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上》有一段廣泛流傳的文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數人將之解釋為沒有子嗣是三件不孝事情中最重大的一項,然而,環顧全文卻看不到其他兩項,令人十分困惑。《孟子.離婁上》所記載的原文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古文的數字「三」和「九」常用以表示多數,不是真的三或九。所以「不孝有三」並不是明確講三件不孝的事情,而「無後」更不是解釋為沒有子嗣。該文的本意應解釋為:「不孝的表現有很多,不能盡到做後輩的責任是最大的不孝,舜娶妻時沒能告知父母,這就是他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而「無後」指的是沒有盡到後輩的責任,並非指生兒育女的議題。
但本文還有個有趣的部分,孟子在最後補了一句「君子以為猶告也。」意思是,「君子認為,舜就算稟告了也沒有什麼差別。」這令人莞爾的結語背後,藏著舜的苦情人生。
舜自幼失去母親,生父瞽叟續弦並生下象。舜的繼母對舜並沒有好臉色,甚至可以說仇視,在繼母的操作下,生父瞽叟也漸漸開始討厭舜,但舜依然盡心盡力孝養父親與繼母。雖然如此,舜最終還是被趕出家門而四處漂泊,他曾在歷山下種田、雷澤捕魚、河濱做陶、壽丘木工,也在負夏從商。但舜名聞天下的孝德感動了堯,堯便將兩個女兒娥皇與女英許配與舜,之後還將天下禪讓給舜,或許當時因為距離遙遠或是堯賜婚的時程,舜成婚並沒有稟告並取得父母許可。孟子雖說這是不孝的表現,但也替舜開脫一下,說不說都一樣。
有趣的是,明明孟子沒寫的內容,在東漢被硬生生加上去。東漢趙岐在《十三經註疏》中,把孟子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註疏為「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這附註顯然是憑空杜撰,將不孝的三件事補好補滿,更直接扭曲了「無後為大」的解釋。
為何說趙岐是曲解呢?因為在《孟子.離婁下》,孟子明確講了五種不孝的行為,「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在孟子的眼中,懶惰、賭博嗜酒、自私貪財只顧妻子、放縱耳目之欲、好勇鬥狠等對父母造成的影響都是不孝的表現,其中並沒有提及結婚生子的議題。
趙岐是東漢知名的經學家,為人嫉惡如仇,痛恨外戚與宦官干政,年近九十還奔波於匡扶漢室,他生涯最出名的便是註解《孟子》,但不知是否因為他的個性,對於社會發展的個人意念,用自己名義較不受重視,所以寫出這一串「原創」內容塞給孟子。
顯然,穿鑿附會與無中生有自古皆然,資訊爆炸的今日恐怕更為可觀,穿鑿附會與無中生有都始於個人主觀意志與目的,想藉由他人名聲夾帶自己的想法,是刻意為之的行為而非誤植,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多元資訊,只能以個人智慧加以判斷,更別把《孟子》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變成情緒勒索工具。
(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