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廣閱讀,文化部委託王小棣導演主持的「稻田工作室」選編台灣十部小說與散文,拍成各廿分鐘的十個短劇,即將在國家地理頻道及台視公司上演。日昨午,我一口氣觀賞完十部影片時,夜色已然四闔,我卻彷彿看到文學與影像互涉生發所綻放的一線曙光。
這個堪稱用影像詮釋並引介文學的實驗,所揀選的作家群囊括老中青好幾代,作者分別是楊逵、劉大任、季季、廖玉蕙、朱天文、夏曼.藍波安、駱以軍、柯裕棻、張惠菁、王登鈺。作品描摹的年代綿長,由日治時期的《送報伕》到年輕世代的奇幻小說《大象》。題材照應多元—都會人際冷漠的疏離焦慮;社會底層被剝削的人道關懷;環境變遷與保護的關照;親情對應的纏繞糾葛;城鄉都會間遷徙的漂流意識;也有白色恐怖下的人性撕裂……眾聲喧譁。
選書看似隨機,其實綜觀之,隱然一部台灣史迤邐展開,不管寫實、象徵或奇幻,無論大時代的氛圍或小市民的心事,都鮮活地道出時代思潮的推展與人類面臨的困境。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文學果然走在時代前方,許多的作品都在某種程度上率先諭示了如今台灣面臨的大哉問。
這批由七位導演分頭進行拍攝的影片,在手法上也呈現相當大的差異。虛實相生者有之;娓娓道來者有之;穿插間敘者亦有之;有的一逕華麗豐瞻;有的全片風聲鶴唳;而奇詭、虛幻、頹廢皆不辭,動畫也不時來襄助。海洋的多層次美麗,都會的森鬱孤絕,鄉鎮的甜美舒徐,鏡頭下的台灣所展示的地域風情,更是百花齊放,讓人嘆為觀止。
廿分鐘的影片之後,還錄有五分鐘的紀錄片,或由學者專家分析詮解,或由作家本人現身說法。有的就文章的旨意發揮,有的推衍出影片未及敘說的觀點,對一般大眾而言,我以為應該頗有助益;畢竟,一本厚厚的書要用廿分鐘的故事囊括是不可能的任務,用紀錄片居中穿針引線,造成文本和影像間若即若離、藕斷絲連的趣味與懸疑,預料將從而勾引出閱聽大眾的好奇,或許會因此去找出原典來完整閱讀。
我在二○一一年出版的《後來》也渥蒙青睞,由王明台導演執導,他坦言試映會前一晚忐忑失眠,擔心所執導的影片會不會不符作者厚望。我笑說我的憂慮其實不下於他。終究敝帚自珍,這本紀念母親的散文集對我的意義重大,我完全不知導演青睞的是哪個段落,能否準確琢磨出母親的神采。其後,證明我多慮了。我竟然不自禁地在觀看時失態落淚,導演截取片段,卻淋漓地凸顯了母親的永恆,前輩演員梅芳不但演活了我的母親,勢將引出了許多台灣兒女對母親的思念,不管這些母親是在天上還是人間。
文學市場在書肆中長期處於弱勢,作家常感受閱讀人口日漸流失的寂寞。政府要鼓勵作家創作不懈,我以為以有限經費補助作家專業創作之所需只是治標,培養全民閱讀興趣才是治本。而推廣閱讀活動光執守傳統恐已行不通,在圖像成為顯學的今日,藉助它的優勢,因勢利導,也許不失為一個值得借鏡的策略,《閱讀時光》讓我們看到另一種推廣閱讀的可能。
(作者為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閱讀時光》系列影集,自三月廿九日起,每星期日早上十點起,於「國家地理頻道」播放;自四月五日起,每星期日晚上十一點於「MOD星衛娛樂台」播放;自四月十七日起,每星期五晚上十一點四十五分於「台視」播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