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興的儀式,當然也有歷久不衰的習俗:在21 世紀的今日,婚禮中的女性仍然有諸多規矩要遵循,例如丟扇、潑水,以示與原生家庭完全脫離;若說儀式是在反覆操作的行為中,來強化社會的集體價值,那麼,這樣的傳統是否還值得流傳下去?不過,慶幸的是,除了亦步亦趨跟隨舊有禮俗外,也有人嘗試在婚禮中注入自己的主張,為舊禮俗寫下新義。畢竟,儀式的內涵來自人的定義,每個人都能參與儀式的改造與創新。
婚禮,絕不只是王子和公主的快樂結局而已,婚禮的背後,還有說不完的故事⋯⋯
親愛的讀者:
因為連假關係,本期《e人籟》電子報延遲發報,造成讀者不便請見諒。
e人籟網站編輯 郭冠均 敬上
TOP
儀式創造或強化了階層組織、團結與目的感,因此能夠滋養社群、鞏固成員之間的關係。儀式也像遊戲:含有某種無來由的特質,給人逃離日常慣例的感受,從歌唱、舞蹈與看秀當中得到深植於人性裡的樂趣。可是,儀式還不只如此──儀式也能促進個人的成長。
事實上,這正是儒家的直覺:儀式對人人心中的仁可以發揮教育作用。如果以尊重、虔敬跟專注的態度好好進行儀式,參與其中的人就能夠逐漸受到禮儀的潛移默化。「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孔子主張,以專注與尊敬的態度參與儀式,能夠漸漸改造人的思想與行為舉止,讓人能夠與歡慶的事物合而為一。當然,這種態度很容易助長墨守成規的心態,以及其所伴隨而來的危險。不過:在外在活動所展現的專注,以及個人性靈的成長,兩者是互有關連的過程──這個想法依然是個非常強大的直覺。在基督宗教,尤其是天主教,禮儀生活(尤其是參與感恩祭,亦即彌撒)可以表達與體驗這兩種聯合的性靈面向:沉浸在教會的共融團體當中,個人的性靈存在得以臻至完滿,並且能將個人與所有其他人──不論逝者或生者,就是曾經嘗試在這個共融團體中踏上性靈道途的人們──連結起來。
為了維持教育與改造價值,儀式執行時必須能反映當下時空的文化與敏感度。儀式從持續的創造過程中得到滋養。我們當今社群的重大任務──不管是世俗社群或宗教社群──就是要找到表達儀式的新方式,藉此能夠在性靈上有所成長與茁壯,而能持續與我們所屬社群的成員們一起哀悼與歡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