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繽紛版「青春名人堂」的〈她叫什麼名字?〉後,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疼惜和心酸。我身邊也有幾位來自越南的新住民朋友,沒人知道她們在母國真正的名字,總是「阿嬌」、「阿秋」、「阿燕」這樣叫著。公司長年聘請泰國移工,因著工作,我和他們有不少接觸。十幾年來,我看著這些泰國移工走了一批又來了一批,但沒人記住他們的名字,甚至是面孔。
有位女性泰國移工來台灣三次,算起來在公司待了九年了。她很聰明,深獲老闆娘喜愛,還有一手好廚藝,我們都吃過她做的泰國料理,但從不知道她真正的名字。同事叫她「阿拉」,覺得叫起來順口,也有人叫她「阿來」,不知道哪一個比較接近母國的名字?九年來,她隨我們稱呼。另外兩位泰國移工,同事統統稱她們為瑪莉,有事情要叫她們,就直接指著她:「這個瑪莉,過來一下。」也許她們不在意,在台灣只不過是短暫過客,不會為誰停留,姓啥名啥似乎不重要了。
還有一個喜歡噴香水,身上總是散發淡淡清香的男性泰國移工,我們叫他阿龍。阿龍很聰明,長得又帥,留著半長頭髮,會彈吉他,頗有藝術家的氣質,做事也認真負責,同事都很喜歡他。阿龍回國後,來了另一位泰國移工,因為搞不懂他的名字,又懷念之前的阿龍,覺得這名字挺好念,於是決定也叫他阿龍。原來,這些移工叫什麼名字,竟是由我們決定的。
我不禁想,或許他們在家鄉有一個美麗浪漫或富有深意的名字,但來到異國他鄉就不能做自己,連名字也被遺忘,或是輕易地被取而代之,只有當聽到電話那端,傳來家鄉親人的呼喚,方能感覺自己的存在,而那個父母給的名字,只能藏在心底,成為另一種鄉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