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台中逢甲商圈的西屯路至善路口,有棟外型鮮明的建築物,依傍著綠意盎然的至善綠園道,讓人路過總忍不住瞧它一眼,有時你會看到旅客拖著行李箱進入;有時則是一身輕便的在地人,提著逢甲夜市美食進入,彷彿要參加Party般愉悅!這不是什麼魔法場所,而是逢甲商圈知名的「葉綠宿」旅館。
互動精神 打造休憩空間
它不單單只是提供住房的旅店,更是與在地商圈、居民、人文、品牌結合的創意聚落。
近年自由行旅客占來台觀光人數的8成,港澳、日韓、東南亞自由行比例更是持續增加,旅客透過各式線上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t, OTA)選擇自己喜歡的住宿成為訂房趨勢,加上旅客更重視旅館於空間、服務上提供的「主題式概念」與「差異化體驗」,要在激烈競爭中獲得顧客的青睞著實不易。所幸葉綠宿積極在軟硬體上用心創造出差異化,這幾年仍保有極高的住房率。
「相較於上一世代的旅客不太需要與人互動,熱愛金碧輝煌的氣派大廳、游泳池及SPA等硬體設施;年輕世代的旅客期待旅店除了能提供舒適的住房空間外,又能打造有趣好玩的公共空間,讓他們自在地拍照、互動交誼。」葉綠宿旅館總經理詹國言認為人與人間的互動與分享,不是大飯店可以做到的,當然這種服務不是只有民宿才能提供,更是葉綠宿積極達成的目標。
葉綠宿這幾年打造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廚房,可以看書聽音樂的樹屋,還有自己投幣拿零食、泡麵的誠實商店,更可以在寬敞的空間裡玩桌遊、寫寫心情筆記,甚至到「森林郵便局」投遞一張明信片給未來的自己,除此之外,還會不定期與業者合辦影展、市集⋯⋯目的就是為了創造一個讓人愛上的休閒遊憩空間、養出一群忠實的粉絲。看著一本本寫滿旅客分享、感言、鼓勵的留言本,詹國言如數家珍地回憶起葉綠宿和旅客共同寫下的故事。
漸進環保 綠精神深入水電
「葉綠宿」顧名思義與「綠」有關。由於團隊成員大多愛好生態與自然,加上當時以環保為訴求的旅店仍是少數,因此在獨特性的考量之下,決定在至善綠園道旁開設一間導入綠色元素的環保旅館。有了主軸後,接下來便要依此一項一項展開。詹國言幽默地說,葉綠宿之所以能夠順利地拿到政府「低碳旅店」、「環保旅店」這2個標章,是因為評審委員只要來過旅館就會認同:「我們2樓以上的公共空間完全沒有空調,8、9月正熱的時候來肯定滿身大汗,很簡單便可證明我們對於低碳環保的決心!」
當然,葉綠宿的環保措施不只有這些,還有更多在看得見的硬體設備裡。包括:旅館中央的設計天井,創造自然的通風採光;13米高植生牆,讓客人在室內也能享受光合作用;雨水回收系統,落實資源再利用;熱泵加熱系統,聰明地妥善運用能源等等。
不過相較於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在做任何決定時都要考量消費者的感受,這些年葉綠宿一邊導入環保一邊觀察旅客的接受度,例如:剛開始鼓勵客人自己帶牙刷牙膏等備品,以減少資源的浪費,但若客人沒帶仍然可以到櫃檯拿,即使如此柔性推廣仍然被客人抱怨;為了鼓勵大家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來投宿,葉綠宿成為逢甲周邊第一間停車必須收費的旅館,這麼做剛開始也不被客人接受。
不過隨著時代進步,以及環保署對環保旅店的推廣,消費者對於環保旅店的型態越來越接納。例如:開業3年後,葉綠宿就不提供房間瓶裝水,並且在每層樓設有飲水機方便客人取用,這次的措施便很快被客人接受。詹國言坦言,若在3年前施行,肯定無法徹底執行。「我知道許多旅館就不太敢這麼做,畢竟對業者來說瓶裝水沒多少錢,但若因此損失一筆訂單,卻是上千元的代價!」
跨界合作 影展、作家當賣點
自由行客人最重視旅館的「主題式概念」及「差異化體驗」,那麼葉綠宿在環保概念主軸外,該如何提供差異化體驗呢?詹國言指出,這時代若想發展得好,絕不能單打獨鬥,更要跨界合作!
在葉綠宿著手進行跨領域合作計畫時,為了能跟外界有更多交流、督促旅館更快達成目標,他們決定參與經濟部商業司「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尋求更多資源。「我看到很多人創業時都是自己關起門來做,根本不清楚顧客的需求。但在SIIR裡,我們除了能接觸輔導委員的專業建言,還有許多來自業界、公協會的單位一起交流,除了讓我們更加了解外界動態,還能因為SIIR無形的背書,與業界媒合時更加順暢!」
早期葉綠宿旅館B1是一個堆放物品的倉儲空間,整棟旅店只以提供住宿房間為主,無法進行交流活動。自從葉綠宿決定增加多元化服務後,便整理地下室作為未來葉綠宿客人的重要交誼場所,讓年輕人到台中住宿時,擁有別於一般旅館的不同體驗,包含與不同業者跨界合作舉辦的「Movie Night」、「福爾摩沙影展」、旅遊作家分享,還有在B1廚房一人做一道菜的「Yummy Night」,要讓年輕人不只來睡、來玩,更可以交到朋友。
「我們的客人年齡大多介於18到35歲這個區間,他們不喜歡太單一的服務內容,所以旅館除了在B1打造出有趣空間,讓一群人可以聊天、煮菜、玩桌遊、把逢甲夜市美食帶回來一起分享,也可以一個人寫寫心情日記與塗鴉牆,或者在我們與唱片行合作的蟲鳴樹屋裡放空、聽音樂。」葉綠宿行銷企劃陳品慈帶領夥伴執行所有旅店活動,雖然辛苦卻也創造出絕佳默契,手上展示一份由團隊共同打造的葉綠宿旅遊地圖、美食護照、可當書籤與明信片的環保房卡套,還有到處可見身影的葉綠宿公仔「葉小蝸」,就是要一舉擄獲目標客群的心。
另外在2∼8樓的住宿區,除了設有網美最愛的植生牆、盪鞦韆,也有文青最愛「讀書人小書櫃」,分別與3間獨立書店合作嚴選出「自然、環保、活力、慢走」4種不同面向的好書,可以帶回房間慢慢享受,讓旅客一個人入住也不孤單,在每個角落都能體會愜意。詹國言強調,葉綠宿的目標是要打造「Green Hotel&Hostel」,在這裡同時享有旅館的硬體規格以及民宿的軟體溫度,無論與人、與空間都能放心交流。
由於葉綠宿將創意落實於旅店每日工作中,獲得SIIR評審委員的青睞,從2017年7月B1空間籌劃階段一直到計畫結束為止,順利完成「旅宿空間多元運用與環保倡議計畫」,包含綠光空間、大地廚房、蟲鳴樹屋、慢走塗鴉牆、蝸牛日記區、森林郵便局等6大服務項目,平均1∼2個月便成功引進文創品牌進駐空間,也舉辦了6場在地食材推廣活動,甚至因為活動宣傳與專案搭配得宜,提昇了住房率10%。
斜槓企業 差異化對抗危機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想,葉綠宿提供那麼多體驗,但旅客不一定會來台中第2次,對店家來說有實質幫助嗎?詹國言以他們舉辦的另一個活動來說明,其實葉綠宿所做的並不只針對旅客。
「我們曾和越南料理老師合作教越南菜,透過活動不僅幫助她與台中當地想學越南菜的學生媒合,還在無形中增加了葉綠宿的曝光度與附加價值,讓在地人對我們旅店產生好奇、好感與黏著度,來日若有朋友要來玩,他們可能就會首先推薦葉綠宿。」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葉綠宿的行銷團隊不僅用心思考,也很有執行力。難怪詹國言會說,一般旅店由於是業務導向,業務部總是大過行銷部,但他們則是相反過來,絞盡心思做行銷。
葉綠宿的案例在在提醒服務業,現代企業無法再靠一招半式闖江湖,應該在原本專業下增加服務與體驗,才能創造出差異化,讓自己成為「斜槓」(Slash)企業,在隨時可能出現的危機下,不受太大的影響。
不過多元化不代表齊頭式成長。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說,與其把時間與精力花在彌補劣勢,不如增強自己的優勢、拉大與別人的差距。詹國言經營葉綠宿時也有如此看法:「比高檔比不完、比低價也沒意義。」他認為要把品牌做好,絕對要強化強項,不要追平弱項,那樣只會讓自己變得很普通。
因此雖然陸客銳減衝擊台灣旅宿業,使得原本以接團客為主的周邊旅館開始殺價競爭,但葉綠宿堅定靠著差異化體驗服務,持續吸引自由行旅客,才能受到較少的影響、穩住陣腳,近期甚至開幕第2館「綠宿行旅」,有別於葉綠宿的年輕活潑互動性,綠宿行旅以低調沉澱、設計質感更高的風格,開創另一種居住氛圍。依此成功經驗,未來詹國言與團隊將繼續以「連鎖不複製」的多元策略,注入SIIR所帶來的跨領域交流能量,為台灣旅宿文化進行有氧光合作用!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9年2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