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67年來最嚴重旱災,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宣布,自4月起新北、桃園進入第三階段限水,這已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台灣更要嚴肅面對差別水價、合理水價,以推動全民節水課題。台灣水資源稀少,對於全民節水,從來只有道德勸說,卻不談水價,政府要全民節約用水,完全沒有工具,早災罩頂,但家家戶戶水龍頭、馬桶都是耗水的;台北市平均一天每人用水量是352公升,荷蘭只有128公升,台灣幾乎是荷蘭的三倍,再加上漏水率太嚴重,水價太低也讓水公司有藉口不去汰換管線,台灣人用水太揮霍,實在沒有資格談缺水。
要推動全民節水,水價一定要調整,這問題我已呼籲了20年。水價應如何調整?每人一天合理用水量是250公升,一家四口一天是1,000公升,在此用水量下,維持現有水價;但超過基本用水量,水價就大幅拉高到二倍。
營建署的建築法規也要修,對於所有新建案,如果不是採用節水設施,包括水龍頭、馬桶、雨水回收等,就不發建照;並且要求老建案在五年內,全部汰換為節水設備,至於多出來費用,中央和地方政府補助八成,民眾只要負擔二成。
工業局和科技部也要動起來,明確要求所有新的投資案,工業用水回收率要達到九成;對於舊廠,要求三年內回收率要做到九成,政府提供低利貸款支持,並由工研院組成節水輔導團來協助廠商,讓廠商不用擔心。
耗水費早就要開徵,但不是企業多付錢就可以多用水,而是強制要求企業要做回收,若不做,就不再續發執照。
只要全民節水,包括民生及工業,自然而然就創造出節水產業。以台積電為例,根據先前的資料,台積電一天耗水30萬噸,四、五年來投資5,000多萬元在節水設施上,一年可省1億多元的水費,工業用水回收到九成。
這些節水措施,20年來從來不做。雖然會增加民眾和廠商一些負擔,但台灣的房價這麼高,每月二、三百元水費、一點點節水設備費用,較之房價九牛一毛,台灣人不計較房價,卻斤斤計較有利於環境的水費和節水費用,這是極不合理的心態。
在全球氣候變遷下,未來的水情只會愈加緊迫。過去,每17年才會發生一次旱災,現在頻率降低到七年;台灣全部水庫蓄水量只能蓄20億噸水,一年要周轉四次,亦即要存80億噸水。目前水庫現已淤積三分之一、一年蓄水缺少約26億噸,預估2050年,因淤積量將超過一半,一年將缺水40億噸。
水利署能調度空間愈來愈小,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總有一天台灣一定調度不過來。20年來,台灣從不面對節水、從不討論水價調整,放任政客民粹操作,再這樣下去,台灣在2050年,都不用住人,將不再有人煙。
抗旱和節水,不是永遠道德勸說,而是要各部門同步拿出蘿蔔與棍棒,這早已超越水利署的權責。
行政院若重視抗旱,應由副院長邀集經濟部、工業局、內政部、農委會等,進行跨部會協商,嚴肅面對水價及節水議題,拿出實際行動,抗旱才有解。
(本文由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口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