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在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五中全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通過「十三五」規劃,此前專欄提到「十三五」規劃十大亮點:一是經濟增長目標可能訂在6.5%至7%;二、信息經濟;三、服務業開放;四、全國統一大市場;五、收入分配;六、人口老齡化。七、生態環保
前期粗放式增長模式,為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根據「2014中國環境公報」,全大陸4,896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優良級的比率僅10.8%,水質較差與極差的比率分別高達45.4%、16.1%。161個開展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品質達標的城市比率僅9.9%。
在「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十三五」規劃中生態環保建設將進一步強化。「十二五」規劃的24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中,有八項是關於資源環境,除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外,其它均為約束性指標。隨著環境與資源問題的突出,「十三五」時期生態環保建設壓力將有增無減。
八、投融資體制:PPP
「十三五」時期,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縮寫,指政府通過特許經營權、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事先公開的收益約定規則,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公益性事業投資和營運)在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項目中的應用將得以進一步推廣:
一是制度環境的改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約束了地方政府違約責任。二是隨著成功項目的推廣與PPP培訓,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對PPP具體操作瞭解度提升;三是政策引導,財政部設立PPP專項引導基金、對部分項目提供財稅支援。
地方基建曾由城投企業主導,「43號文」限制了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職能,對於新建項目和未完工存量項目,優先安排PPP模式建設。隨著PPP簽約率的提升,PPP模式對城投債的替代性增強,為資本市場提供投資機遇。
九、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終於揭開了並不神秘的面紗。大家關心一個問題:國企改革能否成為市場的「救市主」?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改革的核心從來不是為市場炒作主題,而是為實體解決問題。即便是一個平衡各方的好方案,也不一定能滿足資本市場漫無邊際的幻想,畢竟投資者並不能代表所有人。
更何況,在此之前,一千個投資者已經賦予了國企改革一千零一種天馬行空的期待,它在公布之前就註定是一個不可能超預期的方案。對投資者來說,更理性的選擇是放開所有幻想,找找這份現實的方案中與理想最接近的地方。
十、軍民融合
「十二五」規劃中雖提及了軍民融合,但在「十二五」時期軍民融合技術應用範圍較窄,主要在導航、通信領域。2014年3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系統闡述了軍民融合的觀點,將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
此後軍民融合發展加速,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開通全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湖南省岳陽市成立軍民融合衛星應用產業園等。預計「十三五」時期,軍民融合的廣度與深度均將有較大突破。(系列完)(作者是民生證券研究院高級宏觀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