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聯合報社論/指揮中心「指引」亂如麻,只會越指越亂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6/16 第523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現代「鋸箭法」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指揮中心「指引」亂如麻,只會越指越亂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股進入熊市 聯準會將強打通膨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食醫助行」共善天下
新南向招生變非法打工 如何防堵
大學缺額學生落榜 申請入學該改
醫療產業化 不符視病猶親價值
學校軍隊拒萊豬 美要諮商?
兩岸相互尊重 才能「求同存異」
雲峰飛彈攻陸?三困境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現代「鋸箭法」
黑白集/聯合報
閣揆蘇貞昌去屏東視察,看到鹽埔漁港岸邊有艘破舊的漁船,船上長了兩棵樹,不禁當場發飆。蘇貞昌罵道,船上都長樹了,顯示已在此荒廢甚久,為什麼沒有人處理?果然發飆有用,農委會漁業署第二天就派人上去,把兩棵樹給砍了。

看到沒有,這就是現代「鋸箭法」之經典!讓蘇揆火大的既然是那兩棵樹,下層機關就立馬把樹問斬,以除後患。至於蘇貞昌追問的根源,老船占據有用的空間,其他船隻要怎麼靠岸卸貨,那就容後再談了。

蘇貞昌去屏東,主要是石斑魚出口被對岸禁了,他特意前去安撫漁民,並捎去政府將興建卸魚場及冷鏈的紅包。不料,現場有六艘破舊漁船停在漁港中央,還有長了樹的,多令人掃興!據了解,這些船可能是涉案被吊照,法拍多時也賣不出去,然後就一直停在港邊要津。機靈的漁業署,趕緊砍樹以平息蘇揆的怒火;至於舊船要如何處理,就沒有答案了。

古代的鋸箭法是:有人被箭射中,「外科」醫師將箭桿鋸下了事;至於留在裡面的箭頭,他認為那屬「內科」醫師的事。這樣的「智慧」流傳至今,就有了台灣版的「鋸樹留船」。事實上,台灣石斑被禁,蔡政府不透過交涉解決問題,卻撒一百多億元去建冷鏈、改新港口,不也是一種「鋸箭術」?蘇揆懂的,麾下官員也是心領神會。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指揮中心「指引」亂如麻,只會越指越亂
社論/聯合報
繼陳時中確診後,指揮中心又有三名要角染疫。儘管陳時中聲稱「重大政策都已宣布」,意即各種部署都已妥貼;但從近日各界對入境隔離、旅遊限制及長照給藥、試劑造假等的質疑,顯示政府決策仍有太多矛盾與不合理讓人難以心服。指揮中心流於過度干預和規範,決策準確性及有效性卻堪虞。

國內確診者已累計超過三百萬人,死亡逾四千,疫情迄今仍看不到終點。正由於這波猛暴疫情,指揮中心決策種種脫離現實、欠缺考慮、偏袒徇私、蠻橫霸道的問題,逐漸被民眾看破手腳。最明顯的例子是,雙北早就主張「快篩陽即確診」,指揮中心卻為了面子拖到五月廿六日才實施,讓許多民眾的黃金醫療時機卡在PCR檢測,平白送了性命。

追根究柢,整個指揮中心的心態就是一種「指導式」決策,凡事都要發布「指引」,作鉅細靡遺的規範。這種高壓指導式的決策,讓中央擁有莫大的控制權,卻削弱了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的自主應變彈性,更剝奪了民眾選擇的權利。兩年多來,醫護人力遭到中央壓榨,醫療物資遭到中央嚴格控管,就連民眾也變成像牢籠裡的動物。兩歲的恩恩發高燒時,其家長卻因嚴苛的隔離規範不敢出門將他送醫;試問:死硬教條不正是殺人元凶?

再看,我國住宿型長照機構的確診數僅今年即高達三﹒八萬人,有六一六人死亡,死亡率為全國的十六倍多。去年國外長照機構染疫慘狀曝光,專家即呼籲政府必須做好準備;但長照長者的接種並未特別受到關注,許多人隨著照護人員染疫而淪為病毒的俘虜。更可議的是,政府對機構給藥的指引限制嚴苛,須有併發症風險者才給藥,致染疫者能獲得藥物治療者不到半數。直到最近,在外界抨擊下,給藥率才提升到八成多,但許多人已因苦等不到藥物而告別人世。衛福部的工作不就是為了救人,給藥指引卻有著「官本位」的苛吝。

昨天起,入境檢疫縮短為「三加四」,表面上看似放寬,實際上內容卻荒謬無理。例如,後四天的「自主管理」,指揮中心規定入境者可以外出購物或回辦公室工作,經地方政府批准者甚至可以返家探視;但他們卻不能在家過夜,仍須返回防疫旅館隔離。這樣「可進辦公室、不能回家」的規定,不嫌矛盾嗎?又目的何在?

同樣讓民眾困惑的,還有指揮中心對旅遊及入境的奇怪限制。例如,雖放寬入境檢疫期,卻又規定每周入境入數上限為二﹒五萬人。如此一來,有些急欲返國的人,會不會因適逢「額滿」被卡在某國機場,進退不得?事實上,最近我國每天入境人數已接近三千人,每周約已逾兩萬。指揮中心要開放國境,卻又設下莫名所以的限額,到底目的何在?

指揮中心如此喜歡頒布各種「指引」,地方政府或民間機構也動不動就要求中央給出「指引」,正是台灣社會自主性被削弱的倒影。政府習慣於頤指氣使,於是事事設限,呼來喝去;而地方和民間也自甘受縛,彷彿沒有上級指引就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如此自縛手腳的社會,民眾的自發性、自律能力及爆發力怎麼不受到壓抑?

兩年半的抗疫,蔡政府在大內宣中自嗨自滿,民眾則在生死煎熬中學會辨識真相。度過這些疫苗靠捐贈、試劑靠排隊、染疫靠自己的日子,人們至少看清了指揮中心各色冗長指引的假大空,這正是台灣淪為全球解封末段班的主因。指揮中心現在要做的是「去指引化」,只要提綱挈領,其餘留給民間自主吧!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股進入熊市 聯準會將強打通膨
社論/經濟日報

上周五,美國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4月升高了足足有1%,自去年5月至今,則漲了8.6%之多,原本外界以為,經過聯準會幾次升息,加上心理預期,通膨數字即將平緩,想不到愈來愈厲害。美股因此大跌,自1月初以來,標普指數跌22%,正式進入熊市,投資人憂慮,聯準會將升息3碼來打壓通膨,但沒有人知道能否挽回不斷飆高的物價。

這正是拜登民主黨政府所最擔心的演變。11月就要期中選舉了,民主黨的鐵票,通常是中低收入戶,食物與汽油價格衝擊這些人的生活,也直接影響投票意願;儘管最近民主黨使出渾身解數,炒熱傳統自由派最關心的議題,像是大法官判決草稿外漏,威脅墮胎合法化;德州小學槍擊案,槍枝登記合法爭議;以及去年1月6日圍攻國會,川普介入公聽會等,但是民主黨最擔心的期中選舉因素,還是通膨。

拜登總統應該早就得知數字,在5月31日同時做了兩件事,一是投書華爾街日報,表明處理通膨是他頭號經濟要務,二是接見聯準會主席鮑爾,並且強調,不會如歷任美國總統,在高通膨時期,試圖不當影響聯準會的獨立決策。這兩件事看似相互矛盾,既說通膨是頭號要務,卻又說不干涉聯準會的獨立決策,實際上卻是典型的甩鍋,把處理通膨的棘手難題與責任丟給鮑爾。

去年夏天,美國物價開始上漲,外界有些知名人士如柯林頓時代的財政部長桑默斯認為應該及早升息,來阻擋通膨,但是葉倫卻強力反對,生怕過早升息,會壓抑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行情,由於葉倫是鮑爾聯準會的前任,鮑爾又希望在今年獲得續任的機會,所以聯準會坐視錯過干預的最佳時機。

如今拜登政府政策轉向,葉倫承認當時判斷錯誤,新政策重心已經是壓抑通膨,可是聯準會預計升息2碼可能沒有辦法把通膨壓到期望的2%,市場擔心,鮑爾在壓力下,可能會做的過火,加快加大升息的幅度。70年代殷鑑在前,當時的聯準會主席伏克爾為了壓低通膨,不惜將利率升高至20%,結果把美國經濟推入萎縮的深淵。

美國經濟很有可能進入衰退。美國今年第1季的GDP已是負成長1.5%,如果第2季又是負成長,連續兩季負成長就是經濟衰退,而目前的通膨正在影響消費信心,民眾不敢花錢,換句話說,就是通膨與衰退並存的通縮局面;所以上周五CPI數字公布後,市場反應強烈,大家紛紛賣股,全球股市跟著崩跌。

今年3月中,聯準會第一次升息0.25%,5月初再升0.5%;如果本周四再升0.75%,那就是空前的「三級跳」,升幅達1.5%;距離年底還有三次利率委員會,如果每次都升3碼,到了年底的全球金融秩序不堪設想,這必然引發熱錢回流美國,釀成各國股市與房地產空前的危機。

對於美國的政客而言,他們並不關心全球效應,別國的金融混亂是別人家的事,他們只關心美國選民怎麼想,5月CPI公布後,政壇大驚,共和黨見獵心喜,認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在期中選舉取勝,近日推出宣傳,引述川普的話說:「拜登當選,股市大跌」,引申而言:「你的退休基金想念川普。」

共和黨指責民主黨執政不力,民主黨則要甩鍋聯準會,民主黨若在期中選舉輸掉眾議院與參議院多數,這將會釀成政治僵局,未來兩年的經濟政策,成了白宮與國會之間的政治皮球。

展望未來,美國政經前景黯淡,才剛剛經歷疫情的經濟重挫,現在又要迎來經濟通縮,對於台灣的我們來說,除了要適切考慮自己的通膨與升息幅度,更要小心警惕,謹防全球經濟風暴的波及。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食醫助行」共善天下
侯勝宗/聯合報
疫情對原偏鄉帶來巨大的衝□,有許多感人的救助行動。例如新竹尖石鄉的武漢部落,只有廿二戶,卻有十七戶染疫,全村確診人數高達九十七%,幾乎封閉部落一個月。長期陪伴台灣原鄉的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食物銀行,於五月初發起「Covid-19社區確診者關懷計畫」,透過各地服務中心發放快篩劑、提供生活必需品,為受困家庭送來及時雨。武漢部落就是受惠於該計畫,度過最辛苦的一段期間。

又例如,台東縣全縣確診率超過十%。部落中住著許多獨居或隔代照顧家庭,一旦染疫,將斷了與外界的物資聯結,急需食物和醫藥物資。由號稱地表最強的方荷生里長領導的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於六月初動員了全台灣食物銀行的力量,捐贈台東四百萬元民生物資,幫助四三七○戶家庭度過疫情難關。

另外一方面,根據聯合國環境署去年三月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全球每年浪費近十億噸食物,三分之一的糧食產出從未被食用。這些浪費的食物足夠養活卅億人,讓飢餓絕跡。此外,糧食浪費和損失每年約造成十%的碳排放量,助長了氣候危機。如果食物浪費是一個國家,其碳排放量將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排世界第三。

其次,台灣一年浪費的食物平均多達三八四萬噸,若把浪費的廚餘放進廚餘桶,疊起來的高度相當於一點三萬座一○一大樓。還好近年來,愈來愈多企業投入惜食行動。例如,全家便利商店推動「友善食光」,讓店內鮮食到期品七小時改用七折價出售。又例如,許多大型賣場與基督教救助協會合作,將即期的食品物資轉贈給1919食物銀行,做為教會課輔班、老人照顧的供餐食材,成為社會弱勢救助力量。

唯要將惜食物資媒合給弱勢民眾或偏遠社區時,最大困難是將這些物品送到原偏鄉的「物流成本」。根據筆者的研究調查,物流運輸費用占全部成本至少六成以上,因為「距離太遠」本來就是原偏鄉最大的痛點。

所以,要有效媒合即期食品和過剩物資進入原偏鄉,需要有一套創新的「共享物流運輸模式」,用共享平台來調度多元過剩車輛與志工人力,載送惜食物資到全國原偏鄉各地,降低物流成本。筆者近年來和地方政府、大型企業和多家食物銀行協會,推動偏鄉共享交通平台,探索如何引動民間過剩交通運能,推動共善社會願景。去年即嘗試結合台積電、1919食物銀行、全聯和台灣計程車學院協會等四方,進行原鄉兒童課輔班的創新運輸方案,獲得不錯的共善成效。

疫後台灣,原偏鄉的地方創生與高齡社會的照顧需求,將是政府沉重的負擔。以共善創新思維,整合社會中過剩食物、民間既有車輛運能,企業CSR資源與源源不絕的民眾愛心,以移動來愛鄰里、愛地球、兼善天下,或許是一條值得思索的「食醫助行」創新路徑。(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新南向招生變非法打工 如何防堵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聯合報
蔡政府為了加強與新南向國家關係,推動「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鼓勵技專院校擴大招收南洋國家學生,但是專班自一○六年開辦以來就狀況不斷,尤其是人力仲介公司介入。主要是因赴南洋招生應該各校親力親為,但有此能力學校團隊不多,因為需要額外人力與經費,學校為了便宜行事,只能依賴長期遊走印、菲等國人力仲介居中牽線,最後變成仲介跟工廠、學校三方串聯演出非法打工的爛戲碼。所以要消除人力仲介可介入空間,招生學校必須在南洋各國設立招生辦公室。

筆者擔任系主任時,歐美先進國家幾乎都早在越南合作開班,我們的南向招生可說是後知後覺。就在民國九十六年經校方同意與越南河內某大學成立招生辦公室,一方面在該校設境外在職碩士專班,一方面招收來台就讀產學碩士專班。招生部分由該校負責,我校與該校共同開課與授課。招生筆試及面試由本校教務處及系上教師組隊飛越南舉行,以確保招收學生素質。所以過程中,沒有人力仲介公司可以介入的空間。

既然「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是國家級重大教育政策,何不由教育部統籌,在印尼、菲律賓、越南等南洋國成立聯合招生辦公室,防堵人力仲介公司介入空間,主動與各國教育機構或大學合作,共同開班或單獨招生來台就讀。

這些仲介公司不僅賺取仲介費,引進的學生素質也參差不齊;更糟糕的是這些醜聞還登上海外媒體,不僅影響學校口碑,更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教育部也只能在家醜外揚後,再來扣減學校補助款或列入重大缺失作為懲罰。但究竟是孰令致之,孰使為之?令人唏噓。

   
大學缺額學生落榜 申請入學該改
李若松/博士生(雲縣斗六)/聯合報
申請入學放榜,醫學系出現一一七個缺額,各大學缺額破萬。大學甄選入學個人申請制度早該調整。過去兩年研究發現,個人申請入學制度設計不當,會讓高中畢業生不知如何正確選填最佳志願,造成大批考生提前落榜,重複錄取讓許多校系出現大量缺額。

大學個人申請制度,每位考生依學測成績,可選填六個志願,各校系依錄取名額三倍複試。也就是錄取卅名額,會先篩選九十名額進一步送學習歷程或書審資料加上面試,最後應該是正取卅名,備取卅名或更多。

醫學系繁星入學也要複試,幾乎和個人申請醫學系同時進行,所以成績好的學生,最多選填六加一個不同醫學系,針對複試不確定性,必須參加七場醫學系複試。只看台大醫學系繁星入學與個人申請交叉查榜,十二位高中應屆優秀同學,除了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外,還有五十一個非台灣大學的醫學系錄取機會,其中包括: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十名、台北醫學大學、長庚大學各九名,成功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各六名。

光是台大醫學系繁星錄取生就吃掉進入醫學系同學的五十一個醫師夢,加上各醫學系都有繁星名額,再擴散到其他醫學系,個人申請兩階段通過考生,大量重疊才造成一一七個缺額。假設醫學系為學測最優秀學生,就從最頂端影響其他前、中、後段學生與其他校系志願,製造超過一萬名缺額。

改善對策:個人申請應大幅增加可選填校系志願數,其至無上限;但第一階段篩選依各校系三倍錄取名額,每位申請入學者應給三個最理想的校系進第二階段複試機會,比現行的校系數減半。全國各校系可同步實施複試三天,通過一階段學生三天從容前往三校系複試,如此可減少個人申請入學落榜學生,各校系也減少重複錄取造成的缺額。

   
醫療產業化 不符視病猶親價值
楊仁宏/中山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台/聯合報
日前有機會向施振榮先生請益關於台灣醫療發展或醫學教育發展的方向。施先生指出現在的醫學教育不能只看現在、要向前看,應該著眼於培養明日的醫師,結台灣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物聯網領域的優勢,積極培育醫學、資訊、生技的跨域人才,全力發展智慧醫療。施先生認為「面對未來智慧醫療的發展趨勢,醫療人員的才智與經驗可以透過電子醫材及AI人工智慧的應用,將台灣已證明領先國際的臨床實驗項目做為示範點,面向全球巿場」;昨日於民意論壇再次發表「培養未來人才要超前部署」,這是非常具有遠見與宏觀的看法,如此可以將台灣優質的醫療、生技與資通訊科技領域有最好的發展,達到創造價值、利益平衡與永續經營的「王道」精神。

但是施先生認為「考量未來的發展需求,採取將(醫學系)名額適度逐年放寬的政策」,則與醫界的普遍認知相左。台灣醫師人力的問題在城市與偏鄉的醫師人力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目前並沒有新增設立醫學系的需求,希望施先生及社會大眾能夠理解。

由於深感專業醫師的培養需要更長的時間,施先生認為要更早展開超前部署,才能讓台灣掌握未來在醫療服務巿場的新機會;施先生批評台灣過去沒有把醫療服務當成產業,也沒有推動醫療服務產業化與國際化的思維。因此經常呼籲醫療服務「產業化」,藉由產業化的過程,才能更有效地創造更高價值,造福人群。

但是台灣醫界,尤其是醫學教育相關的醫師學者迄今仍有相當多人未能接受醫療服務「產業化」的觀念。施先生強調「人文科技才是未來台灣發展的方式」,提出的醫療服務「產業化」是要鼓勵醫界走出台灣現在的醫療困境,醫界不要只看現在,應該要向前看,著眼未來世界發展的趨勢,培養社會未來十年、廿年需要的醫師,正視醫療也是產業,也需要「產業化」的概念,以求永續經營。

但是施先生的一句「讓醫師睡覺也能賺錢」(指醫生睡覺時智財在國外其他地方可以繼續服務),相信讓醫界部分先進與朋友會很不以為然,因為這與台灣社會很深的醫療傳承「視病猶親」、「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等利他的核心價值相違背。但是檢視過去施先生長期推動「王道」精神,重視「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之外,更要同時兼顧「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因此,施先生所要發展的醫療服務「產業化」,個人揣測其實是蘊涵人文的智慧醫療才是未來台灣發展的方式。

個人建議,台灣醫療與醫學教育界需要更多的時間,來了解與認識「產業化」的意義,而科技產業界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了解台灣的醫療與醫學教育所重視醫學人文核心的價值。施先生主張「培養未來人才要超前部署」,是提醒醫界與科技產業應該更積極做更多的跨領域多面向、多層次的溝通交流,彼此理解;未來仍有許多層面需要做更多的努力,讓台灣的醫療走向國際,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在造福台灣之餘更可以為國際作更多的貢獻,或許能開創台灣醫療走出「紅海」競爭的困局、邁向「藍海」的重大策略與契機,相信這也符合施先生倡議的創造價值、利益平衡與永續經營的王道精神。

   
學校軍隊拒萊豬 美要諮商?
蘇明通/前我國申請加入世貿組織諮/聯合報
近日台美宣布啟動廿一世紀雙邊貿易倡議的諮商,其中引起關注的議題,包括我國開放萊豬進口,但學校營養午餐及國軍伙食卻拒絕使用,美方會不會將此議題納入諮商?或許會,因為美方關切拒絕使用的訊息所產生的擴散效應,但諮商結果可能流於雙方各抒立場。

首先,公立學校營養午餐及國軍伙食採購,屬於政府採購,台美都是世貿組織政府採購協定簽署國,也都依據本協定提出市場開放清單,包括適用本協定之機關清單、採購項目清單、採購門檻金額,及特別聲明不開放之情形。

就本協定現狀而言,我國辦理學校營養午餐的各個中小學,都未列入開放清單,因此各校如何辦理營養午餐的採購,包括食材選擇,都不受本協定規範。至於國防部採購項目開放清單,則未包括肉品,因此如何採購國軍伙食肉品,也不受本協定規範。

此外,我國開放清單,還參照歐盟、美國的開放清單,將執行人口養育計畫之農產品採購,列入特別聲明不開放之項目。我國學校衛生法第廿三條規定學校供應膳食,其食材應優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認證之在地優良農業產品,並禁止使用含基因改造生鮮食材及其初級加工品。這些都進一步凸顯食用農產品的採購,在政府採購的獨特性。

因此,就一個不屬於政府採購協定市場開放之標的,將其納入諮商議題,就本協定現狀而言,難有著力之處。

即使台美未來的雙邊貿易諮商,美方要求我方擴大開放適用機關之範圍、降低開放案件之門檻金額,但參考美國與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的情形,也沒有將中小學營養午餐及軍隊食材的採購納入開放範圍的情形。

如果美方要求我方將這些採購納入開放範圍,美方也要考慮自己是否也能對等互惠開放,而關鍵因素是這些中小學的上級機關,在美國是州政府,在我國是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如果彼等拒絕納入開放範圍,負責諮商談判的美方聯邦政府及我方中央政府人員,也無法作出改變現狀之承諾。

   
兩岸相互尊重 才能「求同存異」
余亭翰/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學生 �/聯合報
中國國防部長十日在香格里拉會談中,針對美國對台軍售一事表示:若有人把台灣分裂出去,中國將不惜一戰,不惜代價,這是中國的不二選擇。中國再一次以強硬用詞重申其武力犯台的可能性,然,為何美台間的貿易會是干預中國內政?我們可以由細讀中國官方發布〈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白皮書〉,來了解中國官方對於台灣問題的思維。

此白皮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一九九三年公布,該文花了大半篇幅闡述「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再用最後寥寥三行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進而得出結論:「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為典型的三段論,推理合乎邏輯,為有效論證,但其前提並不能成立。

第一,內文提到「台灣古稱夷洲、流球」,但經考證發現,兩者為今天的沖繩,而非台灣。即便是沖繩,在史書上也是「東夷」,而非中原本部。就台灣本島而言,一直到清朝才隸屬於中國。

第二,根據現代國際法之父Lassa Oppenheim所著《國際法》指出:「透過戰爭造成的領土移轉,須經過領土授受國家簽訂和平條約的規定。」在馬關條約中,大清帝國將台灣島以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一九四五年,日本簽署降伏文書正式無條件投降。一九五一年,日本和大部分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和約第一條指出日本與大部分盟國之戰爭狀態結束,日本重獲國家主權。第二條則提到「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群島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在此並未言明放棄後的主權歸屬為何方,而為「台灣地位未定論」留下了根源。

但中日間終結戰爭關係的法律文件,其實為依據舊金山和約第四條及第廿六條所簽訂,法律效力與其相同的中日和約,又稱台北和約。其中第十條指出:「中華民國國民包括依中華民國在台灣及澎湖所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而具有中國國籍之一切台灣及澎湖居民及前屬台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本條指出當時六百萬台灣居民及所有法人在中華民國的法律規章的基礎上,均為中華民國國民。這顯然是認為日本放棄的台灣與澎湖主權移轉的對象是中華民國。此約除為中華民國總統命令公布的法律之外,也登記於聯合國,台北和約完整地移轉了台灣的主權給中華民國。

惟日本在一九七二年與中共建交時曾宣布台北和約無效。然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條約的各條款分為執行中和已執行,其中已執行條款並非單方面宣告中止便可改變。也就是說,日本單方面宣布條約中止,是無法取消及逆轉台澎已移轉給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的既定法律。

〈白皮書〉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其不能成立的前提下給的統一方案是「一國兩制」。然作為「一國兩制」的示範者,香港在二○一九年的示威遊行以及警民衝突,讓台灣人民不免擔心,今日香港會成為明日台灣。兩岸分治已久,對人權議題的看法大不相同,成為「一國兩制」的深層隱憂。

兩岸關係從老輩的相互敵視到二○○八年後的三通,雙方已有不少的「存異求同」,和平的環境也使兩岸的經濟發展有卓越成長,在了解雙方並沒有武力統一的法律基礎後,當可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更加「求同存異」。

   
雲峰飛彈攻陸?三困境
林宗達/國際軍務雜誌社社長(台北/聯合報
日前立法院長游錫□談到擔任行政院長時,即得知台灣發展的雲峰中程攻陸巡弋飛彈可打到北京與三峽大壩,因此中國侵台前須三思。此話一出,惹出不少爭議。後來,游錫□辯稱其亦是從新聞中得知訊息。

台灣發展雲峰飛彈是在李登輝時代,即已展開之阻遏中國武力犯台的重要攻擊性武器之一,並已有成果,且可能已經量產。儘管如此,游院長或國人若有以雲峰飛彈,讓中國會有武力犯台得不償失而後悔莫及的想法,則是過於天真而不切實際。畢竟,台灣想以雲峰飛彈攻擊北京與三峽大壩,必將面臨三大困境:

其一,無差別轟炸與攻擊之軍事行動已過時,相繼而來的是有限戰爭年代。二次大戰期間,無論軸心國或同盟國,均曾為打擊敵方之後勤補給,迫使敵對國民心士氣屈服,而不顧一切大量且毫無限制地使用轟炸機對敵進行無差別轟炸,例如日本的南京大轟炸與重慶大轟炸,以及美國對日本的東京大轟炸。最為著名的無差別轟炸,當屬美國在廣島與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

冷戰時期,無差別轟炸與攻擊之軍事行動已逐漸減少;冷戰結束後,各國對採無差別轟炸或攻擊軍事行動之國家,更會給予嚴厲譴責,乃至制裁。因此,後冷戰時期的戰爭,多以殺傷軍人與毀壞武器之有限戰爭為主,而非以破壞民生為目標,更不會以殺傷或殺死平民為目的。故游錫□所言,以雲峰飛彈攻擊北京與三峽大壩,將引起中國人民生命與財產的巨大損失,不只無法見容於國際社會,且只會讓台灣所有人為此不智之舉陪葬。

其二,解放軍現已擁有多種強而有力之海上與陸上反制超音速巡弋飛彈的防衛性武器,雲峰飛彈越來越難突破中國海上與陸上防線之反制。目前中國在傳統防衛武器,海軍有海紅旗-10與海紅旗-16等兩種防空飛彈系統;陸軍則更多,性能最佳者莫過於紅旗-16防空飛彈系統。此外,中國亦成功研發兩種可用於反制彈道飛彈與超音速巡弋飛彈攻擊之非傳統防衛性武器,即雷射與電磁炮,且已部署於解放軍大型艦艇之上,陸軍防空部隊亦必有之。因此,未來台灣想以雲峰飛彈攻擊中國,實在難如游錫□之所願。

其三,中國的先制打擊。中國一旦對台作戰,台灣的機場、軍港與飛彈發射基地,都是解放軍火箭軍首波攻擊目標。在進行首波飛彈攻擊的同時,中國先進戰鬥機與無人攻擊機,亦會成群飛抵台灣上空,這將使台灣所有攻陸飛彈,在尚未發射前即有被摧毀之命運。尤其是中國最新研製成功可引領無人攻擊機機群,進行對地打擊之殲-20雙座隱形戰鬥機,更是台灣攻擊中國飛彈的最大威脅。

由上觀之,面對解放軍武器日益進步的狀況下,台灣想要以卅年前李登輝時代所設定戰術,以飛彈攻擊中國,已越來越難。因此,防衛台灣最好的作為,並非軍事武器,而是政治。對此,民進黨政府亦相當清楚,只是基於政治利益與軍購之金錢利益,許多政客不敢也不願對人民坦言罷了。

   
卡車燃料未來誰主導 電池或氫能?
卡車製造商分為兩個陣營,包括福斯卡車部門Traton在內的一派看好電池,因電池被廣泛認為是最有效率的選項。另一個陣營則包括戴姆勒卡車和富豪這兩家最大的卡車製造公司,他們認為將氫轉化為電能僅排放水蒸氣的燃料電池更有意義,因為它們可讓長途卡車快速充電。

海景.鞦韆.下午茶! 屏東打卡夯點「茉莉灣海洋Cafe」 情侶約會浪漫好去處
來屏東就是要看海,推薦一家屏東枋山海景咖啡餐廳「茉莉灣海洋Cafe」這裡可以坐在鞦韆喝著海景下午茶,環境超浪漫超好拍,不只是情侶約會浪漫好去處,也蠻適合帶小孩一起全家同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