對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數十萬名青少年
做過研究。這些研究的經費來自各式各樣的組織,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等公營機構以及麥克阿瑟基金會(the MacArthur Foundation)等民間慈善團體。每年都有許多與青少年相關的著作出版,其中主要都是作者根據自己身為父母、教師或臨床醫師的經驗撰寫而成,但我則是從一個研究人員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簡而言之,本書的內容偏重客觀的科學證據,而非個人的故事或經驗。
我們的研究對象涵蓋各個種族以及各行業的青少年。有的出身市郊富裕的家庭,有的住在鄉間,有的則生活在舊城區內極端貧困、危險的社區。其中有些已經出現了情緒和行為問題,有些則心理非常健全。有些是就讀於一流私立學校的天之驕子,有些則是身繫囹圄的犯人。我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也不一而足。有些研究樣本數很小,採用腦部顯影技術或面對面的訪談;有的研究對象多達成千上萬人,並利用問卷來蒐集資料。除了我個人的研究所得之外,本書內容也涵蓋了其他領域的科學家們的研究。
在以下的章節中,我將廣泛引用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並檢視我們從社會學、歷史、教育、醫藥、法律、犯罪學、公共衛生、尤其是神經科學等領域所學到的有關青少年的知識。
有些人對研究青少年腦部發展多所批評,認為是以生物學的理論來壓迫一個弱勢的族群。有些批評人士認為,青少年之所以表現得如此幼稚,二十世紀初期歸咎於荷爾蒙急速分泌所致,如今又說是因為大腦皮質尚未發育完全所造成,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都是假借科學的名義來歧視青少年。
我們確實不應該對青少年存有不實的刻板印象,但如果把青少年腦部科學視為騙局,則是忽視了過去十五年來科學界在研究腦部發展方面的重大進展。從青春期開始到二十歲出頭這段期間,人的腦部構造和功能會產生很大的系統性變化,這已經是眾所公認的事實。就我所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位有信譽的神經科學家曾經對這一點提出質疑。並非青少年的腦部有缺陷,只是大腦仍在施工中。把這樣的事實呈現出來,並不等於是對青少年懷有偏見,就像我們指出「嬰兒無法走得像幼兒一樣好」,並不代表我們對嬰兒懷有偏見。
青少年的特徵並不是一種缺陷、疾病或障礙,而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表現不若成年時的成熟。有關本書所使用的一些名詞,我在此也要略做說明。近年來,有許多人撰文討論我們應該如何稱呼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以及我們是否應該把這個年齡層視為一個獨特的發展階段,還是將它視為成年期的前段或青少年期的延伸。
有人建議把20到25歲的人稱為「新成人」(emerging adults)、「中間人」(twixters,譯註:指無法從青少年期順利「轉大人」的族群)或「中青年」(adultescents)。在這本書當中,我則是用「青少年期」(adolescence)這個名詞來代表10歲到25歲這個年齡層。這種說法可能會讓那些以為青少年就是十幾歲孩子的人感到驚訝,並且讓那些反對用「青少年」來指稱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的人士很不以為然。
我之所以把20到25歲這個階段視為青少年期的延伸,並不是要貶低這個年紀的人,也不是暗指他們在情緒上還不成熟,而是因為我認為社會已經在某些方面產生了變化,使得我們已經適合用「青少年期」這樣的字眼來稱呼10到25歲這個年齡層。大腦科學的研究已顯示:人的大腦一直要到二十出頭才會完全成熟,因此用「青少年」這個名詞來稱呼這個年齡層的人也符合神經科學上的發現。
無論我們怎麼稱呼,一個人脫離兒童期但尚未能充分獨立的這段期間,已經變得愈來愈長,而且這樣的趨勢將會持續。「青少年期」不斷延長的現象使得我們對待孩子、學生和一般青少年的方式出現了許多矛盾和謬誤。而現今有關青少年大腦的研究已經有了新的發現。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研究結果,採用更有智慧的教養方式。也會針對為人父母者、教育工作者、決策人士和其他關心青少年福祉的人士提出一系列的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