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Andrew Ng)把人工智慧比作電力,因為它將為我們帶來重大變化,就像電力對我們祖先的影響一樣。我只能猜測,電力對我們祖先來說,是神祕、可怕,甚至是令人震驚的,就像人工智慧將會帶給許多人的感受一樣。可靠的科學家與研究機構預測,未來美國服務業與專業工作的自動化,可能是目前自動化的製造業工作數量的十倍以上。這種可能性非常驚人。 那麼,現在我們能做些什麼,為嶄新的工作領域做好準備?人工智慧將是遠比任何人類都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我們若要保住工作,勢必會陷入一場狂亂的競爭。這會需要我們大大提高認知與情感技能的水準。 許多專家認為,仍然必須由人類來從事需要較高層次的批判性、創意與創新性思考的工作,以及需要投入大量情感,以滿足其他人需求的工作。許多人遇到的挑戰是,我們並不是因為天生的認知與情感傾向,而擅長那些技能:我們是尋求肯定的(confirmation-seeking)思考者,以及尋求自我肯定的(ego-affirmation-seeking)防禦型推理者。我們必須克服這些傾向,才能大幅提高思考、聆聽、建立關聯與協同工作的技能水準。 我認為這個升級過程,首先應改變我們對「聰明」的定義。到目前為止,許多人從早年入學開始,是根據成績與考試得分來衡量聰明程度,在這方面顯得比其他人「聰明」而獲得成功。聰明的人是那些犯錯最少,因而得分最高的人。 人工智慧會改變這一點,因為沒有人會比IBM的華生(Watson)之類的人工智慧更聰明,至少在沒有強化(augmentation)的情況下是如此。在處理、儲存和回想資訊方面,聰明的機器比人類做得更快、更好。此外,人工智慧能較快進行模式比對(pattern-match),提出的不同方案也比人類廣泛得多。人工智慧甚至能學得更快。在聰明機器時代,我們對聰明的舊定義,已經不再合理。 我們需要的,是對「聰明」的新定義,可以提升人類思考與情感投入的水準。判斷聰明與否的新方式,不是根據你知道什麼或如何知道,而是根據你思考、聆聽、建立關聯、協作和學習的品質。數量被品質取代。這種轉變,會讓我們著重努力大幅提高認知與情感技能水準。 我們會花費更多時間,去訓練培養開放的心態,並學習根據新資料來更新我們的信念。我們會練習在犯錯之後進行調整,並將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在傳統上與情緒智慧有關的技能。新的「聰明」講求的,是努力克服妨礙深度思考與團隊合作的兩大障礙:我們的自我意識,以及我們的恐懼。這麼一來,會較容易認清真正的現實情況,而不是我們想要的現實情況。總之,我們會欣然接受謙遜。這就是我們人類在聰明技術世界中增添價值之道。...【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