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時,我當了一年「語言學社」社長,面對160多位社員,我很怕辜負大家的期望。社團每星期有兩次研習,設定主題分組討論,通常由高年級英文較好的學長姊協助。我也會請教過我英文的老師來指導,他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僑,不會說國語,於是社團便規定不能講國語,營造只講英語的氛圍。
唱英文歌、舉辦只講英語的郊遊是常態。我們還曾經邀請校友陶曉清與社員研討西洋歌曲。又因我身兼活動中心學藝委員會主席,所以也常舉辦英語演溝比賽和辯論比賽。
邀請專家演講是每月一次的重頭戲,記得邀請趙麗蓮博士時,兩個月共打了八次電話,終於打動這位已從台大退休的老教授,從新竹特地趕來為我們演講,指示學英語的正確方法與途徑。後來也曾邀請空中英語教室主持人彭蒙惠教授前來。幾次活動,造成空前高潮。
我們常投稿學校周報,摘錄英語專家演講的重點,讓大家覺得學好英語不是件難事,按照專家的方法,只要有心,加強自信,一定能精進。
美國第七艦隊樂隊應校方邀請來表演時,校方讓我們社團負責接待,社員英語流利,應對得體,是學校的最佳公關。
多年後回想起來,由衷感謝母校給我機會學習與磨練。在我幫助洋丈夫經營公司時,常邀請各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來公司演講,舉辦在職訓練,為公司同仁創造遠景,也讓每位同仁都能成為公司的最佳公關。這一切就像延續著我18歲時所熱愛的活動。社團真的有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