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 星期二

打造領導者的減碳決策儀表板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為您建立以簡馭繁的思考邏輯,解讀會計、財務、金融等趨勢走向,掌握財經專業脈動!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7/27 第58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打造領導者的減碳決策儀表板
魚油、紅麴、維生素 先看標示再下肚
 
打造領導者的減碳決策儀表板
文/松尾雄介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要避免氣候變遷的威脅該怎麼做才好?人類需要做到的是「在到2030年為止,不到10年的時間內,將全球的碳排放減少約一半,在後續約20年內,將排放減至為零」。從企業的觀點來看,符合這個規模及時間的脫碳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今後成長的可能性極高,將會是值得投資、前景看好的領域。

反過來說,若是錯看了這一點,後續投資或保有資產變成呆帳等的風險就會增高,而公司的減碳目標也一樣,若能理解到這個部分,關於「自家公司應以什麼樣的速度、推動脫碳到什麼程度為止?」、「今後成長的市場在哪裡?」、「應該投資、前景有望的技術是什麼?」,就能依據一定的條理來探討研究。據此,我們可由以下企業可參考的4個面向,並分列11個執行要點來帶領企業逐步走向淨零碳排的新未來。

減碳面向1 擬定企業減碳KPI

若要達成控制氣候危機的目標,就必須對碳排放累積量訂定上限。這個上限,就是稱為碳預算(Carbon Budget)的重要概念。而人類社會過去已經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剩下的碳預算已經非常少了,到2017年為止的累積碳排放量為2,200噸(Gt),造成了約1℃的氣溫上升。

關於將氣溫上升控制於1.5℃以內時的累積排放上限,則大約為2,600Gt左右,減去到目前為止所排放的2,200Gt,就只剩下400Gt。近來全球的年度碳排放量大約是40Gt,現況持續下去的話,再過10年就會把預算用完。

當公司指示你要以有限的預算達成某事時,你會如何進行呢?你首先會「釐清業務目的與為達目的的方法對策,再依此斟酌對策的內容與優先順序,以期能有效地分配預算。」氣候變遷的對策也是同樣的道理,儘可能有效地使用剩餘的碳預算,在其用完之前轉換成零排碳的社會,這就是現在我們需要做的事。

1. 時間軸如何規劃

讓我們試著用單純化的例子來想像一下。假設剩下的碳預算是100噸,每年分別使用(排放出二氧化碳)10噸,這樣的話,再過10年預算就會用完,所以我們該做的是,在預算用罄之前,讓使用量變為零。當每年要用10噸,有沒有哪裡是可以減少的部分?

若能把10噸降為5噸,簡單計算的話,預算用完的期限就能延長為20年。若期限能延長,新的智慧和技術也會出現,就能減得更多。一口氣要減為一半的5噸是有點難度,但如果是每年1噸、逐步減少呢?例如:第1年度使用碳預算10噸,下1年度使用9噸,再下1年度使用8噸,以各種對策年年越減越多。這樣的話,雖然最初的5年會用掉40噸的碳預算,但還剩下60噸。5年後,每年只要用5噸就夠,所以在這個時間點剩下的時間就會是「60除以5」等於是12年。

後來每年若還是持續減少1噸的話,在開始後的8年後,每年就只需用到2噸。屆時還剩下48噸,期限就會延長至24年。由於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所以雖然要讓最後的2噸減為0難度很高,但到期的時間拉長了,期間會創造出新的方法對策,逐漸實現零排放。就如前所述,透過階段性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碳預算用完之前,一邊用爭取來的時間設法達成零排放。

2.如何評估優先度

在減少碳排放之際,「要先從哪裡開始呢?」反過來說,「要把碳預算優先分配到哪裡?(今後哪裡還容許排放?)」關於碳預算要如何分配才最理想,有各式各樣的觀點,但基本的觀點如下。

舉例來說,為了冬天在室內能穿T恤而使用暖氣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在醫院裡醫療器材為了運作時用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應該先減哪一個,答案是不言而喻。此外,實際的替代方案尚未確立的水泥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已經有再生能源這個替代手段的電力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要說先減哪一個才合理,答案也一目了然。

換言之,一般的做法是,以某件事的價值或必需性、替代手段的有無等為基準來評估各種活動、思考優先順序,以期能有效地分配碳預算(而關於這一點會伴隨著一定的價值判斷,所以也不一定代表已確立了明確的基準)。

3.脫碳基準1:產品週期LCA

LCA是「產品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的略稱。生命週期意指「一生」,從原料採購、製造、使用到廢棄(或回收)為止,貫穿整個產品或服務的環境負荷評估,稱為LCA。

例如:近年隨著大眾對電動車的期待增高,開始出現「電動車使用的電力來自煤炭的話,二氧化碳不就沒有減少嗎?」、「製造電池時不是會消耗掉大量的能源嗎?」等的疑問。為因應這樣的質疑,才會要求採行LCA,以評估從車體、電池等設備到汽油、電力等的動力來源,從製造到廢棄為止整個過程的碳排放量。

歐盟執委會在2020年彙整了1份長達約450頁,關於汽車LCA的詳細報告書。在報告書裡,以自家用車、卡車等的類別,或汽油車、油電混合車、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等的類別,將各式車種分類,綜合評估在車輛製造、燃料製造、行駛、廢氣處理的各個過程中分別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此外,針對電動車也在種種的假設下進行評估,例如:考量到歐盟各國電力狀況按國別進行評估、在今後電力轉換成再生能源2030年、2050年的評估等。

4.脫碳基準2:全球標準SBT

SBT是由氣候變遷領域中4個國際知名的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CDP、世界資源研究所、聯合國全球盟約)所一起推動的倡議,活動範圍包括科學目標設定的指引、支援工具的開發,與認定企業所設定的目標是否恰當等。SBT可說已經成為目前關於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全球標準。

SBT的基本原則是,目標的時限(基準年與目標年)、溫室氣體的涵蓋範圍,以及目標的層級(減量的幅度)。

在時限(Timeframe)方面,目標的基準年是指「有排放量數據的最近1年」,目標年則是指「自提出目標時起算,最短5年,最長15年以內」。假設是在本書撰寫的時間點2021年設定基於SBT的目標,基準年以能夠獲得最新數據的2020年為基準,那目標年就設定在2026至2036年。

其次是界定溫室氣體排放的涵蓋範圍,基本是整體企業(包含子公司)的範疇1和範疇2,在一定條件下也涵蓋範疇3。這裡的「範疇」(Scop),是推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時的用語,是指事業整體供應鏈中的區分。範疇1是企業自身排放的溫室氣體(自家公司用地內的鍋爐或自家發電);範疇2則是由其他公司供給,但在自家公司內使用的電、熱、蒸氣等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此外,除了範疇1與範疇2外,從採購原料到生產、銷售、廢棄等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則屬於範疇3,搬運自家產品時的二氧化碳,或是顧客使用自家產品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就屬於這一類。

範疇1、2是一定要涵蓋在減量目標的對象當中,而在企業的事業生命週期中,範疇1、2的排放比例相對低時,範疇3也會被要求在目標設定的對象裡。此外,由於範疇3中含有超出自家公司內部範圍的部分,所以像是邀集客戶一起參與目標設定,形態更為彈性的目標也是被認可的。

接著是目標的層級,SBT裡目標的出發點是碳預算。具體來說,就是參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等,掌握達成1.5℃(或大幅低於2℃)目標時全世界的碳預算(嚴格來說也包含碳以外的溫室氣體)。然後同樣參照IPCC或國際能源署等公佈的排放路徑,以時間單位來分配碳預算。

減碳面向2 脫碳政策:競爭力大洗牌

將1.5℃的碳預算這個概念,轉換成對市場或企業的實質影響,這就是政策。此外,因為政策的改變,各種產品或服務的市場會擴大或縮小,也會對企業帶來直接的影響。這個因政策變化而對企業造成的潛在影響就是政策風險。

誠如各位所知,日本也宣示要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並且大幅提高了2030年的目標。此外,對碳排放徵收成本,稱為「碳定價」(Carbon Pricing)的政策討論,在國內外也越來越熱烈。這些政策雖然因行業或國家而異,但無論如何都會透過市場的變化,直接對企業業績造成影響。

1.從訂單到供應鏈的脫碳化

在歐盟綠色新政裡,揭示了運輸部門整體包含陸運(汽車、鐵路等)、海運、空運的脫碳化,設定了2050年部門整體的碳排放量比現在減少90%,汽車部門的排放量趨近於零的目標。遵循這個方針,歐盟與區域內各國都開始導入對燃油車的限制等。

對此,歐洲的汽車公司也都開始準備。德國的戴姆勒集團(Daimler AG)發表,要求提供原材料與零件的供應商要達到碳中和,2039年若未達成的話,就會被排除在交易之外。其他的汽車公司也都接二連三地投入供應鏈整體脫碳化的因應對策。

歐洲在轉型為使用再生能源電力上進展得相當順利,一般認為會透過電動車使用再生能源,以達成行駛時零排放的方向,但無論如何,能夠實現行駛時零排放的選項,現階段以電動車(大型車輛的話就是燃料電池車)最為有力,從這一點來看,從燃油車轉型為電動車也是大勢所趨。

問題是製造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即便透過電動車化,將行駛時的排放量減至零,但在製造車體和電池時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的話,就無法達成LCA基準。此外,這並非單純減少製造時的排放量就好的問題。通過排放基準是進入市場的條件,進入市場後還要面對與海外製造商的激烈競爭,若所使用的再生能源成本越高,就越影響價格競爭力。換言之,當LCA規定介入時,如何能以便宜的成本達成減碳,最終淨零碳排,就會成為競爭力的變數。

2.減碳成為價格競爭力

所謂的「碳定價」是一種經濟政策,透過對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計費,對於「不排放二氧化碳」提供經濟上誘因,整體社會一起推動具成本效益的減碳。最具代表性的碳定價包括了:設定每1單位碳排放量計費金額的「碳稅」(Carbon Tax),以及訂定排放量上限,在不超出上限的範圍內能夠交易排放額度(Emission Allowance)的「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ing)。舉例來說。某食品製造商1年排放100噸的二氧化碳,主要排放來源是作為熱源的鍋爐。現在所使用的鍋爐,價格最便宜,但節能的性能稍差。當課以碳稅之後,這個企業除了原有的設備費用、燃料費之外,包含碳稅在內的成本,也會開始列入鍋爐的相關費用,在下次更新設備時,企業或許就會選擇在考量碳稅後總成本最低的選項了。

在這個時候,可能出現在碳稅導入之前較為昂貴的高效鍋爐,卻成了最便宜選項的狀況。當然,就總成本來說,高效鍋爐較貴的話就不會導入,但高效率鍋爐被採用的案例的確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此外,鍋爐的製造企業也會發生變化。過去只賣給某些顧客的高效率鍋爐,在碳稅導入之後,開始能賣給更多的顧客。

這樣一來,就會產生「今後高效率鍋爐將會成為熱銷產品」的狀況,鍋爐製造商就會投入更多經營資源在高效率鍋爐上,結果就會帶來更進一步技術的改善與規模經濟帶來的價格下修,讓更廣泛的顧客都能購買高效率鍋爐。就如這個案例一樣,碳定價賦予的價格誘因成為一個契機,創造出朝向脫碳的良性循環。

減碳面向3 脫碳帶來意外商機

至此為止,談及了政策風險負面的一面,但風險也有正面的一面,也就是所謂的商機。因政策變化帶來的商機大致有2種。一是今後不得不縮小產品機能的替代產品或服務,其市場擴大的商機;另一個則是因政策導入而額外創造出來之相關需求的商機。

因政策轉換而不得不縮小的市場之一,就是以燃煤發電為代表,以化石資源為燃料的發電領域。但這並不代表過去用燃煤發電等所提供的電力需求也縮小了。因此,替代燃煤發電產品或服務的市場會擴大,經營這些市場的企業就有很大的機會。

1.再生能源

在國際能源署2021年所公佈,符合1.5℃目標的情境(2050年淨零情境)中,煤炭的需求從2020年的約52億噸到2030年的25億噸,10年間減少一半。關於自家用車方面,要求在2035年之後禁止使用內燃機的自家用車新車販賣,取而代之,電動車的市場就會有所成長。當然,能否按照這個情境發展,取決於各國的政策,但這個例子很清楚地說明了何謂政策風險。

國際能源署統計,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在10年期間擴大4倍,電動車擴大了18倍。此外,由於每年必須推進4%的節能(每單位GDP的能源使用量),所以優秀的節能產品市場也會擴大。顯示政策變化對能源領域的就業所帶來的影響。因為電力的脫化石燃料化、燃油車市場的縮小與轉型為電動車等,煤炭、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就業在今後10年會持續縮減。另一方面,在電力(包含太陽能、風力)與生物能源領域則會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

2.隔熱領域

由於住宅的隔熱可以減少空調需求,所以有助於減碳。而且隔熱可以減少家中的溫差,最近在熱休克對策等健康方面也受到矚目。

另一方面,因為住宅的隔熱對策須耗費成本、時間與精力,所以一般家庭較負擔不起。換言之,置之不理的話,隔熱整修就會是非常局限的市場。但這個潛在的隔熱整修市場,就會因為政策的導入而顯現出來。

歐盟在2018年發表了針對包含現存住宅在內的所有住家,為達零排放的資金支援方案等,因為這項政策,推估可以額外創造出最大約1,200億歐元規模的住宅整建市場。前文提及,國際能源署公佈的淨零情境導致相關節能需求擴大一事,但這些是若沒有政策的導入,就不會出現的額外需求。因為這些政策創造出額外需求,種種商機也就應運而生。

減碳面向4 三菱地所:永續地產開發商

2018年2月,在三菱地所集團永續發展委員會上,針對祕書處所提出的二氧化碳減量目標,做出了「需要再議」的判斷。

祕書處的提案內容是「與2005年相比,每單位樓地板面積的碳排放量,在2020年前減少25%,2030年前減少30%。」因為辦公室自動化的發展,使得能源使用量不斷增加,在2005年達到最高峰,隨後因徹底節能和燈具LED化等而轉為減少,在2018年約減少了25%。

對此提案,社長的評語如下:「碳排放量是非常具社會影響力的指標,必須也回饋給現場員工,加深集團整體的認知。為此,關於2030年以後的長期減量目標,必須具有挑戰性,而不是現階段可以預測的目標。」

1.提出具挑戰性目標

現在回想起來,我提出了一個過於現實的目標提案,在思考「設定具挑戰性目標」的過程中,剛好有機會與其他公司的永續發展相關人士,在許多場合上進行討論。當時在日本企業裡,永續發展的優先順序仍低,其中最常聽到相關人士說的1句台詞是:「很難說服經營高層,並獲得他們的理解。」回過頭來,我們公司又是什麼樣的狀況呢?作為主管部門,沒有比這更好的環境了。於是為了新的提案,我毫不猶豫地展開了關於世界最高水準企業的努力與SBT基準的調查。

2019年4月,經過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審議,本公司設定的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量的總量要比2017年減少35%,在2050年之前要減少87%。」而這個關於減少碳排放量的中長期目標獲得了SBT的認證。從在永續發展委員最初提案過了約1年,無論是社會或公司都有了很大的轉變。

先進的地方自治團體和企業都提出了具有野心的長期減碳目標,集團內部對減碳目標的負面意見也消失了,在三菱地所集團主要事業所在地丸之內地區,甚至出現了想要比集團在更早階段就達成目標的行動。

2.全體員工達到減碳共識

另一方面,這一連串的動作是否有助於前面社長評論中所提到的「回饋給現場員工,加深整個集團的意識」,也是一個問題。負責與能源相關業務的員工,意識當然加深了,但是作為主管部門,我們開始認知到,集團員工都必須加深對包含SDGs因應在內,對永續發展整體的認識。當時,社會上正開始積極呼籲「將永續發展融入管理」這類的主題。

2020年1月,三菱地所集團發表了至2030年為止的長期經營計畫。提出「提昇社會價值」、「提昇股東價值」為戰略的2大主軸,並透過相互作用,實現本集團的基本使命—「透過建設實現真正具有價值的社會」與「持續成長」。肩負這個提昇社會價值戰略的就是同時發表的《三菱地所永續發展目標2030》(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2030)。

這些內容都被納入集團的長期經營計畫當中,透過對公司內外發表,急遽加深了集團員工對永續發展的相關認識。每年,各部門所制定的年度目標中,都會記載關於永續發展的種種努力,而其達成度也會影響主管董事的報酬。也因為這樣的制度奏效,如今在集團內部的所有情境上,事業推進與永續發展的推進都會被視為一體,同時進行考量。

3.可具體實行的長期計畫

2021年1月,三菱地所集團發表了要將以丸之內區域為中心的19棟大樓的全部電力,都切換成再生能源,包含入駐的企業,也同樣要求要對RE100做出因應。預估1年減少的碳排放量約為18萬噸,再生能源的用電量約達到3.5億千瓦小時(1千瓦.小時,即台灣電力的1度),是地產開發商中最大規模的再生能源導入。這個發表引發了很大的迴響,但這些只占本公司約3成的用電量,本集團作為加盟RE100的一員,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今後,將這項措施擴大到各種地區的各種物件當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而為了實現《三菱地所永續發展目標2030》,除了能源之外,在廢棄物對策、人權、多樣性的尊重、社區夥伴關係的強化、韌性這些方面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Be the Ecosystem Engineers」(成為生態系工程師)這句口號,是本集團2050年的願景。三菱地所集團希望成為能為立場不同的所有主體(企業、個人),在經濟、環境、社會的所有面向上,成為持續提供能夠建立共生關係之場域與系統(生態系)的企業(工程師)。(本文整理自《零碳實踐革命》一書部分精彩內容)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2年7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魚油、紅麴、維生素 先看標示再下肚
文/葉語容 圖/達志影像
自從新冠疫情發燒,維生素C、D成了當紅炸子雞,幾乎成為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的補充品;而確診康復之後,魚油與B群的補充,也可以減緩腦霧(Brain Fog)的程度。更不用提綜合維生素、葉黃素等耳熟能詳的營養素補充品,更是許多上班族抽屜裡必備的健康夥伴。

不過,在琳瑯滿目、堆積如山的保健食品中,要怎麼吃、怎麼選才好?在2022年5月31日食藥署預告了「健康食品應加標示事項」草案後,對這些我們常補充的保健類食品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保健食品≠健康食品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李信昌副教授說,在探討這個話題前,可以先從認識保健食品的分類開始,「廣義的保健食品分成4大類,包括『機能性食品』、『膳食補充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及『健康食品』等;其中後兩者受到法律管轄,也必須通過較嚴格的標準,經過專家委員會的審查才能上市販賣。」這4種的定義如下:

1.機能性食品

具有特殊生理機能的傳統一般食用形態食品,像是優酪乳、運動飲料、燕麥片等。

2.膳食補充食品

補充營養素或具有調節特殊生理機能訴求之非傳統食用形態之膠囊或錠狀食品,像是綜合維生素、樟芝膠囊、乳酸菌膠囊、綠藻錠等。

3.特殊營養食品

因應特殊生理狀況需求之食品,例如: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中老年人、術後恢復體力管灌配方食品等。

4.健康食品

指具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之食品。在我國「健康食品」是一個法律名詞,指的是取得「小綠人標章」的健康補充品。

李信昌指出,「這4種食品中,後面2種具有法律位階,若食用之後出了問題,發生身體不適;或食用健康食品沒有達到宣稱保健功效者,都可以上網於『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進行通報。」很多人以為保健食品就是健康食品,但其實「健康食品」在我國是一個法律名詞,大多必須通過人體實驗或動物實驗,及專家委員會的審查,才能授予小綠人標章,通過認證的健康食品可以針對其特定功效來做廣告,而一般的保健食品不能宣稱功效。

健食字vs.健食規字

即使同樣獲得小綠人標章,但這些健康食品又可再分為2類。當你在貨架上發現一瓶印有小綠人標章的營養品時,可以觀察標章下面的字號是「健食字」?或是「健食規字」?這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有經過人體或動物實驗,而後者是廠商提出國際重要文獻來證明其功效,經專家審查後取得標章。

由於做安全性試驗至少要花2、3年,實驗室也必須符合特定標準(「藥品非臨床試驗優良操作規範」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for Nonclinical Laboratory Studies, GLP),所以食藥署核可在特定的產品上得以使用「健食規字號」,這也是今年5月底的草案內容中明訂的:未來「健食規字號」產品需揭露「保健功效係由學理得知,非由實驗確認」。另外,「健食字號」食品未來也應載明其功效是由人體或動物實驗的結果而得知的。

隱藏在修訂背後的考量,則來自於功效準確性的資訊揭露。李信昌說,曾有動保團體在2018年提出,在當時的298件健康食品中僅3成經過人體試驗,高達7成都為動物實驗;有些人認為動物實驗多使用老鼠來做,應該增加人體試驗的比例,結果會更準確,而動保團體則希望藉此減少實驗動物的數量。「在未來,世界的趨勢是必須經過人體試驗,才能授予小綠人這類的功效標章。」他說。

糖、魚油、紅麴要標警語

回過頭來仔細檢視草案內容,其中還規定保健食品的配方設計應「少油、少鹽、少糖」,而魚油、紅麴應考量對特定對象,及服用特定藥物或食品的交互作用風險,做詳細的警語標示:

1. 糖:留意17公克上限

根據國健署發佈的國民飲食指標,李信昌指出,建議添加糖的攝取每日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成,若1日攝取量以2,000大卡計算,添加糖應低於200大卡,以每公克糖有4大卡熱量計算,也就是50公克。

在外包裝的營養標示上,假設1瓶優酪乳「每100毫升」含有8.6克的糖,如果整瓶優酪乳共有206毫升為一份,當消費者喝完整瓶優酪乳就會攝取17.7公克以上的糖,因此民眾要留意標示上的「每份」而非「每100毫升」。

此外,未來警語會加註的是「添加糖」,但有些食品原本就含糖,如果添加糖又超過17公克,就更需留意糖量、熱量問題,所以還是須看「每份」最準確,再加上1日攝取的總份數來計算較為適合。對此,李信昌說:「多半是口味偏酸的健康食品如優酪乳,會添加果寡醣、半乳寡糖、菊糖等寡醣當成益生質,這類醣無法被人體腸道消化吸收,至結腸才被腸道細菌消化,產生短鏈脂肪酸和氣體,因此較無負擔。在挑選益生菌產品時,建議選擇添加『醣』、而不是『糖』的產品,不過實際上日常糖量更容易超標的是手搖飲、甜點等食物。」

2.魚油:小心抗凝血效果

魚油有溶血栓、抗凝血的效果,對於近期將接受手術的對象、容易受傷出血的人都須小心攝取。草案中指出應標示:「嬰幼兒、孕婦、糖尿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之凝血功能不全者,食用前請先徵詢醫師意見。」

李信昌也提醒,病人就診時一定要記得告訴醫師自己正在服用魚油,如果未告知而與降血脂藥同服,血脂會降得太低;若跟抗血栓藥物一起服用,會增強藥物功效,當有外傷流血時容易造成血凝時間增加,或者造成傷口不易癒合、皮膚產生點狀出血、輕微碰撞就有瘀青等狀況。

3.紅麴:避開葡萄柚、魚油

李信昌說,紅麴若跟魚油同服,也會讓血壓快速降低,因此,紅麴也是看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的食品。在目前草案中就規定紅麴的警語標示,至少應包括「本品與降血脂藥(Statin及Fibrate類藥物)、葡萄柚合併使用,恐會造成肝、腎損傷、橫紋肌溶解症。」民眾在就診前,可以先確認目前正在服用的保健食品成份,並在看診時告知醫生,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身的用藥安全。

綜合維生素適量吃就好

對於事務忙碌、擔心營養成份攝取不足的上班族而言,許多人習慣日常補充維生素,但這些瓶瓶罐罐中有許多功效都重複,該怎麼吃才對?首先,針對疫情期間最常被提到的維生素B、C、D,李信昌表示,各有其重要的保健功效,水溶性的維生素C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維生素D可以提昇免疫能力,最新一份的國民營養調查(2013∼2016)指出國人維生素D普遍不足,因此曬太陽、適量補充植物來源的D2或動物來源的D3,亦有助於降低新冠產生的免疫風暴;另外維生素B群與魚油,若能再搭配地中海飲食,亦有助於預防、緩解康復後的腦霧現象。

至於民眾在維生素外包裝上看到的營養分析,廠商的建議量有時會超過「每日參考值的100%」,但這並不代表照廠商建議的去服用會有危險。李信昌說:「每日建議量(參考值)跟攝取上限,是國健署訂立的,其中水溶性維生素B、C若超標,會由尿液排出,不會傷身,但補充單一維生素C的結石發生率較高,建議與B群或透過綜合維生素一起攝取。至於A、D、E這類脂溶性維生素若過量,就可能累積在體內形成慢性中毒。不過,目前國人維生素D、E都有缺乏的情形,而維生素A沒有高劑量單一的保健食品,消費者只要不特別過量服用多種複方的綜合維生素,並且依照產品上標示的用法用量,就沒有安全上之疑慮。」

他表示,為了確認自己B群攝取是否足夠,可以觀察排出的尿液,由於B2溶於水後會呈現螢光黃色,因此吃了卻未被吸收的B2就會隨著尿液排出。「如果補充綜合維生素後,發現尿色呈現螢光黃,就代表維生素B2過量,這可以作為是否攝取過量的參考,等到症狀減退,維生素的量也可減少。原則上仍不建議在沒有症狀下,長期服用高劑量維生素。」

不過,即使綜合維生素可以短時間快速補充身體所需,李信昌提醒,「還是天然的最好」,原態食物之中豐富的植化素並非保健食品可以取代的,良好的體質也往往需要時間來養成,維持健康均衡的飲食與規律的運動、作息,才是打好健全身體基礎的最佳方法。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22年7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