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務院為防止35個一、二線城市出現房地產泡沫,所採取的最新房地產「國五條」措施後,3月25日,廣東省率先公布執行細則,但虛多於實。北京緊接著在30日推出,隨後是上海、重慶、合肥、廈門等。31日,大連、濟南、南京、深圳、廣州、成都等地也陸續公布。除北京、上海外,大部分地區制定的細則都比「國五條」寬鬆。
地方政府主要考慮兩點:一是近幾個月,主要是一線城市房價漲幅較大,上海房價3月就來到歷史新高點,但多數二線城市房價漲勢還算溫和;其次,由於大陸房地產市場占大陸經濟總量的12.5%,因此地方政府對住房市場調整不敢輕舉妄動。
在地方「國五條」細則陸續公布後,台灣民眾現在若要前進大陸買房,根據地方的細則基本上可採取三種因應策略:
第一種是房地產屬於賣方市場的城市,實施細則比較嚴格,主要是漲勢最強的北京和上海。這兩個城市的房價調控目標基本一致:控制房價不明顯上漲,漲幅不超過人均GDP的增長率(7.5%),這兩地對於包括台灣民眾在內的境外人士購屋的管制也十分嚴格。
北京目前對戶籍成年單身人士採取限購一戶住房的政策,但此一政策上海已經於2012年執行。此外,京滬也提高第二戶房貸首付(自備款)及利率水準。
現今要到北京和上海買一戶自住房產,條件還容易些,但若要投資第二戶以上住宅的門檻已越來越高,除非有專業的解決方案。
若能符合在北京及上海購屋的條件且資金足夠,北京和上海仍是首選之地,因為這兩大城市房價未來上漲機會高,而且7月以前應可找波段的好買點。
第二種是地方「國五條」細則較寬鬆,屬於對中央政策應付性執行,如廣州、深圳、重慶等。這些地方政策提出的調控目標皆為:房價漲幅不高於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幅。近兩年大陸多數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成長速度都高於GDP的增長率,部分城市在細則中限購措施並未升級,例如重慶即未提及限購與20%交易所得稅。如果因工作或生活上的需要計畫在這些城市購屋,可按原先計畫進行,現有的調控措施沒有太多影響。
第三種屬於買方市場的城市,這些地方的「國五條」細則多只是應景、簡單的新聞稿,有些城市甚至不以市政府名義發布文件,而是以房管或土地部門的名義發出,大陸多數城市都屬這類。
這些城市不少已出現房產泡沫,反而沒有落實國五條相關規定,有些是出於對此事不夠重視,因為三、四線城市屬省級政府管轄,一旦中央究責,有省級政府扛著。
有些則是不敢嚴格執行,因為風險太大,像是一些出現「空城」的地方,商品房供給已經過剩,包括華爾街日報早前提到的內蒙古的鄂爾多斯、江蘇常州等等。這些城市外來人口少,當地中等收入家庭擁有兩套房以上的情況也非常普遍。因需求基本已經飽和,地方政府不敢再認真執行「國五條」。
若台灣民眾要在這些城市置產最好慎重考慮,現階段先不急著進場,可再觀察一下;若已經投資這些「空城城市」,則不要遲疑,立刻拋售現有房產。
(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學海外學院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