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開始,我心裡就模模糊糊有個志願:當作家。人生真奇妙,卸下了公職,走過政治的紛紛擾擾,繞了一大圈,現在的我真的變成靠搖筆桿掙生活的作家,或者謙虛一點,叫「文字工作者」。
國小開始,我就常常到處投稿,心情會為稿子有沒有被留用而起起落落。上高中後,也許因為課業壓力,也許就是單純不再有寫作的慾望,漸漸把筆放了下來。不過,雖然我放下了筆,但我的父親卻仍舊以為我想當個作家。
在「一試定生死」的大學聯招年代,我考了四百多分,上國立大學應沒問題,選填志願時,剛從碼頭下工、沾著泥灰的工作服都還沒換下來的父親,就興奮地擠在我身邊,要提供意見。
「台大中文系如何?」父親說。
「喔,我的分數有機會上,但他們要求英文高標,我不符合資格。」
「那政大中文系吧!」父親又給了意見。
我忽然納悶,為什麼父親都要我填「中文系」?那時,「商科」才是多數人的第一志願。
一問,父親眼睛瞪得大大地說:「不是你從小喊著要當作家嗎?」
我聳了聳肩,用酷酷的叛逆語氣對父親說:「爸,那是小時候好不好?我的分數填中文系,會『浪費』很多好不好?」
父親似乎不能理解什麼叫「浪費」分數,我拿出一張當時所有考生選填志願都會參考的「最佳志願落點表」,認真分析給他聽:「你看,根據歷來的成績分配統計,我分數的『最佳落點』是中山企管系,這是最不會『浪費分數』的選擇。」
父親還是不懂,接著問:「你想讀企管系嗎?」
「爸,這和我想不想讀企管系無關,選這一系,是最『划算』的選擇,分數會用得剛剛好。」
我再看父親,我很確定,他還是不懂我的邏輯。但父親看我自己都決定了,也就不多說什麼了,我選了中山企管系,而事實也證明,我的分數和最低錄取分數只差一分,這落點預測準得不得了。
我知道,父親最後抱著疑惑沒說出口的是:「所謂志願,不是選自己最有興趣的嗎?到底和這個『最佳落點表』有什麼關係?」那時的父親,比我更不「現實」,懷著「尊敬夢想」的浪漫,更深知「擇其所愛」的道理,所以要我選中文系。說到底,父親才是最了解我的人,繞了一大圈,如他所料,我最喜歡的事還是寫作。
最近,我準備將多年累積的短篇小說集結出版,這是自己長久以來的心願,也是我給自己寫作生涯的一個註記。看著這個心願正慢慢實現,進行到最後的校稿,我的腦海不禁浮現了父親的身影,我那一直要我填中文系、要我當作家的浪漫父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