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許多國家,唯獨對印度又愛又恨,害怕的情緒可能多了些,那裡又熱又擠,永遠都在應付黏上來的小販車夫,而且搞不清楚狀況。很多人說,去了印度第一次,會說自己不想再去,然而,接著會去第二次、第三次……愛恨糾葛地,迷上它。
我對印度最初的了解,是人類學課堂上的教材。這個國家太大,太多樣,成為人類學家最著迷的田野地。我們閱讀了許多篇民族誌,而後在印度這個概念裡迷路。像是探索種姓制度的《階序人》,作者花了這麼大的力氣,只為了闡述一個觀念:「種姓制度不等同於階級。」換句話說,世人慣常以自身的價值跟觀念評斷他人的行為跟文化,實是錯誤。當你很容易在腦中浮現出印度的畫面,以為清楚印度的文化時,實際上都犯了錯。
有一年夏天,我再訪印度。天氣一樣熱,人一樣多,除此之外,風景不同,人種差異大,文化更獨樹一格,我差點懷疑自己真的是到印度嗎?
有一本書的書名是「印度沒有句點」,說的是一個人在印度一輩子,都沒有辦法看盡印度、了解印度。即便是蘇明這個跑遍印度的導遊。我的導遊蘇明是個知識分子,能說中文。從他的談吐中,發現印度的知識分子仍帶著一種「哲學式」的思想,就像從古老的印度傳承下來那般的文化習性(許多宗教、神話都能在印度孕育)。
蘇明一直強調一個觀念:「印度不是一個國家,印度是一個世界。」這個概念太抽象,唯有行走在印度,你才能發現狹隘的國族觀念無法詮釋印度。他說:「光是印度的鈔票上,就出現了十六種官方語言,這種地方,你如何了解它?」印度的宗教、種族包羅萬象,甚至還大方地接納孟加拉及西藏難民,即使登上「金磚四國」,卻還深深留著幾千年來的觀念文化。
就像我這次行程所去的喜瑪拉雅山區,就留著希臘人的後代,據說是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攻打印度留下來的。因為土地富饒,這個地區的村莊部落也就自成一個系統,彼此通婚,但不與其他族群(如黑皮膚的印度人)通婚,因此至今仍保有西方式的輪廓樣貌。
印度還有部分中亞來的亞利安人,在《窺看印度》這本書中,便提到種姓制度的形成便是因為外來族群(亞利安人)對當地族群的統治,是白皮膚控制黑皮膚。我想,即使如此閱讀與行走,也還是很難摸到印度的邊。確實讓人又愛又恨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