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發展於21世紀陷入瓶頸,金融海嘯的衝擊尤甚,有人質疑金錢世界的瞬間虛無,於是開始綠化城市、搶救土地;有人試圖另闢蹊徑,尋求藝術真理,表達心靈世界;更有人持續在縫隙裡挖掘生機,甚至創造商機,藝術市場便是其一。
免稅制度、金融服務、貿易便捷,這3點是香港商業機制的最大優勢,Art Hong Kong創辦人之一Tim Etchells以此為立基,並從薄弱的香港博物館基礎建設看見了藝術市場潛力,兩年後,Art Hong Kong於焉誕生。
香港為國際進駐中國市場的最佳門戶,而正在興起的中國藝術市場,尚未建立成熟模式,然而各地買家已經在大力招手,國際最具影響力的策展公司Art Basel當然不會錯失此一良機,只是,他們畢竟對亞洲陌生,要祭出Art Basel這個大招牌前,先透過Art Hong Kong試水溫。
主導人物皆來自歐洲的Art Hong Kong,2008年初試啼聲,交易量出乎預期,證明西方藝術交易模式在早已西化的香港得以通行。於是,原本隱身其後的Art Basel於2011年正式露臉,逐步併購股份,名正言順地在今年將Art Hong Kong易名為Art Basel in Hong Kong,為期3天的造訪人次達6萬人。
首屆便有全球逾兩千位藝術家參展的Art Basel in Hong Kong,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場地寬廣,共規劃出「藝廊薈萃」(Galleries)、「亞洲視野」(Insights)、「藝術探新」(Discoveries)、「藝聚空間」(Encounters)4大展區。
而這次展覽最大的意義,莫過於肯定了香港成為藝術盛會重鎮的定位,周邊藝廊、文化區建設的活動力也隨之蓬勃,即使商業性不強、強調創作自由的藝文空間,同樣受到展出期間湧進各國藝術界人士所帶來的能量;許多商家櫥窗更是藉此機會與藝術結盟,幾個大眾交通轉運點也以藝術為主題進行布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雖然為期僅3天,卻足以使「藝術」在香港持續發酵好一陣子。
最不可忽視的是參訪藝展的學生,他們在學校的鼓勵下,不分年級、科系,以校外教學的方式來到展場。這繽紛多元的藝術世界,究竟為這一批又一批進場的香港學子帶來如何的視野與影響?未來的力量尚無法預估,但絕對可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