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張部長,富人納稅不能稱為「做功德」


【黑麵的攝影之路】集結專業攝影師黑麵部落格精彩文章,給你最獨到的攝影教學,還有無數的美圖分享。 【會計研究月刊電子報】解讀財務、會計、金融、稅務等趨勢走向,讓你掌握財經專業脈動,開拓國際視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5/06 第324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分配正義 不點不亮
聯合報社論 張部長,富人納稅不能稱為「做功德」
經濟日報社論 房產稅制也該課徵富人稅
聯合晚報社論 風俗厚薄奚自乎:馬家的示範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國民黨的中台危機
家祭鬧場 誰白目不懂禮俗
沈富雄:三反五反…唱衰過頭 無知可悲
停核之後 鋪設能源大道
疫病萬變 科技政策別原地打轉
你賣酒、他喝醉 酒駕都有責
藥癮媽媽 為什麼一直生

聯合報黑白集
分配正義 不點不亮
黑白集/聯合報
這場學運鬧得驚天動地,也觸動了分配正義的省思。「囤房稅」就要啟動,「富人稅」將要開徵。這真叫做蠟燭不點不亮。

學運的反自由化、反全球化是失敗主義,以為關起國門就能不受傷害;但關上門,會使有競爭力者沒有活路,相對也使弱勢者更失去社會支撐。因此,根本之圖是要讓有競爭力者出頭,再回過頭來支撐、拉拔弱勢者。也就是說,以改革稅制來促進分配正義,當然比關起門來讓強弱兩方都一起沒戲唱來得正確。

但是,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可憎可鄙的立法院。過去,別說沒人提富人稅,連一個證所稅也久久端不出來,待端出來又七折八扣,弄得面目全非。請問:還有什麼比股票賺錢應該納稅更天公地道的事?但回憶這個藍綠沆瀣一氣的立法院,一路走來如何為股市大戶護航保鑣?再說,高房價造成的社會不正義已非一日,但連奢侈稅也七折八扣,更連「實價登錄」也竟然遭藍綠勾串修改《地政士法》而欲封殺。請問:這些立委的良知何在?

如今,這個百般阻撓證所稅的立法院,這個想要扼殺「實價登錄」的立法院,面對學運逼出來的「囤房稅」及「富人稅」,除非有人見到棺材也不流淚,否則即恐怕不能不有所回應。這豈不是蠟燭不點不亮?

一方面增加「富人稅」,另一方面也減免弱勢者的稅負。同理,在徵收「囤房稅」時,亦不妨再降低自用住宅的稅率。使強者回饋社會,弱勢得到支撐,這是天經地義的國家治理之道。

有人說「富人稅」及「囤房稅」都是做功德,但都先要從立法委員良心發現,不再媚富欺貧作起。

   
聯合報社論
張部長,富人納稅不能稱為「做功德」
社論/聯合報
立法院財委會日前初審通過「史上最大加稅案」,富豪、股市投資人和金融業等合計一年將多繳近八百億元稅捐。財政部長張盛和稱,繳稅讓全國人民受益,就是「做功德」,呼籲富人樂於回饋社會,不要避稅。

把納稅形容為「做功德」,顯示張盛和的誠惶誠恐,唯恐加稅之舉觸怒富人或企業家,甚至有人可能想方設法避稅逃稅,結果導致加稅計畫一場空。因此,他才善頌善禱地以「功德」及「公益」這類溢美之詞來鼓勵富人納稅,以累積「美德」、「修為」、「福報」等善果來諄諄勸誘。

事實上,把納稅形容為「做功德」,恰恰顯示了三項觀念上的誤導,必須釐清。第一,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無關個人「修行」。第二,政府不僅有「依法課稅」的權力,更有透過「所得重分配」手段以達成國家社會健全發展的責任;愈是有效率的政府,愈能創造公平、和諧的社會。第三,宗教上談「做功德」,講究的是奉獻「心意」而非「財力」,許多貧者做的功德其實更勝於富人;無論如何,政府不能怨怪富人不做功德,卻能懲處他們不依法納稅。

這次財政部提出的「健全財政方案」,透過《所得稅法》及《營業稅法》的修正,一方面向所得金字塔頂端不到○•二%的人課徵「富人稅」,另方面要求近年獲利甚豐的金融業以「回饋稅」之名將營業稅從二%回復到五%,皆具有很強的「所得再分配」精神,堪稱是稅制進一大步。明年起,九千多戶淨所得在一千萬元以上的家庭須繳納四十五%的稅率,可望貢獻九十九億稅收;再加上股票投資人及金融業的加稅,政府一年可增加近八百億元的收入。

然而,在讚揚這次稅制改革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指出:此次加稅,其實只是因應馬總統當年推動「大減稅」引發財政失控後的一次必要調整。若不是近年政府負債累累,若不是富人免納稅的故事四處可聞,若不是近來民間要求「公平正義」的聲浪滔天,這項法案恐怕仍然擱淺在立法院,不見天日。

從六年前的「史上最大減稅」,走到今天的「史上最大加稅」,可見,財稅作為一項施政工具,實具有很強的政策導引效果;稍一不慎,即可能引發嚴重的財政失調或社會失衡。也因此,政府部門對於稅制必須隨時檢視、適時修正,才能隨著社會變化與時俱進,確保財政稅收與分配正義的天平不致傾斜。

進一步說,這次稅政改革,財政部主動將一五二億元新增稅收用於推動薪資階級的減稅,回饋給長年忠誠貢獻國庫的勤勞所得者,即時博得了外界好評;然而,這與其稱之為德政,倒不如說此舉是「戰術運用」動機大於對升斗小民的「體恤」,遑論具有平衡所得差距之美意。包括財政部誇稱這次稅改每年可使「國庫」增收六三三億元,包括張盛和強調增稅的唯一目的是在「穩健財政」,強調的都是政府的「進帳」,而不是政府希望藉此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理想;這點,多少讓人感到遺憾。

我們之所以要提醒張部長不必將富人納稅稱為「做功德」,原因是,財金閣員應把自己的政策視野設定在「為民興利」、「創造均富」的高度,而非只是單純為了「增加稅收」或「平衡赤字」;而在執行上,則要極力追求工具的正當性及手段的合理性及法制化。如此一來,即不必為了少數人的稅務得失,而感到不安。事實上,近年台灣富人因過度減免稅賦而招致社會物議,亦非他們所願;重要的是,政府要能透過稅法的適當修正來彰顯所得分配正義,這也是協助富人擺脫汙名之道。

更必須提醒的是:近兩年,台灣不斷將焦點集中在富豪稅、奢侈稅、豪宅稅等,方向固然正確,卻忽略了更全盤的擴大稅基檢討。例如,最近立委提出「美容醫學」是否宜適用醫療勞務免營業稅等,這類稅政盲點比比皆是;政府若不能隨著時代的演變檢討改進,國家遺失的又何止是稅收與正義?

   
經濟日報社論
房產稅制也該課徵富人稅
社論/經濟日報
立法院財委會日前通過史上最大加稅案,針對富人加稅回饋給上班族、身障者以及採標準扣除申報的家庭與增僱員工、重視研發的企業,各界多予以肯定,也希望立法院能夠儘速完成修法,朝財政健全及縮小貧富差距跨出一大步。

但是如果深入探討當前稅制,提高富人所得稅,對於改善所得分配的助益有限,因為,所得稅制仍無法有效掌握富人持有的不動產相關所得,房產稅制的不公平才是所得和財富分配差距擴大的關鍵因素。根據學者利用財產歸戶資料對奢侈稅納稅人的分析,發現房市短進短出者申報的所得是一般民眾的二倍多,而財富更是一般民眾的二至五倍,這還只是以偏低的房屋評定現值和土地公告地價計算,如果房產以市價或真實交易利得計算,則所得分配和財富分配差距將更為懸殊。

更有甚者,全台個人持有二棟以上房屋的就有150萬人,持有三棟以上房屋的也高達66萬餘人。造成此種囤房囤地的現象,就是因為持有稅負(房屋稅和地價稅)的稅基偏低和資金成本(利率)低,而短進短出房市短期內可獲取暴利,交易利得稅輕微,形同漲價歸私,於是又有龐大的資金繼續囤房囤地,光是抱著不放,就可坐收漲價之利,因此形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惡性循環。

投資客囤房囤地,隱藏供給,製造假性需求,使得我國房價所得比高居世界第一,發生世代剝奪現象,年輕人對買個立錐之地都失去信心和希望;就算利用父母的資助和銀行貸款買了房屋,年輕人也變成房奴,必須節衣縮食,導致總體消費不振,拖累經濟成長,甚至不敢結婚或生小孩,對少子化和人口成長雪上加霜,進而衍生社會福利的財務問題。

因此,租稅改革的當前急務,就是在房產稅制全面推動「富人稅」,我們具體建議如下:

第一步就是針對囤房族課徵囤房稅。對於住家用房屋,非自用部分提高並適用累進稅率,並優先調高稅基。至於非自用之定義,宜由財政部統一規定,建議以每一成年人一戶,且無出租及無營業之住家用房屋為基準。

其次,在房屋稅方面,參考台北市和新北市的「豪宅稅」作法,要求各地方政府優先調高都會區高價住宅的地段率,財政部也應將已30多年未調整的「標準單價」全面調整,合理拉大豪宅與一般住宅的房屋稅差距。此外,豪宅的公告地價也應優先調高。

第三,針對多屋族買房購地,應參考星、港買方印花稅的作法,納入奢侈稅或提高契稅,以遏止繼續囤房囤地的企圖。

第四,利用財產總歸戶資料,對於多屋族出售房產的交易,加強查核其真實交易所得和租賃所得,提高推計率。綜所稅的房貸利息扣除額應排除非自用住宅部分。

第五,繼承遺產之土地部分有必要課徵土地增值稅,以免財富集中,但為避免重複課稅,可以考慮將遺產稅用於抵減土地增值稅。

第六,預售屋是炒作房價的元兇,有必要納入奢侈稅,並在實價登錄上務實調整作法,提高揭露率,做為實價課稅的依據。

最後,當然是馬上對房產交易利得實施「實價課稅」。在不修憲,也不必將房屋稅和地價稅合而為一的前提下,可針對實價登錄實施後的第二次交易實價課稅,土地增值稅可以抵減。

以上的改革,並非財政部的單一責任,地方政府過去大多不積極提高房屋稅和地價稅的稅基,而徵收率又從低訂定,應該對房產稅制的不公平負最大的責任。財政部應該訂定獎懲機制,對於財政努力欠佳的地方政府課予更多的責任。

目前社會上普遍支持課徵富人稅,在民氣可用的當下,速推房產制稅的富人稅,相信可使得房價更趨合理,縮小財富差距,消除民怨,並改善財政,更有利於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這種稅改不必附帶減稅,正是名副其實的回饋稅!

   
聯合晚報社論
風俗厚薄奚自乎:馬家的示範
社論/聯合晚報
不管國人對馬英九總統的施政有什麼評價,第一家庭為秦厚修治喪,展現處理家務事的低調、儉樸態度,確實建立了典範。

公眾人物家庭的婚喪喜慶,向來是民眾茶餘飯後話題;豪門聯姻、世紀婚禮、政商人脈…,這些字眼也是八卦媒體炒作的焦點。從李登輝到陳水扁擔任總統時期,第一家庭包括姻親的一舉一動皆受光環籠罩,動見觀瞻。

但這次馬總統處理母親喪事,不發訃聞,辭謝花圈花籃,只有家祭沒有公祭,而且短短四天就辦完。其做法不僅以公眾人物來說堪稱低調,即便以一般民眾標準,也算是極其簡單。誠然每個家庭因經濟背景、宗教信仰或個別因素,對婚喪事務的處理風格各有權量,無須以齊一標準責求。但總統家人選擇對人力物力耗費最小,對外界打擾程度最低的方式治喪,確實讓人看到不一樣的第一家庭風範。

這次馬家的低調,有人批評過於簡單,甚至質疑是否故意博取美名。但從九年前馬總統處理父親馬鶴凌後事,到後來女兒馬唯中出嫁,可看出此一低調作風確實就是「馬式風格」,很符合馬總統一貫公私領域分開處理的態度。

就在第一家庭竭盡所能表現自制之時,不可思議的是,秦厚修喪禮中竟有民進黨民代前來鬧場,批馬家不盡人情不懂禮俗。「禮俗」者,不外人情義理。在送秦厚修最後一程時,馬家人哀痛之情溢於言表,任何旁觀者皆可感受其失親之傷痛。這其間豈有以「傳統禮俗」為名可由外人置喙之處?

馬總統不少政策作為,都招致「父子騎驢」的批評,不管怎麼決定,都有不同的聲音傳出。在民主社會,這是身為總統必須面對的現實;但政治不能泯滅人性,假如不同政治立場者拿長輩後事來做文章,展現的是什麼水準的人格和用心?

馬總統一家人最悲慟之際,選擇如此低調處理母親後事,不僅展現儉樸家風,對社會也有示範的效果。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台灣當前的社會氣氛中,動輒被指為「掌權者」而承擔各種責難的馬總統,簡約自抑處理家務事,值得國人尊敬這樣的作風。

   
民意論壇
聯合筆記/國民黨的中台危機
游其昌/聯合報
北藍南綠的現象已經是台灣政治光譜的常態,因而決戰中台灣成為兩黨角力的重要目標,偏偏最近幾次國民黨初選結果,當家的副縣長都輸給了黨內的挑戰者,讓年底國民黨中台灣選情益加險峻,也暴露出國民黨在中台灣經營無力的危機。

國民黨彰化縣縣長初選由立委林滄敏出線,打敗副縣長柯呈枋,柯陣營質疑民調不公,訴諸司法保全證據,但恐難改變國民黨依程序提名林滄敏的結果。雖然選前卓伯源縣長力挺柯,反而激起在地政治力量反彈,埋下了初選不利的種子,更預視了年底選戰不可能挾執政優勢動員力挺,會讓國民黨在彰化一役打得辛苦。

同樣的,苗栗縣副縣長林久翔初選輸給了立委徐耀昌,雖未必會危及國民黨在苗栗的執政優勢,但也說明了縣長欽定候選人得不到地方的支持,雖然劉政鴻縣長選後說,國民黨沒有分裂的本錢,但基於地方派系的現實考量,要讓劉在年底選戰如何為黨奉獻,恐也太昧於常情。

卓伯源和劉政鴻都曾因重視藝文活動,重塑地方形象等作為受到肯定。然而,卓伯源因為兄弟卓伯仲涉弊官司糾纏,讓他由「台中市長接棒人」的政壇雲端跌到谷底;劉政鴻光是應付大埔案爭議就灰頭土臉,再加上弟弟劉政池陽明山竊占國土案,更是在野黨抨擊焦點。兩位縣長雖說都為兄弟所累,但無法約束親人「藉勢藉端」行徑也是事實,勢將成為國民黨地方執政評考的負債。

台中市長胡志強的久任包袱眾所周知,更可慮的是,舊台中縣的地方派系對國民黨的反彈,讓胡市長上次選戰險些落馬,這一回更會利用選情告急,向中央爭取有利的政治籌碼,偏偏黨中央權力與能力弱化,既無舊人脈能仰仗,也無新資源能供應,多數參選人都有「黨中央在那裡」的疑惑,與黨切割的政治人物越來越多,也讓國民黨在地方力量越來越虛浮。

即使是雲林,國民黨推出前縣長張榮味之妹張麗善挑戰綠營,頗具實力,卻面臨派系宿敵許派許舒翔的挑戰,重演八年前國民黨派系分裂,讓蘇治芬從中取利的歷史。雲林如果無法翻盤,國民黨一旦彰化守不住,台中再易幟,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六都勝三都,跨過大甲溪」的宏願就將不是句空話。

尤有甚者,藍營過去在中部地方派系關鍵調人是立法院長王金平,如今馬王關係惡劣至此,要如何請動「永遠的國民黨員」王金平再挑大梁,誠然是嚴竣考驗。不過,為二○一六共同利害計,國民黨內能否捐棄前嫌,共赴黨難,左右著中部這一局的走勢,也左右著國民黨命脈,這一點國民黨人心知肚明,畢竟誰都輸不起中台灣。

   
家祭鬧場 誰白目不懂禮俗
趙秉慧、孫亦文、林澤、高文文/聯合報
趙秉慧/科技公司經理(台北市)

馬總統母親病逝,馬家一切從簡,不發訃聞,不設靈堂,但民進黨立委陳歐珀,未受邀請,竟直闖馬總統母親停靈處,看到未設靈堂,既沒準備禮簿供貴賓簽名,家屬也沒出面招呼、答禮,更不設香堂,致意後又沒淨水池讓貴賓洗手,發脾氣說「當了總統也要懂禮俗啊!」

我的天!這就是我們的立委嗎?一國元首當然可以設靈堂、發訃聞,甚至收禮台,搞得風風光光。但是,馬總統不是這種人,以他的教養,他做不出來!他不忍心勞動大家寶貴的時間,更不喜歡給部屬藉此拍馬表忠機會,馬總統有什麼錯?

陳歐珀不知自我反省,怪罪總統不懂禮俗,世間鮮有此等好歹不分之事!讓人不禁懷疑根本就是想要來一場踢館式的政治秀!

孫亦文/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立委陳歐珀前往馬總統母喪家祭現場鬧場,還批評馬家「不近人情、不懂禮俗」。其實,不請自來、強行致意、胡亂批評喪家、不尊重家屬辦喪事的方式,才是真正的「不近人情、不懂禮俗」。

總統母喪既然早已決定不發訃聞、不設靈堂、不舉行公祭,國人就應尊重。

在現代社會,要表達悼念和關懷之意的方式很多,可打電話、傳簡訊、寄郵件,身為立委更可透過媒體表達,那有硬闖現場的道理?陳歐珀的行為,除了作秀之外,還能找出其他理由解釋嗎?

總統和家人正為失去至親而傷痛,竟也有人在網路上借題發揮,用尖酸刻薄的文字發表不理性的言論譏諷總統,實在不夠厚道!盼望國人能設身處地、多點人性,多為他人著想,別讓良知泯滅在仇恨之中。

林澤/教師(台南市)

馬總統母親過世,聲明不發喪、不公祭,但民進黨立委陳歐珀硬是跑去要致意弔喪,還抗議喪家禮儀不周。面對輿論撻伐時,這位立委還硬扯其「智者堅持、勇者無懼」,出生於歐珀颱風襲台時期,所以不怕風、不怕雨。但筆者狐疑,智者會傻到連家祭、公祭都分不清楚嗎?

簡單而言,至親關係的家屬就是參與家祭,而民代、公司機關與鄰居朋友等等都是安排在公祭。

這種基本常識想不到連這位「智者」立委也不懂,喪家沒有舉辦公祭還硬要弔唁,犯了「死者為大」的大不諱眾怒之後,居然還大言不慚其內心坦然。

這次的家祭鬧場行徑真是蠢到不行,作秀踢到鐵板了!

高文文/公(新北市)

馬總統母親治喪敬謹簡約,不辦公祭。沒想到,立委竟執意前往致意,還「溫柔建議」應有人接待、引導獻花、捻香或鞠躬、設題名冊,「台灣民俗都是這樣」。

舉國皆知,馬總統簡約要求,大概就僅剩「一家人」的事了,因此沒有其他政治人物會白目到故意去踩其底線。立委非但不懂得尊重喪家決定,還搬出似是而非的大道理。自以為是的心態,迂腐庸俗的思想,獨斷鴨霸的建議,嚴重擾亂馬家追思清靜,這不叫鬧場,什麼才叫鬧場?

   
沈富雄:三反五反…唱衰過頭 無知可悲
沈富雄/前立法委員(台北市)/聯合報
一年還沒過半,幾乎可預知今年的年度代表字,很可能不是「亂」就是「反」,三反五反,這也反,那也反,一波反了又一波,「反」落實在行動就是「占領」,呈現在口舌就是「唱衰」。大家爭著反,生怕反得不夠徹底,會背離了主流,跟不上時代。

媒體是「反」的始作俑者、鼓躁者,也是跟隨者。唱衰得不夠猛,報紙賣不好,謾罵得不夠凶,怕觀眾轉台,大家奉行的是自由市場商業導向,只是唱衰過頭了,卻難免捅出了一個大烏龍。

上周四外電報導美國華府卡脫研究所委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韓奇教授的研究結果,公布了「二○一三全球痛苦指數」,台灣在九十個被評比國家中位居第八十八,痛苦指數為六•一三分。

好了,當晚的電視政論節目,名嘴們果然口沫橫飛,比手畫腳,大大數落政府一番,次日除了聯合報,各大報的處理更是令人跌破眼鏡,某大報說台灣因失業率而在悲慘國家中上榜,另一報更誇張,直言「失業率高,台灣人民很痛苦」,最後「痛苦」兩字還特別套紅。

殊不知,全球兩百多個國家中只有九十個國家進榜,是因為其他一百多個國家連受評比的四個基本數字都付之闕如,因此能進榜應視為國家「夠格」,是否悲慘,應檢視與其他八十九個國家的相對排序,台灣排名第八十八,是倒數第三,也就是在「不痛苦」的排名上高居全球第三。

至於我們輸給誰呢?原來這份報告的計算公式與傳統公式不同,除了失業率加上通膨指數外,多加了借貸利率,再減去一個人均GDP的百分比變化。日本高居第一,比台灣低○•七二,這可能是低通膨、低利率的雙低效應,再加上「安倍三箭」對GDP的輕微刺激效果,其實「雙低」是日本失落廿年的苦果,安倍想盡方法拉抬而不可得,通縮之痛,何樂之有?至於名列第二的烏茲別克除了近年盛產石油以外,有何神奇之處就不得而知了,我只能說有人願意移民烏茲別克,我出旅費加第一年的生活費。

不僅如此,我們如果稍微自我膨風一下說:台灣是全球最不悲慘的國家也不為過。

為何媒體會離譜到此一地步?也許是唱衰慣了所呈現的膝蓋反射,也許這幾年媒體英才流失太多,留下的不過爾爾。至於跛腳的政府為何不趁些宣揚一番,那只能說是遲鈍加無能了。

   
停核之後 鋪設能源大道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系副教授(台北/聯合報
政府宣布核四停工,儘管為下一代或繼任政府保留了選擇的空間,但此時我們可能更期望政府能實際著手為台灣的未來鋪設一條能源大道。

該有多少基本負載?風和太陽等再生能源最常被詬病的一點是其斷斷續續,無法滿足基載的需求。其實當今的電力系統真正需要的已非基載,而是具彈性、能夠很快調配的電力。目前我們所依賴的集中、超大型發電廠,即便在理想的情形下,也都須一啟動便以接近全容量運轉供電。而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卻可將傳統的發電需求大幅壓低,並搭配可調度的燃氣渦輪機供電,深深的切入基本負載電力。而為了負擔這類預留發電容量,電力市場將需重新設計。

風電也受到反對?大型風力電場受到像是苗栗苑里居民抵制,是典型「不要在我家後院」的鄰避主義現象。徹底化解之道在於讓人民也有機會成為供電和賣電者。

由於傳統的電力都集中來自大型發電廠,供電和賣電也都掌握在像是台電這樣的極大公司手裡。再生能源則提供了一個將發電、供電權移轉到許多小發電者手上的機會,為公民和社區提供了一個參與的機會。比如說,當年德國的Druiberg風電園區,地方上也對其潛在衝擊表達高度關切。然待他們也參與投資的風機豎起並轉了起來,人們甚至變得樂於見到讓他們獲利的風機葉輪快速轉動,而接下來的持續成長也就順利多了。

常聽到一個說法,不用核電,電價會變得太貴。有無這類影響,可從廢核並轉向再生能源前、後的電價看出。和台灣相近,也維持傳統能源組合的美國,於一九九五至二○一二年間電價上漲百分之四十四;同期間,靠著一整套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搭配為基礎的德國,電價上漲百分之十六。此外,德國的工業批發電價在二○一二和二○一三兩年內下跌近百分之三十,來到近八年來新低。

由於傳統能源價格持續上揚,以傳統發電為主的電價也勢必持續攀升。不難預見不久的未來,將只有及早積極進行能源轉型的國家,才能在未來穩住其能源價格。美國能源部的「透明成本數據」顯示,岸上風電的成本已大致和天然氣、燃煤及核能發電的旗鼓相當。

完全廢核之後會需要進口電嗎?常聽到的說法是:德國自己廢核卻向法國進口核電。但從數據可看出,德國即便二○一一年在一周內關掉了八座核電廠,仍一直是電力淨出口國。而且以其充裕的發電容量,未來仍很可能持續輸出電力,靠的便是以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用於過渡階段的化石燃料,來取代核電容量。

不用核能只好靠火力,二氧化碳也跟著回升?其實,在用電端積極提升能源效率與節能,便可有效降低能源需求。同時,在發電端提升能源效率並積極引進再生能源,也可在不增加火力發電容量的前提下,填補關閉核電廠所形成的缺口。如此也可在經濟保持成長的情況下,降低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與空汙排放。德國自一九九○年來的數據呈現的正是如此趨勢。

另一常見的說法是再生能源不穩定,會降低供電系統的可靠性,而可能逼產業外移。事實上從整個歐洲來看,再生能源的擴充與電力的可靠性之間呈現正相關。

   
疫病萬變 科技政策別原地打轉
金傳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台/聯合報
上月H7N9兩病例入台,加上H5N2病毒在台禽類流行十年以上,及最近多國攀升中東呼吸症候群病例數,警醒科技政策須與時俱進。於新五四後,此刻特需勵精圖治提升科學,開啟傳染病合作新時代。

我國遷台後的科學發展,舉步維艱,幸國科會的科研計畫是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雙軌,而科學月刊三十多年耕耘科學教育,已啟迪民智。然許多缺失若不改進,傳染病流行不但易引起恐慌與經濟衰退,更降低年輕人的發展空間與喪失國際影響力!

二○○三年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ARS)流行,重創台灣、新加波、香港、越南、多倫多與中國,惜此病原卻由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香港大學、加拿大國家微生物實驗室及德國漢堡熱帶醫學研究所四單位發現,三個月後,成功平息此流行;這提醒我們:一國的科學研發,必須平時備妥新興傳染病流行「前」的戰鬥力,與解決問題能力,摒除往昔的恐懼以對。

二○○九年墨西哥新型H1N1流感流行,美國疾管中心科學家迅速提供全球實驗診斷法;二○一三年中國疾控中心快速分享H7N9病毒株,也彰顯地球村的科研必須共謀全球人類健康福祉。

惜我國傳染病教研人物力資源弱,海峽兩岸傳染病科研經費在台去年僅十個計畫!田野傳染流行病學師資培育與研究多年不受重視,又缺整合,需各醫院申請倫委會,緩不救急,降低外國來台合作良機。去年全國科技會議未談科技部的組織、功能及未來方向,至今尚未見吸引傑出年輕人才的突破作為。反觀新加坡領導者時有憂患意識,警覺須自尖端研究、新穎科技及企業化做法,才能永續繁榮。西元二千年新加坡大膽展開「生物醫學科學」計畫,系統化整合資源,拓展新方向;如新加坡大學與美國杜克大學合辦新興傳染病研究所學程,整合新國醫療中心,吸引國際大師、生技產業,成功栽培有志傳染病研究的年輕傑出人才。

我國的科學發展首應有明確的哲學觀,尤其科技需與人文科學、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期能對國內與國際社會更大貢獻。其次是科研計畫須鼓勵探索「未知」的新穎想法,捐棄力求論文篇數的短視成效;科技部也須培養跨領域的科技政策將才,如李國鼎以無私奉獻凝聚人才,整合社會、企業需求與學術研發,消弭功利主義,推動更長遠而整全的策畫。如北歐國家串聯化學、氣候變遷與政策評估探研,令人折服;新加坡整合基礎科學、臨床與公衛防治眼病研究已厚惠亞洲眼睛健康。台灣的科學發展政策須更腦力激盪著眼未來問題(如能源、水資源、災害防治等),整合資源,審慎負責跨出每一步。

於瞬息萬變時代,科技政策須集思廣益,最重要是要發揮台灣特有優勢,而非在已知知識桎梏原地打轉!因此科技部須資助年輕學者推動新穎藍圖,獎勵秀異者至海外頂尖研究室拓寬識見與研究實力,妥用民間團體以提升國民的科學思考、態度與新觀念,主動聯繫衛生部國際合作處等部會,闢外資源,眾志成城,發揮最大貢獻力。

掀起年輕一代更多拓展抱負的機會,是領導者最重要的責任。

   
你賣酒、他喝醉 酒駕都有責
王幼玲/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聯合報
五月才過去幾天,就接連生酒駕肇事的嚴重車禍。一日台中一場酒駕車禍,造成一名資優生顱內出血昏迷;三日台南一名女子酒駕則造成後座五個月大的兒子及兩名友人不幸死亡。

酒駕的新聞幾乎天天都見諸報端,警政署每月公告酒駕肇事死亡人數卻都比去年同期減少很多,四月廿三日在國民黨中常會上,馬英九主席宣布,去年酒後駕車肇事也比前年減少一三一人,今年一月到三月酒駕死亡人數,比去年同期下降四成。酒駕防制績效顯然非常顯著。

但是這樣的數字績效可以反映酒駕肇事的實際狀況嗎?因為警政署以車禍當場死亡者為計算標準,無法顯示酒駕肇事死亡的真實人數,舉今年第一季為例,警政署公布的酒駕死亡人數是五十六人,但是在廿四小時之內死亡者總計有八十三人,更何況還有的受害者是在廿四小時之後身亡的。去年一整年,因酒駕肇事傷亡的人數是九五二七人,平均每一天有廿六人受害;我們擔心馬總統滿意於經過美化修飾過的數字資料,而忽略還有許多其他防制工作需要深化推廣。

去年六月提高酒駕的刑責,酒測值超過○•二五便以公共危險罪移送,使去年一整年因不安全駕駛而入獄的人高達七○三八人,防制酒駕光靠「嚴查重罰」只能達到治標的效果,要從源頭開始。許多國家課以販賣酒類的營業場所及商家不能賣酒給明顯喝醉及未成年者的責任,甚或日本立法將酒駕同車及提供酒類、車輛者負有連帶的責任。

在台灣,菸酒販賣業者並沒有被要求必須接受販售安全課程的訓練,也沒有積極的資格要求。在美國,餐廳酒吧及便利商店及賣場的服務人員,都必須接受三至五小時的職前訓練,學習相關的法規,認定醉酒程度及販酒人員的處置,必須取得才能執業。台南發生三人死亡的酒駕事件,一群人就是約在某超商飲酒聚會,如果有酒駕同車及提供酒類營業場所須負連帶責任,而超商服務員也有足夠訓練來處理預警,也許就不會發生悲慘案件。酒駕防制惟有形成全民共同責任,提高販賣酒類場所的社會責任,才能根本防範酒駕。

   
藥癮媽媽 為什麼一直生
周涵君/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聯合報
已經兩年了,我不知道在公聽會上和研討會上說過多少次:「在現在大家都不敢生小孩的同時,監所內外藥癮者小孩的數字是拚命直線上升,而且每個孩子的爸媽都不同,孩子能跟著媽媽進監所服刑是幸福的,多少孩子現在都在危險情境中。」像王昊媽媽被逮時又身懷雙胞胎的例子,早已經是意料中的事。

藉此,要回答王昊姑姑痛心的問語:「我感覺我要崩潰了,這女人問題最大,不養不教只知道生」、「為什麼我永遠在幫她收拾爛攤子?她製造無辜的孩子,我永遠也救不完?」

因為吸毒,做什麼事都不知道,當然包括懷孕;為什麼不墮胎?不是因為捨不得肚裡的孩子,而是每天為追毒品都已心力交瘁,哪有時間管孩子一天天在肚裡長大;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幸被抓,檢察官和法官通常會看在肚裡孩子的份上,讓母親不用入監服刑。

結果呢?在肚裡有一餐沒一餐、整天吃到的也是毒品,生下的孩子會健康嗎?又有幾個像王昊有崩潰的姑姑會收拾爛攤子?隔代教養算好了,就因為一個家人在吸毒,多少家庭就跟著毀了!我們現在的毒品問題,已經不是抓到藥頭、逮到毒品來源…,記功嘉獎就可以的事。我必須說,還有永遠抓不完,永遠都是天文數字的犯罪勢力在後面。

不能再空耗我們的行政資源在選舉上,執政黨做得好,人民自會給選票;做不好,一定換人做。當街造勢,不如低頭做事;肚虛善狡辯的政客,一定比不過誠實有理念的前線工作者。監獄已經大客滿,抓了就關,一關就是二三十年,不然就槍斃…,讓社會只剩好人,如果能做到,我手腳都投您的票。遮住眼、生生氣,不表示問題解決了;有魄力的長官,應該是勇敢面對問題,找出一群不光只有學歷光環,還要有經驗、有膽識的智囊團,否則,毒品正一步步摧毀我們的家庭、我們的下一代,王昊和八歲女童的故事,還會複製再複製,一直到你我身邊的小孩。

   
中國買台真相
太陽花學運,讓台灣人對兩岸往來的疑懼,端上了台面,民眾擔心中國勢力步步入侵,將讓台灣喪失民主與自由。然而,中國早已用強大的兩岸團隊,發動對台統戰攻勢。

男友牛仔褲 不羈的性感
春夏時節到來,本季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流行單品?此次先從「下半身」時尚開始看起,不管你是喜歡露腿、穿裙裝、又或者是非長褲不穿,都可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單品。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