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藤:一起把世界變成喜歡的樣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Social Clock,時刻提醒著你——求學、就業、結婚、生子或是追求晉升,確保你走在人生的正軌上。然而,日日為了五斗米折腰,你是否滿意現在的生活?你是否常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拔河?你是否經常懷疑人生的意義?你是否也有一個夢,總是召喚你去實現它?
內容簡介: 2020年,綠藤走到第10年,他們依然相信——商業的力量,可以扭轉世界,朝更好的方向前進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即使如此,我們總是擁有選擇:可以選擇面對,可以選擇逃避;有的選擇很容易,有的選擇卻更有意義。——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 鄭涵睿、廖怡雯、許偉哲
作者介紹:王維玲 ,政大歷史系、政大新聞所畢業。10年以上媒體經驗,曾任聯合報記者、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30雜誌副主編、端傳媒資深記者、GQ business網路主編,擅長發掘設計美學、生活風格領域創新議題,作品曾獲得金鼎獎及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卓越專題特寫獎」等獎項肯定。信仰好內容的力量,現為自由撰稿人與知識產品製作人。
搶先試閱:〈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二○一七年十一月,鄭涵睿在個人臉書頁面寫下一段文字:
「雙十一要到了,心情真的蠻沉重的,我知道阿里巴巴又會再次刷新紀錄,十一月十二日的新聞頭條已經確定是雙十一總共有多少交易發生,高達多少金額。
但是,有多少的衝動性購買會發生、有多少沒有必要的交易會發生、有多少退貨/逆物流、以及隨著產生對於環境的影響,也都會跟著雙十一到來,真的感到焦慮。」
「雙十一購物節」是中國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購物網站「淘寶網」與「天貓」,在二○○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啟動打折促銷的購物狂歡節。在媒體及網路的傳播之下,兩岸電商平台紛紛加入,每年都創下銷售新紀錄,二○一九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中,光是天貓網的商品成交額就高達新台幣一.一五兆。
但是短短二十四小時的購物狂歡,對地球卻是一場生態挑戰。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和其他非政府組織所發布的報告,二○一八年,中國大陸電商、快遞產業所產生的包裝垃圾數量達到九四○萬噸,這些包裝材料的生產、使用和處置過程共排放了一三○三萬噸的二氧化碳,需種植約七.一億棵樹才能中和。
身在這股令人沮喪的潮流中,綠藤可以做些什麼?
為了維持品牌的永續經營,也希望避免讓消費者衝動購物,綠藤的訂價策略,即使配合各種活動檔期所推出的優惠,也很少出現八折以下的價格。不過,鄭涵睿似乎認為這樣還不夠。
十一月十一日,綠藤不只沒有優惠活動,官網還要關店一天。
「這個決定有點任性,我也很感謝綠藤同事願意支持。」官網是綠藤最重要的營收來源,但是,鄭涵睿希望透過「關店一天」這個行動,邀請綠藤消費者共同思考,在「該買」、「想買」之外,其實還有第三個選擇|「不一定要買」。
自二○一七年開始,十一月十一日閉店,已成為綠藤的獨特傳統。二○一九年,綠藤進一步與長期關注海洋環境的非營利組織「Re-think 重新思考」合作,共同舉辦北海岸淨灘活動。
週一上午,烈日下的白色沙灘更顯炎熱。雖然是非假日,卻有一百五十人到來,朋友相揪、爸媽帶著孩子,大家一起清理堆藏在細沙裡的塑膠瓶、紙袋、吸管⋯⋯,短短兩個小時,就挖出近二百五十公斤的垃圾。
任務完成,擦乾汗水,看著孩子們一起在乾淨的海邊盡情玩沙,鄭涵睿感到格外有成就感。
作為一家擁抱商業的新創公司,綠藤從不認為資本主義是邪惡的制度,更積極藉著消費來改變世界,正如同生態環保倡議家拉佩(Anna Lappé)所說:「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除了以十一月十一日閉店來倡導綠色消費,綠藤還有新創意。
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人的腦中有一個獎賞系統,每當它受到刺激,便會釋放多巴胺,令人感受到興奮。根據這個理論,出現了「神經行銷學」(Neuro-marketing),透過精心設計的廣告與行銷方案,直搗大腦,讓人們愈購物愈快樂。
難道,快樂只能建立在購買一個又一個商品之上?
有沒有可能,讓「做環保」,成為為生活帶來更多意義與快樂的新習慣?
在這樣的起心動念之下,綠藤從行為心理學家雷須利(Karl Lashley)的學說得到靈感。雷須利認為,要養成一種新行為,至少需要重複執行二十一天,才會變成習慣。
二○一七年三月,綠藤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發起「綠色生活二十一天」的串連活動。他們將看似龐大複雜的環保知識,轉化成連續二十一天的簡單綠行動,綠藤團隊每天發出一封電子郵件,郵件裡是一個綠色靈感、一張資訊插圖,以及每天一件的綠行動任務。
就像是玩遊戲一樣,這個活動邀請每位參與者一同闖關,完成挑戰。
「綠色生活二十一天」的第一天,參與者接到任務是「向見到的第一棵樹說謝謝」。
沒有樹,人類就無法自在呼吸。因此,向樹木表達感謝,是友善環境的開始。再點進活動網站,還有趣味的知識插圖告訴你,一棵樹一年可以淨化十二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十二公斤相當於,一台車行駛七十五公里的碳排放量。
來到第七天,任務是「列出最近想買的東西,開心的劃掉一個項目,一起打消一個購買念頭」。因為別購買不需要的東西,可能是我們對地球所做最好的事。
打開衣櫥,穿一件久未見面的舊衣,取代買不完的新衣,為地球省下更多資源消耗;每次刷牙時關上水龍頭,可以省下相當於六十瓶可口可樂的水;晚上抽空整理冰箱,因為當冰箱塞滿食物,耗電量就會增加四至五%⋯⋯。
這些任務一點都不困難。只需要稍微調整行為模式,便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為人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再渺小的行動,都可能改變世界
二○二○年,「綠色生活二十一天」已經連續進行四年、超過一萬六千人響應,累積實踐十五萬個綠行動。活動進行中,許多人寫下自己的心情:
「我開始在手機設定電子發票載具,執行不印出電子發票,隔天我參加同學會時,席間,我請大家也響應不列印電子發票的行動,那天感到特別快樂。」(阿娟子)
「購物時自備環保袋會得到店員的讚美或『感謝你的環保』的回應,我非常喜歡那種別人懂『我對環保的小堅持』的感覺!」(巧如)
「很喜歡穿舊衣的活動,已從親戚接手一些二手衣物,不但復古還有別於自己平時穿衣風格,重要的是提醒自己降低購買慾望,不跟隨當今流行的快時尚,能拉長物品的使用時間及發揮最大作用,或許也是不浪費的一種作法,謝謝帶領消費者從事綠行動的綠藤團隊。」(Ruby)
綠藤團隊興奮的發現,經過綠色生活二十一天的旅程,有六十三%的參與者表示,即使活動結束,仍會持續將綠行動落實在生活當中;更令人驚喜的是,有超過七成的人願意將活動推薦給親朋好友。
美國歷史學家津恩(Howard Zinn),經常從基層社會的視角挖掘歷史的走向,他留下一句名言給後世:「行動再渺小,當乘上百萬的你我,卻能改變世界。」「綠色生活二十一天」正在逐步印證這句話。
「對人、對環境好的同時,也能讓企業獲利」,這是綠藤成為B型企業的信念。放眼世界,這也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
二○一八年,全球最大投資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成立三十週年,創辦人芬克(Larry Fink),寫給企業執行長一封公開信。他在信中語重心長的指出:「大眾對公司的期望,從來沒有這麼大過。社會要求公開上市公司和私有公司達成社會目的。公司若想要日益繁榮,不僅必須提出財務績效,還要展示它如何為社會做出正面貢獻。公司必須讓所有利害關係人受益,包括股東、員工、顧客,以及他們所在的社區。」
從「好企業也能賺錢」到「好企業才能賺錢」,投資大師的提醒,值得每位企業經理人警覺。
練習
加入「綠色生活二十一天」行動
連續二十一天、一天一封給你的信,透過一天一點改變,也許你會開始習慣,隨時隨地,都對環境再好一點點。
掃描QR Code 進入「綠色生活二十一天」活動頁面,點擊「立刻加入」,瀏覽為你準備的二十一件綠色行動任務;當你完成時,也請不吝按下「我也完成了!」一起為台灣蒐集更多綠行動。
▶▶ 閱讀更多 王維玲《B型選擇——綠藤:找不到喜歡的答案,就自己創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