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新手 徐安昇:光憑傻勁還不夠 麻膳堂是我的第一個事業。第一家店,開幕三天的進帳,就夠付一個月的租金,第二個月就單月收支平衡。本來預計五年才能回收資本,結果第二年就損益兩平了。 那麼快就達成損益目標,的確出乎我自己的意料,不可否認,這固然有些運氣,但是,說實話,如果開店之前沒有經過仔細的思考、盤算與周全的準備,應該不會如此順利,即使幸運之神光顧,最多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創業前做好事業規劃、精打細算,是我做對的第一件事,這也是我從Plaza的失敗經驗中學到的教訓。 感性之外,更需理性判斷 曾經,我想引進日本東北相當成功的二手成衣業「don don down(日文的意思是一點一點的降價)」。它以秤重方式收購顧客的舊衣,二手衣剛上架時,售價一律為七三五○日圓,並依進貨上架時間以不同的水果標示。 如果上架一週衣服還沒賣出,每逢週三,價格就自動下降一到三成,一直降到一百日圓為止。最後的庫存就出口到東南亞等地區,或是捐到貧窮地方做公益。 本來,我覺得這個經營模式十分創新,但是,進一步研究時,就發現兩個問題,首先,根據市場調查,台灣消費者對於穿二手衣服仍有心理障礙。其次,庫存品必須有暢貨管道,但是台灣對成衣的輸出、入,都有些進出口地區的法規限制。這兩個問題都不容易克服,所以就放棄了這個念頭,選擇做餐飲。 當時我的另一個顧慮是,做服飾和百貨零售一樣,庫存壓力很大,而庫存的產生,又與顧客購買決策的流程太長有關。 經營Plaza時,我就有這種慘痛經驗,花了許多心血開發、採購商品、訂價、行銷,等到商品上架,精心規劃陳列、營造賣場氣氛,只希望能吸引進店顧客的目光,而顧客即使真的過來看一看,摸一摸,看看價格,考慮半天,最後還不一定會買。 相對的,顧客到餐廳消費的決策流程就快速、乾脆多了。人們一旦進店品嘗過,只要口味不差、價格合理,多半會再度上門。最重要的是,小吃餐廳多半是現金消費,每天有現金收入,而餐廳與食材供應商的交易,卻可以採取月結方式,對小本創業者來說,資金運用上輕鬆多了。 第一次當老闆,應該務實一點,我還是先做餐飲比較穩當!這是第二個正確的決定。 掌握四個關鍵成功因素 接下來的決定是要賣什麼餐點? 沒有經過太多猶豫,我就決定開一家牛肉麵店。一方面因為它是我的最愛,另一方面,則是我從市場定位去考量。畢竟這是一種「台灣家鄉味」,正如媽媽的口味,在每個人的味蕾記憶中有一定的份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回味一下。再加上,價格不貴,顧客光顧這一類小吃店或餐廳的頻率會比較高,以我自己為例,一個月至少會吃二次。 設計完美產品組合 但是,光有牛肉麵這項主力商品還不夠,必須要有豐富的產品組合才行。 從Mister Donut的經驗告訴我,一家店的產品品項有如子彈,必須有足夠的子彈才能採取攻勢,卻不能像散彈槍一樣,漫無目標亂射,而是要盡量命中不同的目標,才能創造穩定的營收,顧客也才會持續回流。 對顧客來說,商品選擇多,可以變換口味,不會一成不變。但是,對創業者來說,這又是一個矛盾的拉扯。品項要多,就得增加人事成本。如果要兩者兼顧,就必須找出一個既有選擇性又能滿足顧客經常性需求的產品組合。 根據我自己做市調的結果,水餃和炒飯,是一般人外食的主要選擇,通常,一個月大約會吃一、二次,如果和牛肉麵組合在一起,顧客選擇消費的重疊機率會提高,光顧的意願也會增加。於是,我決定在菜單上增加這兩個類別的餐點,同時納入麵店常有的小菜。 雖然,市調的另一個結果顯示,水餃很費工、成本不低,售價卻拉不高,我還是在菜單上保留了這個選項。 因為,根據均衡銷售理論,不同的商品,營業額的占比不一樣,毛利也不可能一致,有的高毛利,有的低毛利,有的根本沒利潤,甚至賠錢。但是,低毛利的商品,讓顧客有物超所值的感覺,可以吸引客人上門,進而帶動高毛利商品的銷售。總之,只要最後加總起來,能夠創造合理的利潤,就OK了! 地點選的好,成功機率高 除了產品組合,選店是開店成敗的主要關鍵之一。到底該大膽選擇人潮多、租金高的好店面,還是選擇租金比較便宜、僻靜一點的店面,保守穩當的做? 對資金有限的創業者來說,永遠是個困難的抉擇,我也不例外。 當初,我們先鎖定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南京東路、永康街、信義計畫區四個商圈,尋找合適的店面。但是,地點很好的店租金太貴,立地條件「不上不下」的店面,租金較便宜,卻又擔心做不起來。猶豫不決之下,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四處奔波,都沒找到合適的店面,開店的時間也一延再延,拖了二個月。 有一天,我和菜商聊到這件事,他直接回答,「當然要找比較好的地點啊!」 他的理由是,好的地點租金貴一點,但人潮也多,容易打開知名度,業績也容易衝高,能不能繼續做下去,很快就見真章。 他的建議點醒了我,投資開店本來就有風險,選對店點,雖然成本較高,但是失敗的風險也會比較小,於是,我積極鎖定熱門的忠孝東路四段餐飲商圈找店。 二○一○年五月,有一天,我開著車四處找店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經營診所的麻膳堂現址居然空出來了,我立刻找房東洽談租下來經營麻膳堂。 二○一○年七月餐廳開幕,意外爆紅,顧客大量湧入餐廳,前三天的營業額就把第一個月的租金賺回來了。本來預計五年回本,也在第二年就回收資本了。 財務估算勝敗關鍵 確定餐廳的定位、產品組合之後,我就開始籌備規劃,第一個重要卻麻煩的功課就是,做出一份「投資財務估算計算表」,其中包括開辦事業需要多少資本額?如何估算營業額、成本、利潤? 很多人光想到這點就頭大,覺得「去做就是了」,反正到橋頭自然直,何必浪費時間「紙上談兵」? 日本企業對創業前的財務估算與開店準備都十分嚴謹周密。參與籌備Mister Donut和Plaza時從日本企業學到的經驗告訴我,這個「麻煩」事如果做得不徹底,開業後反而會吃盡苦頭,而且也不容易成功。 因此,創業前我做財務估算時一點都不馬虎。為了算出每天、每月的營業額目標,得先估計一天的來客數、客單價。為此,就得先做市場調查,去類似的餐廳實際計算平均來客數,並且訂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價格。 其次是計算成本和利潤,成本包括食材、設備、人事和租金成本、折舊攤提等。為了抓出食材成本,我自己跑去中央市場了解菜、肉價格。計算衡量之後,決定初期先透過菜商採購進貨,而不直接自行採購。 餐點訂定標準化配方,才能計算食材和調味品的成本。在確定配方之前,又得不斷的試做、試吃,直到產品口味過關才行。光是紅油抄手這一項產品,我就試吃了接近二十家同業的產品,再鎖定類似的競爭者的產品,研究其成本與售價間的空間。 花了三個月時間,我逐一完成投資財務表上的這些細項,最後推估出來,大約需要五百萬元的資本額才能開辦這個事業,並支應半年的營運開銷。 終於,我和股東湊齊這個金額,開始行動!... (以上為精采節錄。更多內容,請見《夢想的修練》)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