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前回台工作,報紙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就和第四公報有關。此後,每次美國總統出訪北京,或是中共領導人到華府訪問,都有媒體提出是否會有第四公報的可能,擔心對台美關係造成致命性衝擊。
習近平本周到美進行國是訪問,第四公報再次浮現,但其可能性微乎其微。負責台美關係及兩岸事務的官員,當然該戒慎恐懼,進行沙盤推演,並制訂應對政策。然而媒體捕風捉影,就沒有必要。
國人擔心第四公報,不是沒有原因的。美中三個公報,都是台美外交關係的痛處。一九七二年上海公報,儘管美中對台灣定位有不同說法,但基本上「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它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美國的認知不僅是它四十多年來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之基礎,也完全無法對廿多年來已出現變化的台灣人認同作出回應。
一九七九年建交公報,美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同時再度表達美國政府「認知中國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過去卅多年,我們在承認(recognition)及認知(acknowledgement)兩英文字中作區隔,殊不知我們愈強調兩者的差異,就愈可能促使北京要求美國修正。
美中建交終止美國與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也廢止兩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但並沒有對美國出售台灣武器一事做出決定,因而有八一七公報。美國重申「它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政策」。美國政府聲明「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它準備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三個公報簽署時間是冷戰高峰時期,美蘇正進行軍備競賽,華府為了對抗蘇聯而大打中國牌,因此願意在台灣問題上作政策調整。冷戰結束、中國崛起,逐漸挑戰美國霸權,華府沒有再對具威脅性的北京作出讓步。事實上,若美國完全依照八一七公報執行對台軍售的政策,我國可能早已無先進武器,舊的設備也因缺乏零件而逐漸淘汰,喪失足夠的自衛能力。然而,美方以中國大陸的武器及軍力都有提升為由,繼續在適當時機出售防禦性武器給台灣,大陸方面不過是形式上抗議。
美國政府能夠繼續對台軍售的另一個原因是台灣關係法。這個美國國會通過的國內法,表明美國將提供足夠的防衛性武器給台灣,而美國總統及國會也可「依據他們對台灣防衛需要的判斷」,來決定其種類及數量。北京若是提第四公報,除了要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外,就是希望能斬草除根,要求華府廢止台灣關係法。
儘管美國內不乏棄台論的說法,但美中關係因網路駭客及南海問題趨於緊張、而美國又沒有極為重要的國際議題需要中國大陸配合之際,華府沒有理由在此刻出賣台灣,對北京讓步,第四公報當然是微乎其微。
(作者為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