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市集,卻有好多不同的樣子。在國外生活,要買生鮮農產,除了超級市場,大部分的人還會去每周的戶外市集。以我待過的荷蘭萊頓小鎮為例,鎮上的露天市集固定在周三、周六開市,周六的規模較大,攤位沿著運河兩側排開,與市鎮廳廣場相鄰。天氣好的時候,廣場還有舊書攤車曬書。市集賣的東西五花八門,生鮮農產外,五金用品、生活雜貨、海鮮(當然有荷蘭的招牌鯡魚,生吃、醃漬任君挑選)、肉鋪(有那裡常見的兔肉、火雞肉)都是固定班底,認真逛起來也能消磨半天的時間。
若有機會到遠一點的城市,我總會特別安排一個早晨,去看看當地的大市集。大城市的市集除了鮮貨集散與日常消費,通常兼具觀光與城市行銷的功能,相較城鎮鄉間的生活市集,更容易買到熟食、特色小吃、易於攜帶的小包乾貨。想認識一個地區的飲食文化,尋找具有在地風味的伴手禮,市集就是個輕鬆又有趣的好去處。
在台灣生活,不只小吃熟食購買方便,生鮮農產更是二十四小時全天供應,傳統市場的固定攤商、路邊拉一張小板凳自產自銷的小小農、在馬路邊掛著招牌的貨卡,一盞黃色燈泡就可以做起生意。更不用說四處可見的超市量販、有機連鎖,還有這幾年興起的電子商務平台。
小小的島嶼上,既然已有如此密集又方便的農產供應,農夫市集要如何立足呢?2007年起,台灣各地的農夫市集陸續冒出頭,從台中的合樸、興大有機市集開始,2008年高雄的微風市集和台北的二四八市集接棒,2009年彎腰市集從台大校園興起,至今全台各地已有超過四十個固定營運的農夫市集。
早期推動者之一的中興大學董時叡教授曾提到,農夫市集有一些優勢,包括農產品以有機或友善環境的農法栽培為主、在地生產和新鮮採摘、少量多樣的樂趣,消費者直接與農民互動購買,且每個攤位都有自己的特色。這些特點或多或少都在回應至今仍層出不窮的食安議題,也是對現行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方式和衍生的各種問題進行反思。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農夫市集的農產品規範明確,對來擺攤的農友多有有機或友善環境農法生產的要求,這是跟國外農夫市集很不一樣的地方。國外市集強調區域生產,其中或有幾攤為有機生產,但並非參與市集的必要條件。仔細想想,或許是台灣的農產通路選項相對發達,讓農夫市集的存在必須有更明確的特色與定位。加上整體社會發展進入了對環境永續、分配正義的反省階段,因此無論是發起人、市集工作者、擺攤者,以及參與的消費者,對農夫市集都有更高的期待。
又所以,台灣的農夫市集除了販賣農產,許多更挑起食農教育、社會議題的推廣工作,透過論壇演講、料理手作活動,深化市集的內涵與教育性,讓有機或無毒農業的消費不只吃健康,還連結到生態環境、城鄉發展,以及農業的社會和文化振興。
呼,這些物超所值的結合,可是逛國外市集少有的經驗呢。上網查查你家附近的市集,周末去走走吧,帶著好奇心,多問多聊天,希望你也能找到逛市集的樂趣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