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英國劇場徵才 不看數字不問資歷 只要一張A4把作品說清楚

藝聞電子報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行天宮電子報】精選行天宮五大志業文章,希望在忙碌喧擾的現代社會,與您一同修心,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3/08 第1493期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直接訂閱
文化動態 【上海當代藝術館】光字、心經 看姚仁喜內境.外象
9國50插畫家 作品巡迴國小校園
撐不下去了… 博克書局3月底熄燈
創作空間 雜誌玩真的 讓竇加畫中舞者在面前起舞
人生如果不能哭,那就大聲笑吧 ──林蔚昀與她媽媽的寄生蟲
深度評論 英國劇場徵才 不看數字不問資歷 只要一張A4把作品說清楚

  文化動態
【上海當代藝術館】光字、心經 看姚仁喜內境.外象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內境.外象」展場內,參觀者被兩百多根白色圓管所圍繞,光束將眾多文字投影於管上,以不確定的速度上下竄動,隱喻現代人雜亂的思緒。突然光束停止,那一刻觀者感到純粹的寂靜,空中緩緩浮現「心經」中的文字。

「內境.外象」是建築師姚仁喜個展,正在上海當代藝術館展出。由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策展,是姚仁喜建築生涯作品理念最完整展出,也是上海當代藝術展場中首次展出台灣建築師個展。

姚仁喜作品無數,但此展更藉建築投射台灣人的心靈世界。姚仁喜之妻任祥表示,上海當代藝術館是當代藝術重鎮,「這是一個世界舞台,我們希望宣揚台灣人深度的心靈境界。」

展覽分兩大主題,「外象」展出姚仁喜重要作品的草圖、模型與紀錄片,包括故宮南院、新竹高鐵站等。「內境」則以裝置藝術呈現姚仁喜的建築哲學與心靈世界。

裝置藝術「喧囂與寂靜」便以圓管和投影,讓參觀者感受姚仁喜創作時,由混亂轉至沉靜的心路歷程。姚仁喜表示,創作時面臨期待、恐懼、野心與不安等種種情緒,好比一池水被攪動到混濁不清。他訓練自己拿掉這些障礙,「漸漸的直覺就會出現,設計也會顯現。」

展場中將姚仁喜歷年的建築作品,以「靜謐」、「舞台」、「堂奧」三個主題整理拍成影片,投影於牆上。觀眾在行進之間,彷彿看了一場光彩燦爛卻又寧靜如詩的建築電影。


9國50插畫家 作品巡迴國小校園
記者羅建旺/羅東報導/聯合報
藝術光點計畫 成功、宜蘭、壯圍、羅東、大湖5校結盟 結合數位教學、台北探索和戲劇展演

宜蘭縣成功、宜蘭、壯圍、羅東與大湖等5所國小聯盟,推出「藝術光點藝文圓夢計畫」,有繪本展、數位教學、到台北藝術之旅、戲劇巡演等,昨天開幕,為藝術創意播種。

「2016宜蘭縣藝術光點—藝文圓夢計畫」由財團法人宜鼎國際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研揚文教基金會合辦,昨天由縣長林聰賢主持,與5所聯盟學校的校長在成功國小舉辦開幕典禮。宜蘭國小派出鼓隊、羅東國小以舞蹈為典禮揭開序幕。宜鼎國際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羅文祈、研揚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黃慧美等都參與。

藝術光點的藝文圓夢計畫,在各校推出「世界繪本暨插畫巡迴展」,結合5大出版社規畫5大系列繪本館,包括文建會、格林、小魯、青林、臺灣麥克等,展出9個國家50位插畫家

的作品,由

成功國小學生擔任導覽員精彩解說。計畫中在學校也設「e-School繪本創意數位教材」,結合教學內容,藉由繪本引起學習動機,教師教學更有趣味。

另外,會安排師生到台北藝術探索,進行「見學之旅」,學程3天2夜,共5梯次,並邀請兒童劇團到學校巡演。透過戲劇教育,讓學生以更開闊的心去面對與接納不同的人事物。


撐不下去了… 博克書局3月底熄燈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聯合報
屏東市僅存的獨立書店─博克書局,將於3月底結束營業,自從老闆貼出公告後,讀者紛感不捨,老闆林常中無奈說,流連書店的年輕人愈來愈少,可以想見這一行的艱難,書店關門之後,他準備完全退休,「到圖書館看書去」。

62歲的林常中當年從軍中退役,和另一半何英英在屏東市開書店,從市區上海路的舊書店起家,一直到2000年才移至現址,經營書店超過20年。

博克書局佔地百坪,包括林常中夫婦及3名店員,店內等於有5個人力,這幾年經營壓力愈來愈大,去年老闆還準備「撐到撐不下去為止」,但去年暑假後仍未見起色,註定書店熄燈的命運。

「最近3、4年真的是嚴重下滑」,林常中說,據他觀察,現在的「買書族」,年輕人已不到一成,「一個行業看不到年輕人,就等於看不到前景」,困境可想而知。

2、30年前,屏東市區的書店多達10多家,很多人以逛書店為休閒活動,這幾年一家家關門,除了誠品、金石堂、五南等連鎖書店外,市區目前僅存2家舊書店及博克書局,如今連博克書局也撐不下去了,更讓愛書人不勝唏噓。


  創作空間
雜誌玩真的 讓竇加畫中舞者在面前起舞
非池中藝術網/聯合新聞網
文/非池中藝術網

無論芭蕾舞者上台演出或在休息室排練,印象派畫家竇加(Edgar Degas)都能精確捕捉她們的動作,為她們畫下美麗的瞬間。今年2月,時尚雜誌《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邀請美國芭蕾舞團(ABT)首席舞者柯普蘭(Misty Copeland),裝扮成竇加畫筆下美麗舞者,拍攝一系列照片,打造真實版的竇加畫作。

在竇加《綠色舞者》(Dancer in Green)中,一位身穿綠色舞衣的少女身段柔軟、動作優雅,頸上的絲帶則微微飄逸。柯普蘭不只穿著相似的舞衣,也模仿少女單腳抬腿,雙手伸展保持平衡的姿勢,顯得自信挺拔,又俐落輕巧。

雖然畫面看似簡單,但用攝影重新詮釋竇加的作品其實很困難,舞者除了要注意服裝、妝容、光線等細節,在拍攝時還得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動作,肢體卻要具備動感。柯普蘭表示,她得試圖保持姿態的完美,讓人們覺得自己從未停下動作。

這一系列攝影創作也試圖突破芭蕾舞的傳統,竇加筆下的舞者肌膚白皙透亮,但攝影團隊邀請深色肌膚的柯普蘭當模特兒,希望扭轉人們對芭蕾舞的刻板印象。柯普蘭去年跨越種族藩籬,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裔首席女舞者。

「我看見竇加舞者與柯普蘭之間的相似之處。」美國Studio Museum館長希爾馬古登(Thelma Golden)表示,竇加探索美與勞動的關係,描繪芭蕾舞者練習、努力奮鬥以及休息的畫面,而柯普蘭以多元文化的形象取代芭蕾舞過去的刻板印象,同時她也提醒人們最偉大的藝術家是現實生活。

除了改變人們對芭蕾舞的印象,這系列攝影作品也是為了幫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宣傳3月新展「Edgar Degas: A Strange New Beauty」。這檔展覽是美國50年來竇加最大型的展覽,也是紐約現代美術館首次替竇加舉行的個展,蒐集竇加近130幅油畫、素描、粉彩、版畫等作品,尤其關注竇加實驗性質高的單刷版畫(monoprint)。

竇加的創作形式不只限於油畫,他也嘗試做雕塑或繪製版畫。1875年,他放棄傳統技法,開始大量創作單刷版畫,先在滾覆深墨的版上,用布團擦拭、刮劃出圖像,再印出作品,接著用粉彩塗抹與上色,表現迷幻多變的風格。

單刷版畫的代表作《謝幕》(The Star),以強烈的燈光效果勾勒前方女舞者,她的姿態優雅、笑容燦爛,顯得虛無飄渺、絢麗變幻。而站在後方的人們身形扭曲、醜陋,色彩黯淡,兩者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


人生如果不能哭,那就大聲笑吧 ──林蔚昀與她媽媽的寄生蟲
udn讀.書.人/聯合新聞網
【讀□書□人/ 蔡宜家專訪】

人生如果不能哭,那就大聲笑吧

──林蔚昀與她媽媽的寄生蟲

波蘭語譯者、作家林蔚昀在今年出了一本自傳體散文-《我媽媽的寄生蟲》。她誠實的自剖,掀出一段讓人不忍卒睹的內裡,但她幽默的行文方式,又讓讀者在流淚的時候同時爆笑出聲。

媽媽是一名熱愛學術研究的寄生蟲學者,甚至「會在身體內養蟲」,一度引起家庭革命。林蔚昀曾忌妒寄生蟲奪走母親的愛,多年後,她以寫作重新檢視了自己和家庭之間的關係,將這些長住在心中的蟲「製成切片」,細細的保存下來。

感受不到愛與認同 痛卻無處可發洩

認識林蔚昀,是從她的波蘭譯者身分開始,2013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台灣人,同年獲得中華民國〈文化及藝術〉類十大傑出青年獎項。著有《平平詩集》,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 ── 辛波絲卡詩選1957 – 2012》、《走路的藝術 ── 魯熱維奇詩選1945 – 2008》等作。

父母都是留美回國任教的教授,卻告訴林蔚昀不必在意成就。看似自由開放的人生,卻開始失控──14歲開始用美工刀割自己、出國念書和酗酒者交往、婚後憂鬱症發作被送入院。她害怕洩漏自己的內在、被別人討厭,始終覺得自己像個寄生蟲般,無論是經濟或是心理,都依附在原生家庭,只好不斷的傷害自己,再逼迫別人原諒她,藉此獲得被愛的感覺。

回憶集結成冊後,她反倒有了新的思維。「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一輩子,也是堆疊出我今日樣貌的一段歷史。然而,歷史的存在,不是為了停留在以前,雖然我還是很在意媽媽,但我和先生、孩子間的關係,才是我現在要面對的。」

「並不是寫了這本書,就要有個快樂的結局。憂鬱症是不可能突然啪得一聲就消失,然後就天空一片蔚藍。」真實人生反而不是戲劇,書是結束了,但人生還要繼續下去,文學可以成為人生的支柱,但是不能改變它。「要在現實生活中過得好,還是要靠自己努力的。」林蔚昀笑著說。

五年前,孩子五個月大的時候,她因為和丈夫吵架被鄰居報警,被強制入院。那段經歷,讓她強烈感受到「不自由」的痛苦,好像被一個巴掌打醒。於是她開始找醫師做治療:「一開始我覺得他會施一個魔法,從此我的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但他告訴我,並不是要把這個病摘除,也不是他在治療我,而是我在醫師的協助下,學會如何和憂鬱相處、和我自己相處,並且學會對自己好一點。當我開始對自己好,和別人相處也比較放鬆了。」

是悲劇也是喜劇 「帶屎」人生照樣能過

林蔚昀寫出來後,我們卻看到這個家庭喜劇的一面。因為終年與寄生蟲話題為伍,「保健防蟲」就成了家中的大事。家人關心對方的方式,是今天大便的形狀,排便順不順暢。「很不文青吧,但我就是這樣長大的。」她說自己其實有潔癖,到九歲還不敢擦屁股,但卻總是常常陷入最髒的狀況。

她竟然取笑起自己的「帶屎」歲月──「到親戚家上廁所,結果馬桶塞住,只好用手撈出衛生紙;上完廁所後發現衛生紙中鑲嵌著看起來像蒼蠅的東西;大便完後發現沒衛生紙,只好撿其他人用過的擦……」。諸如此類,卡夫卡式的荒謬情節,不停地在她生活中上演。

為什麼要寫寄生蟲、大便,這些一般人覺得很髒的東西?她說在喜劇中,常常都會有和「下半身」有關的玩笑。無論是性或是排泄,都是一種解放。她把悲劇寫得如同喜劇,「可以笑出來,就不會壓力那麼大,但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都看著哭了。」

現在的林蔚昀喜歡聽故事,更喜歡說故事,她曾經想把《我媽媽的寄生蟲》寫成小說,但「越寫越覺得,畢竟是很內心的東西,就成了散文。」但她也認為一個人的生命經歷是有限的,寫完並不表示要跟這段經歷說再見了,而是仍可以不同形式再被書寫。

孩子作為一個人 必須被平等對待

「我很討厭『你已經幾歲,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了』的說法。人當然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但那必須是一個清楚的選擇。」。林蔚昀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不該被階段所切割,重要的是,若沒教會孩子如何選擇、面對人生,那就不是「放手」或「放生」,而可能會變成「放死」。「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需被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來看待。他過的不是父母的人生,父母必須教會他怎麼選擇。只有當他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他的負責才有意義。」

林蔚昀正要開始著手翻譯一本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Janusz Korczak, 1878 – 1942)的著作,他曾說:「沒有孩子,只有人。」她說明,孩子是和父母一樣平等的人,只是有不同的情緒和衝動、想法。並不是要放任孩子,或是成為虎媽,而是學會怎麼去跟一個和自己不同的人相處。

「這是一個非常任重道遠又危險的關係──因為沒有一種關係像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那樣權力不對等。有人會覺得和孩子相處,要不就放任,隨他發展,不然就管得很緊,近乎控制。但我覺得在這兩者之間,還是有許多可能性的。我試著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一個和我平等、需要我尊重的人。但是我也沒忘記,我也是一個人,我也需要被尊重。我們的相處,就在兩個人的需要之間拉扯,試圖找出對話的空間、試圖找出共同的路。」她也希望這樣的觀念,能傳達更多台灣的父母。

用各種方式 讓波蘭和台灣談戀愛

17歲時,她把自己獲得全國文藝營首獎的散文〈我的強迫症及其他〉改編成戲劇演出。「做一齣戲,是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戲散人就散了,但那段期間的親密感,是非常強烈的。」她曾經是害怕人的,到後來卻開始好奇這種親密感,以至到英國念戲劇。

「我很惋惜的是沒走劇場這條路,但我現在以別的方式在延續它。」她在波蘭以說故事的方式,演出台灣作家吳明益的《複眼人》,也帶波蘭劇團到台灣交流。「也許等我比較有勇氣以後,就可以繼續做劇場了。」她盼望藉由劇場交流,帶給兩國更美好的經驗交流。

提起台灣這故鄉,林蔚昀說一開始出國是想逃離這塊土地,在英國念書那段日子,她以為自己並沒有鄉愁,但其實是在壓抑鄉愁。「爸爸來看我,錄了一段媽媽的影片,媽媽問我過得好不好,講著竟然哭了,但覺得好笑又笑了。我看著也又哭又笑。」她才發現,原來媽媽是感情豐富的,而且非常愛她,只是一直不擅於表達。

波蘭曾是共產國家,因為共產時代的官方宣傳,也對台灣一直有許多誤解。她帶先生來台灣,先生從陌生到愛上台灣,還拍了很多台灣的彩繪變電箱回去做分享。「以前我會很明確的去思考什麼是藝術,認為彩繪變電箱很媚俗,但跟著他,以一個新的方式看待台灣,這才發現台灣的一切都很可愛。」

「這就很像我們的婚姻關係,一直在演化。」她和先生很多意見都不同、也會吵架,但他們還是能夠對話,漸漸變成「先生和台灣談戀愛,林蔚昀和波蘭談戀愛」。

對話重要 接受自己也很重要

「哪個國家不會有狗屁倒灶的事情,台灣值得為自己的文化、社會和人驕傲。」她比較兩個國家民情,說台灣人和波蘭人批判自己的功力都很高強。台灣人會說台灣鬼島,波蘭人看國家不順眼,則會說:「這就是波蘭」,罵歸罵,這兩個國家的人民依然深愛著這個國家,也以自己的方式為它努力。

意見不同沒關係、吵架也沒關係,「重點是,我們能不能在吵完架後,繼續坐下來談呢?」她知道有人總會以國情不同來質疑,但她認為重點在於對話,並想出一個可以繼續走下去的方案。

在波蘭、台灣、英國之間遷移,林蔚昀把三個地方都當成自己的故鄉,因此預計下一本書叫做《易鄉人》。除了自己的故事,她也想蒐集在台灣的波蘭人、波蘭人在台灣,甚至是島內、城市內部遷移的故事。今年夏天,她也打算回台待一年,好好的探索父母的故鄉-桃園和宜蘭,也希望學會台語,能遇見更多的人、和他們對話。

「對話重要,接受自己也很重要。」林蔚昀穿上大衣,又準備奔赴下一場面談,她笑說:「好忙,回台灣好像出差啊!」回台灣的每一刻,她都閒不下來,看得出她迫切渴望為台灣和波蘭做更多事,也更加讓人期待她的下一步。


  深度評論
英國劇場徵才 不看數字不問資歷 只要一張A4把作品說清楚
Qbo藝文頻道/聯合新聞網

英國:審核不看數字、不問資歷,只要一張A4把作品說清楚

文/于懷傑 駐倫敦劇場工作者

英國的劇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綜合體,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包括一個非劇場出身的外地年輕人,帶著自己的藝術腦與夢,照樣可以在英國落地生根。

簡單來說,英國對於表演藝術的官方支持,最大宗就屬於G4A(Grant for the Artist).是直屬於Arts Council下的政府補助,就像是台灣的文化部補助。和台灣比較不一樣的是,在這裡申請的表演團隊,是不需要對英國政府註冊成為正式劇團的,也不需要提供年資與劇團經歷資料。在這方面,對於新興劇團非常有幫助,也大大助長了藝術多樣化的發展。這是英國官方政府對藝術表演產業支持上很「不官方」的特色。

改變劇場生態,先改變藝術審核標準

非官方的地方組織,主要有非營利組織(Arts Admin, Sky, BowArt Trust等)與地方劇場(Camden People Theatre, The Yard, TheSpace等劇場)。非營利組織時常會有很多不同機會的補助,有些是長期對於單個藝術家或是劇團,有些是對於單一個計畫的資助。

劇場最常見的資助方式就是一個叫做open call的機制,意思就是一個展演劇場對於將來半年或是一年內希望製作的戲碼的一個公開徵選。這個徵選是對於整個劇場界,不管是大是小的、劇團或是個體都是開放的。這樣的open call通常伴隨著場地的提供、票房的分帳、與其他藝術家的合作機會,和宣傳行銷的直接幫助。票房分帳的方式也是劇團與劇場的一個很好的互利合作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上面提到的,不管任何大大小小的補助或是演出機會申請,基本上都不需要提供「劇團年資」或「劇團經歷」等資料。很多時候甚至只需要一張A4大小的紙張,清楚描述即將製作的劇碼內容與靈感等相關資訊,連你是誰都不需要知道。這樣的機制最大好處,就是整個文化圈不會被表象資歷或數字綁架。評斷作品的好壞、能不能入圍的基準,是真正撇開所有外在的包裝後,著重在最重要的作品本身。單看作品的內容、藝術家的闡述與創作動機來決定一切。

我認為這是台灣很值得學習的態度。想要改變整個劇場界,首先得先從改變評斷藝術的標準開始.產值不能是藝術的標準,經歷與否也不是一把制式的尺規。藝術作品本身,才是評斷的一切。

任何劇碼,在英國都可能有一片天

撇除這些政府與地方的支持,英國還另有一個大環境上的特點,那就是觀眾群的多寡。在倫敦,由於觀眾群很多,有看West End的百老匯式觀眾,有看邊緣戲劇的實驗性觀眾,也有假日閒閒無聊什麼都看的觀眾。因此不管什麼樣的戲碼,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只要懂得找到自己的觀眾群.就如同Professor Jan Harvie在Theatre and the City裡講的一樣:「They share the auditorium just like they share thecity.」

藝術行政排休是常態,零罪惡感

英國藝術家與藝術行政的生活模式,其實一樣是上班時間很不穩定,不可能朝九晚五上下班,常會需要在週末或是晚間上班.但英國會做的配套措施,就是「真的會有的」彈性休假與補假機制.除了演出時間必要到的時間以外,基本上都可以自行排假,且由於文化上的關係,在這邊比較不會有排休罪惡感,也就是公司基本上認同你有權利且應該自行排休假,而不會覺得應該得責任制每天都得到公司。

節目預告片

記得那時參加Immersive Theatre演出,整個表演佔據了整整一個禮拜,那次製作的行政人員也是一整個禮拜馬不停蹄地帶著筆電,跟著我們演員跑來跑去。但也在閒聊之餘,得知他們已經安排好演出完的下一個禮拜要大肆地放假,在家好好休息,這也不失是一個好的補償方案。

英國劇場,幾乎 everything is possible。只要你能清楚自己的藝術方位、找到自己發展的特點,不用太謙虛、有多少秀多少,一定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作者簡介

Qbo 英國駐外作家 于懷傑

1來自台中,劇場工作者。流浪成病,戀愛時會想太多,只要剪了短髮就會很像T。喜歡觀察生活中的小事,也喜歡海。覺得,如果有天能從外太空看地球,會很感動。


 


  訊息公告

行前必讀!租車出遊須知
如果要租車出去玩,消基會提醒租車前要好好檢查車子功能、外觀,還有合約是否合理。還車時更一定要把身分證影本拿回來,避免個資外洩。

【Arttime藝術網電子報】慶改版!讓我們一起發覺生活中的趣味與美好!
即日起至 3月 12 日止,只要成為【Arttime藝術網電子報】的新訂戶,就有機會獲得 David Darling X霧鹿布農族 跨界合作音樂專輯『Mihumisa(n)g祝福你』 乙張。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