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一般認為陸生來台可促進兩岸交流,但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汪宏倫研究發現,許多陸生來台後對台灣的敵意或反感不減反增,原因可歸納為兩岸制度、認知框架及「情感結構」差異所造成。他認為,儘管外在制度難以改變,但屬於內在的認知框架和情感結構有可能改變,「兩岸人民若願意在想法上『重開機/重灌系統』,應能為兩岸和解帶來新效應」。
汪宏倫和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張可前年起訪談24位以碩士生為主的陸生學位生,寫成《「RIP,426」:解析「大陸地區旅台學位生」的國族經驗》,年中初步發表。他發現,陸生來台前大都對台灣有憧憬、對中共政權不滿,但來台後國族經驗同時產生推力與拉力,推力將陸生推得離台灣更遠,拉力則拉得與台灣近些,大多陸生最後是被推得更遠。
在台經驗 讓鴿派陸生變鷹派
汪宏倫歸納,經過在台國族經驗的陸生,大致可分為三類:A類是原本沒那麼認同中國的,變成具強烈中國認同,占比例滿高。這類陸生經過在台遭歧視,認為「來台前,台灣是民主基地;來台後,台灣是(中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年我們反共才來台,但來台後被推往共產黨」;「在台經驗,讓鴿派也會變鷹派」。
挺台陸生 在陸生中變異類
B類是本來對民主、中華民國有所想像,將此希望寄託於台灣,雖在來台後幻滅,但仍肯定且嚮往民主自由體制。汪宏倫指出,B相對A類雖不那麼支持中共體制,但對想作為獨立政治實體存在的台灣反感仍增強,或更不同情甚至討厭。許多陸生則常在A、B類遊走。
汪宏倫指出,至於在陸生比例最少的C類,是能深入台灣人想法,甚至相對積極幫忙提倡台灣作為獨立政治實體存在者,但人數真的非常少,裡面政治光譜也有差異。令人感慨的是,這些人往往和陸生群體相處得比較沒那麼好,甚至可說是異類。
當台灣本土化 碰上大陸愛國主義...
分析對陸生的推力,汪宏倫表示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制度。他指出,兩岸不同的國族制度,培養出兩種不同的「國民」,對國族的象徵符號、歷史記憶乃至對當下現實的理解,都有巨大分歧。當台灣接受本土化與民主化洗禮的「天然獨」世代,碰上接受中國愛國主義教育長大、80後與90後的陸生「天然統」世代,當然相互衝突。
此外,台灣對陸生也有制度性的排除,例如三限六不,以及由於兩岸特殊體制,陸生在台很難被歸類,既非本國人、也非外國人。汪宏倫表示,這些都讓陸生來台後,對台灣民主自由的評價有所變化,覺得這些民主自由「談到陸生都變了樣」。
認知框架不同 影響彼此了解
汪宏倫指出,第二個層次「認知框架」,也對陸生造成推力。在他研究中,他將此框架定義成「戰爭之框」,即過去戰爭遺緒塑造兩岸人們看待彼此的框架;然而這一方框架是「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是「台灣/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當然無法相容。
如此「戰爭之框」形塑兩岸許多人的看法,汪宏倫指出,台灣會將對方視為敵國,造成對陸生的敵意與制度排除;多數陸生則相信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與現實主義,認為兩岸終需一戰。
當國共內戰觀點 碰上台灣獨立...
他說,大陸來看未完成的國共內戰,會認為是中國內政問題,這也影響他們用武力解放台灣的看法。就大陸歷史觀點,會覺得建國就得付出代價,「若為國家你都不願意打一仗,這算甚麼獨立?」汪宏倫指出,這種「槍桿子出政權」的看法,在大陸人心中根深蒂固;中國從90年代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力度,更讓年輕人受到愛國主義論述強烈影響,少有自我反思。
在汪宏倫分析中,最後一個造成推力的層次,也可能是最核心的,是「情感結構」。汪宏倫指出,台灣人由於長期被中國打壓,很容易發洩到陸生身上;陸生滿懷憧憬來台,卻常成為台灣人發洩怨恨與報復衝動的對象,但大部分陸生不認為自己虧欠台灣什麼,更不覺得自己做錯什麼,無法接受台灣人民的敵意與怒氣,這也加深了彼此嫌隙與惡感。
汪宏倫表示,除了少部分例外,大部分陸生對於北京打壓台灣帶給本地人/本地生的切膚之痛,缺乏「感同身受」的同情式理解。即使有些陸生比較能夠體察局勢,理解這種怒氣的來源,仍會覺得自己是「代國受過」,是無辜的替罪羔羊。以上這些國族經驗終形成某種「台灣效應」,分化出不同類型的陸生。
520後 大陸仇台情緒上揚
在五二○後,汪宏倫也發現,大陸對台灣的情緒不大一樣。他表示,七月他曾赴上海一趟,聽到一些陸生說過去台灣因為是馬英九執政,要留點面子;「現在要打就趕快打,不用客氣」。他憂心,這種仇台情緒在大陸開始冒出來,對台灣、大陸關係很不利。
日前蔡英文宣布陸生可納健保,汪宏倫表示,這類制度性改善事宜,雖能讓陸生相對剝奪感減少,但兩岸的認知框架及情感結構的差異仍然存在,短期內恐仍難改變。
汪宏倫舉例,兩岸政治體制差太多,台灣人對政治比較有感覺,覺得透過選票等可改變現狀;陸生則有其思考慣性,覺得自己不可能影響或改變北京政策,很少去想能否從改變政治體制做起。這也造成很多陸生對北京打壓台灣缺乏認知,沒法對台灣從奧運等國際場合吃癟的經驗感同身受,只會怪台灣人碰到陸生就是兩套標準。
兩岸人民 都須重新開機
汪宏倫認為,如果可以試著加深陸生民主素養,讓他們歸零思考、「重新開機」,或許能讓兩岸民眾想得更接近。像類型C的學生,來台就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發現自己受的黨國教育都有問題,因此才對包括台灣、西藏等問題等重新思考,但這得把原先的認知框架成見丟掉,不易做到。
台灣也需要重開機。汪宏倫認為,台灣人最大問題是怨恨心太重,覺得自己被欺壓,因此會找機會報復、攻擊中國人。他強調,台灣人必須要超越心中的怨恨,擺脫小國被強國欺負的心態,「若陷在此心態,會永遠無法理性,只會一直製造怨恨;台灣若要找未來出路,必須先超越悲情。」只可惜過去雖也有人呼籲台灣應走出這種怨恨,但反應不是很正面,被質疑「對敵人仁慈幹嘛」。
把陸生當解決高教危機工具 極不當
汪宏倫坦言,若兩岸現有框架與互動模式維持不變,可能彼此越交流、越怨恨。對於未來陸生政策,他認為重要關鍵在於台灣究竟如何定位及對待陸生。如果僅是期待陸生來解決台灣高教危機,就非常不恰當,如此陸生會強烈覺得自己被工具化,只是要被賺錢,這樣當然無益改善兩岸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