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野放漏洞百出 鯨鯊回不去了


什麼是《DFUN》?!是Digital Fun,也是Design Fun。【DFUN設計風尚誌】,一同駕馭這股科技愛美風潮! 【階梯日文電子報】精選階梯日本語雜誌實用內容,讓喜愛日語的人士輕鬆瞭解日本文化,增進日語能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7/23 第886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今日教育新聞
野放漏洞百出 鯨鯊回不去了
緩解考前焦慮 正念紓壓法當道
孩子嗜甜鹹 1成離不開零食
跟緊時事 師資生必修教育議題
導演:關心電影也關心真實世界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今日教育新聞
 
野放漏洞百出 鯨鯊回不去了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等團體,22日針對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迴避鯨鯊野放失敗,不敢承認受制於BOT廠商海景商業公司,導致錯誤發生。保育團體要求教育部、海生館別讓真相沉入海底,必須檢討海生館委託海景商業營運模式,停止犧牲更多海洋生物。

由國立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圈養8年,用來展示、教育的「二號」鯨鯊,10日在屏東竹坑港附近野放後,6小時內2度擱淺,第2次擱淺於岸上近3小時後,被以繩索套住尾部,以漁船拖離海灘、拖向外海。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公佈影像表示,鯨鯊在被拖到外海前「泄殖孔已流血」,鯨鯊魚肚已翻白朝上,毫無掙扎跡象,鋸斷繩索後,鯨鯊直接下沉!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由於海生館野放計畫並未考慮野放失敗的應變措施,當天下午鯨鯊第二度擱淺時,魚體離水近3小時,卻無計可施。(圖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避重就輕 海生館遭批評

海生館事後檢討報告卻說:野放「不算成功」,但經「第三度野放」,鯨鯊已「順利游向大海!」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認為,鯨鯊確實死亡,計畫徹底失敗,海生館不應自欺欺人,模糊焦點,檢討也避重就輕。

朱增宏說明,教育部所屬的機構國立海洋生物館,因為跟海景商業公司有經營管理的BOT合約,展示館的經營管理都由海景公司負責,8年前引進一尾鯨鯊,當時漁業署尚未有禁捕令,是合法引進,後來漁業署有禁捕令,但這尾鯨鯊沒被野放,一直拖到99年,海生館認為鯨鯊太大,缸太小,決定野放。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譴責海生館不應模糊野放失敗的事實,他指出鯨鯊在第三次被拖至外海野放時已毫無掙扎反應。(圖文/楊子磊)


可是,海景要求如果沒有其他小鯨鯊來,就沒有吸引遊客的明星物種,於是向漁業署引進小鯊,但漁業署核准程序沒有完備,也沒核准。二號鯨鯊就被一路挾持,直到今年才在輿論壓力之下啟動了「野放計畫」。

未經訓練 鯨鯊自身自滅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政府將國家教育機構委託商業經營,讓BOT廠商海景商業公司綁架海生館!海景公司挾持大鯊要小鯊,海生館成了名符其實的「洗魚白手套」,海景商業公司101年營收就高達8億,而海景公司每年回饋給海生館的權利金卻逐年減少,102年只剩2,500萬元,較原契約短少1億4千多萬。海生館跟海景公司將這尾被人工圈養已久的鯨鯊丟回大海,既未經覓食訓練、也無中繼站可適應野外環境,任其自生自滅。

擱淺三次 缺乏應變措施

立委林淑芬召開「鯨鯊標識野放執行計畫協調會」,海生館王維賢館長分別提出野放地點為台灣海峽南邊、從海口港出發抵黑潮南海支流,且不得離岸太近。但野放當天,海生館臨時變更野放地點,在離岸不到1公里處就解網野放。研究會指出,海生館跟海景公司放掉鯨鯊後立即走人,沒有觀察確認。鯨鯊擱淺後,完全無應變措施,現場也無人指揮救援。研究會質疑,鯨鯊的尾鰭下葉傷口怵目驚心,有嚴重潰爛,但館方的健康報告一路堅持鯨鯊:「很健康,可進行野放。」 

海生館館長王維賢說:「鯨鯊存活機率不高。」他提到,這隻鯨鯊是海景的財產,館方建議野放,但海景希望維持一陣子,各有立場。他們本來認為牠可以自然游出去,可是居然往回游,始料未及。他認為,大型生物本來就有野放風險,只能事先儘量評估。野放鯨鯊的結果不如期望,他覺得很遺憾,也難辭其咎。

立委林淑芬要求教育部徹底檢討「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與海生館「開發及委託經營合約」,以及提出漁業法修正案,完全禁止人工圈養、展示鯨鯊,並將推動鯨鯊納入「野生動物保育類名錄」。

 
緩解考前焦慮 正念紓壓法當道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根據《赫芬頓郵報》報導,近日的研究顯示,正念(mindfulness)是能有效幫助學生調適壓力的方式。

一般來說,正念是指能夠平靜思想、把注意力集中到當下並排除一切干擾的能力,而正念這種心理運動的目的,則是訓練思想、感覺及身體感知更為敏銳。在考試期間,如何讓學生釋放學業壓力是至關重要的議題。

《英國心理學期刊》7月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正念計畫可以幫助中學生降低壓力和憂鬱症狀,也能提升身心靈建康。

身心健康 學習力大增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與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共同研究學校的正念計畫(Mindfulness in Schools Project, MiSP)在夏季考試期間,以年約12歲至16歲、來自英國6所中學的522名學生為樣本進行研究。研究發現,256名參與了9週正念課程的學生,相較於未參與正念課程的學生,憂鬱症狀較少,壓力程度較低,且身心靈狀態較健康。

此計畫透過正念認知療法(MBCT)和正念減壓(MBSR)的法則,在9堂課中的每一堂課都教導一種正念技巧,包括學習辨識出憂慮、控制注意力、區隔開思緒和感受,以及處理不愉快的感覺。

劍橋大學教授雨蓓(Felicia Huppert)在新聞稿中表示:「研究結果支持,正念訓練對所有學生心理狀態都有益,而非只是針對那些有的心理健康症狀的學生。心理健康和更好的學習、社交關係和學術表現相關,因此加強心靈健康狀態能大範圍的改善學生在學校領域中的許多表現。」

對成年人而言,正念則能降低壓力、穩定情緒、增進睡眠品質、更有憐憫心和自覺以及恢復力等。

研究者表示,目前不乏許多針對成人的研究,都在探討正念和冥想對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好處,但針對兒童或青少年的研究相較下則較少,一直到近日才開始增加。今年年初,比利時發表的研究發現,學校正念計畫可降低青少年的憂鬱症狀,參與正念計畫的學生出現壓力、焦慮和憂鬱等症狀的狀況在參與計畫後立刻降低,且在計畫結束後6個月也維持一樣結果。

校園、家庭減壓大作戰

近日,加州大學一項研究也發現,2星期的正向訓練課程能幫助大學生減少心不在焉降的情況、改善工作記憶力以及GRE閱讀理解的分數。

艾克斯特大學教授維爾(Katherine Weare)則在研究中強調這些發現的重要性及潛在的運用範疇。

她在新聞稿中寫道:「那些過於高壓的學校很可能會對這些發現感到很有興趣,因為校方正試圖找到簡單、具成本效益且吸引人的方式來提升學生自壓力中恢復的能力,也能提高教職員的恢復力,因為如今青少年壓力漸增,教職員也承受相當大的壓力,校方更有龐大的壓力要全面解決這個問題。」

她說:「這項研究指出,正念能有效的促進健康並減少問題,而這個結果呼應了我們的認知,讓我們明瞭到,社交及情緒學習課程若是設計良好且執行完善,幫助能有多大。」

許多家庭已很早便開始透過正念訓練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注意力,而他們也同樣相信,瑜珈和冥想這2種常見的正念訓練方式,對幼小孩童也能有所助益。

波士頓佛教協會的創辦人凱利(Andre Kelly)5月時告訴《美國廣播公司》:「人們突然領悟正念的奇妙時刻,就是當他們可以察覺到自己已經分神之時。」而這是人們控制自己衝動的機會,透過正念幫助他們減少許多瘋狂行為。

 
孩子嗜甜鹹 1成離不開零食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兒福聯盟日前進行「2013年兒童零食食用狀況調查」,發現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有嚴重的零食依賴問題;7成孩子每週至少吃2次零食,調查發現,家長本身愛吃零食,會強化孩子吃零食的頻率。


▲鼓兒福聯盟22日公布最新調查呼籲讓兒童少點零食,多點健康,不過參加記者會的小朋友似乎還是很難抵擋零食的誘惑。(圖文/姜林佑)


這次調查對象以國小五、六年級學童為主,兒福聯盟秘書長黃韻璇22日在記者會中指出,調查結果與兒盟這4年來的調查差不多,高熱量的洋芋片餅乾、含糖飲料、冰淇淋佔據孩子最喜愛零食的排行榜前3名;且高達6成3的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零食。兒福聯盟表示,可見多數孩子和家長沒有因為食安風暴而改變吃零食、喝含糖飲料的習慣。

家長要帶頭作則

除了吃零食的比率趨高外,孩子普遍存在錯誤的飲食觀念,有3成孩子無法分辨水果乾和水果、牛奶和奶精的不同;7成6的孩子看不懂食品營養標示。家中大人愛吃零食的兒童,其零食依賴程度是正常小孩的2倍。對此,黃韻璇呼籲,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謹守「三要三不」,用新鮮食物取代加工零食、讓孩子認識食物成分、培養健康飲食習慣、不以零食獎勵小孩、家中不放太多零食、不在看電視時吃垃圾食物。

 化學變不出天然滋味

兒福聯盟請來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蔡一賢為5位孩子進行營養座談,現場更做起實驗將人工色素、蘇打粉、化學香精等調製成1杯橘子汽水,把孩子最喜歡的薯條,用量杯換算成油脂的方式呈現,這類化學物質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甚至引發癌症。

現場的李媽媽直言「強制禁止孩子不吃零食,並非解決之道」,在策略上,她讓孩子謹守飯後再吃且限制數量;此外,她還會多讓孩子品嚐天然食物和人工食品的差異。「孩子吃久了,自然懂得分辨。」就像便利商店的思樂冰,孩子一開始會因為廣告誘惑而去嘗試,喝了幾次,發現越喝越渴,自然就懂得選擇了。

李媽媽建議家長多以果汁、牛奶、綠豆湯取代含糖飲料,孩子放學肚子餓,家長晚餐若來不及煮好,先以茶葉蛋等食物讓孩子果腹,避免在孩子空腹時接觸零食。她認為,飲食教育需要長時間經營,與其禁止孩子吃零食,倒不如讓孩子自行分辨,自發性的拒絕垃圾食物。

 
跟緊時事 師資生必修教育議題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因應12年國教上路與幼托整合,教育部頒布師資課程新要點,自明年8月1日起,幼兒園師資相關科系必修學分增至48個。師資生增設「教育議題專題」必修2學分,包含最近很熱門的人權教育議題、新住民、原住民相關議題都可列入課程當中。

教育部為因應12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並配合幼托整合政策,於6月17日發布「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在中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選修課程中,增設各2學分的「補救教學」與「適性教學(含分組合作學習、差異化教學)」課程。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指出,該要點適用於103年8月1日起修習師資職前教育課程的師資生,但102學年度修習教育部核定的教育專業課程的師資生,也適用這項要點。

共需修習48學分

承辦人員游齡玉解釋,幼托整合後,幼教師與教保員需同時負責教育與照顧職責,因而整合兩者的培育課程,從原本的26學分,納入教保員需修習的教保專業知能課程32學分,排除其中重複的課程後,共需修習48學分。

她指出,雖然學分數增加了,但並不需擔心學生因此延長修業時間,師資生只要依據該校幼教或幼保學分學程認定標準取得的教保專業知能課程學分證明,都能抵免學分,不需再修重複的相關課程。

強化實務教學經驗

為了加強師資生實務教學經驗,該要點也規定師資生需於修習教程期間,至擬任教類科實地學習,包括見習、試教、補救教學、課業輔導或服務學習,中學與幼兒園需實習54個小時;國小72個小時;中小學校需實習90個小時。

游齡玉指出,教學現場與各部會開會時,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希望將原住民、新住民議題納入師資生修習課程中,由於內容五花八門,若一一列出,師資生會修不完,因而增設「教育議題專題」,由各大學自行決定課程內容。

她舉例,學校可將人權教育、媒體素養教育、性別教育、環境教育等與目前社會情勢相關重大議題,設計成複合性系列課程,2學分、36小時內,可結合4個或8個議題,時數與課程內容由學校自行決定。藉由專題,讓學生了解教育趨勢與教學現場需求。

 
導演:關心電影也關心真實世界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大埔自救會、台灣農村陣線18日發起北上告官行動,在凱達格蘭大道吶喊「捍衛大埔」,沒想到苗栗縣政府卻在同時間突襲大埔,強拆民宅,引起群情激憤,前往總統府前抗議。導演柯一正、楊雅 也到場聲援,反對政府強制土地徵收。台北電影節導演戴立忍和詹京霖,20日也在頒獎典禮台上表達聲援大埔的立場,呼籲大家關心除了看電影,也要關心比電影更加真實的人民迫遷現實。


▲導演楊雅 在總統府前聲援大埔,被警察強行帶上警備車。(圖文/李宜霖)


柯一正:土地因利益變焦土

作品曾獲得金馬獎的導演楊雅 ,18日跟人民一同在總統府前聲援大埔,卻被優勢警力強行拉上警備車,載到國父紀念館野放,他被多位警察抓住四肢,在警備車上奮力大喊「馬英九是土匪!」,之後他回到凱道靜坐。楊雅 表示,政府為所欲為,徵收土地無限上綱,土地變成是地方政治人物分贓的工具。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柯一正導演也隨後到凱道靜坐聲援,他嚴斥:「大埔是公然掠奪,土地因龐大利益變焦土!」

曾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楊力州,擔任台北電影節頒獎人時提到,台灣非常美好,想把台灣的美好紀錄下來,但某位縣長趁人家不在家的時候,把人家房子給拆了。擔任台北電影節頒獎人的導演戴立忍也談到導演聲援大埔,卻被警察帶走事件,他問:「雅 ,你回來了嗎?」戴立忍在台上提及,最近有些導演跑法院、有些忙社會運動,還有人被警察抓走,丟到莫名奇妙的地方。他說,以前找導演,可以到電影節、影展去找,但現在上街頭去找比較快。有人說這些導演吃飽太閒,不好好拍片,管那些閒事幹什麼,他說,講這種話的人一定不了解台灣電影。從新浪潮開始,台灣電影就把視角伸入了現實社會、伸進了平凡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創作者應了解他人的遭遇

戴立忍提到作為一個導演的社會責任,他說,作為一個導演、一個創作者,你必須了解什麼是真實的世界,你必須了解別人在想什麼、他們遭遇了什麼、他為什麼笑、他為什麼哭。「台北電影節」每一年都會把這個獎項頒給一位非常了解其他人為什麼哭、為什麼笑的好導演。有機會的話,他會走到群眾當中去觀察、去了解,他想學習如何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導演。講完後他宣佈「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是:詹京霖。詹京霖導演受到「苗栗大埔事件」的啟發,編導了短片《狀況排除》。

「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的詹京霖在台灣土生土長33年,他在台上表示,「狀況排除」是關於有個保護總統的憲兵,在抗議場合碰到農民老爸,之間糾結的故事。這個故事發想是在3年前,大埔農地被怪手開進去破壞,當時他受到這則新聞啟發,寫了這個故事。他17日映後座談曾談到大埔還有4戶可能被拆,隔天政府就把大埔拆了。詹京霖說:「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組織跟體制,可以那麼粗暴地對付人民?尤其在我們號稱民主國家,我們希望大家重視這一些比電影還要電影情節的現實。」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台灣立報歡迎您投稿,詳情請參:http://www.lihpa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0110

台灣立報粉絲團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五出報,每份10元

 
 
 
     
本電子報內容由 http://www.lihpao.com 提供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台灣立報社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歡迎您e-mail :
johann@lihpao.com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