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欣賞 | | 生命中不斷交錯的心靈光纖 文/侯昱寬.高雄 如同偉大的畫家塞尚(Paul Cezanne)極力追求不存在的線條,著迷在各種形狀的和諧間,李政勳關心的是線條平行或是交錯的運作去創造出迷人的和諧,他利用色彩的深淺或是不同色相的垂直或是平行的線條去打破制式敘事的構圖。由於我們對事物形體有既定的印象是在事物被命名之前已存在,而,這些一眼望去充滿著機械式的data,似乎將觀者的注意力從可辨認的物體圖像轉向放在那些顏色承載的精神重量,讓我們無法,或是無能再現視覺閱讀的秩序。 另外一方面,塞尚畫中的編碼是立體的,他注重體積,也注重幾何的使用,對幾何進行了一種類比的模擬運用,用其去拆解視覺元素。關於怎麼去觀看抽象畫中的符碼,德勒茲(Gilles Deleuze)有這樣看法:編碼其實是數位的運用,圖形表和繪畫題材才是類比的。在抽象表現主義過後,我們能夠接受混亂,我們可以接受本處無一物。而後印象主義模糊著我們的視點,光線和筆觸在其中作用,未來主義的機械速度表現,讓我們的視線停止在稍縱即逝的某個瞬間。 有趣的是,德勒茲曾在其評論畫家培根(Francis Bacon)的著作中曾提及抽象畫的功能。他認為,抽象畫為我們帶來一種節制、一種精神性的拯救,之中有股透過強烈的精神力超越於形象化數據之上,同時,他將渾沌轉化為一條人們要跨越的簡單溪流,即發現抽象跟符指的形式。他以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為例,其筆下的方框帶觀者走出了固有形象,跳出渾沌,抽象形式並不需要手的元素或是任何觸覺相關的元素,所謂抽象形式便是透過張力,才真正與那些純幾何的形式區分開來,而張力即是描繪形式,與那隱藏在畫作背後,畫家手的運動,這個隱形的動作是被提升到視覺層次上的,使視覺性一物成為一種完全視覺性的轉變。 全文未完,摘錄自生命中不斷交錯的心靈光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