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搶救人才 台灣躍起


離開純文字的迷宮,進入圖像的秘密花園!【青春畫報】讓左右腦均衡運動一下!一起來看圖、畫圖、評圖! 什麼是《DFUN》?!是Digital Fun,也是Design Fun。【DFUN設計風尚誌】,一同駕馭這股科技愛美風潮!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3/11 第 2956 期
 
 
  聯合報黑白集 陸客眼中的美麗風景
  聯合報社論 搶救人才 台灣躍起
  經濟日報社論 幸福指數與幸福圖像
  聯合晚報社論 反核嘉年華的浪漫與務實
  民意論壇 福島災區…重建近乎零 災民創傷難平
核能問題/武陵人為何出走桃花源?
珍貴中華隊 照顧要升級
下決心開放 搭TIFA入TPP
 
陸客眼中的美麗風景
黑白集/聯合報
陸客稱讚台灣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在有些陸客眼中,台灣的「大都市」,市容還趕不上大陸的二線城市,阿里山、日月潭亦是見面不如聞名,說來說去,台灣「最美麗的風景」不在城市,也不在山水,只能說「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從某種角度來看,台灣人是最美麗的風景,這也是事實。不過,如果由於旅遊業的惡劣操作,使得「台灣人也不是最美麗的風景」,則台灣還有沒有「最美麗的風景」可言?

觀光局正在整頓陸客觀光的旅遊品質。向有「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吃得比豬差」的惡評,引發「不來遺憾終身,來了終身遺憾」的戲謔之言。這是對台灣人文形象的嚴重傷害,絕對不能代表台灣「最美麗的風景」,自是陸委會及觀光局必須大力整頓之事。

整頓辦法之一是不准旅行社挪用「剩餘配額」;限期內用不完的配額不可移到下次用,就不會使下次的名額過度膨脹,影響品質。再者,訂出「優質陸客團」審查辦法,例如規定午晚餐的餐費合計至少要台幣五百元等,藉此獎優汰劣。

如果任由旅遊業的有些「人」,敗壞了「台灣最美麗的風景」,陸委會及觀光局自不可坐視。應對方法之一,是增加「自由行」的名額。上個月陸客自由行,已經每日平均破千人,最近名額將提升至每日二千人;當局應全力提升自由行的服務與品質,也盼望見到民間開設「自由行」的連鎖平價旅舍。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無論是陸客、陸配、陸生,我們皆應讓他們看到台灣最美麗的風景,這才是台灣本色。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搶救人才 台灣躍起
社論/聯合報
去年六月十八日本報系「願景工作室」特別企劃《關鍵兩年──台灣快轉》系列報導,經由跨國比較,勾勒過去、檢視現在,期許剛剛展開第二任期的馬英九總統,能運用這開始的關鍵兩年,讓台灣恢復成長動力,進而使經濟脫胎換骨。當時我們即明確指出,人才問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青年世代的困境能否紓解,尤是台灣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隨後人才議題逐漸受到朝野及社會各界重視,討論和建議聲音不斷。在這近九個月的時間中,我們也屢見政府官員分析相關問題,包括新任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曾指出,台灣在人才問題上有四大危機,包括人才供需落差、教育體制偏差僵化、人才培育不符需求,及國際人才競逐失利。

政府部門其實並不是不知道人才問題的嚴重性。兩年前政務委員朱敬一在接受訪問時就談到,人才外流不是現在才發生的問題,已經不是新聞了。但他也坦承在研究此議題之前,不知道台灣的人才地圖如此失衡。

也就在兩年前,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等人發表「人才宣言」,呼籲政府研擬對策。總統府也表示人才問題已到了國安層次,馬總統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早在二○一○年底就指示相關單位提出解決方案。行政院則強調,已核定「人才培育方案」,預計投入六百億元的經費,培養國家社會所需人才。

如今兩年過去了,台灣的人才問題卻不見有明顯改善,反而更形嚴重。況且,台灣的人才問題有許多面向,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用不上、留不住及進不來三大部分。其中又以青年世代問題的嚴重性最為凸顯。

環顧全球,青年世代的就業、失業,是個普遍性的問題。根據去年十月世界銀行公布《二○一三年世界發展報告》,全球約有兩億人處於失業狀態,其中七千五百萬人是二十五歲以下的青年。更有報告指出,全球約有六點二億青年人既不工作也沒有求學。比較來看,去年十二月台灣青年失業率為十二•六%,竟是亞洲主要國家中最高者,而對照整體失業率四•一八%,則達到了三倍。這也意味著,在台灣的青年,相對於整體社會更為弱勢。

如果說台灣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是果,其原因來自幾個關鍵。一是過去國家對於產業發展和人才戰略沒有規劃和願景,產業遲遲無法提升,導致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就業需求類別,無法搭配,產學之間嚴重失衡。其次是教改的苦果,早期技職體系的發展,為台灣培養諸多中間階層的技術人員;然而,之後的教改,卻讓技職體系紛紛改制為科技大學,轉而跟普通大學競爭,也讓技職體系的人才出現斷層。

另一個關鍵,就是產業界的態度消極,多半將培養人才的責任推給政府和學校。特別是一些具有指標意義的大企業,通常會喊著「沒人才」、「年輕人不好用」,並對政府或學校提出非常多的批評和意見,以為人才就應該是政府和學校都幫他們培養好,他們只要拿來用就好,但反而沒有具體指出企業該做什麼,好像企業不用負起相當的責任。

誠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關鍵,就是年輕人自我能力的培養。當政府政策面的改善、企業主的心態、教育制度的更新及經濟力提升都緩不濟急時,年輕人如何不被視為草莓族,而主動厚植自己的實力,無疑是解決自身問題的最佳利器。

值此新內閣就任、也是史上最年輕的行政院長上台之際,為了喚起各方再次重視青年問題,並能以更積極的態度和作為面對,本報系「願景工作室」正在連載策劃一年的「為青年尋路」系列報導,希望和台灣朝野各界一起攜手努力,正視並紓解青年世代問題。更期盼,我們的政府和產業界,不要只著眼於解決現在的問題,也要同時往前看,未來十年、二十年,我們的人才戰略是什麼,在未來世界中台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並同時考量人口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變化,提出未來的人才地圖,讓現今台灣人才問題的種種困境有以救治。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幸福指數與幸福圖像
社論/經濟日報
行政院長江宜樺上任後,緊鑼密鼓追蹤「國民幸福指數」編製進度,責成主計總處於今年8月正式公布我國國民幸福指數統計結果;主計總處則快馬加鞭,先後公告我國國民幸福指數國際指標與在地指標。我國國民幸福指數的編製,是否能帶來國民真正幸福,各界高度關注。

根據主計總處所規劃的國民幸福指數國際指標,係採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的的11個領域24項指標,11個領域為居住條件、所得與財富、工作與收入、社會聯繫、教育與技能、環境品質、公民參與及政府治理、健康狀況、主觀幸福感、人身安全、工作與生活平衡;至於在地指標則沿用前述國際指標的11個領域,再另行研提38項指標。

綜覽前述國民幸福指數內涵,絕大部分仍著眼於個人、客觀生活條件的評比,迥異於一般民眾主觀幸福感覺。大家都知道,幸福是相當主觀的感受,很多國家的指標數字不如台灣,但人民的幸福感卻很高。因此,一個值得追求的夢想,以及看到夢想逐漸實現的過程,其實才是幸福最主要的來源。江內閣即將發布的我國國民幸福指數統計結果,似未能具體勾勒台灣社會幸福圖像,如何讓民眾感受到夢想在實現中,貼近社會大眾主觀感受的幸福,是政策往前推進的一大挑戰。

無獨有偶,2月總統府月會,由馬英九總統親自主持,邀請政治大學吳思華校長以「人文創新、共創未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專題演講中指出,要建設創新社會,除了重視科學技術以外,更要建立「人文創新」的邏輯思維,發揚「以人為本、在地創新、共創價值」的理念,方能為社會帶來真正的幸福。具體實踐上,吳校長為台灣勾勒出「社會幸福圖像」、呼籲未來台灣不僅要能創造許多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提供更多具有高成就感的就業機會,還希望擁有一個高度關懷的社會系統,營造高品質的生活環境,這個描述讓幸福的輪廓更清晰。

由人文創新的觀點出發,社會幸福的第一個圖像是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未來的產業發展不迷信新興產業,而是透過跨域技術整合,結合通路與服務,建立自有品牌進軍世界,讓國人感到驕傲;企業增加營收利潤的同時,要能帶動受薪階級薪資改善,讓GDP的成長能與人民生活幸福感同步。

社會幸福的第二個圖像是高成就感的就業機會;要營造能激發創意的工作環境,活化草根力量,搭建圓夢舞台,讓年輕人勇敢築夢,展現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僅讓年輕人有事可做,更可做自己喜歡的事,進而串起創意、創新、創業的價值鏈,創造個人與社會的雙贏。

社會幸福的第三個圖像是高關懷的社會系統;在創新驅動的過程中,應提供弱勢族群更多的照護,避免引發新的社會階級對立,亟需整合志工、第三部門、社會企業與政府治理的創新能量,以追求公益來成就私利,建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祥和社會。

社會幸福的第四個圖像是高品質的生活環境;需盤點各區域的人文與地理資本,將創意元素融入生活脈絡,強化生活、生產與生態的緊密連結,賦予生活新的價值主張,導入生產、消費、創作、展演與交流的複合生活機能,創造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提升居民認同感與自信心,形塑新一代創意園區,打造319個創意城鄉。

綜上所述,人文創新能讓整體社會幸福,並能帶來個人幸福。執政團隊應跳脫國民幸福指數編製的小框架,先給人民一個清楚的未來想像,讓大家有感,再根據整體勾勒的藍圖轉換成具體的指標,如此才能為在地民眾帶來真正的幸福,進而打造台灣成為創新社會與幸福大國。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反核嘉年華的浪漫與務實
社論/聯合晚報
長長的人龍綿延數里,各式反核標語與吸睛的穿著,在酷熱溫度的這個春日裡,將一場公民運動妝點得像是嘉年華。昨天下午的反核遊行創造了歷史,除了人數飆破紀綠,反核的主題吸引了各式各樣身分的公民參與。這真是可喜的現象。

台灣數十年的民主化過程,公共政策已淪為政治的籌碼,許多政策選項都以藍綠為分野進行切割,只要一方贊成,另一方就抵死反對,使政策硝煙密布,難以區辨是非,失去理性討論和選擇的空間。譬如擾攘不已的美牛案、油電雙漲案,及更早的ECFA和陸生三法等,都在政治顏料的塗抹下面目全非。

但反核遊行破除了藍綠的界限,或許真有機會吹響台灣公共政策「去政治化」的一聲號角。公民運動不假政治力就蔚為全民風潮,更嚴拒政黨的插花。此次遊行由幾個公民團體主導,加上文化界與藝人的聲援,遊行群眾的主體是年輕人,與過去那種激憤的受害者、或苦行僧式堆滿壓抑與悲愁的抗議面貌截然不同。這是這場反核運動最浪漫的因素,但最終成敗仍取決於能否將口號化為執行力。

反核的訴求響亮,但台灣的民意是否已無異議地瞄準全面無條件的立即廢核,恐怕仍有爭議,就算在昨天的大遊行裡也不見得眾口一聲。例如民進黨談反核向來意在公投,現在公投的主導權卻落入執政黨手中,而昨日遊行團體也有人嚴拒公投,可見仍有內在矛盾。又例如有人以監督核四為主旨,卻也有人堅持馬上全面廢核。

整體而言,遊行的五項具體訴求,與政府政策並非全無對話的可能。但除了上述內在矛盾,對於如果立即廢核可能引致的能源需求和經濟衝擊,包括排碳上升造成的貿易制裁風險、產業外移等,似乎不在反核者的思量之中。

一場公民運動的成敗,既要有可抬頭瞻仰的彩虹,亦需有能夠踩踏礫地的實踐支撐。停建核四不應是與現實的決裂,而應試圖「登高自卑,行遠自邇」。反核運動若續之以務實的節能承諾,並與政府對話出可行的能源政策與廢核時間表,這場公民運動才能真正繫上光榮的勳章。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福島災區…重建近乎零 災民創傷難平
卓亞雄/資深媒體人(台北市)/聯合報
福島核災滿兩年,媒體呈現的災區現場,多只著重硬體重建工程,進度顯然不如預期,甚至接近零;問題遠比想像複雜。即便硬體工程順利起步,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創傷待撫平。

以垃圾清理為例,核災製造了兩千三百萬噸垃圾,日本政府宣稱一年內清理完畢,但至去年三一一止,僅清除了一百萬噸。筆者請教前日本環境廳次官小林光先生,他說,兩千三百萬噸是日本三十年累積垃圾的量;至於只清除一百萬噸,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清理,能做的做完後就停了」。到今年三一一,累積垃圾的量不減反增,達到兩千六百七十萬噸,災區到處都是垃圾山。

海嘯淹掉的面積近五百五十平方公里,約兩個台北市大。鹽化土壤要再種植利用,須做去鹽處理,較可行的方法是客土至少兩尺深,但這幾乎不可能,到哪裡去找來巨量良質土?哪裡有夠大棄土場堆置移除的鹽土?

災區一百餘公里海岸線的兩千餘漁港全毀,復建進度極有限。財源不足,建那個、不建那個吵翻了天;且漁港位置變了,漁業權也得跟著變,爭議更多。至於遭土壤液化破壞的維生系統管線,至今還未完全確認損壞位置及程度,當然復建進度極有限。

重建經費一年來已膨脹四倍達到五年二十五兆日圓的天文數字,然迄今工程發包量不到一成,且多為橋梁工程;災民臨時屋三年使用期限已沒剩多少時間,永久屋卻還未開工。

硬體復建已夠麻煩,社會面的復原難度更高。災區民眾失業、無田可耕、可借錢的對象全借過了,如今唯一的經濟來源是政府每月合台幣一萬出頭的生活救助金。完全無助的生活環境,加上提供精神輔導的義工全已撤離,災區自殺率始終降不下來。

核災之後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產業被迫縮小生產規模,競爭力大幅衰退,三十多年不見的貿易逆差接連出現;家庭收入更跌到一九八八年水準。

福島核災國際防災專家已確認不是天災,是人禍,因為不認為海嘯可能成災,疏忽海嘯因應措施。日本雖在核電廠抗震有極高的水準,但卻未著力海嘯這一塊,致付出慘痛代價。

防災必須全面,不可選擇性投入。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核能問題/武陵人為何出走桃花源?
龔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三月九日下午,「廢核大遊行」正在進行時,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石守謙在中研院同一時間開講「桃花源:從陶淵明到貝聿銘」。他從南宋趙伯駒與朝鮮安堅的畫,直講到今人貝聿銘為日本設計的Miho博物館,一路探索桃花源的意象在中國和東亞的發展。他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個「誤入仙境」的故事,是塵世間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找一個希望的寄託。這種情懷,舉世皆然,西方也有他們的「烏托邦」。

演講完了,聽眾提問,似乎立即回到了現實世界。有人說,看幻燈顯示的幾幅桃花源畫作,除了茅屋和孤舟之外,似無他物,真到了那種環境,不知如何生活?還有人說,根據陶淵明的原文,那個武陵人「停數日,辭去。」是自己主動走的。他既然到了一個世人嚮往羨慕的「仙境」,為什麼還要離開?

對照廢核大遊行,反核人士顯然也在追求自己「無核的桃花源」。無核當然好,但缺電的日子怎麼過?電價貴了有多少人負擔不起?他們怎麼辦?少電就少經濟發展,增加失業,這些問題怎麼解決補救,都還沒人具體談過。用水力、火力、風力還是核能發電,只是一項利弊選擇的問題,一旦把它上升到道德高度,那就是不許別人講話了。昨天「聯合晚報」大標題說:「反核聲壯,挺核辯護找嘸人?」,社會只有一種聲音,未必是件好事。

核能問題重要而嚴肅,大家應多方向思考及討論,一旦廢核,就應接受那種日子,不要像那位武陵人,進了桃花源又要走出去。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珍貴中華隊 照顧要升級
蘇嘉祥/國政會特約研究員(台北市/聯合報
當今世界上最熱門的單一球類錦標賽,當推足球的「世界盃」;棒球經典大賽是美國職棒大聯盟主導、舉辦,今年才第三屆,影響力一直在擴大;未來將是台灣在國際體壇發光發熱強項,今後應在經典賽的「選、訓、賽、獎、輔」多下功夫,對中華棒球隊的照顧應升級,以「運動產業」理念來處理。

在未來三十年內,台灣球隊要打進足球世界盃幾乎不可能,但「經典棒球賽」會逐漸為世人接受,如今大聯盟積極推廣希望再度成為奧運比賽種類,可望成另一個足球世界盃。

我們的棒球實力還比不上古巴、美國,但在亞洲、大洋洲區數一數二殆無可議,是台灣唯一可和世界匹敵的團隊體育大項。

這次中華棒球隊從組隊、訓練、預賽、第一輪、第二輪都出現承辦的棒球協會有多次行政瑕疵,引人議論,經典大賽是很專業的頂尖職業比賽,棒球協會平常只負責業餘棒球推展,能力是否稍有不足,應該很客觀地自我反省。

帶領職業球團、照顧職業球員要有另一套思維,這支中華棒球隊是我國的珍貴資產,要以運動產業概念管理中華隊才行,像足球世界盃高級賽事的球隊移動,棒球協會要介入安排;球員照顧,不可假手大聯盟人員,參加奧運時中華代表團有旅行社人員隨行,中華隊甚至要有「公關人員」,隨時和啦啦隊互動,照顧加油團,一切都得在賽前有標準行為準則。

職業棒球的領域裡有許多專業資訊、文化與「眉角」(竅門),四年後的棒球經典大賽,我們可直接打十六強,現在就要研究如何以更強的中華隊面對世界。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下決心開放 搭TIFA入TPP
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聯合報
中斷已五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已正式召開。TIFA主要是為美國與其可能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對象國經貿議題之協定機制。早在一九九四年台美雙方即已開始推動。在當時美國仍是台灣最重要出口市場,台灣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欠缺與美國溝通平台的情況下,TIFA對於解決台美經貿問題,降低雙方貿易摩擦以及促進雙邊貿易,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TIFA的復談,對於台灣固然是一大鼓舞,但是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在停頓五年後再次啟動TIFA,不難想像雙方已累積了不少的經貿問題有待諮商,此次會議當然不可能全盤解決而一次到位,未來如何持續並落實TIFA的推動,實應記取教訓避免中斷而重蹈覆轍。

台灣為美國農產品重要的出口市場,在歷次TIFA會議中,美國一直將農業視為優先處理的問題。此次當然也不例外,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豬肉問題。無論是美牛或是美豬進口,都牽涉到我國是否採用與國際接軌之食品安全法規,以及政府如何向民眾有效說明國際標準的可信度。

由前次的美牛問題看,台灣在此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特別是豬肉對國內產業的衝擊遠大於牛肉,政府未來在談判策略、相關政策及配套措施均應力求審慎完整。國內也應理性面對,避免泛政治化。

除了農業問題外,對於美方所關切的其他議題,例如投資、租稅、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及市場開放等,也應妥善處理。

台灣也應利用TIFA積極爭取美方所主導之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近年來,來勢洶洶的區域經濟整合,對台灣產生了極大的威脅。TPP目前已有十一國,日本也有可能在近期內加入。台灣約會有三分之一的出口集中在TPP,未來台灣若是無法順利及時加入TPP,對於台灣的衝擊將會非常顯著。

加入TPP有助於台灣拓展出口空間,不過TPP為一高標準FTA,台灣也必須做好開放市場的準備。首要條件是讓美國及其他TPP會員認為台灣有決心開放市場,推動貿易自由化,並進行制度改革,台灣加入TPP才有可能水到渠成。

台灣如果在自由化態度仍猶豫不決,制度改革裹足不前,立場也保守觀望,未來是不可能得到美方支持而順利加入TPP,冀望利用TIFA加入TPP也將是枉然。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訂閱空中英語教室電子報,送英語秘笈!
說一口漂亮英語不是夢想!現在訂閱【空中英語教室電子報】,就有機會獲得「40天英語聽說秘笈II」或「台灣走透透II」乙本,共有40個獲獎名額!

我們不能等地震來證明誰對誰錯
美國三哩島核災專家證人,關切福島第一核電廠四號機燃料池的狀況,並說明:「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我們不能等待下一個地震來證明誰對誰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