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人所處的環境,不確定性愈來愈高,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失敗的機率比成功來得高,這也不令人意外。但奇怪的是,我們在規畫組織時,並沒有考慮到要管理或減少失敗,或是從失敗中學習。當我問高階主管,他們的組織從失敗中學習的程度,請他們以一到十來評分時,他們通常會心虛地回答:「二或三吧。」由此可見,大多數組織對失敗存有相當大的偏見,並未以條理化的方式研究失敗。管理高層會隱藏錯誤,或是假裝那些錯誤在掌控之中。失敗變成難以啟齒的議題,大家因為太怕失敗會損及個人前途,最後乾脆不再冒險進取。
我不是主張失敗本身是件好事,失敗一點也不好,不僅賠上金錢、傷了士氣、惹火客戶、破壞聲譽、損及職涯,有時還會釀成悲劇。然而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失敗是無可避免的,如果管理得當,也可以是一種助力。其實,組織如果不能坦然面對失敗,就無法承擔創新與成長所需的風險。
與其忽略失敗,我們可以醞釀「智慧型失敗」(intelligent failure),這是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西姆.希特金(Sim Sitkin)所創的詞,於1992年發表在《組織行為研究》(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上的一篇卓越的文章〈從錯誤中學習:小損失的策略〉。如果你的組織也能運用智慧型失敗的概念,就可以更靈活,更善於承擔風險與學習。
讓失敗變有用
以下描述的一些失敗案例,是刻意實驗的結果,有些則是在毫無規畫下意外發生的,不過,他們都提供了寶貴的啟示。經歷一些失敗後,對你有以下的幾項幫助:
助力1:讓選擇更寬廣
隨著行動計畫可能產生的結果增多,那項行動的成功機率也跟著下降。嘗試的次數愈多,就愈能提升成功的機率,這是在多變環境中營運的事業背後運作的邏輯,例如,創投公司(成功率約介於10%到20%之間)、藥廠(通常創造數百種新的分子體後,才得出一種可上市的新藥)、電影業(一項研究顯示, 1.3%的電影,囊括了80%的票房)。
助力2:知道哪些東西行不通
很多成功的事業,是以失敗的專案為基礎。蘋果的麥金塔電腦,是源於一部名為「麗莎」(Lisa)的失敗產品,這部大家早已遺忘的電腦,是率先推出如今電腦常見的圖形使用者介面、滑鼠的始祖。 ...【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