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成功人士,究竟在成功的過程中吃過多少苦頭,很少人真正理解過。輔導過上萬家企業的日本企管顧問大師神田昌典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曾經走過同樣的路,這一切並不是巧合。他也提出一個概念:沒有人能只帶著成功全身而退。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會碰上許多暗藏的地雷。這些地雷可能是財務、人事、競爭對手、市場危機等,但是最大且最容易被忽略的危機卻往往出現在成功者的家庭,例如︰另一半外遇、夫妻感情降至冰點、子女或父母患病、在事業如日中天時遭逢重大意外。 的確,世人所看到的成功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事業成功了,然後呢?他們在職場上加班、拼命,但那些犧牲與妥協開始展開反撲,很多成功者不見得能夠跨越這些危機,事業成功反而變成一種陷阱,踏進去是幸還不幸,沒有人可以論斷。
為成功與卓越犧牲
來談談更貼近我自己的經驗作為例子。好幾個月前,某天我正聽取例行健康檢查報告,醫師告訴我被診斷出患有巴氏食道症,並以特急件幫我安排再照一次胃鏡。我察覺狀況不妙,回家以後,我做了所有人都會做的事──上網查遍所有關於巴氏食道症與食道癌的資料,然後越來越沮喪,幾乎不敢相信這件事會降臨在我身上。食道腺癌有50%發生率是由巴氏食道症演變,而巴氏食道症患者得到食道腺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30∼40倍。我發現我的情況和食道腺癌的症狀非常相符,而且還得知這個病的發病速度快、存活率低。
原本充滿自信的我,認為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頓時好想無辜又痛苦的大喊:「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我才37歲,職涯高峰正要開始,卻感覺大好前程沒了。但仔細想想也不得不承認,為什麼不是我?本來就該是我啊!
長時間加班工作以及不按照固定時間正常吃飯,是我們這種中小企業事業家、創業家的寫照:早餐中午吃、中餐下午吃,因為壓力大,又常在晚上加班後暴飲暴食;辦公室到了晚上11點仍燈火通明,即便回到家也掛記著工作的事;因為隨時都有很多事情必須思考,為了激發靈感、保持工作情緒,一天好幾杯濃茶、咖啡已經成了習慣;上一次「在家吃飯」不記得是什麼時候的事了,食安風暴下不知道已經吃了多少壞油和壞東西;從事一天睡不到5小時的自殺式行為,有時候送小孩去上才藝課,自己在等待過程中累到在車上小睡,連孩子都問︰爸爸為什麼那麼愛睡覺?
一度,我非常享受處在這種「忙碌的成就感」裡。如同哈佛商學院教授泰瑞莎.艾默伯(Teresa Amabile)將這種現象稱為「進步定律」(The Progress Principle),意指一個人工作表現優異,就會讓他願意投入更多(時間、精神、健康等),取得更多的「小贏」,然後每天都活在滿滿的成就感裡。
聽起來很不錯,不是嗎?短短2年內,我從上班族變成中小企業的老闆,公司從2009年起每年營收都成長2、3倍,達到接近1億元的營業額。我覺得人生真的非常美好,我努力、獲得讚賞、擁有成就,人生有什麼比這個更正向、更美好的呢?
人真傻,後來我才明白,為了成功與成就犧牲掉的人生,不值得鼓勵。
聰明工作取代努力工作
雖然當時還在等切片細節、討論治療方式,但我突然領悟,天啊!我怎麼沒發現,這種獲取成功的方式有多麼不穩當?想到家人,想到孩子才5歲、8歲,想到為了花時間跟客戶吃飯推掉跟朋友相處的聚會,恐慌與後悔席捲而來,用這方式換得一點成就根本不值得。如果為了成就大事業,生命要縮短幾十年,甚至措手不及地終止,我想,換做是任何一個人,都寧願選擇從頭到尾「一事無成」吧。
這次事件,替我的職涯按下了短暫的空白鍵,也促使我仔細思考個人與公司團隊的工作方式,我們真的需要那麼長時間的加班嗎?有沒有更高效率完成工作的方式?我們當然要努力工作,但更該學會聰明而有效率的工作。
永遠比行事曆快一步
以行銷與網路產業而言,米斯特六公司員工平均8∼9點下班,已經算早。而既然無法扭轉整個產業的常態,就更考驗團隊工作效率。
我自己的習慣是,運用及時而公開的雲端行事曆管理每日行程與工作,米斯特六的員工可直接透過行事曆確認並預定我的行程,知道何時可以找我討論事情,什麼時候我正在做不想被打擾的工作,例如︰規劃公司策略、進行重要會議。
然後,我漸漸開始習慣「永遠比行事曆快一步」,因為當所有事情都先做好、準備妥當,就不用每天花時間追趕進度。畢竟明天有明天的事,下星期也有下星期的行程,將事情往後推延,只會造成效率不佳,然後一天又一天地拉長加班時間。「今日事今日畢」雖然是非常老套的概念,真正實踐卻需要強大的意志力與執行力。
優先消滅小事和瑣事
先完成工作清單中可以立刻處理完成的小事和瑣事,例如︰回覆電話、確定某個約會,是我每天進辦公室後的首要任務,所以我早上的行事曆通常會比較滿。因為米斯特六的上班時間是上午10點左右,這個方式不僅有助於減少工作清單上的項目,也可以在中午前把雜事處理完畢,下午的時間留給需要較長時間專心執行的工作,例如︰完成一份演講簡報、撰寫一篇文章。此時我習慣不接電話、不上網、也不收email,讓自己處在一個封閉的狀態,專注完成工作。
先把小事和瑣事消滅,會讓今天的工作看起來簡單很多,而且比較不容易在進行重要工作時被雜事打斷。
3台電腦+雲端工具
整座城市都是辦公室因應工作特性,我分別在公司、家裡都有電腦,另外加上一台隨身筆電跟我到處跑,名符其實整座城市都是我的辦公室。
而行動辦公室的概念確實能有效運用零碎時間。例如,我們的團隊經常需要拜訪客戶或參與外部會議,有時候塞在計程車上的時間都能好好吃一頓中飯了,隨時利用通勤時間辦公,處理或交代一些簡單的事情,一天累積下來節省的時間非常可觀。為了讓資料能和人到處跑,雲端工具如Dropbox會是非常好的小幫手,可隨時隨地存取需要的資料。
員工加班 老闆睡不著
我想強調的是,當老闆可以身作則,員工也會比較容易接受少加班高效率的工作模式,而不落入「反正老闆那麼晚下班我也不敢提早離開,那還是慢慢做好了」的延宕惡循環。
別以為員工在公司加班,老闆在家翹腳看報紙樂得開心。好幾次當我知道有員工在公司熬夜趕工,就算已經下班回家,還是掛念著公司,根本睡不著。員工挑燈夜戰的品質不佳、隔天上班的情緒不好,老闆得花更多時間調整、安撫,對於工作效能而言,絕對是一件CP值超低的事。
更何況,時常需要加班的同仁絕對不會久待,對公司而言,尤其是米斯特六95%的成本都在於人,這樣的人才流動是不利的。人才不能蠟燭兩頭燒,應該細水長流,才能長久。
為了鼓勵員工盡量不長時間加班,平衡工作與生活,米斯特六在分配員工工作時摒棄「你行我就多給」、「能者多勞」的方式,落實「平均給量」概念,只要有能力將工作完成,當然可以不加班甚至提早下班。同仁若需要加班,也絕對先詢問原因,協助提供解決的資源與辦法,並且盡量將工作分攤在平日完成,假日讓員工好好休息,更嚴格禁止下班時間用LINE 談公事。
學習放手下台 及時累積幸褔
有人說現代年輕人越來越懶散,我卻認為現代人的危機是「太努力」。對於這一點,我的建議是,渴望成功的職場工作者們,別一頭栽進工作拼命,必須用對方法,小心別跳進成功、成就的迷思與陷阱。同時,及時累積真實生活中的幸福。
舉例來說,我每周日都固定帶孩子出去玩,進行驚喜的「神秘之旅」,還拍影片留念;我有些朋友,每天都會花分鐘跟長輩打招呼請安。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累積起來,卻成為一種巨大的幸福感,勝過總是說︰「等我有空,就帶孩子去旅行」、「等我忙完,再花時間好好陪爸媽」,最後終究沒有實現。
在成功的路途中,的確有許多令人迷惘的陷阱,但別忘了,時刻提醒自己懂得「放手」與「下台」,重新思考企業與個人的價值。努力工作的同時,更別忘了何時該喊停。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5年1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