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博物館的來由、角色定位與意義 早期大學博物館之歷史樣貌 中古世紀早期,基礎性之外的進階教育多僅在修道院內進行,1088年,義大利波隆納(Bologna)成立首間傳授高等教育的學府,是為世上首座大學;1150年,原為天主教學校的巴黎大學也改制完成,此後風氣漸盛,各國相繼建立集合學者專家、以拉丁文授課、鑽研專業學問的大學。15世紀後,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期,社會求知若渴,大學創立的速度和密度有增無減;另一方面,隨著地理大發現和貿易圈的擴大,蒐藏的風氣也日益普及,在貨物流通的港口或經濟富裕的城市,王公富賈競相炫耀範圍包容萬象、有若百科全書式的奇珍異寶櫃(Cabinet of Curiosities)收藏,大學博物館的出現大概就在此時逐漸成形。 如耶穌會羅馬學院內的博物館,在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的主持下,憑藉海外傳教士綿密的網絡組織、源源不斷運回的異國文物及教會內固有的學術傳統,自1651年後,即聲名遠播,有羅馬市內最重要的景點之稱。又如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在1661 年,為了避免城內待價而沽的亞梅巴赫(Amerbach)收藏流落異鄉,決定和巴塞爾市政府合力購下亞梅巴赫家族可觀的書籍、繪畫、金工、硬幣和動物植物礦物;不過嚴格來說,巴塞爾市、校合一的博物館,不但座落在校區外,在性質上也比較接近圖書館,只有少數幾個展間用來展示。 至於遠在歐陸之外的英國大學,發展也很蓬勃,如英國園藝學家垂德斯坎特(John Tradescant)父子利用工作關係,周遊列國,從各地收集而來的各式人造物及自然史標本因為數量龐大、內容多元,在北倫敦自宅展出時,就有諾亞方舟之稱。1677 年,艾許莫(Elias Ashmole)將自垂德斯坎特所繼承來的全數收藏,轉贈給母校牛津大學,以便校方藉實物輔助教研表現、呈現教研成果,同時增加校方名聲、提高學生素養;牛津大學同意新建專有建物一棟,在1683 年正式對外開放,並以艾許莫林為名,以為銘念(即Ashmolean Museum)。當時博物館室內配置包含展廳、化學實驗室和教室等三部分,掌管的普拉特(Robert Plot)也是牛津大學首位化學教授。但即使博物館在設計上揉合了教學的考量,艾許莫林在對外開放上卻很全面,任何人只要可以負擔大約等同一磅奶油價格的六便士門票,無論階級、性別,都可入內參觀,展現了博物館史上前所未見的親民性。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十月號•253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