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賽格集團為深圳兩大科技電子支柱,下半年相繼成立創客中心,大量扶植創業者。但業界高層擔憂,大陸各地創客中心過於氾濫,各界爭食政策大餅,有泡沫化的可能。
華強北國際創客中心、賽格國際創客產品展示推廣中心,今年分別在6月、11月啟動。
兩個創客中心位在世界最大的電子元器件集散中心華強北。華強北經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尺的電子賣場有30家,日均流量100萬人次,電子產品年銷售額逾人民幣1,5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25萬人。
不管是功能區域、配套設施還是孵化項目,兩個創客中心均存在重疊。
業界高層表示,「等浪潮退去後,才知道誰沒有穿褲子」。大陸明年將會掀起一波淘汰賽,有一批創客將消失,這是市場優勝劣汰的消化過程。
在大陸政策支持下,近兩年湧現創新創業熱潮,同時也出現泡沫化。
當前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孵化器氾濫,創客空間比創業者還多,供過於求;另一方面,有些不具備創新創業條件的地方政府為了爭取中央補助,亂開進駐政策支票。
深圳一位不願具名的創客空間創辦人說,有的創客空間是來自空置廠房、咖啡館的臨時改造,掛上創客、孵化器的頭銜,即使不能盈利,也足以去爭取政府補貼。
賽格創客中心董事長陳惠劼表示,未來創客泡沫化沒關係,讓市場來篩選。大陸房子泡沫化沒?還沒,市場供需會找到平衡。他認為,大陸創業者的數量遠遠不如美國,美國資助的創客空間中心約幾千家,大陸沒那麼多。
陳惠劼說,泡沫在於有太多配套措施來幫助創客創業,但是沒有那麼多創客。應該透過政府的職責,企業的推動,個人的創新力,讓生力軍不斷進來。
未來市場會有一段消化沈澱過程。創客將走向小樣訂製、個性化發展。
台灣華盛國際科技公司主要從事電子配件批發,負責人曾韋樺在深圳創業至今四年多,他表示,「腦子裡的創意點子在深圳都可以實現」,這裡有全球最強的硬體資源做後盾,也是吸引創業者的主因。
他不擔心泡沫化,因為市場夠大,跌倒再爬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