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_藍家田 photo_CTPphoto
到北京旅遊、工作或生活,難免會有這有那的不方便,但有件事大家都點頭贊同:買中藥很方便又放心,因為同仁堂的大本營在此。創立於清康熙八年(1669),歷經300多年歲月沈澱的同仁堂,名聲及地位如同大陸中藥界的LV,尤其在大北方區域,同仁堂更是提到中醫藥時會率先出現在腦海的名號。
百年皇室獨家供藥商 同仁堂的創始人樂顯揚原來是太醫院吏目,專長是方藥及製藥丸。由於厭煩宮廷鬥爭,便辭官創辦了同仁堂,一些宮廷處方和工藝成了招牌。真正發揚光大是在樂鳳鳴手上,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他將同仁堂搬到前門大柵欄,擴大了店面,也開發各種藥劑,由他配製的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等備受讚譽,一舉奠定同仁堂地位,至今仍是鎮店名藥。後來連雍正都聽說了,從1723年起被欽點為皇室獨家供藥商長達188年之久。到慈禧太后時,還特准其代製宮內服用的成藥,同仁堂因而獲得更多宮廷秘方。
品管第一的製藥理念 樂鳳鳴的另一功績是編撰了《樂氏世代祖傳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書,共收錄了362個宮廷秘方、古方、家傳秘方及民間驗方。在書序中,他強調了「遵肘後,辨地產,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從此,這成了同仁堂的品管第一守則和精神象徵。在藥材方面,同仁堂堅持「取其地、採其時」的正宗原則,如東北吉林的人參、寧夏的枸杞等。 在加工炮製方面更苛刻,以黃連為例,必須一根根地剃除根鬚。所以,每次在前門老店看到那用黑底金字書寫的對聯,莊重又自信地宣示著這條理念,總會感到很安心。300多年中,隨著清王朝敗落、西學東漸和政局紛亂,同仁堂遭遇過幾次重大衝擊,尤其在文革期間,老匾被毀,店名和部分知名藥品全被迫改名,致使信譽大跌,一度甚至無人上門。1979年時終於恢復原名,重新復甦。 | 同仁堂是中國北方中藥鋪名氣最大的一間。 | 中醫把關的養生方案 如今隸屬國營事業的同仁堂,已經是國際性集團,發展出現代製藥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類,並從傳統中藥衍生出保健食品、化妝品、參茸飲片等上千種養生產品。另外,還在樂家老宅原址上開設了同仁堂中醫醫院,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這裡的專家門診請來不少國家級老中醫坐鎮,掛號費約從200元人民幣起,比大多數貴了十多倍以上,好處則是不用大排長龍,整體環境乾淨舒適,不會越等越煩躁,再加上同仁堂的嚴選藥材,讓人覺得既便利又放心。最好的是,根據中醫防患於未然的治未病理論,這裡也設置了食療養生專櫃,能買到各類實惠的保健煲湯料、茶飲回家自煮,也可在大廳中無限暢飲四、五種包括去火、清肺、養肝等的免費養生茶。另有專家把關的一對一長期養生方案,價格自然不便宜,是金字塔級養生愛好者的選擇之一。
更多精彩內容請翻閱《or旅讀中國》No.15【養生輕旅行】 敬請關注《or旅讀中國》,掌握最新最熱的兩岸四地趨勢話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