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一直在尋求可歸納推算的「類型」,從「海角七號」、「艋舺」、「雞排英雄」、「陣頭」到「大尾鱸鰻」等破億台片,以及目前票房持續飆漲、紅透街頭巷尾的「總舖師」,似乎隱約提供了一道公式:只要「台」就會賣?只要場景夠local(夜市、廟會、辦桌),人物夠草根(黑道、廟公、總舖師),對白夠生猛,就能贏得廣大鄉親父老的青睞?
「總舖師」一躍而起,面面俱到,滿足這些「台」之想像與認同,成就歡鬧逗趣闔家觀賞的「類型」;在類型之外、笑淚之餘,「總舖師」豪氣一揮布置出的創新設定,以及於細節刻畫的巧思驚喜,為這部片拉高藝術價值,也增厚情感。彷彿導演陳玉勳竊笑著:「台」沒那麼簡單,哥哥有練過。
「總舖師」的好,好在它拋出了最好的問題:什麼是「台」?再給出驚喜連連的答案。先說「氣口」,豪爽俐落的台語加上台灣國語,或一點台台的英語(林美秀的「thank you how much」),似乎已經夠好笑,但陳玉勳為男主角楊祐寧加上一個新設定:ㄤㄢ不分,就如同在「菊花筍絲干貝」裡加入蝦漿,進入另一境界。帥氣台客一本正經叫著「老綁娘」,或侃侃而談「慌茄吵盪」,已足夠讓戲院湧起海浪般笑聲,並排山倒海成為臉書上的新詞彙。語言的鬼斧神工,靠一個母音完成,毋須過多俚俗或低俗笑料。
再說「人情」。「總舖師」裡,借用吳念真飾演的「憨人師」,提出了古早心與古早味。古時辦桌,左鄰右舍遠親近戚齊來幫忙,不辭辛苦,不計酬勞。但在網路時代,「古早心」如何體現?「召喚獸」出現了。這三個造型滑稽、舉止怪異的動漫宅男,在網路上延續了台式人情味,兩肋插刀情義相挺,從檳榔西施到重機大隊都出動,從住宿飯店到白菜醬油都搞定;而原本遊手好閒的混混二人組,也在陰錯陽差的水腳AB職務中,體悟到「當壞人太可惜」(水腳B半夜在飯店浴室宰雞,堪稱一絕)。昔時辦桌的團結同心與歡喜熱鬧,透過新舊畸零人物同冶一爐,召喚起觀眾心底古早心,安靜而熱切地沸騰。
抨擊「本土」最好的字眼是「國際化」,台片「走不出台灣」的憂慮與唱衰,也會框住「總舖師」嗎?放心,魔幻似夢的地底鐵道憨人大飯店,儼然伊丹十三傳世不朽名作「蒲公英」(Tampopo)裡的流浪漢拉麵之神;而天兵蝦將一同裝載進蒼蠅師的福斯破車逍遙上路時,瀟灑溫馨又如2006年摘下奧斯卡最佳劇本獎的「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再者,陳玉勳的詼諧功力及三八風格,已然成家,台灣終於有三谷幸喜-必須說明,這兒並不是依附類比,而是那種「我管你類型與賣座公式,我只做我自己」的坦然自在、游刃有餘的創作態度─這股雲淡風輕,不也是「台」的精神體現?
若要雞蛋裡挑骨頭,不,流行的說法應該是「換骨通心鰻」裡挑魚刺,就是辦桌比賽的三位評審,字正腔圓與斧鑿過深的誇張表演,不免感覺落漆。然而,回頭一想,這會不會是導演的另一層用意?深植民間的辦桌文化,竟然得由矯揉造作的官方,冠上文化創意與都市行銷之名,讓離「台」最遠的都市文化人來評分給獎?寫至此,不由得速速停筆:一部情深意切的電影,實不須過多文字來圈點評注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