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No.433《天空的女兒》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聯合書報攤快遞】網羅各類型雜誌文章,為您精選最即時的周刊報導、最時尚的流行品味,最深入的知識饗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科學文化頻道

☆★【☆科普探索.無限可能☆】經典科學套書5折起 ★☆

第433期 2016/8/27

天空的女兒

夢想的距離有多遠?
只要堅持到底,你也能到夢想的遠方!
推動我的不是火箭燃料,而是毅力、決心,還有最甜美的能量:愛。

從戰亂的伊朗到富饒的美國,從踏實的地面到翻騰的天空,
跟著安如仙的腳步,我們看到前所未知的世界,也堅實了逐夢的勇氣!

天空的女兒


  你可以說這本書是愛情故事,不過結局並不只是兩人相擁,而是得到財富、實現夢想,還有航向廣渺無垠宇宙的旅程。

  許多人在童年都有太空旅行的夢想,而最後能夢想成真的,屈指可數。《天空的女兒》的主人翁安如仙是第一位女性自費太空人,她以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縱有起伏坎坷,但堅持到底終究能到夢想的遠方。

  真正帶她上星空的不是火箭引擎,而是希望、夢想,還有無限的愛,它們的力量超越一切,甚至打破了宇宙的物理法則。

  而自己圓夢之後,她也希望能促成太空旅行的代價降低,但更重要的是,以自身經驗鼓舞那些一無所有的人,永遠不放棄希望。

  由於太空旅行經歷太奇特,安如仙為無法親身體驗我們,鉅細靡遺的介紹從訓練到發射,從在太空站的生活到降落地球。甚至為我們親身示範在無重力的太空中,要如何洗頭。

天空的女兒

  我們進行求生訓練,這次訓練艙不是在甲板上,而是在海中。對我們來說很不幸的是,前晚曾有暴風雨掃過,海上大浪不斷。只不過,雖然這次訓練艙裡仍然悶熱得要命,但事情卻變得容易許多。奧列格、費奧多和我很快就爬出了浮動的訓練艙,時間還差點破紀錄。我被拉出水面時,覺得一切都相當順利,希望訓練人員也這麼認為。另外我也在想,如果某一天真的可以上太空了。當時我不知道的是,不但訓練人員對我的進步讚賞有加,而且命運巨輪也緩緩轉動,即將讓一切變得不同。我將遇到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老式奇蹟。

  那是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四點三十分左右。我上完了最後一堂課,太空探險公司的司機開車載我去莫斯科和哈米德見面,他好不容易從工作中脫身,可以來幫我打包回達拉斯。接著,我的手機響了,是太空探險公司的總裁安德森,他說:「妳可能已經聽說了?」我說我什麼都沒聽說,他回答:「榎本大輔因為健康醫療因素被取消資格,現在妳是遠征十四隊的正式組員了。」

  我十分驚訝,花了一會才反應過來。「你開玩笑?」只有三個星期!我就只有三個星期,就要準備好上太空了。這真的夠讓我完成所有該做的事嗎?最重要的是,上太空時,我希望所有的家人都能來看我。小茜說,這很難,但不是辦不到。我得在幾天內把所有人的護照資料交給俄國才行。

  等我終於聯絡上哈米德,我告訴他,其實是尖叫著說:「我要上太空了!」而我親愛的丈夫冷靜的說:「我早就知道妳一定行。我就是有那個感覺。」哈米德在飯店等我。看到他我滿心喜悅,飛撲到他懷裡,不停吻著他,也一次又一次的感謝他,讓這一切成為可能。後來,我躺在他懷中,想著雅圖薩、阿米爾、爸媽、法蘭克姨丈、喬西阿姨、爺爺奶奶,他們每個人,都幫了我這麼多。我心中默默感謝他們,說:「我現在要上太空了,這一切除了要感謝你們,也是為了你們!」我希望他們都聽到了。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天空的女兒


■ 他由翁啟惠帶領進入醣世界,在台灣開創一片天
—中研院醣分子專家吳宗益專訪——《科學月刊》

科學新聞由Pansci.tw泛科學提供

作者/許雅筑|《科學月刊》編輯

專心致志做自己喜愛且擅長的事,並獲頒美國化學會醣科學「年輕研究學者獎」,這個和生物題材息息相關的化學獎項,標誌著吳宗益從化學踏足到生物領域的初步成功。事實上他在高中性向測驗的結果適合文組,後來決定唸第二類組。但他很快地就在高二的化學中找到興趣,「我那時就很喜歡做菜,做有機化學實驗的感覺尤其像在煮菜一樣,非常有趣」。吳宗益順利進入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之後吳宗益繼續在交大應化系唸碩、博班。在博士班時期,指導教授給他很大的自主空間,「我喜歡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自己設計實驗去做出來。」

2000 年吳宗益博士畢業後到了中研院服國防役,他幸運地進到化學所翁啟惠的實驗室,自始進入生物學的領域。沒想到翁啟惠的第一個問題竟是:「你博士班做這個要幹嘛?」翁啟惠接著告訴他,研究工作不能單只考慮有不有趣,因為研究生涯有限,應該要慎選能發揮最大貢獻的題目。這段談話對吳宗益猶如醍醐灌頂,「我開始感覺(研究這件事)好像不太一樣了。」

翁啟惠的領導風格也是讓下屬擁有自主性,喜歡自己發想的吳宗益在那裡如魚得水。2003 年臺灣爆發SARS 疫情,深切讓他感受到生物研究的重要性,那時翁啟惠是研發抗病毒新藥的計畫主持人,實驗室匯集了從全國各地提供的藥物等待篩檢。吳宗益接下這項任務,經由當初任職於三峽預防醫學研究所的中校詹家琮的幫忙,他最後篩選到可用的藥物,也將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這就是他第一篇與生物學相關的論文,他直言:「真的寫得很痛苦!」但他因此開始涉略到應用性的研究了。

退伍後吳宗益到美國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做了兩年博士後研究,2006 年他回國進入中研院基因體中心,開始深入參與許多生物學研究。他從疫苗相關的題目接觸免疫學,了解細胞膜上的分子構型深深影響生理運作,進而關注在醣分子的研究上。鑽研了近十年,吳宗益認為醣化學領域中未知的問題仍然很多,「在我接下來幾十年的研究工作裡,我能夠解決這裡面的一、兩個重要的問題,那已經不簡單了。」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 【Pansci.tw泛科學】
他由翁啟惠帶領進入醣世界,在台灣開創一片天
—中研院醣分子專家吳宗益專訪——《科學月刊》



 

歡迎您完整轉寄本報,將優質科文知識介紹給您的親友,但未經授權請勿轉貼節錄於其他用途。

科學文化頻道 及 科文知識報
是由天下文化製作發行 所有內容著作權屬於天下文化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4台北市松江路93巷1號2樓 
TEL:886 2 26620012      FAX:886 2 26620007     與我們聯絡:
 service@cwgv.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