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最溜的英雄─溜溜球金氏紀錄保持人楊元慶

每週 二 出刊.2019.01.01
 
本 期 目 錄 簡介/舊報明細
張老師月刊493期
堅持住的孩子,是最溜的英雄─專訪溜溜球雙金氏世界紀 ...
尋找新曙光,自由呼吸吧!
《社會平等——當代的挑戰》
活動快訊
當期簡介 

張老師月刊493期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當期文章 

堅持住的孩子,是最溜的英雄─專訪溜溜球雙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楊元慶

撰文╱莊妍
照片提供╱楊元慶

未知,固然讓人猶疑,透過回顧、整頓過去,其實方法有跡可循。正如楊元慶,總能翻轉時間軸中的滯礙,溜轉出前進的新動能。

楊元慶,臺灣第一位「溜溜球外交大使」,雙項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現任「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副理事長,還是一個孩子的爸。「不是要當最厲害的,而是成為無法取代」,沒有異於常人的超能力是這趟英雄之旅的亮點,珍稀的是在無數次失敗中,他如何梳理老我,轉化為向前的新動能?

面對未知,回顧是自我整頓的好方式
「遇上壓力,請記得告訴自己:『我是個人。』」二十八歲的楊元慶沉穩地說出這段話。時光倒轉二十年,男孩看見同學的哥哥站在推車上玩溜溜球,大為震撼地指著溜溜球連問數次:「那是什麼!」同學用理所當然的語氣說:「溜溜球啊。」對八歲的楊元慶而言,一個被綁住的「東西」能停在一點持續旋轉簡直像變魔術!

至今,投入溜溜球世界二十年、街頭藝人生涯十年,溜溜球依然讓楊元慶驚喜連連。「對我來說真的太難,所以每練成一個招式都開心好久。」魔幻畫面是英雄的免死牌,非革命型人物的元慶是溜溜球的忠臣,「它是我一輩子的夥伴、人生的主角。」
採訪那天,溜溜球在楊元慶的手中再度甦醒。有別於平時表演的音效和燈光,元慶兒子的嗝嗝笑聲和透窗映入的自然光襯底,高速旋轉的溜溜球發出一種近於紙筆摩擦的純粹聲響。俯仰之間,他心無旁騖,是無意識的遊戲,更是一種過癮。

然而,逐夢談何容易?如何兼顧自我和家人相左的期許?元慶的阿嬤希望長孫從醫的期待,讓沒考上臺南一中的他深感遺憾,尤其剛考上校長的爸爸,堅信學歷是開啟職涯發展的鑰匙。因此,「讓父母對我玩溜溜球感到驕傲」猶如說不出口的夢想,也帶著一絲夢想說出來反而會動搖的決心,「挑戰世界溜溜球大賽或金氏世界紀錄原本不在我的人生清單,參賽動力是想讓爸爸開心,也給自己的故事一個中點。」楊元慶的眼神平實而堅定:「因為我非常討厭後悔。」而社會對工作的預設立場,並未成為元慶的框架。「日本溜溜球選手練得起來,代表有可能成功;我看見很多街頭藝人的前輩活下來,因而相信只要我努力堅持,有一天同樣能如此。」

(全文請見2019年1月號《張老師月刊》)
心理資訊文章 

尋找新曙光,自由呼吸吧!

撰文╱趙凡誼

新的年度開鑼,想為自己做些什麼?除舊佈新、為自己立心?先來說說月刊部編輯小組的立新行動吧!為了更新大眾對《張老師月刊》的印象、增加與讀者間更多的互動,提供便利於實踐應用的內容,月刊編輯檯上一位五年級生加兩位八年級生的全新組合,早早就開啟了新舊腦袋的交會、修整與提煉,我們用一個季節,攜手為雜誌內容尋找調味配方,於是,漫過了秋季,也順利熬煉了十個新專欄,在小寒節氣前溫暖綻放,而原有的口碑級專欄亦搖曳芬芳,新陳交融,內容紮實可期。願你歡喜。

對綠野仙蹤童話中的四位主角有印象嗎?小女孩桃樂絲和稻草人、錫鐵人和獅子,攜手踏上了一段不容易的旅程,為的是要找尋他們各自的缺欠:桃樂絲尋找回家的路,稻草人要的是能聰明思考的頭腦;錫鐵人想要有顆能夠真實感受、愛人的心;獅子則想要找尋生存的勇氣。你呢?

不管是尋補不足、重新開始,還是從新出發,一些滯礙自我或人我關係的老習慣、硬規條、舊模式、盲點……都需要向內探看、從心而啟,有意識的去聆聽與覺察。本期專題企劃,將告訴大家,遇到壓力情境時,不管你慣常彰顯的印象標貼是暴跳如雷的大砲胖虎、目標渙散的漫遊者、委曲求全的天使,還是嚴肅難親近的鋼鐵人,想知道卡住內心的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解套?編輯部腦力大爆發,融入遊戲創意,讓你能邊看邊玩,一步步好好地整理自己。同時,也邀訪李島鳳老師,從薩提爾的生存溝通模式提供另種探索引導,助你從新的一年,愛上每個時刻的自己。前時尚雜誌總編胡慧嫚也以其揉合薩提爾及心理諮商專業自創的心靈Spa幸福對話,分享如何活出自在一致的通關密碼。Good TV《幸福學堂》洪英正老師的〈新年立新從心出發〉,以及旅外心理師廣梅芳,以其常駐海外的觸角,提供大家丹麥、日本及紐約各地的心靈環保提案,好騰出內心空間迎接新一年的美好。

此刻,是個值得慶賀的新起頭,請隨心在書中尋找屬於你的新年新曙光,然後,自由呼吸吧!
書籍介紹 

《社會平等——當代的挑戰》

新書簡介
作者魯道夫.德瑞克斯認為:機會平等的概念徹頭徹尾是根本上的謬誤;它不但沒有體現,反而還否定了基本社會平等的實現。只要這種機會平等的理想被用來取代真正的人類平等,那麼真正的人類平等就會因為這個概念而誤導我們的努力,無法往前推進。

人類是社會性物種,其基本渴望是有所隸屬。阿德勒將這種基本渴望稱為社會情懷,是一種社會共融的概念,一種人能與生命潮流相融合的感受,一種關懷他人福祉的意念。

本書從對自我的探索開始,了解自卑感與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對平等的理解,進而造成人際間、親子間、兩性間的衝突,限制了社會情懷的發展。然而,唯有每個人都能自覺與人平等,才有建立民主架構的能力,形成真正的民主社會;因此,充分了解平等的真諦,正是今人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做為阿德勒的直屬學生,作者跟隨阿德勒身邊多年,由其闡述阿德勒的理念,最具完整性與說服力。


作者
魯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

譯者
李家雯、吳毓瑩、林上能、黃珮怡

《社會平等》
中譯本序
伊娃.德瑞克斯.佛格森(Eva Dreikurs Ferguson, Ph.D,作者之女)

「社會平等」是一種概念,攸關人類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這個概念指涉了「尊重」:對自己,也對他人。

許多人認為社會平等是指權利與待遇上的平等,也認為這代表人們應與他人享有同等的報酬與物質平等。然而,從阿德勒式的觀點來看,社會平等代表的是「做為一個人的平等價值」。

當一個人深信自己的存在,與他人在價值上是平等的,便意味著身而為人的他(她)與其他人同等重要,而他(她)對更大群體的貢獻,也受到相同的重視。這樣的概念,是指人的內蘊固有價值,而非外在特質。在人生不同階段,一個人所擁有的金錢可能或多或少,成就之事或大或小,獲得的聲望也可能或高或低,然而做為一個人,其本質上的價值並不會改變。身而為人,其存在於世上的固有內在價值,即是他與眾人皆為平等之處。

對阿德勒精神實踐者而言,這是心理健康的至要關鍵。一旦我們相信自己與他人在本質上的價值是平等時,我們便不會因受自卑感的束縛,而產生憂鬱、焦慮,甚至憤怒,更無須透過感覺自己優於他人來展現自己。我們重視且尊重自己與他人。

在我們所屬的更大群體裡,我們以平等之姿找尋為社群貢獻的機會,人人均有能力做出貢獻,能為他人與更廣大之益處提供協助。倘若我們依照「社會平等」的意義層面,視自己與他人同等重要,我們便不會只執著在僅對自己有利而無助於眾人共同益處之事。

我們所有人都能夠幫助自己與他人相信社會平等。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許多概念與模式,都是建立在社會平等並鼓勵社會平等的基礎之上,我相信,本書將有助於每一位想尋求充實生命與健康生活的人。

(摘錄自《社會平等――當代的挑戰》,張老師文化最新出版)
活動快訊 


心靈鍊金講座1 {關係是傷也是藥}
時間:108年1月11日(五) 晚上 7:00-9:00
主辦單位:馬偕協談中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張老師文化
講師:賈紅鶯教授
地點:台北馬偕醫院9樓第一講堂(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
費用:免費講座,請先報名
活動查詢:02-23697959#220張老師文化謝月娥小姐
報名網址

BEING & JOINING
加拿大海文學院創辦人麥基卓(Jock McKeen),《新關係花園、新生命花園、存乎一心》共同作者麥基卓(Jock McKeen)即將於2019年3月來台,近期將開放報名。
請關注讀家心聞網www.lppc.com.tw首頁訊息
讀家心聞網
前期文章 全部歷史文章
出刊日期 出刊主題
2018-12-25 你的心意,我來款待-主廚張秋...
2018-12-18 料理的溫度,就是情感的溫度-...
2018-12-11 靈感與人生的游擊戰-專訪漫畫...
2018-12-04 聽見無聲,讓我想為世界傳聲─...
我要訂閱這份報紙 我要取消這份報紙 訂報說明
.本電子報內容由 張老師月刊 提供
PChome ePaper 電子報版權所有,關於電子報發送有任何疑問,請聯絡 客服中心
廣告刊登消費者保護兒童網路安全關於PChome徵人
網路家庭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Copyrightc PChome Onli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