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欣賞 | | 思潮的刻度 施並錫繪畫編年解碼 文/李欽賢 2014年施並錫大型編年展呈現了一路走來的創作脈絡,反應出凡肯用思想下筆的藝術家,絕對與時代潮流、社會環境、在地民族性有所連動,且都會活生生地投射到他的畫布上。因為施並錫用心觀察台灣現狀,折成主題內面的張力,他除了巡禮台灣山河之外,也不斷直訴台灣大地、社會的沉痛,每一階段性畫作,即代表各時代思潮的起伏 此回施並錫「彩筆誌」大展中,略分五個時期,筆者試圖解讀每一時期背後的台灣現象。 一、萌芽與掙扎 施並錫高中時期的水彩畫,已呈現出嫻熟的寫生技法,樹叢、倒影、古厝等員林一帶的風景,啟動他摸索藝術生發的萌芽。作品介於1964年至1967年之間,他的啟蒙老師是員林水彩畫家張煥彩。此期間,工業化尚未入侵員林;台北文化圈已湧進一波西潮趨勢之際,施並錫也考上了師範大學美術系。 1960年代末,台灣知識青年腦裡彌漫著存在主義,似乎也成了當年大學校園的時尚,大家爭讀沙特(Jean-Paul Sartre)、卡繆(Albert Camus)或王尚義的著作,卻也帶來化不開的人生謎題。對於存在主義雖然一知半解,卻也影響了施並錫嘗試走出傳統水彩的風景—初探脫逸的筆觸,亂中求序的肌理,以及純粹光影的變奏。色彩是晦暗的,造型是自由的,感情是浪漫的。 試舉一幅描繪師大校園的學生時代作品來說明,一進校門即見的紅磚古樓,被施並錫處理成暗色層次的心象風景,他敏感的心思似乎已領悟到繪畫不單是求美,而是要如何求變的心理交戰。 全文未完,更多文章請到典藏《今藝術》。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