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生命最痛的省思,最美的領悟


【雷驤.Pocket Watch】以畫像當底片,將城市風情片片拼湊、凝聚生活原味,生命風貌即在此刻現形!! 【美麗佳人時尚電子報】不僅告訴你最新流行服飾與美容訊息,更要讓女人看見自己,發現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8/15 第8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生命最痛的省思,最美的領悟
揭開《祕密》背後的祕密/一個精神科醫師眼中的「心」「想」「事」「成」
傀儡戲院/世界上最難扮演的角色,就是你自己!
交易遊戲三部曲:覺醒頌歌/反映真實世態的奇幻寓言故事
女神覺醒 (繼承三部曲1)/最獨領風騷的奇幻小說
閱讀筆記 藝術書評/抽象畫的文化歷史感

新書鮮讀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生命最痛的省思,最美的領悟
文、圖節錄自究竟出版社
圖/究竟出版社提供
我哭過,我痛過,我笑過,我愛過……如你一般。

因這一切經歷,我無法再輕掠深埋的悲痛,只為與你分享。

願我心觸你心,使我們一起省思領悟,這殘酷世界仍存留給我們的溫潤暖意……

內容簡介:

2012年末,我拖著一大一小的行李出發了,在馬雅預言的世界末日,去探訪馬雅遺址,這趟旅行似乎充滿了人生的隱喻和提醒。

當行李收拾妥當,我隨手撿了一張紙,匆匆寫著一封簡短的家書:「如果我的生命終止在這趟旅行,唯一的遺憾就是無法再愛這個世界,再愛我所愛的人,還有無緣見到兩個孫子。但我還是很幸福,因為生命中有太多太多的愛,都是你們給我的。我很滿足,也很快樂……」

這世界多了你,一定存在著某種意義。永遠要記得: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有很多人事物值得相信

沒有經過懷疑和反抗的天真樂觀,往往容易成為自我安慰的催眠而已。

我知道成功不一定會讓世界更美好,但我相信,真正通往美好世界的道路需要更謙卑、更感恩……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要為這個社會做些事

悲傷有時會產生一股很奇異的溫柔力量,有時也能讓人更有同理心。

當這個社會出現十個呆子,一百個呆子……這股力量就變大了。呆子,才是這個殘酷世界的最後救贖!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有機會綻放自我

爸爸常說,人活著就是阿拉伯數字的「1」,死了就是國字的「一」。

我彷彿聽到弟弟像夢魘般的自言自語:「我們好好地活下去,爸爸會每天練功,陪你走到人生盡頭……」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可以有很多選擇

我生長在一個選擇不多的時代,卻想盡辦法作出各種在別人心中是不安全、甚至錯誤的選擇。

希望你懂得適應自己所處的時代,看清無法改變的時勢,勇敢作出自己所判斷和思考過後的選擇……

世界雖然殘酷,我們還是能擁有自己的夢想藍圖

李中曾在一張父親節卡片上寫著:「總不能老叫我盯著你的背吧?」

每個時代都有它不同的可能和美好,能夠在極有限的資源和不利的環境中找到突圍的方法才是重要的;能夠承受住許多挫敗,讓自己持續累積能量才是重要的。

作者介紹:

小野

1951年生。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前往美國研究分子生物學。曾擔任國立陽明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助教。

1981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服務,結識導演吳念真,並與幾位朋友一起合作推動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為「台灣新電影」運動奠定基礎。1990年代初,擔任由《遠見雜誌》所投資「尋找台灣生命力」電視影片的策畫及總撰稿。曾任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北電影節創始第一、二屆主席;2000年出任台灣電視公司節目部經理;2006年出任華視公共化後第一任對外徵選的總經理。

小野以《蛹之生》一書成為七○年代暢銷作家,其創作類別豐富多元,屢次獲獎肯定,包括聯合報文學獎首獎及五度入圍電影金馬獎,並以《恐怖份子》《我們都是這樣長大》《刀瘟》等獲得英國國家編劇獎、亞太影展及金馬獎最佳劇本獎;1990年中國時報舉辦讀者票選「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蛹之生》一書獲選為民國六○年代十本書之一。

其相關創作已超過百部。在書寫第一本書《蛹之生》時,他以青春熱情與世界對話。30多年後,小野再以《有些事,這些年我才懂》一書寫下創作高峰,並獲選金石堂2012年度作家風雲人物獎。

此時此刻,這部沒有成為「遺著」的嶄新書寫,不僅是小野最痛的省思,最美的領悟,更期盼能與每個人分享及發現生命中的新起點!

搶先試閱:

你可以拿,你也可以給──寫給願意釋放溫柔力量的你

說故事的莉奈公主

有人說這一年將會是個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一年,每個角落將會出現憤怒的吶喊,受屈辱或是感到忿忿不平的人們將會走上街頭。原本漸漸趨於平淡冷漠的社會,似乎又被重新燃燒起來。悲傷有時候會產生一股很奇異的溫柔力量,悲傷有時候也能讓人更有同理心,這是我最近才能體會的。

年初一下午兩點正,是我們家族的莉奈公主說故事的時間,所有人都要在這個時間之前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完,趕到二姊家來聽莉奈公主說故事和唱歌。有時候,她還會來上一段像樂儀隊的操槍表演,通常她會將自己裝扮成樂儀隊的模樣,手上拿著動畫《光之美少女》裡面的光劍。

妹妹走的時候,莉奈公主才剛小學畢業,那年暑假妹妹就是為了莉奈公主的未來升學管道奔波,找了好幾間體制外標榜開放教學自主學習的學校,他們給的答案都是千篇一律,他們不是收留有點情緒障礙孩子的地方,他們甚至收的是菁英,是要給一般學校無法給的菁英式教育。

在這之前的十二年歲月,妹妹早已帶著莉奈公主跑遍所有可能的醫療和教育機構,不斷提升她的表達和溝通能力,她雖然進步神速,但還是和一般孩子有些落差。這是一個瀰漫著功利和競爭氣氛的社會,從嬰孩出生那一刻開始鳴槍起跑,和別人「不一樣」就代表是社會的弱勢,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孩子注定要被殘酷淘汰。每個孩子都有他們自身的成長節奏,只是我們僵化的教育體制和急切的父母親沒有耐心等待罷了。

後來,悲傷到絕望的妹妹在四處奔走尋找適當國中的過程中,越來越焦慮,也越來越憤怒,就在這年夏天,她忽然倒在一個密宗的道場裡。四十八歲的她,終於向這個殘酷的世界宣告投降,結束自己從小勤奮讀書、入社會力爭上游的短暫生命旅程,將這個被一些學校拒絕收留的孩子,還給了殘酷的世界。

悲傷的妹婿將莉奈公主帶在身邊,國中畢業後,讓她考上自己任教的技術學院,他盡量抽空陪她一起在教室裡聽課做筆記,也不管別人異樣的眼光。回到家後,他再教她一遍、兩遍、三遍,他用超乎常人所能忍受的耐心,用盡他個人所有的力量陪伴這個孩子,莉奈公主在語文科目方面常常考全班最高分。妹婿就這樣陪著莉奈公主一直讀到技術學院畢業,而他也已經精疲力竭了。

在「新故鄉動員令」的訪談報導節目中,當我遇到李惟陽醫生和李昭儀這對夫妻,聽完他們悲傷的喪子之痛後,我忍不住也回憶了當年失去妹妹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揭開《祕密》背後的祕密/一個精神科醫師眼中的「心」「想」「事」「成」
文、圖節錄自華成出版
圖/華成出版提供
以醫學、心理學、遺傳學、哲學為經,

行醫見聞、旅遊感悟、人生閱歷為緯,教你如何:

.破解《祕密》造成的「心靈速食主義」現象!

.迎戰《祕密》帶來的「盲目正向思考」亂象!

內容簡介:

你所能想到的心願、你希望做到的「事」,其實侷限貧乏得可憐?

先進的「表觀基因學」及「整合理論」概念,與「想」有何關聯?

如果連自己的「心」、自己真正需要的都不清楚了,成又有何用?

為何非得從「心想事不成」到「心想事成」,才能水到渠「成」?

作者藉由遊歷格陵蘭的過程,循序漸進穿插討論了「心」、「想」、「事」、「成」四個階段,更全面且正確地解讀《祕密》一書中的觀念。作者以其獨到的冷靜思考做最犀利解剖,啟發讀者多元化思考,進而創造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近幾年因地球暖化而屢屢躍上國際舞台的格陵蘭,雖然不常成為國人的旅遊目的地,卻有許多值得深思的歷史、地理、人文、環保議題。作者藉由親自探訪與資料收集,希望盡可能呈現出其中各個面向,達到拓展國際視野的目的。

同時,也藉由旅途中與格陵蘭當地居民、其他旅人的互動,加上所見所思,將較為生硬、甚至令人感到有些「玄」的身心靈概念,以活潑而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自身的體悟。

不管有沒有去過格陵蘭,請翻開這本書,激發思考的火花,開啟不同於以往的人生思考方向。

本書版稅作者將全數捐贈台東家扶中心。

作者介紹:

賴仕涵

1974年生,小有名氣的精神科醫師,敦南心診所負責人。

期許自己成為「智性派心靈作家」,夢想是提升人類心靈層次、進而改變世界。

作品:《不「應該」的人生——在冰島的人生七堂課》

Facebook個人粉絲頁:和賴仕涵一起改變世界

搶先試閱:

旅行筆記

話說這次的格陵蘭之旅,雖然沒有前一年冰島之行行前那樣的「驚濤駭浪」,但出發前依然波折不斷。

剛從冰島回國的8月中,我就毅然訂好隔年7月亞洲航空前往法國的機票,原因很簡單:來回巴黎總價只要台幣28,000元。至於最終目的地呢?因為對比較「正常」的歐洲國家暫時還提不起興趣,因此進入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與格陵蘭(Greenland)兩強爭霸的一對一PK局面。

雖然兩者都是丹麥屬地,但景色卻大不相同,前者地形、地貌與冰島較為接近,後者則是典型的極地風光。此時我心中的「魔鬼」冒了出來:雖然理論上格陵蘭較有可觀之處,但早在2007年市面上已出版過《北緯69°的夏天.格陵蘭》一書,加上該地又是國人絕少造訪之處,出版社出版的意願顯然低了許多,因此法羅群島第一回合占了上風。

然而我左思右想:明明是自己的旅行,怎麼會用這麼荒謬的方式決定地點?於是猶豫了三個多月以後,天使艱苦的戰勝魔鬼,格陵蘭脫穎而出雀屏中選。誰知道拖過這幾個月,才12月初竟然已經有好幾天訂不到房間了!此為後話,暫且略過。

更大的風暴在1月中來襲,亞洲航空來信告知,4月之後飛巴黎班機全面取消。雖然會全額退費,但也讓這次旅行無法延續過去「省錢大作戰」的傳統。換個角度想,格陵蘭本來就是個與「便宜」扯不上邊的旅遊地點,且後面接續的巴黎飛冰島、冰島飛格陵蘭航班早已確定,幾乎不可能更動,所以就認命訂了長榮航空直飛巴黎的來回機票。

出發前200小時,我開始不由自主進入倒數階段,焦慮度跟著直線攀升:騎車時特別小心(我可不想因意外被迫取消行程),反覆檢查行李(格陵蘭不比先進的冰島,我可不想到時候缺東缺西,但結果就是行李重達近17公斤,2011年那次冰島行還不到10公斤呢),先把原本月底要付的薪水結清(我可不想欠錢欠到下輩子)。最後,寫好遺書交給老婆。這次我們還是分頭旅行,不過她先回老家住幾天再前往機場,回國時間則比我晚兩天。如果一切順利,晚離家的我會比她早回來,並回收那張放在她書桌上的紙條。而如果她回家時那張紙條還放在桌上,就表示發生差錯了。

因為我就是感覺很不對勁,並且很確定這次會發生什麼事。結果出發前兩天,媽媽得了重感冒發高燒,爸爸在健檢時突然心跳超過200直接被送進急診,在在讓我陷入天人交戰的境地。雖然後來確認只是良性的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PSVT),使我得以較放心的踏上旅程,但忐忑的心根本還來不及放下,當然更談不上休長假的放鬆愉悅。

我在清晨飛抵巴黎,前往冰島的班機得等到晚上10點,因此我早已安排好市區一日遊的地點:拉榭茲神父墓園(Cimetiere du Pere-Lachaise)。我打算在墓園裡逛一整天!這樣很奇怪嗎?老實說是有點怪,但沒有你想的那麼怪。

拉榭茲神父墓園裡有王爾德、蕭邦、莫里哀、楚浮等不同領域名人的墓,吸引各自的愛好者前來憑弔。就算不認識這些名人,光是欣賞造型互異、各具特色的墓碑,就已經值回票價!所以雖然不算熱門,卻是巴黎的觀光景點之一。結果我真的在墓園裡待超過5小時,拍了一百多張照片,甚至還文思泉湧!按照慣例,我只先分享自己的一些觀察,並丟出幾個問題供各位讀者思考。可別輕忽其重要性,它們與本書主題「心想事成」可是息息相關啊!

為什麼有必要思考死亡?心理學家指出,思考、接觸與死亡相關的人事物,有兩個最明顯的效果:促使人行善及思考人生價值與意義。更有研究指出,即使只是在墓園裡走走,也能產生類似的效果。

 
傀儡戲院/世界上最難扮演的角色,就是你自己!
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
圖/寶瓶文化提供
當轉變人生的機會近在眼前,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內容簡介:

一場無名大火,一間陰暗破舊的老戲院;

一條通往禁地的通道,一陣陣莫名出現的敲擊聲;

一個沉迷巫毒娃娃的刺青女孩,一個鎮日枯守放映室的男子;

還有出手闊綽、舉態優雅的戲院老闆娘;

以及那個終日遊蕩,已成為死亡人口的陌生女子……

作者介紹:

娜迪亞.布茲(Nadia Bouzid)

一九七○年生於史特拉斯堡,法國人。曾先後擔任哲學教授,人體模特兒,郵差,羅浮宮守衛,劇院經理。她擅於在緊湊的節奏下,以縝密的布局、精細的文字,描寫充滿懸疑、戲劇性轉折的故事。《傀儡戲院》即是具有這些條件的精采之作,它也是娜迪亞.布茲最受歡迎的作品。

譯者介紹:

黃琪雯

兼職譯者,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法文筆譯組畢業。譯有《二個英國女孩與歐陸》、《亞瑟與禁忌之城》、《杏仁》、《爸爸,我們去哪裡?》、《我十歲,離婚》、《爸爸沒殺人》、《對不起,她不在了》、《雨傘默默》等書,以及法語電視影片數部。

搶先試閱:

在這裡,他們都是任人擺布的傀儡,

但真正操控線繩的,卻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那個人!

雖然現在我知道這個聲音從哪傳來,可還是不明白,自己如何能夠輕易地適應,甚至在這聲音歇止時,竟然不會更加擔心。在我的夢境裡,這聲音起先於鐵道上逐漸形成某種空氣的隱隱震動,接著在下一秒鐘,天空突然變暗,警鈴在我身後開始放聲嘶吼。此時,除了縱身躍下路肩之外,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因為我必須即時擺脫那一片如同世界末日的爆裂聲,儘管我一落地,馬上就得面臨卡車的巨輪從眼前呼嘯而過的險境。

我從夢中驚醒,可是那聲音依舊毫不停歇。一陣又一陣猛烈的敲擊,距離是如此貼近,彷彿即將穿牆而出。

然後突然之間,一切停止了。所有的一切都歸於寂靜。

我聽著,四周是完全的靜默。也就在這當下,我發現自己並非置身於自己的房間裡。有那麼一刻,我以為自己正做著另一場夢,可是喉嚨深處傳來的那股焦味提醒了我,為何身在此處。對於前夜的所有印象,這時候一幕幕地接連浮現:樓梯間的煙霧、火焰、如同車頭燈般閃耀的阿爾發戲院招牌、貼滿了劇照與放映場次時間表的窗格玻璃門,然後是這間挨著戲院後方的房子,最後,就是阿爾發戲院的負責人將我帶至此處。

我緩慢地呼吸,試著平復心情,並且一再地說服自己,那些敲擊從來不曾存在。夜晚的天空泛著一絲黃色的微光。不知道現在是幾點了。風吹起的雪花,在路燈的光暈之中,緩緩地飄落。對面運河水上倒映的月光,沿著牆壁延伸而去,同時隨著水流的韻律,改變了形貌。一輛車駛過,車輪在堤道上發出漸強又漸弱的聲響。我的耳朵和鼻尖覺得冰凍,於是拉上被子,蒙住了頭。

除了再次入睡之外,我沒有其他事情可做。

稍晚,當我再次睜開雙眼,天空是一片黯淡的石灰白。我以手肘支起身子,轉頭看著這個房間。看樣子,我在雜物間裡過了一夜。衣櫥鏡映照出的摺疊椅與一把老舊大皮椅間,那些胡亂堆疊的紙箱與捲起的毯子,使得這個空間顯得加倍擁擠。隔著鏡面上的灰塵與污漬,我辨識出位於後方的這張床:一張床墊放在一座塌陷變形、沒有床腳的床架上。我的身影與面容,在這面飽經風霜的鏡子映照之下,顯得模糊且褪色。

我推開了被子準備下床。床罩的表面略略潮濕。房內還充斥著一股霉味。當我的腳一踏上地面,木板隨即發出了微微的劈啪聲;而這個細小的聲音,在牆面間持續迴盪著,接著才如一陣震波般地回傳至我的胸口。從我醒來之後,充盈於耳的靜默,並未帶有安適的住所那種如棉花柔軟與撫慰的特性,反而像是在空空蕩蕩的空間中打破玻璃之後、繼之而來的靜默。這種廢棄與冰冷的靜默,是那般地隱晦,讓我不禁自問,在這屋子當中,是否還有他人存在。

我穿上前一夜所穿的衣服,伸手握住了門把。可是穿過這道門的想法,令我不安。我不知道門後的另一側有些什麼...

 
交易遊戲三部曲:覺醒頌歌/反映真實世態的奇幻寓言故事
文、圖節錄自凱特文化
圖/凱特文化提供
命運之役的完美終章,人性力量中光明與暗黑的對決,革命前夕,一分一秒都是甦醒的關鍵……

內容簡介:

從奧古拉城與愛賽爾村的夢魘中逃離、遠走的馬克和莉莉,又再分道揚鑣。馬克在尋找重返面臨革命爆發邊緣的奧古拉城之路;莉莉則冒險深入被覺醒頌歌所圍繞的地底世界—此處的人民缺乏互動,卻又能創造令人迷戀的歌曲。莉莉最終能覓得自己時刻期盼、渴切的身世之謎,但此刻,不遠的舊世界正待解放,而他們悄悄意識到自己無法長久於黑暗的真實世界裡倖存,除非可以找到彼此。

在馬克和莉莉的旅程中,他們眼見社會與人心的分歧,無論貪婪的資本主義或極端的烏托邦式生活。此刻,旅程來到了奇幻結界般的地底深處,他們試圖尋求奧古拉城以及先祖的光明力量。然而,事情得以順利?即將舊地重返的兩人,會否在艱難環境下,突破重重人心的險惡困阻,而換回彼此的未來,以及生命的救贖?

作者介紹:

大衛.懷利|David Whitley

1984年於英國徹斯特(Chester)出生。畢業於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熱愛兒童文學的他,17歲寫了第一本兒童文學作品,並入圍凱瑟琳.菲德勒童書獎(Kathleen Fidler Award)的決選名單。年僅20歲時便成為柴郡文學獎(Cheshire Prize)兒童短篇故事獎史上最年輕作家。英國著名兒童文學家邁克爾˙莫爾普戈(Michael Morpurgo)相當推崇其作品,激勵大衛.懷利開啟了《交易遊戲》三部曲(The Agora Trilogy)。

譯者介紹:

藍恩琪

台師大語言所碩士畢業,曾任職教育業以及出版相關工作。從文學和旅行獲取生命的養分,目前專事筆譯與寫作。

搶先試閱:

第十五章 信仰

勞德很確定,那是自然光。

他努力挪動自己痠疼的雙腿向上攀爬,蜿蜒的石梯似乎沒有盡頭,但是現在他終於看到如白晝似的光,從頭頂上透進來。他的喉嚨已經乾得像要燃燒起來了,胃裡也陣陣抽搐。離開娜拉後的這一路,他睡了幾次,逐漸習慣雜音區的吱吱喳喳話語聲。他失去了時間感,感覺像度時如年。

他發現自己已經喃喃自語了許久。來自外在世界的雜音不斷在他耳邊迴盪,各式各樣的話語都有,令他臉紅心跳的、覺得反感或受威脅的,無論是什麼,多半都是毫無用處的破碎字句,他聽得厭煩,卻無法要他們閉嘴。他有時也聽得見去世的家人,和他現在的朋友的聲音。一路上,這都不斷提醒他,他有多少親人已經殞逝了,只剩下他一個。他唯一的家人,貝妮,現在離他非常遙遠。他孑然一身。但是他願意承受這一切。他知道自己在追尋的聲音,就在這群雜音之中,那就是莉莉。她的低語有時明顯、有時隱約,最重要的,她的聲音讓他心存希望,儘管他雙腳疲憊疼痛、長滿了水泡,他仍能繼續往前。他不願意再失去莉莉。

抬起頭,他看見明確的光線在頭頂上。他往那個鋸齒狀的開口攀爬,越順勢往上,光線越強。他抓住開口邊緣,把自己往上一拽,上到一個看起來有點像墳墓的石室。突如其來的光線使他忍不住眨了眨眼,這裡看起來還真像一間地下室……

他感覺到一把刀尖抵住他的背。「你在這裡做什麼?黑暗大陸的子民?」 一個刺耳的聲音在他耳旁響起。

毫無猶豫地,勞德迅速轉身,反擊對方。刀子從攻擊者手中掉落,勞德迅速踩住了他準備撿起刀的手。他看見這人的模樣──他身著有紅褐色長袍,頭上罩著風帽。

「你都這樣歡迎來客的嗎?」勞德的聲音裡有一絲譏諷,他不知道這個襲擊他的風帽男子是否還有同夥,他開始打量周圍環境。

那個風帽男子謹慎地後退幾步。他說:「這個大教堂不歡迎你。我們已經把到地下大陸的通道都封住了,只有法官能使用。」教堂地下的路全部封起來了。午夜密令的支持者和對抗者才可以從通過這裡。」勞德仔細研究了一下這個風帽男子,儘管勞德輕易解除了他的攻擊,攻擊他的人卻絲毫不受威脅的模樣。

「那正好,我就是法官之一,」勞德語調自然地說:「我就是午夜密令中的支持者,我叫馬克。」

話才剛說完,戴風帽的男子態度丕變,他將風帽放下來,靠前仔細觀察勞德。勞德突然有些退縮,因為這男人的面目已非,臉上佈滿了許多的褐色厚傷疤。他同樣傷痕斑斑的雙手,伸了過來。

「感謝眾星啊!」他叫了出來:「我一直在等你,瑞姆告訴我你被抓了,但我知道支持者是絕不會進監獄的。當莉莉小姐從這座墳墓出來後,我就很確定……」他突然停住了,那佈滿傷疤的臉皺起了眉。

「我記得瑞姆說你的頭髮是金色的?……」

「莉莉也來這裡來過嗎?」勞德打斷了他的話。

「是的,你應該知道……」

「她在哪兒?」勞德再次打斷。

那男人沉默不語,用手托住下巴。

「我試著阻止她,她顯然陷入危難中……可憐的孩子,她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

勞德聽了緊緊抓住那男人的衣領,「她、在、哪、裡?」他模樣瘋狂。

男人冷靜了下來,「她在沼澤裡,但你不能去追她。你需要休息,好好準備……」

話未落音,勞德繼續說:「休息?我有時間休息嗎?如果延誤時機,莉莉可能會有危險!」

儘管男人的臉上佈滿傷疤,卻依然能看見一絲罪惡感。

「你們不能都跑到沼澤地去,至少你們其中一個要……」他又停住了。勞德臉上的某種神情,讓這男人知道沒必要再勸說。

「好吧,我告訴你怎麼離開這裡。」男人平靜地說。

室外的濃霧撲來,厚重得像令人窒息的毛毯,但對置身於隧道裡好幾個星期的勞德來說,這已經算舒暢了。這個自稱是教堂守門人的男人叫霍諾留斯,他叮囑勞德,要沿著沼澤的步道往下走,但是勞德才走沒多遠便開始小跑步,離開了沼澤的步道。

霍諾留斯還提醒他,一定要凡事謹慎小心、注意安全,絕不要踏入沼澤的中心,因為那裡就是「夢魘」威力最強大的地方。勞德意識到自己並不擅長聽取別人的建議時,他已經感受到「夢魘」的影響。他踏入沼澤地的那一刻,便有種被窺視的感覺。他回想起在聖諭者的共鳴王座時,也有類似的情形,只是當時「夢魘」隱藏在頌歌背後,不會直接影響;但在這裡,「夢魘」似乎潛伏在四面八方...

 
女神覺醒 (繼承三部曲1)/最獨領風騷的奇幻小說
文、圖節錄自繆思出版
圖/繆思出版提供
你無法選擇身上流著什麼樣的血液,

但,可以選擇負起什麼樣的責任,以及為什麼樣的愛情燃燒。

內容簡介:

雙裙玫瑰綻放時是耀眼的珍珠白,而且花莖基部常長出不完全的次級花。這層花瓣甚至會過度延伸,垂到地上。兩朵花同時綻放,上下都明媚動人。

十萬國度的權力中心,在地上的叫天城,盤踞一整座小山,城市上方,則是天宮──宛若層層建築上的珍珠。宮殿飄在城市上空,兩者都美得空靈。但在美輪美奐的宮殿裡,神祇淪為奴隸、人類為權力而腐化,光明華麗粉飾了一切醜惡。

雅涅的母親拋棄繼承人的身分,下嫁化外之地;但在她離奇死去的一個月後,雅涅被召入天宮。

她的外祖父,,也就是十萬國度實質上的統治者,將任命雅涅為繼承人,前提是,她必須擊敗同為繼承人的兩位表親。

雅涅決心盡可能在天宮存活下去,以挖掘出母親死亡的真相,但迎接她的除了有醜惡的宮廷鬥爭、殘酷的階級制度,還有諸神之間的千年愛恨糾葛──日神、夜神,還有黎明與薄暮之神,是兄妹、是愛人,也是敵人。諸神戰爭之後,薄暮女神遭殺害,夜神淪為奴隸,日神則成為支配萬物的唯一真神。

作者介紹:

潔米欣,N. K. Jemisin

紐約布魯克林人,其長、短篇小說皆以幻想小說為題材。除了寫小說之外,她也是個諮商心理師,專長在就職輔導。偶爾健行,偶爾騎單車,並且是政治、女性以及種族議題方面的部落客。

《女神覺醒》是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堪稱2010 年最獨領風騷的奇幻小說,推出即獲極佳評價,榮獲軌跡獎年度新人作品獎、浪漫時代書評獎,並相繼入圍星雲獎、雨果獎等多個獎項,其後各長篇也都好評不斷。

作者網站:http://nkjemisin.com/

譯者介紹:

周沛郁

臺大森林系碩士,愛在真實世界裡旅行,在幻想國度中遨遊,化身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梁。譯有《掉到精靈國度底下的女孩:影子的狂歡會》、《魔得要命王國沒有睡美人》、《蝕刻之城》、《黑眼圈》系列、 《五神傳說》系列等書。

搶先試閱:

第三章 黑暗

該不該先解釋一下?我真不會說故事。但我必須記住所有事,想起來,記起來,不可以忘記,緊握住那些記憶。我已經遺失太多自我的片段了。

就來解釋一下吧。

從前曾經有三個神,一個重要,兩個不大重要。重要的那個殺了不大重要的其中一個,把另一個貶入地獄般的禁錮中。禁錮的牢牆是血與骨,加了欄杆的窗是眼睛,處罰包括沉睡、痛苦、飢餓,還有其他凡人之軀無盡的需求。受困在實質容器中的這傢伙被交給亞拉梅利家保管,他的不朽子女也一併交入亞拉梅利家手中。經歷過以肉身存在的驚駭之後,屈屈受到奴役還算什麼?

小時候,我聽光明伊坦帕斯的祭司說過,墮落之神是純粹的邪惡。三神的時代,他的信徒是黑暗野蠻的異教崇拜者,獻身暴力的午夜狂歡,視瘋狂為神聖。祭司以嚇人的聲音低吟,如果當時是墮落之神贏得諸神間的戰爭,凡人或許已不復存在。

祭司最後總會加一句:「所以要乖乖聽話,否則黑夜之王會把妳抓走。」

我穿過明亮的走道,逃離黑夜之王的魔掌。夜色降臨後,構成天宮的材質因自身屬性散發出輕柔的白色光暈。我身後二十步之處,黑暗與混沌之神緊追在後。我冒險回頭偷看過一次,只見走道溫和的光線被吞入黑暗的咽喉,那黑暗深沉無比,即使只是望向那方向也覺得刺眼。我再也不敢回頭了。

我不能直直往前跑。目前為止我還沒被追上的唯一原因是我搶先了幾步,加上我身後那個怪物似乎無法移動得比凡人的腳程快。或許就算在全然的黑暗中,那個神仍須維持人類的形體;但即便這樣,他的腿依舊比我長。

所以我幾乎每次遇到走道的交口就轉彎,先撞上牆面以減速,再推牆藉反作用力奮力跑開。這樣說,撞牆彷彿是我刻意為之;其實才不是。如果我能在淒慘的恐懼中理性思考,或許對我正在往哪個方向逃就會有點概念。說實在,我當時已經迷路不知迷到哪去了。

幸好在我無法思索的時候,盲目的驚慌還算幫得上忙。

我瞥見一個托夫利爾形容的那種凹室,於是撲進去貼在後方的牆上。他說心裡要想著往上,這樣就能啟動升降魔法,將我推向宮殿的上一層。結果我腦中想的都是逃走逃走逃走,沒想到魔法也會聽從那樣的念頭。

乘馬車從沙隆上到天宮時,馬車拉上了簾子。車夫就這麼把我們載到某個特定的地點停下來;接著我的皮膚起了一陣雞皮疙瘩,不一會兒,車夫打開門,我們才看到我們在哪。我當下沒想到是魔法在眨眼間拉著我穿過半哩的固體物質。

這會兒事情又發生了。小凹室在黑夜之王迫近時暗了下來,但突然之間似乎開始延展,我完全沒動彈,入口處卻延伸到十萬八千里外。我感到一股要被吸過去的張力,接著就像彈弓上的石子一樣被投射出去。一面面牆飄向我面前;牆穿過我,而我尖叫著捂住眼睛。然後一切都停了。我緩緩放下手臂。還來不及集中意識弄清楚我是在之前那個凹室,還是另一間一模一樣的凹室,入口處便有個小孩探頭進來左右張望,發現了我。

「來吧。」他說。「快點。他很快就會找到我們。」

亞拉梅利人的魔法帶我來到天宮內部一個寬敞開放的廳室。我們快步穿過那兒的時候,我木然地環視空盪盪的冰冷空間。

「這是競技場。」走在我前面的男孩說。「有些貴族愛想像自己是戰士。這邊走。」

我回頭瞥了眼那個凹室,心裡納悶有沒有辦法能把它封起來,讓黑夜之王無法跟來。

男孩隨我的視線看過去,說道:「不行,沒用的。不過宮殿本身在這樣的夜裡也會抑制他的力量。他只能用他的感官獵捕妳。」(我心想,不然是用什麼?)「如果是沒有月亮的夜晚,妳就慘了,不過今晚他只是凡人。」

「那才不是凡人。」我的聲音聽起來尖銳顫抖。

「不是的話,妳根本沒機會像現在這樣逃命。」

而我顯然逃得不夠快。男孩抓住我的手拉我加快腳步。他回頭看了我一眼,我瞥見他臉上高高的顴骨和尖尖的臉蛋,假以時日會變成俊秀的臉龐。

「你要帶我去什麼地方。」我的理智開始恢復了,只不過恢復得不快。「去找維嵐嗎?」

他譏諷地哼了一聲。我們離開了競技場,又來到迷宮一般的白牆之間。「別傻了。我們要躲起來。」他說。

「可是那個人──」納哈達斯。這下我想起我是在哪裡聽過這個名字了。小孩子的故事裡說,別在黑暗中說那個名字,除非你希望他回應。

「噢,這下他是個人了?我們只要跑在他前面就不會有事了。」男孩跑過一個轉角,他比我敏捷多了;我踉蹌跟上。他瞥向轉角後,似乎在找什麼。「別擔心。我每次都成功逃脫。」

聽起來不大明智。「我想──想去找維嵐。」我努力讓我的話聽起來帶著權威,但我太害怕了,何況還氣喘吁吁。這時男孩停下腳步,不過不是因為我的關係。

「這裡!」他說著,把手貼上一面泛著珍珠光澤的牆,「阿嗒袛耶。」

牆打開了。

感覺像看著水中的漣漪一樣。珍珠色的東西從他手邊以穩定的波浪盪開,最後形成一個開口,一個洞──一道門。門後是個狹窄而奇怪的空間,不大像房間,倒像兩間房間之間的空隙。門大到我們鑽得過去時,男孩便把我拉進去。

「這是什麼?」我問。

「宮殿本體的畸零空間。宮殿裡到處都是彎曲的走道和圓形的房間,所以裡面有半個宮殿除了我之外根本沒人會利用。」男孩轉身對著我,露出不懷好意的表情。「我們可以休息一下。」

 
閱讀筆記
藝術書評/抽象畫的文化歷史感
聯合報╱羅青
《陳正雄畫語錄》書影。圖/秀威提供
推薦書:《陳正雄畫語錄》(秀威出版)

康定斯基
是「抒情」抽象的代表畫家

抽象畫是在俄國畫家康定斯基(1866-1944)理論與創作雙管齊下之中,發展茁壯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在20世紀初期的歐洲畫壇上,抽象畫發展出兩種風格:一是「熱」抽象,也就是「抒情」抽象,另一是「冷」抽象,亦稱「幾何」抽象。康氏是前者的代表,蒙德里安(1872—1944)則是後者的領袖。

然而無論是熱抽象還是冷抽象,主要都在運用彩色與點線面,開發各種造型,「表現」藝術家個人「內心世界」在科技、科學、美學的變遷下,「興起」的所感所思。這個階段的抽象畫,對個人內在各種「情、知」的探索,大於一切。

美式抽象,橫掃西方世界

到了1940年代,美國波洛克(1912—1956)的「抽象表現主義行動繪畫」問世,伴隨著葛林伯格(1909-1994)的理論詮釋,讓抽象畫超越了個人的情思,開始反映「美國文化」的特質。

「行動繪畫」的「揮霍動力」反映了美式「巨大無比的生產力與能源力」,可以超越並拯救歐洲於兩次世界大戰之中;其「即興創作法」反映了美式「爵士音樂」的風行;其「擬似自由開放」的潑灑,既反映了矛盾的美式「民主自由」,看似無所不可,實則「自我中心自我封閉」,完全拒絕雙向溝通,顯示了自19世紀以來「門羅主義」閉關自守的一貫心態。

1837年,艾默森(1803—1882)發表〈美國學人〉(The American scholar),宣告美國在人文上「脫離歐洲」,獨立自主。20世紀初期,美國爵士樂興起,橫掃歐陸,宣告了美國音樂的獨立。畫壇也急起直追,在波、葛二人聯手下,宣告了美國繪畫,獨立於歐洲繪畫之外,自成一家。美國抽象畫,仿照歐式抽象的「冷、熱」對照,發展了美式的「動、靜」對照。「動」者以波洛克為代表,「靜」者,以羅斯科(1903-1970)為主將,反映美式「原子爆炸」能力的「極動」與極動之後的「極靜」。在東西「冷戰」的氛圍下,在美國中情局CIA的大力資助下,美式抽象,橫掃了西方世界,也波及到日本與台灣。

「照相寫實主義」解決了
抽象繪畫的「現實參與感」

不過,無論歐式抽象也好,美式抽象也罷,都是極端現代主義與極端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下的產物,二者皆無法面對處理藝術創作者背後複雜宏大的「現實參與感」與「文化歷史感」。經過一連串後續藝術運動的修正,如「普普藝術」(Pop Art, 1950s)、「歐普藝術」(Op Art, 1960s),抽象畫終於在「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 1970s)中,找到了折衷更生之道,走完了它美學探索的周期。

間接反映了美國太空船,1972年自外太空傳來既「抽象」又「寫實」的「地球照片:藍色彈珠(Blue Marble)」,照相寫實主義畫家提供了新的「抽象寫實融合法」。

「照像寫實主義」是抽象畫的變體,與傳統的「寫實主義」無關。

畫家通過彩色幻燈片的幫助,把畫布上的投影照片,界格成無數不帶感情的「抽象小方塊」,然後「依序」或「無序」,客觀精準,苦工填色,最後組成一幅「巨大無比精細無比」的寫實照相,近看是抽象畫,遠看是寫實照片,解決了抽象繪畫的「現實參與感」。

此後興起的「後現代主義」,則為抽象畫與「文化歷史感」對話,提供了管道。

機械重複的美工設計
是抽象繪畫的頭號大敵

我們知道,抽象畫家為了「形式」創新,及「個人獨特繪畫語言」開發,特重新式技巧的苦心實驗與意外偶得,甚至飲鴆止渴,機械使用連技巧都算不上的「自動技術」,為了創新而技巧,成了「技奴」,淪為純粹的刻板形式主義者,毫無文化內涵,與機械重複的膚淺美工設計無異。

一旦個人獨特抽象繪畫語言開發成功,成為「商標」,畫家便成為自家繪畫語言的「囚犯」,只能在有限的繪畫語言中變化。因為此一獨創的抽象繪畫語言,使用者少,或者外人根本無法也不願不敢使用,造成字詞片語貧乏,句法文法簡單,很容易讓創造它的畫家,落入自我交媾,自說自畫,不斷自我重複的窘境。所謂的「探索內在世界」與「情思即興宣洩」,不斷被貧乏單調繪畫語言,重複掏空,僵化定型,無法反映畫家生命自然而深刻的文化成長,成了一個美麗的空心薄殼,一碰即碎,連及格的美工設計,都談不上了。

於是「機械重複的美工設計」,成了抽象繪畫的頭號大敵。抽象畫家只要能克服此一難關,不斷豐富自我的內涵,讓繪畫語言伴隨自己的文化生命,不斷成長,一定能在繪畫上,持續變化,有所成就。

台灣畫壇少數見多識廣
又能畫會寫的藝術家

台灣抽象藝術家中,陳正雄(1935-)是少數能夠突破難關,不斷成長的藝術大師。我與陳大師因在1981年籌組「台北藝術聯誼會」而相識相知,做為其中最年輕的會員,交情可稱忘年。如今,三十多年彈指而過,聯誼會十九名成員中的大老如李石樵、陳其寬、王藍、劉其偉,都已先後謝世,陳大師也已將屆八十高齡,然其在創作理論上,不斷的精進自修與謙遜實踐,足為後生晚輩們終生學習。

陳大師中、日、英文俱佳,右手能畫,左手能寫,精研並收藏台灣原住民藝術,世界觀宏大,溝通力一流,畫作受到歐美繪畫大師的肯定,連連獲獎,是台灣畫壇少數見多識廣又能畫會寫的藝術家。多年來,他全憑個人的不斷努力,成為藝術創意產業的先鋒,根本不需要任何政府的獎勵加持,就能為台灣藝術,在世界上開拓出一片美麗的空間,贏得中外畫壇的尊敬。

幾年前,他在《聯副》,把一生的繪畫體驗,寫成圖文並茂的《畫語錄》106則,連載發表,深入淺出,親切有味,大受讀者歡迎。

他的文字,單刀直陳,要言不繁,毫無時下藝評輕、軟、甜、俗,憑空臆測的習氣;他的立論,言必有據,旁徵博引,也無一般畫論的無謂抒情聯想,天馬行空的重複濫情套式。

至於陳大師的畫,則出入「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間,在抽象畫內,可以與「冷、熱」對話,也可以與「動、靜」傾談,其豁達處,無不彩色明麗,興高采烈;其精緻處,則細膩敏感,娓娓動人。

介乎象形與抽象間的中國草書,為台灣抽象畫一大突破

1994年以後,他開始大膽突破,率先與中國歷史文化對話,尤其是與介乎象形與抽象之間的中國草書,讓抽象畫也可以充滿了「文化歷史感」,超越了趙無極(1921-2013)與朱德群(1920-)抒情抽象國際主義的老路。此舉實在是台灣抽象繪畫的一大突破。這方面的嘗試,在上個世紀六○年代,抽象畫大師莊喆(1934-),曾有曇花一現的實驗,可惜他囿於現代主義的「純粹」教條,沒有大規模的開發。現在陳正雄以完備的理論基礎,全面的綜合實踐,終於讓抽象畫,也有與自己文化傳承對話的機會,功不可沒。難怪他會被畫壇尊稱為「台灣抽象繪畫之父」。

歐美繪畫,在杜尚(1887-1968)之後,已經把天地之間所有的自然物、人為物及各種人造記號系統,全部視為繪畫材料及顏料,任由畫家平面的或立體的,盡情組合、錯置互換、拼貼或揮灑。只要財力、物力、人力允許,一次用幾千萬件「既成物」,來搞一個裝置,展覽一陣再拆除,也未嘗不可。

然而「驚世之舉」的藝術易得,也更易於成為「煙雲過眼」,而「深刻雋永」的作品總是難覓,要能承繼先賢,啟發後世,方成為經典。

現在世界各地藝術大展不斷,皆以「驚世之舉」為鵠的,有如煙花爆竹表演會,吸引全世界的藝術家,爭相參加演出,浪扔寶貴的似水年華,成為藝術嘉年華的點綴與過客。然而,藝術畢竟不只是一齣短暫燦爛的現場表演而已。

繪畫藝術,到最後還是回到思想與內涵的問題,承先啟後的問題,與文化歷史對話的問題。願意想得深,期盼看得遠的藝術愛好者,不妨一讀老畫家的《畫語錄》,細味他的經驗談,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訂閱Sense好感電子報送幸福感甜點特刊,享受甜滋滋!
【Sense好感電子報】關注旅遊、設計、美食,給你一種有態度的生活 Guide,一種實踐質感生活的方法。現在訂報有機會獲得 Sense「幸福感甜點」乙本!

為履歷加分,青年學子微實習
「年輕人缺的只是一個舞台、一個機會。」本著這個初衷,10年前,台灣微軟即率先推出實習計畫,每年提供100個名額,讓躲在象牙塔裡的大學生走出校園,面對未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