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查統計,平均四個亞洲女性裡面就有一位每天早上從保養到化妝,平均使用使用16種美妝產品,平均消費金額高達6900元(US$229)。
Facebook旗下的研究團隊「Facebook IQ」針對亞洲女性用戶美妝使用習慣發起調查,委託調查機構TapestryWorks於印尼、日本、馬來西亞和韓國等地調查4158位女性、實際採訪64位女性。來自各國的受訪者用不同的在地文化和角度提供了他們對於美的定義,而Facebook IQ團隊的專家則用Facebook和Instagram的數據加以研究並得到更多資訊。
研究後,專家發現這些女性多半對於追求美貌有相同的目標,且非常廣泛。同時也發現,她們傾向不斷嘗試,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而她們雖普遍都喜歡去現場試用,但還是有接近40%的女性會在線上購買。
關於美麗,各執說法和立場
採訪中超過一半的女性都認為她們能將外在改造的更美麗,讓自己看起來更不一樣,當然,其中也不乏對自身美感的追求和依循的守則。當Facebook IQ的專家團隊在調查時,發現她們對於美妝議題討論很熱烈,尤其在行動裝置上特別明顯。來自四個不同地區的女性在「化妝」這個標籤的討論次數是「香水」的五倍,而「髮型」是「服裝」的兩倍,「口紅」則是「睫毛膏」或「眼影」的三倍。
當然即便討論相同的話題,對於美的標準和看法仍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而相異。
不同世代,不同認知
在行動平台上,一位女性選用的關注方式足以表現她對這類議題的參與程度,如在Instagram上,千禧年世代女性較關注外貌妝容特色。
另一方面,X世代的女性(約35至44歲間)較關注全面性的保養方法,包括健康飲食、注重天然等等。
關於這類議題的討論會隨著時間推移改變,對於美麗的核心想法也有所不同。根據統計,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對自身長相的自信也相對提升,如在下表中,各世代女性在此議題上便有明顯差異。
全新的美妝商品販賣型態
在亞洲美妝品購買型態演變下,實體購物和在線上購物具有非常獨特和互補的關係。消費者趨近於線上購買,但是對「真實」感官體驗的需求仍然存在。消費者仍然需要觸摸、感受產品至少一次。近40%的亞洲女性線上購物比以前多,其中又有40%的韓國女性通過行動裝置購買美妝品。
行動裝置的興起滿足了個人化美妝資訊的需求,超過一半的行動裝置可以看到美容相關內容,因為它比任何其他管道的取得更加方便。研究團隊同時觀察到:Facebook和Instagram是購買美妝產品的五大管道之一,而行動裝置儼然成了新的個人化美妝店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