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大開98國旅遊團 日本觀光業與疫共存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7/20 第58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大開98國旅遊團 日本觀光業與疫共存
「快商務」成為電商必然新趨勢
 
大開98國旅遊團 日本觀光業與疫共存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為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日本自2020年春天開始限制外國觀光客入境,嚴重影響了日本國內的民生經濟。依據日本觀光廳的統計數據,2019年訪日的外國觀光客為3,188萬人,帶動了55.8兆日圓的經濟效果及456萬個工作機會。到了2021年,日本外國觀光客人數急遽萎縮至25萬人,直接衝擊了日本國內的觀光產業與地方經濟。不過,隨著全球疫情的緩解,日本政府於2022年6月10日起,將開放以觀光為目的之外國旅客入境,對象為包括台灣在內的98個低風險、免隔離的國家與區域。初期規劃每日開放人數上限為2萬人,且僅限有導遊陪同的海外旅行團。

與其他國家一樣,疫情期間的日本政府一直陷入在防疫優先還是經濟優先的困境。直到疫情穩定之後,日本政府方才確立防疫與經濟並重的政策方針。而目前優先處理的民生經濟議題,即為觀光產業。後疫情時代的日本觀光政策,主要是針對觀光地、旅館業、旅遊業3大區塊,進行狀況分析與措施規劃。

狀況分析1》觀光地

經過3年疫情的影響,日本全國的觀光地區從北海道到沖繩,均因為觀光客的大幅減少而收益大減,因而衍生出各觀光景點設施缺乏維護經費以致破損,以及人才大量流失等困境。此外,各觀光景點過往已習慣於接待大型團客為主的經營模式,導致其無法及時對應小團體客群與個人旅遊的需求。

狀況分析2》旅館業

日本旅館業所面臨的問題,包含:家族事業經營模式、經營效率低落、缺乏因應災害(含傳染病)的專業等,這些經營困境其實在疫情前就已存在,但COVID-19疫情更凸顯了這些問題的嚴峻性,使其成為復甦日本地方旅館業最棘手的課題。

狀況分析3》旅遊業

過去旅遊業所推出的旅遊商品、服務,除了正逐漸失去對現有市場的吸引力之外,也面臨未來日本國內旅遊市場萎縮的挑戰。日本政府預估,2030年日本國內旅遊者的住宿次數,將會比現在減少22.6%。此外,旅遊業對於災害風險的應對能力不足,也是一個嚴重的課題。

對於上述3領域的觀光課題,日本政府召開「後疫情時代地方活化與觀光產業檢討會」,並於2022年5月31日提出課題的解決方針。在觀光地部分,日本政府提出推進多元化與高附加價值的觀光資源,以及導入ESG、市場、金融、科技等專業思維來確立永續經營模式;面對旅館業的經營課題,則是協助家族式經營轉為企業式經營、提昇住宿的附加價值、確保旅館業的專業人才、整合地區資源提供因應突發危機的SOP等;在旅遊業方面,日本政府支持由原本的接送客模式轉為招攬客模式,同時也協助旅遊業開拓新的市場與擴展多角化事業。

觀光地

▪提昇災變應對力

事實上,日本國內一些觀光地、旅館業與旅遊業,早在疫情期間就積極思考各項因應經營策略。面對COVID-19、地震、豪雨、土石流等突如其來的大規模災害,部分日本觀光地開始與當地旅館合作共同因應災害。例如:日本溫泉知名觀光地的熱海市,與當地的Hotel ACAO、熱海新富士屋飯店簽署協議,當發生自然災害之際,旅館可成為受災者的臨時避難所。

2021年7月3日,熱海市伊豆山區發生大規模的土石流,有130棟的房屋受到災情影響。前述2家飯店在災害後的1個小時,就在飯店內的大型宴會廳設立臨時避難中心,提供免費的飲食與洗衣服務。此外,旅館也以家庭為單位,提供免費房間供受災戶臨時居住。在此一土石流災害下,Hotel ACAO、熱海新富士屋飯店共為562位災民,提供了安全與安心的緊急庇護。對觀光地的旅館來說,此一經營策略的提出,一方面可落實企業社會責任,透過與地方居民的緊密連結,統合當地的觀光資源;另一方面也可提昇旅館自身的災害應變能力,使其可因應未來的緊急事態。除了地方政府的熱海市之外,日本的旅遊業如日本旅行、阪急交通社也主動與地方政府合作,為其斡旋旅館、交通工具的緊急使用,提供自然災害發生時的應變協助。

旅館業

▪開發室外(Out door)體驗

旅館業也為了提供新的服務價值,開始思考多角化的經營與多元化的服務。例如:溫泉旅館原本的魅力商品是「室內」(In door)為主的溫泉、料理,但為了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部分溫泉旅館開始提供「室外」(Out door)的服務。位於福島縣的�婼Y梯GRANDECO東急飯店,利用當地知名的溫泉與美麗的星空,以「TAKIBI×RESORT」為號召結合營火、烤肉與溫泉,為消費者提供室內與室外的全方位服務。

▪寵物就是最佳旅伴

考量到日本人喜愛寵物所衍生的商機,日本旅館業逐漸重視此類觀光客的需求,提供可與寵物共住的服務。位於靜岡縣伊豆長岡溫泉地區,創立已逾百年的小松家八之坊溫泉旅館,不僅全新打造可與寵物共同住宿的溫馨空間,也提供寵物專用的料理、洗澡空間、浴巾、吹風機以及寵物的活動空間等。對於養寵物的人來說,這類旅館提供的服務,解決了他們想去旅遊又害怕寵物孤單的煩惱。

旅遊業

▪開發高齡/海外客

面對全球化的國際社會與少子高齡化的日本社會,外國觀光客與70歲以上的高齡者,逐漸成為日本旅遊業注重的消費層。以外國觀光客來說,預計2022年外國觀光客入住日本國內旅館的總天數,將會追上日本國內觀光可入住的天數。而到了2030年前後,日本的外國觀光客人數將可突破每年6,000萬人的大關。而在日本超高齡人口急遽成長的背景下,日本70歲以上的旅遊市場具有1兆400億日圓(約新台幣2,227億)的潛力。日本旅遊業若能建立高齡者友善的旅遊環境,將可有效吸引鄰近國家(如韓國、台灣等)的高齡者前往日本旅遊。

▪VR新旅遊模式

目前日本企業開創此一新市場的經營策略,主要分為VR線上旅遊與實體旅遊這2個項目。在VR線上旅遊部分,日本旅遊業的H.I.S.公司與VR技術公司NUR*VE合作,共同開發以高齡者、行動不便者為對象的VR旅遊服務。此一VR旅遊,旅行者也能與因疫情分隔兩地的親友一同參訪景點。而該服務不僅提供日本國內的景點,也包括了海外的主要都市與世界遺產所在地,在40分鐘的VR體驗過程中也包含導遊的詳細解說,而參加者能即時對話、自由調整觀覽的角度,彷彿真實身處景點參與旅遊行程。

從上述日本觀光地、旅館業與旅遊業的後疫情時期經營策略來看,可以發現日本的觀光業發展正逐漸出現轉變。由原本的重視國內觀光客,轉為兼顧海外觀光客需求;由原本的重視既有市場,轉為開發新市場;由原本堅持傳統經營模式,轉為創造新的服務價值。對於積極發展觀光產業的台灣而言,日本政府、觀光地、旅館業與旅遊業的做法,以及他們的成功(或失敗)經驗,可作為台灣的借鏡。特別在台灣正逐步走向與疫情共存的階段之際,日本的政策思維、措施與經營策略,應可成為有價值的參考案例。(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2年7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快商務」成為電商必然新趨勢
文/銀河互動網路領航員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生鮮電商在疫情爆發後有顯著增長,實體通路龍頭全聯、7-11及全家等紛紛進攻生鮮電商市場,藉由高密度通路優勢,進一步整合已成熟的碎片化外送機制,發展出「快商務」(Quick Commerce)新形態電子商務模式。

「快商務究竟存在多大的市場機會?」以去年推出「小時達」服務的全聯來看,單就2022年1至5月,「小時達」年增率(Year on Year, YOY)成長就有50%,5月份因為爆發大型社區感染,在疫情最嚴重的台北、新北及桃園,與4月相比業績增加150∼200%,其他縣市也有100%成長率。

為何快商務被譽為顛覆電商銷售關鍵的商業模式,又特別適合生鮮電商進行發展?與過去新零售、OMO等電商話題相比,快商務是否又只是另一個噱頭?比起質疑,理解快商務究竟解決生鮮電商哪些問題,是所有零售業者進入電商市場更該研究的關鍵。

30分鐘急速送 打破配送模式

快商務顧名思義便是比傳統電商銷售模式來得更加快速,以往除非是雙北或特定城市才能做到6小時甚至3小時配送,否則只要在24小時內就算「快速到貨」。而在導入機車配送及「碎片化倉儲」、「店倉合一」等模式後,快商務已經可以做到1小時,甚至是如同中國阿里巴巴旗下生鮮超市品牌「盒馬鮮生」標榜的30分鐘配送。

生鮮電商過去多半是提供「預先採買」的服務,消費者提前設想、採購所需的特定商品,等收到貨後再進行料理,或是以「訂閱」方式,在固定時間收取特定數量的生鮮食材,這些購買行為都與民眾日常習慣的生鮮採購模式不同。因此,順應民眾每天出現的採購需求,並能做到即時服務的快商務,就成為業者關鍵的掠奪戰場。

大勢所趨 第三方服務成熟

分析快商務崛起背後的因素,這2年多來的疫情當然是推力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快商務所需基礎架構都已經建設完善」。快商務的本質是線上線下整合的新零售銷售模式,在基礎架構完備之下,才能「做到最大化新零售整合」。

首先,快商務之所以能在疫情下迅速發展,主要是在各企業紛紛投入電商行銷的情況下,需要從中找到服務優勢;當銷售產品無法表現出差異化,嘗試從配送等服務面找到差異化優勢就是一個新方向。

過去就有品牌嘗試將24小時配送服務減少到特定區域6小時,燦坤也曾利用各地分店作為倉庫,推行過特定商品全台3小時到貨的「快3服務」,這些都是今日快商務的雛型。不同於過去在整體電商系統、物流建設上還不夠完善的營運環境,今日無論是APP行動購物還是碎片化機車物流都已經相當完善,且有相當數量的第三方廠商能提供相對成熟的服務,讓企業可以在發展快商務的前提下更專注於提昇本業的價值。

以全聯為例,該公司於2021年初剛推出「小時達」服務時,原先也規劃採用自有配送系統,但在1年半後發佈「小時達」營運成績時,配送服務的提供者已調整為合作夥伴foodpanda及Uber Eats 2家外送平台廠商為主。快商務想要發揮最大化的效益,必須善加運用整體市場的成熟服務,並導入在自身品牌的快商務經營中,才能真正獲取轉型的成果。

新零售VS.快商務 線上線下零距離

但是,一個新商業模式想要對市場掀起顛覆效果,自然不能只對企業有利可圖,更要讓消費者感受到「利益」。

仔細審視台灣新零售發展的各項案例,不難發現,雖號稱是對線上及線下進行整合甚至是融合,但是真正連結兩端點的通路通常只是會員系統,線上網購跟線下銷售雙方還是相對分離的狀態。在此情況下,對消費者來說,如果想省去交通出行的麻煩,常會選擇線上購物;如果有產品體驗需求或是想直接拿到商品,還是要到線下實體店消費。

而快商務則是在擁有實體店或高密度貨倉的實體佈局基礎上,透過電商銷售模式讓消費者可以更即時地獲取商品,同時省下外出採購的交通、時間成本。

快商務之所以能真正起到市場影響,讓全聯、7-11及全家等連鎖通路紛紛切入,就在於它是能實際解決消費者問題的電商模式。唯一不足之處則是較缺乏「產品體驗」,但如果是應用在消費者會定期採購的生鮮食材、日用品上,就非常合適。

通路+物流碎片化 解決生鮮快送難題

此外,生鮮電商不同於常溫商品,必須相當講究運送過程中的儲存技術與條件,而快商務就是基於民眾對於生鮮宅配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既有生鮮電商物流端所存在的問題,讓民眾可以在30~60分鐘內收到商品,這樣只需要備妥保冷袋及乾冰即可解決溫層的需求。

至於這些能夠運行快商務的品牌,多半也會備好運輸過程中的保冷裝置以儲存商品,又或者像全聯本身就是生鮮超市,自然可以確保生鮮食材配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新鮮度。

另一個快商務能否成功推動的關鍵,則在於能將「快」發揮到什麼程度,從通路到物流,越碎片化就越能讓效果最大化。

機車配送普及是快商務發展極為關鍵的1塊拼圖,過去中國電商平台京東也曾經在iPhone新機發行當天推出過快閃活動,只要顧客在購買時選擇「越快越好」就能在下單後以最短時間收到iPhone新機。京東能做到快速配送是採取駐點模式,提前在各大城市派駐配送團隊,在用戶下單後同時出貨,這種將物流最大化的碎片佈局就是京東「快速」的關鍵祕密。

全聯「小時達」或是外送平台自營超市,也都是建立在將通路及物流皆碎片化的前提下,因此可銷售的商品也會局限於機車可配送的大小。在2021年爆發社區感染時,台灣也有推動過計程車配送服務,假設未來如Uber、LINE TAXI、計程車也都成為快商務物流一環,讓可配送商品更進一步擴大時,將能對既有零售市場起到更大的影響。

回不去的消費習慣

然而,現今隨著歐美等國家逐漸走入群體免疫與共存模式,電商市場也逐漸修正回疫情前狀態,快商務是否也只是後疫情時代曇花一現的商業模式?觀察實際投入快商務的企業發展情況,其實不難看出後續發展的端倪。

台灣受疫情影響的時間點,主要落在2021年及2022年5月後,但是全聯「小時達」在2022年1月到4月期間依然有穩定的增長,這代表著快商務在疫情外仍存在相當的市場需求。另外,foodpanda及Uber Eats兩家美食外送平台也紛紛成立衛星倉、雲端超市服務,由此可以洞悉消費者對於即時配送的需求已不再限於日常餐食,更延伸擴及生活起居相關的採購。

特別是生鮮電商透過快商務形式發展,最主要是為了滿足雙薪家庭等,白天上班,下班後還要趕著接小孩、回家煮飯的族群,讓這群消費者可以在回家後立即收到食材並開始料理。而統一集團甚至進一步整合旗下外送平台及通路密集的優勢,讓消費者可以預先下訂,再送到鄰近超商暫放,回家途中就可以順路取貨。在疫情嚴峻的時刻,民眾避免群聚而選擇透過電商買菜,如今在實際體驗過快商務方便性後,未來可能也會以此方式更彈性化地添購食材,在快商務已經顛覆了既有生鮮電商模式的現況下,或許下一步還可能更向外擴大其影響力。(數位行銷延伸閱讀請連結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2年7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