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閃一閃……」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讀到上面那四個字,是不是一不注意就在心中哼唱出後面的「小星星」呢?而且不是念出來,是唱出來,對吧?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這句話你是用唱的嗎?如果不是,那是為什麼呢?說起這樣奇妙的「大腦預期」,通常會稱呼「先備經驗」、「常識」、「刻板印象」……不管叫什麼,意思都是「能夠輕鬆地在大腦資料庫提出的預期反應」。
這是創作學習者必然要有的基本認識,所謂的故事創作方法,就是不斷提取讀者固有的經驗,又盡可能地「反讀者預期」來製造驚喜。畢竟,故事有一個格律,比方所謂的「三幕劇」,對觀眾來說就是接下來好像知道「要發生什麼」,但又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會發生什麼事」的一個動態過程。
似乎能推測得出角色會做什麼,但角色又在規格的流線中突然「出格」,這般讀者/觀眾從未有過的「視覺經驗」或是「心理經驗」,便帶來了「眼睛一亮」,而反預期便是最基本的操作。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眼前來了一名高大粗獷的男子,想必他聲音很低沉吧,但他一開口的嗓音,竟然是嬌滴滴的女孩聲響,肯定令人瞪大眼,忍不住想:「這怎麼可能?」或是,街上有一台重型摩托車開過來,聲音肯定是轟轟轟,但它開過來的時候,排氣管的聲音竟然是嗶啵嗶啵嗶啵,到底是怎樣啦?
看到蛋糕,我們直覺就是要唱「生日快樂歌」和「點蠟燭」。看到媽媽在廚房做菜,直覺就是要吃飯。看到穿著西裝的老師拿麥克風出來,直覺就是要上課了。然而,有沒有可能那個蛋糕的下方有個氣球,在大家唱「祝你生日快樂」的時候爆開,奶油噴濺得到處都是?有沒有可能媽媽在廚房做菜,其實是幫女兒做蛋糕,但媽媽只會做大菜不會做甜點,揮舞菜刀做蛋糕,全是為了讓女兒送給要告白的學長?西裝老師拿麥克風出來,大家以為要解釋黑板上的數學公式,未料老師唱起卡拉ok,嗓音非常清新,和規格化的西裝外表十分不搭。
還是,以上的反預期也只是一套邏輯?那麼,會不會有更多可能性?說不定,蛋糕其實是由很硬的金屬製作的,用力咬下去,牙齒噴飛。看似媽媽在廚房做晚餐,轉過頭來,竟是爸爸戴著燙大捲的假髮,揮舞菜刀和鍋鏟!西裝老師拿出麥克風,沒想到麥克風往前甩一下,竟然伸長──那是麥克風造型的釣竿……以上都是什麼和什麼啊,太超乎預期了吧!
「反預期」正是想在讀者和觀眾腦中製造「為什麼」這三個字,只要合理地勾出了「為什麼」,就出現一個集中注意力的突破點。
我因為故事書寫的經驗漸漸多了,或多或少也影響到現實,開始會想自己的人生有沒另外一種可能性?面對兩個選擇,能不能綜合起來,出現第三個選項?
我也喜歡以此和孩子互動,比如講到「三隻小豬」,就問他們為什麼小豬要一直逃,可不可以發明新的武器對抗大野狼?果然,孩子們馬上七嘴八舌討論:「就是因為……那個小豬這樣這樣,野狼那樣那樣……」
聽完孩子們提出第二、第三種可能,我又繼續追問:「假設小豬才是壞蛋,野狼是好人呢?」「說不定其實他們還有一隻大象,那隻大象才是……」話題一開,孩子又嘰嘰咕咕說個沒完沒了。看來,「反預期」真是打開思考限制的一個好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